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景潤的人生格言匯集3篇
數學家陳景潤的名言
【第1句】:孩子有個性才能成才,文藝家、政治家、科學家都靠個性的發展才獲得成功。
【第2句】:無論成敗如何,都要不惜一切地去努力。
【第3句】:做研究就像登山,很多人沿著一條山路爬上去,到了最高點就滿足了,可我常常要試十條路,然后比較哪條山路爬得最高。
【第4句】:人生的目的.是奉獻,而不是索取。
【第5句】:孩子有好奇心是件好事。他能拆開玩具證明他有求知欲望,能研究問題。當父母的要支持他才對。
【第6句】:學習要有三心,一信心,二決心,三恒心…
【第7句】:攀登科學高峰,就象登山運動員攀登珠穆朗瑪峰一樣,要克服無數艱難險…
【第8句】:革命加拼命,拼命干革命,有命不革命,要命有何用。
【第9句】:時間是個常數,花掉一天等于浪費24小時。
【第10句】:在科學的道路上我只是翻過了一個小山包,真正的高峰還沒有有攀上去,還要繼續努力。
數學家陳景潤的故事
陳景潤是國際知名的大數學家,深受人們的敬重。但他并沒有產生驕傲自滿情緒,而是把功勞都歸于祖國和人民。為了維護祖國的利益,他不惜犧牲個人的名利。
1977年的一天,陳景潤收到一封國外來信,是國際數學家聯合會主席寫給他的,邀請他出席國際數學家大會。這次大會有3000人參加,參加的都是世界上著名的數學家。大會共指定了10位數學家作學術報告,陳景潤就是其中之一。這對一位數學家而言,是極大的榮譽,對提高陳景潤在國際上的知名度大有好處。
陳景潤沒有擅作主張,而是立即向研究所黨支部作了匯報,請求黨的指示。黨支部把這一情況又上報到科學院。科學院的黨組織對這個問題比較慎重,因為當時中國在國際數學家聯合會的席位,一直被臺灣占據著。
院領導回答道:“你是數學家,黨組織尊重你個人的意見,你可以自己給他回信。”
陳景潤經過慎重考慮,最后決定放棄這次難得的機會。他在答復國際數學家聯合會主席的信中寫到:“第一,我們國家歷來是重視跟世界各國發展學術交流與友好關系的,我個人非常感謝國際數學家聯合會主席的邀請。第二,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唯一能代表中國廣大人民利益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臺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為目前臺灣占據著國際數學家聯合會我國的席位,所以我不能出席。第三,如果中國只有一個代表的話,我是可以考慮參加這次會議的。”為了維護祖國母親的尊嚴,陳景潤犧牲了個人的利益。
1979年,陳景潤應美國普林斯頓高級研究所的邀請,去美國作短期的研究訪問工作。普林斯頓研究所的條件非常好,陳景潤為了充分利用這樣好的條件,擠出一切可以節省的時間,拼命工作,連中午飯也不回住處去吃。有時候外出參加會議,旅館里比較嘈雜,他便躲進衛生間里,繼續進行研究工作。正因為他的刻苦努力,在美國短短的五個月里,除了開會、講學之外,他完成了論文《算術級數中的最小素數》,一下子把最小素數從原來的80推進到16。這一研究成果,也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
在美國這樣物質比較發達的國度,陳景潤依舊保持著在國內時的節儉作風。他每個月從研究所可獲得2000美金的報酬,可以說是比較豐厚的了。每天中午,他從不去研究所的餐廳就餐,那里比較講究,他完全可以享受一下的,但他都是吃自己帶去的干糧和水果。他是如此的節儉,以至于在美國生活五個月,除去房租、水電花去1800美元外,伙食費等僅花了700美元。等他回時, 共節余了7500美元。
這筆錢在當時不是個小數目,他完全可以像其他人一樣,從國外買回些高檔家電。但他把這筆錢全部上交給國家。他是怎么想的呢? 用他自己的話說:“我們的國家還不富裕,我不能只想著自己享樂。”
陳景潤就是這樣一個非常謙虛、正直的人,盡管他已功成名就,然而他沒有驕傲自滿,他說:“在科學的道路上我只是翻過了一個小山包,真正的高峰還沒有有攀上去,還要繼續努力。”
陳景潤-現代著名數學家的故事
陳景潤到了上學的年齡,父母給他找了一所離家近的小學,送他去讀書。在所有的學科中,他特別喜歡數學,只要遨游在代數、幾何的題海中,他就能夠忘卻所有的煩惱。
陳景潤平時少言寡語,但非常勤學好問,他總是主動向老師請教問題或借閱參考書。
一個中午,最后一節課下了,陳景潤走出教室,回家吃飯。他從書包里拿出一本剛從老師那兒借來的教學書,邊走邊看。書上的內容像電影一樣一幕幕地閃現,陳景潤就像一個饑餓的人撲到面包上,大口大口地吞吃著精神的食糧。
他只顧專心致志地看書,不知不覺偏離了方向,朝著路邊的小樹走去。只聽“哎喲”一聲,他撞到了樹上。
抗日戰爭爆發初期,陳景潤剛剛升入初中,中學里的`一位數學老師使陳景潤的人生之路發生了根本的改變。這位老師就是曾經任清華大學航空系主任的沈元老師。有一次,沈元老師向學生講了個數學難題,叫“哥德巴赫猜想”,學生們“嘰嘰喳喳”地議論起來。
沈元老師最后又說了一句話:自然科學的皇后是數學,數學的皇冠是數論,而哥德巴赫猜想則是皇冠上的一顆明珠!
