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言行合一的名言名句短-經典名人名言
關于言行的名言有哪些
言行,君子之樞機,樞機之發,榮辱之主也。
〔中〕《周易·系辭上》
一字不可輕與人,一言不可輕許人,一笑不可輕假人。
〔中〕薛瑄:《讀書錄》
一言出口,駟不及舌。
〔中〕《舊唐書·蘇世長列傳》
行必先人,言必后人。
〔中〕王聘珍:《大戴禮記解話》
銷于言而敏于行。
〔中〕《論語·里仁篇》
言之昭信,奉之如機。
〔中〕《國語·晉語五》
動人以行不以言。
〔中〕《晉書·中宗元帝肅宗明締記》
大不及行,可恥之甚。
〔中〕薛瑄:《讀書錄》
言必行,行必果。
〔中〕《論語·子路》
居其位,無其言,君子恥之;有其言,無其行,君子恥之。
〔中〕《禮記·雜記下》
忠言逆耳而利于行。
〔中〕《孔子家語·六行》
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加人。
〔中〕《老子》
行不違道,言不違仁。
〔中〕蘇軾:《孫覺可給事中》
動見臧否,言知利害。
〔中〕王勃:《上劉右相書》
行,發于身加于人;言,發乎邇見乎遠。
〔中〕韓愈:《省試顏子不貳過論》
言不過辭,動不過則。
〔中〕王聘珍:《大戴禮記解詩》
言為世范,行為士則。
〔中〕劉義莊:《世說新語》
言顧行,行顧言。
〔中〕《禮記·中庸》
言忠信,行篤敬。
〔中〕《論語·衛靈公篇》
聽言觀行,知人之良法。
〔中〕薛瑄:《讀書錄》
奮于言者華,奮于行者代。
〔中〕《孔子家語·三恕》
輕言輕動之人,不可以與深計。
〔中〕薛瑄:《讀書錄》
聽其方,則侈大而可樂;責其效,則汗漫而無當。
〔中〕蘇軾:《應制舉上兩制書》
大言不慚,則無必為之志。
〔中〕朱熹:《〈四書集注·論語·憲問〉注語》
臨行而思,臨言而擇。
〔中〕王安石:《仁智》
言者志之苗苗,行者義之根。
〔中〕白居易:《讀張籍古樂府》
危言危行,獨立不問
〔中〕蘇軾:《杭州召還充郡狀》
惠不在大,以赴人之急為至,言不在勝,以破時之惑為至。
〔中〕黃晞:《聱隅子·文成篇》
載之空言,不如見諸行事。
〔中〕顧炎武:《與人書三》
金人也曾二緘問,謹言方能到慎行。
〔中〕馮玉祥:《參謀長會議》
言行相詭,不祥莫大焉。
〔中〕《呂氏春秋·淫辭》
言有物,行有格。
〔中〕《禮記·緇衣》
出于其日,成于其手。
〔中〕蘇軾:《思治論》
書生之論,可言而不可用也。
〔中〕蘇軾:《諸葛亮論》
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義所在也。
〔中〕《孟子·離婁下》
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
〔中〕《論語·憲問》
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
〔中〕《論語·憲問》
一篇美好的言辭并不能抹煞一件壞的行為,而一件好的行為也不能為誹謗所玷污。
〔古希臘〕德謨克利特:《古希臘羅馬哲學》
判斷一個人,與其根據他的言詞,不如根據他的行為。因為言詞漂亮但行為令人不敢恭維的人,到處可見。
〔德〕克勞狄斯:《談良心》
