余秋雨最火的經(jīng)典語句
余秋雨,1946年8月23日出生于浙江省余姚縣,中國著名文化學者,理論家、文化史學家、作家、散文家下面是雨露文章網(wǎng)小編為大家整理收集的關(guān)于余秋雨的經(jīng)典語錄,歡迎大家的閱讀。
【第1句】:羅馬的偉大,在于每一個朝代都有格局完整的遺留,每一項遺留都有意氣昂揚的姿態(tài),每一個姿態(tài)都經(jīng)過藝術(shù)巨匠的設(shè)計,每一個設(shè)計都構(gòu)成了前后左右的和諧,每一種和諧都使時間和空間安詳對視,每一回對視都讓其他城市自愧弗如,知趣避過。
【第2句】:沒有爭議的行為,肯定不是創(chuàng)造。
【第3句】:它最大的優(yōu)點是不單調(diào)。既不是永遠的荒涼大漠,也不是永遠的綠草如茵,而是變化多端,豐富之極。雪山在遠處銀亮得圣潔,近處則一片駝黃。一排排林木不作其他顏色,全都以差不多的調(diào)子熏著呵著,托著襯著,哄著護著。有時好像是造物主怕單調(diào),來一排十來公里的白楊林,像油畫家用細韌的筆鋒畫出的白痕。有時稍稍加一點淡綠或酒紅,成片成片地融人駝黃的總色譜,一點也不跳躍刺眼。一道雪山融水在林下橫過,泛著銀白的天光,但很快又消失于原野,不見蹤影。
【第4句】:空虛的傲然傲然到了天際,枉然的雄偉雄偉到了永遠。
【第5句】:我在這里見到了很多的威尼斯商人,總的感覺是本分、老實、文雅,毫無奸詐之氣。由此進一步證實了我以前的一個判斷、只有發(fā)達的商市才能培養(yǎng)良好的商業(yè)人格,投機取巧、狡猾奸詐,不是因為太懂商業(yè)而是因為不懂商業(yè)。
【第6句】:白天看了些什么,還是記不大清。只記得開頭看到的是青褐渾厚的色流,那應該是北魏的遺存。色澤濃厚沉著得如同立體,筆觸奔放豪邁得如同劍戟。那個年代故事頻繁,馳騁沙場的又多北方驃壯之士,強悍與苦難匯合,流瀉到了石窟的洞壁。當工匠們正在這些洞窟描繪的時候,南方的陶淵明,在破殘的家園里喝著悶酒。陶淵明喝的不知是什么酒,這里流蕩著的無疑是烈酒,沒有什么芬芳的香味,只是一派力,一股勁,能讓人瘋了一般,拔劍而起。這里有點冷,有點野,甚至有點殘忍。
【第7句】:向往巔峰,向往高度,結(jié)果巔峰只是一道剛能立足的狹地。不能橫行,不能直走,只享一時俯視之樂,怎可長久駐足安坐?
