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籠寒水月籠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全詩意思,原文翻譯,賞析
【詩句】煙籠寒水月籠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出處】唐·杜牧《泊秦淮》
【譯文】 深秋的夜晚,秦淮河上升騰著淡淡的薄霧,宛若裊裊的輕煙,籠罩著 寒波粼粼的水面。柔和的月光灑在河邊的沙灘上,反射出霜雪一般的白 光。夜深人靜,我乘坐的客船停泊在秦淮河上,傍著那徹夜笙歌的酒樓。
【全詩】
《泊秦淮》
.[唐].杜牧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
【全詩鑒賞1】
唐代七言絕句。杜牧作。這首詩是作者夜泊金陵秦淮河畔所作。詩借南朝陳后主沉溺聲色,終致亡國的史實,諷刺抨擊晚唐統(tǒng)治階級醉生夢死的腐朽生活,表現(xiàn)了詩人對國家命運的深切憂慮。作者將其感慨寓于秦淮河煙霧彌漫、月色朦朧的凄清景色之中,與晚唐社會的衰頹之勢融為一體,達到了意境的和諧統(tǒng)一。“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2句,諷喻尤為委婉而深警。此詩能以七絕的短小篇幅反映晚唐社會走向沒落這一重大主題,筆力確實不凡。清沈德潛《唐詩別裁》譽之為“絕唱”。
【全詩鑒賞2】
詩歌篇名。唐杜牧作。宋葛立方《韻語陽秋》:“《后庭花》,陳后主之作也。主與幸臣各制歌詞,極于輕蕩。男女倡和,其音甚哀,故杜牧之詩云:‘煙籠寒水月籠沙,……隔江猶唱《后庭花》。’”今人馬茂元、趙昌平《唐詩三百首新編》:“金陵為六朝舊都,一向是歌管笙簫之地。這詩寫客中偶感,妙在即事寓意,使人憬然深思,從繁華歡娛的現(xiàn)實中清醒過來,重溫歷史上因荒淫縱樂而招致亡國的慘痛教訓。”今人趙其均說:“商女,是侍候他人的歌女。他們唱什么是由聽者的趣味而定,可見詩說‘商女不知亡國恨’,乃是一種曲筆,真正‘不知亡國恨’的是那座中的欣賞者——封建貴族、官僚、豪紳。《后庭花》,即《玉樹后庭花》,據(jù)說是南朝荒淫誤國的陳后主所制的樂曲,這靡靡之音,早已使陳朝壽終正寢了。可是,如今又有人在這衰世之年,不以國事為懷,反用這種亡國之音來尋歡作樂,這怎能不使詩人產(chǎn)生歷史又將重演的隱憂呢!”(《唐詩鑒賞辭典》)此詩是作者夜泊秦淮河畔時所作。借南朝陳后主沉溺聲色、終致亡國的史實,諷刺抨擊晚唐統(tǒng)治者縱情淫樂、醉生夢死的腐朽生活,表現(xiàn)了詩人對國家命運的深切憂慮。以景物氣氛襯托主題,將感慨巧妙地寄寓于寫景、敘事之中;構(gòu)思細密,用詞精當,感情深沉含蓄。“商女”二句,于婉曲輕利的風調(diào)之中,表現(xiàn)出辛辣的諷刺,深沉的悲痛,無限的感慨,清沈德潛《唐詩別裁》評此詩為“絕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