人生來是為行動的,就像火光總向上騰,石頭總往下落。對人來說,一無行動,也就等于他并不存在。
〔法〕伏爾泰:《哲學通信集》
在緊張的行動中間,言語不過是一口冷氣。
〔英〕莎士比亞:《麥克白》
人前做得出的,方可說;人前說得出的,方可做。
〔中〕史典:《愿體集》
有兩類人將飲恨而死:一類是空有錢財而未受用,一類是空有知識而未實踐。
〔波斯〕薩迪:《薔薇園》
青蛙也許會叫得比牛更響,但是它們不能在田里拉犁,也不會在酒坊里牽磨,它們的皮也做不出鞋來。
〔黎〕紀伯倫:《沙與沫》
多鳴之貓,捕鼠必少。
俄羅斯諺語
每個人都知道,把語言化為行動,比把行動化為語言困難得多。
〔蘇〕高爾基:《論劇本》
空車子,響聲大。
美國諺語
無論給它調上些什么油醬,我都不愿把我今天說過的.話吃下去。
〔美〕莎士比亞:《無事煩惱》
口頭的推測不過是一些懸空的希望,實際的行動才能夠產生決定的結果。
〔英)莎士比亞:《麥克白》
有哪些成語形容言行不一
有哪些成語形容言行不一?精心搜集了14個關于描寫言行不一的成語及解釋如下:
[言行相詭] 詭:違反,違背。說的和做的`相違背。指言行不一。
[言不及行] 指言行不一。
[行不副言] 指言行不一。
[言清行濁] 清:清高;濁:渾濁,指低下。說的是清白好話,十的是污濁壞事。形容人言行不一。
[行濁言清] 清:清高;濁:渾濁,指低下。說的是清白好話,十的是污濁壞事。形容人言行不一。
[詩書發冢] 比喻口是心非、言行不一的偽君子作風。
[判若兩人] 形容某人前后的言行明顯不一致,象兩個人一樣。
[言多傷行] 話多易出問題,以致言行不一,使品行受損害。
[言多傷倖] 話多易出問題,以致言行不一,使品行受損害。同“言多傷行”。
[言多傷幸] 話多易出問題,以致言行不一,使品行受損害。同“言多傷行”。
[迥然不同] 形容相差得遠,很明顯不一樣。
[大相徑庭] 徑:小路;庭:院子;徑庭:懸殊,偏激。比喻相差很遠,大不相同。
[截然不同] 形容兩件事物毫無共同之處。
[判若鴻溝] 判:區別;鴻溝:古代運河,在今河南省,秦末是楚漢分界的一條河,比喻事物的界線。形容界限很清楚,區別很明顯。
形容支持的成語有哪些
形容支持的成語有哪些
【失道寡助】:道:道義;寡:少。做事違反正義的人,一定得不到別人的支持和幫助。
【八方支持】:形容各方面都支持、援助。
【不存不濟】:指支持不住,受不住。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道:道義;寡:少。站在正義方面,會得到多數人的支持幫助;違背正義,必陷于孤立。
【左支右絀】:支:支持;絀:屈曲,引伸為不足。原指彎弓射箭的姿勢,左手支持,右手屈曲。指力量不足,應付了這方面,那方面又出了問題。
【不得人心】:心:心愿,愿望。得不到群眾的支持擁護;得不到眾人的好評。
【逞己失眾】:逞:放任。指由著性子胡來會失去眾人的支持。
【榱崩棟折】:榱,古代指椽子,放在檁上支持屋面和瓦片的木條。比喻大局崩潰。
【八方支援】:形容各方面都支持、援助。
【道義之交】:交:交情,友誼。有道德有正義感的交往和友情。指互相幫助,互相支持的'朋友。
【鼎力扶持】:鼎力:大力;扶持:幫助,支持。大力支持幫助。一般用于請人幫助時的客氣話。
【鼎力相助】:鼎力:大力;助:幫助,支持。大力支持幫助。一般用于請人幫助時的客氣話。