【第8句】:結(jié)果是,生機猛醒,以苦為樂,率性大干。在自己完全可以掌握的泥土上
【第9句】:有人把生命局促于互窺互監(jiān)、互猜互損,有人把生命釋放于大地長天、遠山滄海。
【第10句】:對他這么一個要么中止,要么高效的人來說,太知道無聊是什么。
【第11句】:美,不是外在的點綴,而是人性、人情、熱的精選形式。在社會上,政治和經(jīng)濟是在爭取生命的強大和自尊,而美,則在爭取生命的品質(zhì)和等級。
【第12句】:何必因為害怕被別人誤會而等待理解。現(xiàn)代生活各自獨立,萬象共存。東家的柳樹矮一點,不必向路人解釋本來有長高的可能;西家的槐樹高一點,也不必向鄰居說明自己并沒有獨占風水的企圖。
【第13句】:第三,一旦名譽受誣,基本不要在意。
【第14句】:不帶書,不帶筆,也不帶錢,一身輕松又一身虛浮,如離枝的葉、離花的瓣,在狂風中滿天轉(zhuǎn)悠,極端灑脫又極端低賤,低賤到誰也認不出誰,低賤到在一平方米中擁塞著多少個都無法估計。
【第15句】:記住,你們或許已在創(chuàng)造著某種永?。
【第16句】:沒有廢墟的大地太擁擠了,沒有廢墟的人生太虛偽了。
【第17句】:哥倫布沒能發(fā)現(xiàn)印度,他其實失敗了。但是他發(fā)現(xiàn)了美洲,他已自成標桿,無論對錯。
【第18句】:所謂偉大的時代,也就是誰也不把小人放在眼里的時代。
【第19句】:放縱的結(jié)果只能是收斂,揮灑的結(jié)果只能是服從。就連凱撒,也不能例外。當他以死亡完成最徹底的收斂和服從之后,他的繼承者、養(yǎng)子屋大維又來了一次大放縱、大揮灑,羅馬帝國橫跨歐、亞、非三洲,把地中海當作了內(nèi)湖。
【第20句】:直到近代,吳儂軟語與玩物喪志同義。
【第21句】:《希隆的囚徒》告訴人們、自由與自然緊緊相連,它們很可能同時躲藏在咫尺之外;當我們不能越過咫尺而向他們親近,那就是囚徒的真正含義
【第22句】:要對一些復雜的問題作出選擇時,首先要給自己減壓,先讓自己放松下來。在沉重的壓力下,連空氣都是扭曲的,最容易作出錯誤的決斷。
【第23句】:月光下的沙漠有一種奇異的震撼力,背光處黑如靜海,面光處一派灰銀,卻有一種蝕骨的冷。這種冷與溫度無關(guān),而是指光色和狀態(tài),因此更讓人不寒而栗。這就像,一方堅冰之冷尚能感知,而一副冷眼冷臉,叫人怎么面對?
【第24句】:干燥和濕潤發(fā)生了摩擦,寒冷和溫暖拔出了刀戟,馬鞭和牛鞭甩在了一起,草場和莊稼展開了拉鋸……
【第25句】:科舉制度有節(jié)律地選拔管理人才,這是中國社會沒有長時期失序的重要原因,也是絕大多數(shù)書生追求的人生出路。因此,作為唯一教材的儒家文化也就在無數(shù)人一代代的記誦、復述、闡釋中融入大地,融入人格。這真是人類文明延續(xù)史上把最不可思議的長篇傳奇。佛教以僧侶集團作為傳遍網(wǎng)絡的格局,本也厲害,但與之一比,就顯得弱了。
【第26句】:我輕輕地嘆息一聲,一個風云數(shù)百年的朝代,總是以一群強者英武的雄姿開頭,而打下最后一個句點的,卻常常是一些文質(zhì)彬彬的凄怨靈魂。
【第27句】:囚禁是叛逃的理由,但走的遠了,這個理由漸漸褪去,前一段路成了后一段路的理由。每一段路都能解答一些問題,卻又帶來了更多的新問題,因此越走越遠,很難停步。
【第28句】:然而,人們?nèi)粘R姂T了的,都是各色各樣的單向夸張。
【第29句】:我一直以為,王懿榮是真正的大丈夫,在國難當頭的關(guān)口上成了民族英雄。他研究的是金石,自己卻成了中國文化中鏗鏘的金石;他發(fā)現(xiàn)的是“龍骨”,自己卻成了中華民族真正的“龍骨”。
【第30句】:人類總是缺乏自信,進進退退,走走停停,不停的自我耗損,又不斷的為自我耗損而再耗損。
【第31句】:人生的追求,情感的沖撞,進取的熱情,可以隱匿卻不可以缺乏,可以恬然卻不可以清淡。
