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良恭儉
溫良恭儉
核心提示: 歡迎訪問古典文學網(wǎng),古典文學網(wǎng)提供成語溫良恭儉的詳細解釋、讀音以及溫良恭儉的出處、成語典故等。
成語名字: 溫良恭儉 成語發(fā)音: wēn liáng gōng jiǎn 成語解釋: 溫:溫和;良:善良;恭:恭敬;儉:節(jié)制。儒家提倡待人接物的準則,泛指態(tài)度謙恭,舉止文雅 成語出處: 春秋·魯·孔丘《論語·學而》:“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 常用程度: 一般成語 感情色彩: 中性成語 成語用法: 作謂語、定語、賓語;形容態(tài)度溫和 成語結構: 聯(lián)合式成語 產生年代: 古代成語 近義詞: 溫良恭儉讓  溫良儉讓  查看更多溫良恭儉的近義詞>> 成語例句: 宋·張孝祥《代季父賀湯丞相》:“恭惟仆射相公廣大高明,溫良恭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