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者與愚者的格言5篇
智者與愚者的名言閱讀欣賞
智者與愚者的49個差距
學會尊重他人
1.智者滿臉微笑,愚者冷若冰霜
2.智者記住別人的`名字,愚者希望名字被記住
3.智者了解別人的心思,愚者表示自己的需要
4.智者善于傾聽,愚者沒有耐心
不做無意義的爭辯
5.智者先贊同,愚者先否定
6.智者讓別人逐步說“是”,愚者會引起更多爭論。
7.智者聰慧幽默,愚者呆板無趣
8.智者知過就改,愚者固執己見
說話不說破
9.智者委婉建議,愚者直白否定
10.智者不把話說破,愚者單刀直入
11.智者三緘其口,愚者口不擇言
12.智者委婉拒絕,愚者冷漠反對
學會隨機應變
13.智者說話看對象,愚者盲目亂開口
14.智者善于察言觀色,愚者不會“投其所好”
15.智者看場合,愚者“一根筋”
16.智者談對方感興趣的事,愚者說自己感興趣的事
做個讓人喜歡的人
17.智者低調謙虛,愚者驕傲張狂
18.智者寬容大度,愚者錙銖必較
19.智者誠實可信,愚者虛偽可憎
20.智者會照顧他人的自重感,愚者會滿足自己的虛榮心
關心他人,快樂自己
21.智者細微處關心他人,愚者處處為自己打算
22.智者善意贊美,愚者樂于批評
23.智者給人以激勵,愚者以冷水潑人
24.智者善于替人解圍,愚者遇事避而遠之
高效率做事
25.智者目標明確,愚者糊涂度日
26.智者善于制訂計劃,愚者眉毛胡子一把抓
27.智者與人有效合作,愚者喜歡單打獨斗
28.智者挖掘自身潛能,愚者只會埋頭苦干
行動成就夢想
29.智者付諸行動,愚者耽于幻想
30.智者雷厲風行,愚者拖沓懶惰
31.智者標新立異,愚者盲目從眾
32.智者未雨綢繆,愚者亡羊補牢
不鉆生活牛角尖
33.智者淡然看待得失,愚者為名為利所累
34.智者懂得放棄,愚者牢記憂傷
35.智者改善自己的弱點,愚者埋怨自己的短處
36.智者知道變通,愚者死鉆牛角
信心是照亮成功的陽光
37.智者不為打翻的牛奶哭泣,愚者常常拿過失處罰自己
38.智者克服自卑,愚者被自卑俘虜
39.智者對生活充滿熱忱,愚者缺乏激情
40.智者為最壞的結果做準備,愚者凡事總往最壞處設想
別和工作過不去
41.智者創造機遇,愚者等待好運
42.智者靠智慧工作,愚者靠體力工作
43.智者熱愛自己的工作,愚者在工作中變得麻木
44.智者懂得休息,愚者堪稱工作狂
享受生活,享受快樂
45.智者給心靈放假,愚者讓心弦緊繃
46.智者駕馭金錢,愚者被金錢束縛
47.智者過好每一天,愚者浪費好時光
48.智者感受快樂點滴,愚者總是不快樂
49.智者深信因果改造命運,愚者不信因果虛度一生
《智者的四句箴言》閱讀答案
智者的四句箴言的意義是什么?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智者的四句箴言》閱讀答案。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智者的四句箴言
一位16歲的少年去拜訪年長的智者。
少年問:“我怎樣才能變成自己愉快、也能帶給別人快樂的人呢?”
智者笑著說:“孩子,在你這個年齡有這樣的愿望,已經是很難得了。很多比你年長的人,從他們問的問題本身就可以看出,不管怎樣跟他們解釋,都不可能讓他們明白真正重要的道理。我送給你四句話。第一句是,把自己當成別人。你能說說這句的含義嗎?”
少年回答說:“是不是說,在我感到痛苦憂傷的時候,就把自己當成別人,這樣痛苦自然就減輕了;當我欣喜若狂之時,把自己當成別人,那些狂喜也就會變得平和一些?”
智者微微點頭,接著說:“第二句話是,把別人當成自己。”
少年沉思一會兒,說:“ ”
智者兩眼發光,繼續說著:“第三句話是,把別人當成別人。”
少年默默思索著,回答道:“這句話的意思是不是說,要充分尊重每個人的獨立性,在任何情形下都不能侵犯他人的核心領地?”
智者哈哈大笑:“很好,很好,孺子可教!第四句話是,把自己當成自己。這句話理解起來太難了,你留著以后慢慢品味吧!”
少年說:“這句話的含義,我一時體會不出。但這四句話之間有許多矛盾之處,我怎樣才能把它們統一起來呢?”