【第32句】:許多更強烈的漂泊感受和思鄉(xiāng)情緒是難于言表的,只能靠一顆小小的心臟去慢慢地體驗,當這顆心臟停止跳動,這一切也就杳不可尋,也許失落在海濤間,也許掩埋在叢林里,也許凝練于異國他鄉(xiāng)一棟陳舊樓房的窗戶中。
【第33句】:造謠無責,傳謠無阻;中謠無助,辟謠無路;駁謠無效,破謠無趣;老謠方去,新謠無數(shù)。
【第34句】:在失去別的任何價值系統(tǒng)的環(huán)境里,把生命擱置在最艱苦的檔坎上,才能最明晰地感知它的存在。
【第35句】: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標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
【第36句】:人生,只要還有一線希望,就還有無限的可能。
【第37句】:我們說那天出事的時候沒有演出,是因為十九世紀的考古學家們在清理火山灰的凝結(jié)物時沒有在這里見到可認定為觀眾的大批“人形模殼”。什么叫“人形模殼”呢?當時被火山灰掩埋的人群,留下了他們死亡前的掙扎形體,火山灰冷卻凝固時也就成了這些形體的鑄模硬殼。人體很快腐爛了,但鑄模硬殼還在,十九世紀的考古學家一旦發(fā)現(xiàn)這種人形模殼,就用一根管子把石膏漿緩緩注入,結(jié)果剝?nèi)ツぃ藗兙涂吹絼⒁粋€個活生生的人,連最細微的皮膚皺紋、血管脈絡都顯得清清楚楚。
【第38句】:只想讓你知道,感情不在,責備也不存在。
【第39句】:萬般皆空無喜無悲唯余秋山雨霧縹緲依稀
【第40句】:世間的種種定位畢竟都還有一些可選擇的余地,也許,正是對這種可選擇性的承認與否定的幅度,最終決定著一個人的心理年齡,或者說大一點,決定著一種文化、一種歷史的生命潛能和更新可能。
【第41句】:就人生而言,也應該平衡于山、水之間。水邊給人喜悅,山地給人安慰。水邊讓我們感知世界無常,山地讓我們領(lǐng)悟天地恒昌。水邊讓我們享受脫離長輩懷抱的遠行刺激,山地讓我們體驗回歸祖先居所的悠悠厚味。水邊的哲學是不舍晝夜,山地的哲學是不知日月。
【第42句】:千載如梭無生無滅只剩月夜鳥聲朦朧凄迷
【第43句】:不關(guān)顧別人的存在,其實恰恰是對別人存在狀態(tài)的尊重。
【第44句】:你永遠奔馳在輪回的悲劇/一路揚著朝圣的長旗
【第45句】:偉大見勝于空間,是氣勢;偉大見勝于時間,是韻味。古羅馬除氣勢外還有足夠的韻味,使它的氣勢也沁水籠霧,千年不燥。
【第46句】:但畢竟是王陽明、黃宗羲的家鄉(xiāng),民間有一個規(guī)矩,路上見到一片寫過字的紙,哪怕只是小小一角,哪怕已經(jīng)污損,也萬不可踩踏。過路的農(nóng)夫見了,都必須彎下腰去,恭恭敬敬撿起來,用手掌捧著,向吳山廟走去。廟門邊上,有一個石爐,上刻四個字、“敬惜字紙。”石爐里還有余燼,把字紙放下去,有時有一朵小火,有時沒有火,只見字紙慢慢焦黃,熔入灰燼。
【第47句】:最讓人動心的是苦難中的高貴,最讓人看出高貴之所以高貴的,也是這種高貴。憑著這種高貴,人們可以在生死存亡的邊緣上吟詩作賦,可以用自己的一點溫暖去化開別人心頭的冰雪,繼而,可以用屈辱之身去點燃文明的火種。
【第48句】:一座城市既然有了歷史的輝煌,就不必再用燈光來制造明亮
【第49句】:一切傷口都保持著溫度,一切溫度都牽扯著疼痛,一切疼痛都呼喚著愈合,一切愈合都保留著勉強。
【第50句】:文化如遠年琥珀,既晶瑩可鑒又不能全盤透明。一定的沉色、積陰,即一定的渾濁度,反而是它的品性所在。因此,一座城市的文化,也與這座城市的不可透析性有關(guān)
【第51句】:膜拜自己同類中更像一點人的人。
【第52句】:惡濁的煙塵全都融入了晨霧,恒河彼岸上方,隱隱約約的紅光托出一輪旭日,沒有耀眼的光亮,只是安靜上升。我看著旭日暗想,對人類,它還有多少耐心?
