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秋天的詩詞經典名句(帶你感受唐詩宋詞里的秋天)
讀詩詞,如同赴一場心靈的盛宴,經由它銜接自然和生活、跨越古今時空,款款而來,觸動人心。現今立秋已過,暑氣未盡,10首秋季詩詞,和你一起開啟醉美秋天
【第1句】:《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簡析】從黃山、齊云山蜿蜒而下的新安江,俗有幾百里畫廊之稱。這段流經浙江建德的江水,因為有孟浩然這首詩,立馬生動起來。先寫羈旅夜泊,再敘日暮添愁;然后寫到宇宙廣袤,天幕低垂,與山野樹林相接,江水清亮,明月就在身邊。遠遠近近,有天有地,有山有水,卻只有詩人一個人,孤寂和愁緒由此而生。
【第2句】:《秋登宣城謝朓北樓》
【唐】李白
江城如畫里,山晚望晴空。
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
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誰念北樓上,臨風懷謝公。
【簡析】“鳥去鳥來山色里,人歌人哭水聲中”,美麗的宣州,自古以來就是詩意之城。晴空、暮色、如鏡之水、如虹之橋,山崗、炊煙、樓臺,橘柚的深碧、梧桐的微黃……只有油畫才有這么豐富、厚重的色彩。把秋天寫得美麗如畫不難,但用景如此之多,色彩如此豐富,不是大手筆真的駕馭不了。
【第3句】:《山居秋暝》
【唐】王維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簡析】這首詩比上一首李白的詩歌更加有名,境界也淡雅很多。山掩人跡,新雨洗塵,越發顯得純潔清凈。明月穿樹,映照地面,斑斑駁駁;山泉清冽,淙淙流瀉于山石之上,粼粼泛著點點白光。洗衣回來的少女,穿蓮而歸的漁船,敘述了一種平靜的生活之美。這種境界似乎真實,也似乎只是我們心目中的理想。
【第4句】:《秋興》
【唐】杜甫
玉露凋傷楓樹林,巫山巫峽氣蕭森。
江間波浪兼天涌,塞上風云接地陰。
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一系故園心。
寒衣處處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簡析】杜甫人稱“七律圣手”?!肚锱d》這首詩,景色的壯闊,加上情懷的壯闊,和諧統一,互為烘托,以致壯闊得無以復加。波浪洶涌,仿佛天也翻動;巫山風云,似與地下陰氣相接。這種驚風駭浪,動蕩不安又是國家和個人極度不安、胸中翻騰起伏的寫照。
【第5句】:《登高》
【唐】杜甫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簡析】“七律圣手”諸作中,這首詩又被譽為“七律之冠”。寫這首詩時,杜甫五十六歲,寄居在夔州。盡管有當地都督的照顧,在此一住就是三個年頭,但是生活依然很困苦,身體也非常不好。這天,他獨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臺,登高遠眺,百感交集。望中所見,激起意中所觸;蕭瑟的秋江景色,引發了他身世飄零的感慨,滲入了他老病孤愁的悲哀。
【第6句】:《秋詞》
【唐】劉禹錫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簡析】“心”上有“秋”,則為“愁”。傷春悲秋,秋,在大自然中,扮演的永遠是一個悲懷的角色。這首《秋詞》,一反常調,以最大的熱情謳歌了秋天的美好。那振翅高飛的鶴,在秋日晴空中,排云直上,矯健凌厲,把詩情畫意和人們昂揚的精神帶到了碧藍的九霄。
【第7句】:《秋夕》
【唐】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
【簡析】這是一首宮怨詩。宮怨,就是失寵的嬪妃,在深宮之中,孤零零地一個人度過。這種情景距離現代生活已經很遠了,可是在七夕月圓之時,百無聊賴,心涼如水,只能遙望牛郎織女相會,這種清冷、寂寞場景卻以不同的方式一次次再現著。它的場景如此之美,它的境界如此清涼,所以它一直在感動著人。
【第8句】:《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
【唐】李商隱
竹塢無塵水檻清,相思迢遞隔重城。
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
【簡析】水檻jiàn,指臨水有欄桿的亭榭。翠竹、清水把駱氏亭映襯得格外清幽雅潔。置身其間,頗有遠離塵囂之感。想起友人,可惜中間隔著重重的城池,路途迢迢,詩人的思念之情宛如隨風飄蕩的游絲,悠悠然飄向友人所在的長安。
【第9句】:《秋月》
【宋】程顥
清溪流過碧山頭,空水澄鮮一色秋。
隔斷紅塵三十里,白云紅葉兩悠悠。
【簡析】清亮的溪水,碧綠的青山,深藍的天空,沐浴在皎潔的月光里。遠離紅塵,只有白云紅葉悠然為伴。這種境界,色彩豐富,但內心純凈,全詩氤氳著一種超塵脫俗、悠然自得之美。作者是一個理學家,理學家不僅僅說理,其實也是極通人情的。
【第10句】:《書河上亭壁》
【宋】寇準
岸闊檣稀波渺茫,獨憑危檻思何長。
蕭蕭遠樹疏林外,一半秋山帶夕陽。
【簡析】國難當頭,文人挺身而出,領兵護國,扶大廈于將傾。這種人,在中國古代屢見不鮮。比如北宋寇準,比如南宋文天祥??軠适撬未渭抑凶钭屓司粗氐囊晃?,剛正、智慧、擔當、勇敢,同時詩文成就很高。這種人,心胸自然闊大高遠。正如這首詩,吟詠兩遍,境界自在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