智者話:“很簡單,用一生的時間和經歷。”
少年沉默了很久,然后叩首告別。
后來少年變成了中年人,又變成了老年人。在他離開這個世界很久以后,人們還時時提到他的名字。人們都說他是一位智者,因為他是一個愉快的人,而且也給每一個見過他的人帶來了快樂。
小題1:如果你是這位少年,你如何理解“智者”的'第二句話?(2分)
小題2:作為小說,在情節上應該有開端、發展、高潮、結局。讀過本篇小說后,你認為有高潮嗎?請簡述。(3分)
小題3:少年后來也成了智者,他的“智”在哪里?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2分)
小題4:讀這篇小說,總覺得有不少的名人名言在腦海縈繞,你是否也有此感覺?如果有,請寫出一句名言來。(要符合小說中的情節)(2分)
小題5:少年問:“四句話之間有許多自相矛盾之處,我怎樣才能把他們統一起來呢?”智者說:“很簡單,用一生的時間和經歷。”要“用一生的時間和經歷”還叫“簡單”嗎?談談你的理解。(2分)
參考答案
小題1:“這樣是不是就可以真正同情別人的不幸,理解別人的需要,而且在別人需要的時候給予恰當的幫助?”
小題2:有。這個高潮就是兩人的第四句對話,特別是智者說:“很簡單,用一生的時間和經歷。”
小題3:因為他是一個愉快的人,而且也給每一個見過他的人帶來了快樂。
小題4:略
小題5:略
《智者的選擇》 閱讀答案
閱讀理解要通讀全文,把握文章內容,理清脈絡。答題時切忌文章都沒完整的閱讀就匆匆忙忙地寫答案。最好先把文章從頭到尾通讀一遍,對文章有一個整體的認識和理解。
智者的選擇①法國思想家盧梭年輕時只身闖蕩巴黎,他創作的歌劇《鄉村卜師》在公演后大獲成功,國王觀看了演出,給予很高評價。第二天,使臣來到了盧梭住所,宣布國王要召見他,并且要賜給他一份豐厚的“年金”。這對于四處奔波、捉襟見肘的盧梭來說不啻于天大福音。可誰也想不到盧梭卻斷然拒絕了。理由是:“那筆可以說是到手的年金,我是丟掉了;但是我也就免除了年金加到我身上的那副枷鎖。有了年金,真理完蛋了,自由完蛋了,勇氣也完蛋了。從此以后怎么還能談獨立和淡泊呢?一接受這筆年金,我就只得阿諛逢迎,或者噤若寒蟬了。”
②人生總要面臨許多選擇,選擇就意味著要有所放棄。在選擇與放棄之間,就能看到一些仁人志士人格之偉大,精神之高尚,胸懷之坦蕩,追求目標之寶貴。
③要想成就一番事業或留得美名,就要做出正確和明智的選擇。在中國古典文學《趙氏孤兒》中,公孫杵臼選擇了赴死救孤,舍生取義,程嬰選擇了立孤報仇,忍辱負重,兩個人人格同樣偉大,最后也都青史留名。古希臘思想家蘇格拉底選擇了自由,放棄了生命,“寧鳴而死,不默而生”;著名學者錢鐘書選擇了寂寞,放棄的是喧囂與熱鬧,成就的是他的學問和事業。
④回首蛇年的央視春晚,炙手可熱的大腕趙本山選擇了退出,也不失為明智之舉。前兩年,趙本山因為生病,傷了元氣,身體受不了大負荷的工作量。藝術是有規律的,明星底蘊也是有限的,如果硬撐下去,“過度消費”,肯定會掏空自己,江郎才盡。為了有利于推出新人,趙本山的退出正好可以給新人騰位置,加擔子,讓他們有更多鍛煉機會。
⑤當然,失敗的選擇也不少。希臘神話里,派里斯王子選擇了美女,放棄了智慧,于是他得到了最美的女子海倫和十年“特洛伊戰爭”,他自己也死于非命;辛亥革命后,袁世凱一手遮天,他也面臨著兩個選擇,一是當中國華盛頓,推進共和,施行民主,這是可以流芳百世的,二是當拿破侖第二,復辟當皇帝,注定要遺臭萬年,可他卻偏偏選擇了后一條路,結果,只當了83天短命皇帝,在千夫所指中可恥地死去。
⑥選擇與放棄,就像行車的十字路口,會不時出現在生命的旅途上,等著人們作出決斷。能不能作出正確、明智的選擇,人生大智慧往往就體現在這里。
【第1句】:本文作者的觀點是什么?(2分)
【第2句】:第①段引用法國思想家盧梭的故事有何作用?(3分)
【第3句】:第③段主要采用了什么論證方法?作用是什么?(2分)
【第4句】:文章的第⑤段能否刪去?為什么?(2分)
【第5句】:閱讀下面的材料,你贊成小明的.做法嗎?請結合文章內容,談談你的觀點。(2分)
《智者的選擇》閱讀答案
【第1句】:人生大智慧往往就體現在能作出正確、明智的選擇。
【第2句】:引出論題;充當論據;激發讀者閱讀的興趣。
【第3句】:舉例論證;證明了“要想成就一番事業或留得美名,就要做出正確和明智的選擇”的觀點。
【第4句】:不能。因為這一段是對中心論點的補充論證,使論證更全面,使結構更加嚴謹。從反面論證了也有失敗的選擇,從而更突出了論點的說服力。
【第5句】:答案:示例一:贊成。因為成績和學歷不是成功的標準,小明希望學得一技之長,能夠發揮自己的優勢,就是明智的選擇。
示例二:不贊成。小明的年齡還小,需要打下堅實的知識基礎,即使將來要學技術,還是需要更厚實的基礎,才能掌握更全面,更先進的科技。他應該堅持讀完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