【荷花雖好,也要綠葉扶持】:比喻人才能出眾也須大家的支持。
【不左右袒】:左右袒:裸露出左右臂。露左臂表示支持某一方面,露右臂表示支持另一方面。指不偏向任何一方。
【后臺老板】:戲班子的老板。指背后操縱、支持的人或集團。
【嘩世取寵】:嘩世:使世人激動興奮;寵:喜愛。以浮夸的言論迎合群眾,騙取群眾的信賴和支持。
【嘩眾取寵】:以浮夸的言論迎合群眾,騙取群眾的信賴和支持。
【危而不持】:持:扶助,支持。國有危急之事,不須外力扶助便能安然平息。
【患難相扶】:扶:支持,幫助。在憂患災難中互相扶助。
【你唱我和】:和:依照別人詩詞的題材、體裁和韻腳來寫作詩詞。①指用詩詞相互酬答。②指雙方意見相同,互相支持。
【齊傅楚咻】:傅:輔助,教導;咻:吵鬧。齊人輔導,楚人干擾。比喻勢孤力單,觀點或意見支持的人很少。
【弱如扶病】:扶病:支持病體。弱得像支撐著病體一樣。形容身體非常虛弱。
【團結一致】:保持一致,行動起來像一個人,指站在一起并且互相支持。
【惺惺相惜】:性格、志趣、境遇相同的人互相愛護、同情、支持。
【云集響應】:大家迅速集合在一起,表示贊同和支持。
【招架不住】:招架:抵擋。抵擋不了或沒有力量再支持下去。
【聞風響應】:聽到風聲就起而贊同支持。
【扶善遏過】:扶:幫助;遏:阻止,抑制。支持善良正確的,抑制邪惡過錯的。
【踴躍輸將】:輸將:捐獻,繳納。群眾紛紛捐獻東西以表支持。
形容冬天的成語有哪些
白雪皚皚
皚皚:潔白光亮的樣子。多用來形容霜雪。潔白的積雪銀光耀眼。
例:白雪皚皚的山峰,當陽光照耀的時候……大概總以為是燦爛得很,大可觀賞的吧。(秦牧《鮮荔枝和干荔枝》)
冰天雪地
形容氣候嚴寒,冰雪漫天蓋地。如:北極地方,整年都是冰天雪地。
例:清·蔣士銓《雞毛房》:冰天雪地風如虎,裸而泣者無棲所。
例:你就在這兒吧,冰天雪地的上哪兒去?(老舍《駱駝祥子》)
同義成語:冰天雪窖、雪窖冰天
滴水成冰
滴下的水很快就結成冰。形容天氣非常寒冷。如:北方的冬天,十分寒冷,滴水成冰。
例:嚴冬冱寒,滴水成冰。(宋·錢易《南部新書》)
例:更有一節苦處,任你滴水成冰的天氣,少不得向水孔中洗澣污穢衣服,還要憎嫌洗得不潔凈,加一場咒罵。(《醒世恒言》)
亦作:滴水成凍。
風雪交加
風和雪同時襲來。
例:盡管是在風雪交加的.時節,我們的視線仍可以入到非常遙遠。(范長江《塞上行·行紀·百靈廟戰行·三》)
六出紛飛
六出:雪花六角,因別稱六出。紛飛:散亂到處飛揚。大雪紛紛。
例:凡草木花多五出,雪花獨六出。( 漢·韓嬰《韓詩外傳》)
寒風侵肌
形容天氣寒冷。
例:冷鋒過境,寒風侵肌,大街上行人稀少。
千里冰封
冰封:被冰雪覆蓋。如:東北的嚴冬,千里冰封。
朔風凜冽
朔風:北方吹來的寒風。凜冽:寒冷刺骨。
另見:寒氣凜冽
例:嚴冬慘切,寒氣凜冽。(唐·李白《大獵賦》)
天寒地凍
形容天氣極為寒冷。
例:目今天寒地凍,軍馬難以久住,權且回山。(明·施耐庵《水滸全傳》)
雪虐風饕
虐:暴虐。饕:貪殘。又刮風,又下雪。指狂暴肆虐的風雪,形容天氣非常寒冷。
例:歲弊寒兇,雪虐風饕。(唐·韓愈《祭河南張員外文》)
例:幽香淡淡影疏疏,雪虐風饕亦自如。(宋·陸游《雪中尋梅》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