【第53句】:水寒徹骨,渾身顫抖。先砍去那些蘆葦,那些世上最美的蘆葦,那些離不開太湖、太湖也離不開它們的蘆葦。留在湖底的蘆葦根利如刀戟,大多數(shù)人的腳被扎出血來。渾濁的殷紅一股股地回旋在湖水間,就像太湖在流血。
【第54句】:人生如戲,角色早就定了,有人永遠是打手,有人永遠挨打。
【第55句】:原來我們的歷史只是游絲一縷,在赤地荒日的夾縫中飄蕩。
【第56句】:我竟然走了那么長,爬了那么高。腳印已像一條長不可及的綢帶,平靜而飄逸地劃下了一條波動的曲線,曲線一端,緊系腳下。
【第57句】:覺大多數(shù)的人生都是平常的,而平常也正是人生的正統(tǒng)形態(tài)。豈能等待自己杰出之后再記載?杰出之所以杰出,是因為罕見,我們把自己連接于罕見,豈不冒險?既然大家都是普通,那么就不要鄙視世俗、年歲、庸常歲序。不孤注一擲、不賭咒發(fā)誓、不祈求奇跡、不想入非非,只是平緩而負責地一天天走下去,走在記憶和向往的雙向路途上,這樣,平常中也就出現(xiàn)了滋味,出現(xiàn)了境界。珠穆朗瑪峰的山頂上寒冷透骨,已經(jīng)無所謂境界,世界上第一等的境界都在平實的山河間。秋風起了,蘆葦白了,漁舟遠了,炊煙斜了,那里,便是我們生命的起點和終點。
【第58句】:金字塔至今不肯坦示為什么要如此永久,卻透露了永久是什么。
【第59句】:中國文化從來離不開社會災難。我借清初和清末的民族主義激情來討論中國文化的思維災難,借東北的流放者來討論中國文化的生存災難;借渤海國的興亡來討論社會災難與群體生命的關(guān)系;借蘇東坡的遭遇來討論社會災難與個體人格的關(guān)系;借岳麓書院來討論文化應該如何救助愚昧的災難,借山西商人來討論文化應該如何來救助貧困的災難。
【第60句】:人世間最有吸引力的,莫過于一群活得很自在的人發(fā)出的生命信號。這種信號是磁,是蜜,是渦卷方圓的魔井。沒有一個人能夠擺脫這種渦卷,沒有一個人能夠面對著它們而保持平靜。
【第61句】:與白居易同歲的劉禹錫,同樣成了詠史的高手。他的《烏衣巷》、《石頭城》、《西塞山懷古》、《蜀先主廟》,為所有的后世中國文人開拓了感悟歷史的情懷。李白、杜甫、王維真要羨慕他們了,羨慕他們能夠那么瀟灑地來觀賞歷史,就像他們當年觀賞山水一樣。
【第62句】:結(jié)果,僅僅多了一點自信的李冰,
【第63句】:這種自衛(wèi)和自慰,是中國知識分子的機智,也是中國知識分子的狡黠。不能把志向?qū)崿F(xiàn)于社會,便躲進一個自然小天地自娛自耗。他們消除了志向,漸漸又把這種消除當作了志向。安貧樂道的達觀修養(yǎng),成了中國文化人格結(jié)構(gòu)中一個寬大的地窖,盡管有濃重的霉味,卻是安全而寧靜。于是,十年寒窗,博覽文史,走到了民族文化的高坡前,與社會交手不了幾個回合,便把一切沉埋進一座座孤山。
