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策·魏一·西門豹為鄴令文言文翻譯
戰國策·魏一·西門豹為鄴令
《西門豹為鄴令》是創作于戰國時期的文言文,出自西漢·劉向編著的《戰國策》。以下是文言文之家整理的《西門豹為鄴令》文言文原文及翻譯,歡迎閱讀。
文言文
西門豹為鄴令,而辭乎魏文侯。文侯曰:“子往矣,必就子之功,而成子之名。”西門豹曰:“敢問就功成名,亦有術乎?”文侯曰:“有之。夫鄉邑老者而先受坐之士,子入而問其賢良之士而師事之,求其好掩人之美而揚人之丑者而參驗之。夫物多相類而非也,幽莠之幼也似禾,驪牛之黃也似虎,白骨疑象,武夫類玉,此皆似之而非者也。”
翻譯
西門豹被任命為鄴令,他向魏文侯辭謝。魏文侯說:“您去吧,一定能成就您的功業,成就您的美名。”西門豹說:“冒昧地問一下,成就功名也有方法嗎?”魏文侯說:“有方法。那些鄉邑里先予眾人而坐的老者,您進去訪求其中賢良之士并以禮相待,再找一些喜歡掩蓋別人優點而喜歡張揚別人缺點的人來參照檢驗他們。事物多似是而非,深色的狗尾草幼小的時候像禾苗,黑黃色的牛因有黃色而像虎,白骨往往被疑作象牙,斌硤與美玉相類似,這些都是似是而非的。”
作品出處
《戰國策》是西漢·劉向編訂的國別體史書。主要記述了戰國時期的縱橫家(游說之士)的政治主張和策略,展示了戰國時代的歷史特點和社會風貌,是研究戰國歷史的重要典籍。作者并非一人,成書并非一時,書中文章作者大多不知是誰。西漢末劉向編訂為三十三篇,書名亦為劉向所擬定。《戰國策》善于述事明理,大量運用寓言、譬喻,語言生動,富于文采。雖然書中所記史實和說辭不可盡信,但其仍是研究戰國社會的重要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