陳景潤聽了這句話后,內心不禁為之一震:“哥德巴赫猜想、數學皇冠上的明珠,我能摘下這顆明珠嗎?”
1973年2月,陳景潤的關于(1+2)簡化證明的論文終于公開發表了!“陳氏定理”立即在世界數學界引起轟動,專家們給予他極高的評價。
大數學家陳景潤的愛國故事
陳景潤是國際知名的大數學家,深受人們的敬重。但他并沒有產生驕傲自滿情緒,而是把功勞都歸于祖國和人民。為了維護祖國的利益,他不惜犧牲個人的名利。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大數學家陳景潤的愛國故事,希望你們會喜歡!
大數學家陳景潤的愛國故事
1977年的一天,陳景潤收到一封國外來信,是國際數學家聯合會主席寫給他的,邀請他出席國際數學家大會。這次大會有3000人參加,參加的都是世界上著名的數學家。大會共指定了10位數學家作學術報告,陳景潤就是其中之一。這對一位數學家而言,是極大的榮譽,對提高陳景潤在國際上的知名度大有好處。
陳景潤沒有擅作主張,而是立即向研究所黨支部作了匯報,請求黨的指示。黨支部把這一情況又上報到科學院。科學院的黨組織對這個問題比較慎重,因為當時中國在國際數學家聯合會的席位,一直被臺灣占據著。
院領導回答道:“你是數學家,黨組織尊重你個人的意見,你可以自己給他回信。”
陳景潤經過慎重考慮,最后決定放棄這次難得的機會。他在答復國際數學家聯合會主席的信中寫到:“第一,我們國家歷來是重視跟世界各國發展學術交流與友好關系的,我個人非常感謝國際數學家聯合會主席的邀請。第二,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唯一能代表中國廣大人民利益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臺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為目前臺灣占據著國際數學家聯合會我國的席位,所以我不能出席。第三,如果中國只有一個代表的話,我是可以考慮參加這次會議的。”為了維護祖國母親的尊嚴,陳景潤犧牲了個人的利益。
1979年,陳景潤應美國普林斯頓高級研究所的邀請,去美國作短期的研究訪問工作。普林斯頓研究所的條件非常好,陳景潤為了充分利用這樣好的條件,擠出一切可以節省的時間,拼命工作,連中午飯也不回住處去吃。有時候外出參加會議,旅館里比較嘈雜,他便躲進衛生間里,繼續進行研究工作。正因為他的刻苦努力,在美國短短的五個月里,除了開會、講學之外,他完成了論文《算術級數中的最小素數》,一下子把最小素數從原來的80推進到16。這一研究成果,也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
在美國這樣物質比較發達的國度,陳景潤依舊保持著在國內時的'節儉作風。他每個月從研究所可獲得2000美金的報酬,可以說是比較豐厚的了。每天中午,他從不去研究所的餐廳就餐,那里比較講究,他完全可以享受一下的,但他都是吃自己帶去的干糧和水果。他是如此的節儉,以至于在美國生活五個月,除去房租、水電花去1800美元外,伙食費等僅花了700美元。等他回時, 共節余了7500美元。
這筆錢在當時不是個小數目,他完全可以像其他人一樣,從國外買回些高檔家電。但他把這筆錢全部上交給國家。他是怎么想的呢? 用他自己的話說:“我們的國家還不富裕,我不能只想著自己享樂。”
陳景潤就是這樣一個非常謙虛、正直的人,盡管他已功成名就,然而他沒有驕傲自滿,他說:“在科學的道路上我只是翻過了一個小山包,真正的高峰還沒有有攀上去,還要繼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