【第64句】:不管別人怎么表示不屑,我們自知,這是一場歷時不短的生命冒險,天天面對未知,處處遭遇難題,居然全部走下來了。在那遙遠的曠野、陌生的街道中支撐我們的,除了目標,就是友情。我想用名單說明,人生在世,看怎么組合。有的組合,雖然素昧平生卻能讓每一個生命都擺脫無聊,生發(fā)出霜籠月罩的山水氣韻,敢于合力把世界上任何一片土地都放到腳下,有的則相反。
【第65句】:人類最勇敢的腳步,往往毫無路標可尋;人類最悲壯的腳步,則以白骨為路標
【第66句】:世界上有很多美好的詞匯,可以分配給歐洲各個城市,例如精致、渾樸、繁麗、暢達、古典、新銳、寧謐、舒適、崎嶇、神秘、壯觀、肅穆……,其中不少城市還會因為風格交叉而不愿意固守一詞,產(chǎn)生爭逐。
【第67句】:如果真的有一天,某個回不來的人消失了,某個離不開的人離開了,也沒關(guān)系,時間會把正確的人帶到你的身邊。
【第68句】:水,看似柔順無骨,卻能變得氣勢滾滾,波涌浪疊,無比強大;看似無色無味,卻能揮灑出茫茫綠野,累累碩果,萬紫千紅;看似自處低下,卻能蒸騰九霄,為云為雨,為虹為霞……
【第69句】:這里正是中華歷史的荒原、如雨的馬蹄,如雷的吶喊,如注的熱血。中原慈母的白發(fā),江南春閨的遙望,湖湘稚兒的夜哭。故鄉(xiāng)柳蔭下的訣別,將軍咆哮時的怒目,丟盔棄甲后的軍旗。隨著一陣煙塵,又一陣煙塵,都飄散遠去。
【第70句】:真正的知識分子是應該對公共權(quán)力擔負監(jiān)察責任的。
【第71句】:連自然之神也粗粗糙糙,懶得細加調(diào)配,讓人世間大受其累。
【第72句】:沒有爭議的人物,肯定不是創(chuàng)造者。
【第73句】:膽大包天的現(xiàn)代人,在歷史和自然面前要懂得謹慎。再高亢的歌詠,怎么敵得過撒哈拉的夜風在金字塔頂端的呼嘯聲。
【第74句】:蔑視是一把無聲的掃帚使大地干凈了許多。
【第75句】:第四,更高一層修煉,排除“名執(zhí)”“我執(zhí)”。
【第76句】:以一種色調(diào)貫穿始終,比色彩斑斕的人生高尚的多
【第77句】:但世界萬事衍化為各種實物形態(tài)
【第78句】:人不被非議是不真實的,非議就如人的影子,人越高,影子就越長。
【第79句】:夕陽下的綿綿沙山是無與倫比的天下美景。光與影以最暢直的線條進行分割,金黃和黛赭都純凈得毫無斑駁,像用一面巨大的篩子篩過了。日夜的風,把風脊、山坡塑成波蕩,那是極其款曼平適的波,不含一絲漣紋。
【第80句】:天下有很多關(guān)鍵時刻的救援,是被救援者所不知道的。這正像,天下有很多關(guān)鍵時刻的傷害,是被傷害者所不知道的。世事繁雜,時間匆匆,重者隱之,輕者顯之,真言如風,偽言如磐,真正知道的究竟能有多少?
【第81句】:大地默默無言,只要來一兩個有悟性的文人一站立,它封存永久的文化內(nèi)涵也就能嘩的一聲奔瀉而出;文人本也萎靡柔弱,只要被這種奔瀉所裹卷,倒也能吞吐千年。
【第82句】:人生就是這樣,年少時,怨恨自己年少,年邁時,怨恨自己年邁,這倒常常促使中青年處于一種相對冷靜的疏離狀態(tài)和評判狀態(tài),思考著人生的怪異,然后一邊慰撫年幼者,一邊慰撫年老者。我想,中青年在人生意義上的魅力,就在于這雙向疏離和雙向慰撫吧。因雙向疏離,他們變得灑脫和沉靜;因雙向慰撫,他們變得親切和有力。但是,也正因為此,他們有時又會感到煩心和惆悵,他們還余留著告別天真歲月的傷感,又遲早會產(chǎn)生暮歲將至的預感。他們置身于人生渦旋的中心點,環(huán)視四周,思前想后,不能不感慨萬千。
【第83句】:如果有更多的中國人千里跋涉,奔波在災禍的第一線,展示的是文化良知而不是身份背景,耶律楚材于我們就不會那么陌生了。
【第84句】:我回答、“沒有兩者。路,就是書。”
【第85句】:這就像大鵬和鴻雁相遇,一時間巨翅翻舞,山川共仰。但他們分別之后,鴻雁不斷為這次相遇高鳴低吟,而大鵬則已悠游于南溟北海,無牽無礙。差異如此之大,但他們都是長空偉翼,九天驕影
【第86句】:可見宋代的輝煌,在當時的世界上堪稱獨步
【第87句】:一種文明,能安頓個體精神已經(jīng)不錯,而如果能安頓群體性的政治智慧和社會理性,則就更好了。
【第88句】:廢墟是毀滅,是葬送,是訣別,是選擇。時間的力量,理應在大地上留下痕跡;歲月的巨輪,理應在車道間輾碎凹凸。沒有廢墟就無所謂昨天,沒有昨天就無所謂今天和明天。廢墟是課本,讓我們把一門地理讀成歷史;廢墟是過程,人生就是從舊的廢墟出發(fā),走向新的廢墟。營造之初就想到它今后的凋零,因此廢墟是歸宿;更新的營造以廢墟為基地,因此廢墟
【第89句】:歷史是坎坷,歷史是幽暗,歷史是旋轉(zhuǎn)的恐怖,歷史是秘藏的奢侈,歷史是大雨中的泥濘,歷史是懸崖上的廢棄
【第90句】:因尊嚴,萬事萬物才默然自主,悄然而立;因自立琳瑯世界才有跡可循,有序可尋。
【第91句】:客觀景物只提供一種審美可能,而不同的游人才使這種可能獲得不同程度的實現(xiàn)。
【第92句】:我不敢對我們過于龐大的文化有什么祝祈,卻希望自己筆下的文字能有一種苦澀后的回味,焦灼后的會心,冥思后的放松,蒼老后的年輕。 讓唐朝的煙塵宋朝的風洗去了最后一點少年英氣。
【第93句】:我們對這個世界,知道得還實在太少。無數(shù)的未知包圍著我們,才使人生保留迸發(fā)的樂趣。當哪一天,世界上的一切都能明確解釋了,這個世界也就變得十分無聊。人生,就會成為一種簡單的軌跡,一種沉悶的重復。――余秋雨
【第94句】:如果大車必然要倒,妄圖去扶持反而是一種騷擾;如果歷史無意于羅馬,勵精圖治反而是一種反動。
【第95句】:第二,真正重大的名譽,自己無能為力。
【第96句】:熟悉也有毛病,容易失落初見時驚艷的興奮,忘卻粗線條的整體魅力,目光有仰視變?yōu)槠揭暎茈y說是把握得更牢了,還是松弛了把握。這就像我們交朋友,過于熟悉就變成尋常溝通,有時突然見到他翩然登臺或宏著面世,才覺得要刮目相看。
【第97句】:世間真正溫煦的美色,都熨帖著大地,潛伏在深谷。君臨萬物的高度,到頭來只構(gòu)成自我嘲弄。我已看出了它的譏謔,于是亟亟地來試探下削的陡坡。
【第98句】:真想為你好好活著,但我疲憊已極,在我生命終結(jié)前,你沒有抵達,只為看你最后一眼,我才飄落在這里
【第99句】:這些天我已經(jīng)領(lǐng)悟了太多的沙漠和廢墟,太多的寺廟和洞窟,都是一樣,讓我閃躲,讓我諦聽,讓我發(fā)呆。 我讀過很多解釋它們的規(guī)范文本,但一走到它們眼前就覺得全然不對。寫得并不錯,但沒有把最重要的東西寫出來。最重要的東西是什么?好像只能感覺,無法概括。一經(jīng)概括,感受立即受損,而且往往損及靈魂。
100、人生的路,靠自己一步步走去,真正能保護你的,是你自己的人格選擇和文化選擇。那么反過來,真正能傷害你的,也是一樣,自己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