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詞人的名句
每天詩詞獵奇,關注讀書狗子!
在古代,女性的社會地位非常低下,幾乎完全是男性的附庸。古代禮教要求女子三從四德,所謂的三從便是:未嫁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可以說一生都沒有選擇的權利,一生都身不由己,毫無自由獨立可言!
單單從歷代才女的生平經歷便可看出古代女性的不幸:流落匈奴的蔡文姬、錢塘名妓蘇小小、晚年凄涼的李清照、斷腸女詞人朱淑真、淪為營妓的嚴蕊、跳湖殉節的柳如是等等,才女之不幸不勝枚舉!
今天向大家介紹的同樣是位一生不幸的才女,她可以說是唐代最具才情的女詩人,但感情卻為社會現實所不容,被拋棄出家為道士,最終因失手打死婢女而被判死刑。此人便是唐代女詩人魚玄機,她的這首《寄李億員外》有一千古名句,道出了古代所有女性的心聲:
寄李億員外
唐·魚玄機
羞日遮羅袖,愁春懶起妝。
易求無價寶,難得有情郎。
枕上潛垂淚,花間暗斷腸。
自能窺宋玉,何必恨王昌?
魚玄機本名魚幼薇,是一落魄秀才之女,但其父早逝,年幼的魚玄機只能跟隨母親在青樓里打雜度日。而青樓里也多有文人唱和,魚玄機自幼便學會了作詩填詞,頗有些詩名。恰好當時的大詩人溫庭筠常常廝混青樓,見魚玄機文采不凡,心生憐憫,就收她為弟子,常來教她作詩,并接濟母女。
據傳,魚玄機對這位恩師溫庭筠有愛慕之心,而溫庭筠雖生性風流,但思想上嚴守“天地君親師”的底線,并堅決嚴守師生之間的界限鴻溝。后來,溫庭筠為了打消魚玄機的念頭,便為她搭線嫁給當時的新科狀元李億為妾。出嫁之后,李億與魚玄機本也恩愛,可李億正妻因此生妒,將魚玄機毒打一頓趕出家門。孤苦無依的魚玄機無家可歸,只得出家當了道姑。
出家之后,魚玄機仍對李億念念不忘,曾寫下《情書寄李子安》、《隔漢江寄子安》、《江陵愁望有寄》、《寄子安》等等詩作,但李億都沒有回應,愛情終究成夢幻泡影。這首《寄李億員外》便是魚玄機對李億和愛情徹底絕望后所作,表達被遺棄的怨憤之情。
詩中借鄰女“懶起妝”的描繪,感嘆世間女子“易求無價寶,難得有情郎”!世間求得一件無價寶本是難事,但相比求得有情郎而言,求得無價寶反而容易,只因求得有情郎難如登天!寥寥十個字,可謂字字傷神、字字刺心,道出了世間女子的愛情悲劇。
魚玄機寫罷此詩,從此心灰意冷,安于道館。據野史和文人筆記所傳,魚玄機在道館多與名士交流,往來酬唱,因而被世人稱為“蕩婦才女”,最后因感情糾葛失手打死了婢女而被判死刑。可憐一代才女,死時尚不足三十歲,徒留一句“易求無價寶,難得有情郎”的至情悲鳴!
每天詩詞獵奇,關注讀書狗子!
中國古代有哪些著名的女詞人
中國歷史上有很多優秀的女詩人,但在詞方面,知名的女詞人并不多,其中以李清照和朱淑真、吳淑姬、張玉娘被稱為宋代四大才女。宋代女詞人共有十二位,如下:
【第1句】:李清照(1084-1151)
號易安居士,南宋杰出的詞人,中國古代文學史上成就最高的女作家之一,被稱為中國第一女詞人。山東濟南人。
李清照佳作甚多,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詞》,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詞》輯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其中選詞一首:
《聲聲慢?尋尋覓覓》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此詞背景:靖康之變后李清照國破,家亡,夫死,傷于人事。這首詞沉郁凄婉,主要抒寫她對亡夫趙明誠的懷念和自己孤單凄涼的景況。是她的代表作品之一。
【第2句】:朱淑真(約1135~約1180)
浙江錢塘人,生于仕宦家庭。
現存《斷腸詩集》、《斷腸詞》傳世,代表作有:
《減字木蘭花》
獨行獨坐,獨唱獨酬還獨臥。佇立傷神,無奈輕寒著摸人。
此情誰見?淚洗殘妝無一半。愁病相仍,剔盡寒燈夢不成。
【第3句】:吳淑姬(生卒年月不詳,約宋孝宗淳熙十二年1185年前后在世)
浙江湖州人。才貌雙全。著有詞集五卷,題名《陽春白雪》,只可惜流傳至今的僅存三首。
代表作:
《長相思》
煙霏霏,雨霏霏。雪向梅花枝上堆,春從何處回?
醉眼開,睡眼開。疏影橫斜安在哉?從教塞管催。
【第4句】:張玉娘(1250 ~1276)
處州松陽(今屬浙江麗水市)人。字若瓊,自 號一貞居士,著有《蘭雪集》兩卷,留存詩詞100余首,其中詞只有16首,有人稱之為李清照《漱玉集》后第一詞集。
代表作有:
《玉蝴蝶?離情》
極目天空樹遠,春山蹙損,倚遍雕闌。翠竹參差聲戛,環佩珊珊。雪肌香、荊山玉瑩,蟬鬢亂、巫峽云寒。拭啼痕。鏡光羞照,孤負青鸞。
何時星前月下,重將清冷,細與溫存。薊燕秋勁,玉郎應未整歸鞍。數新鴻、欲傳佳信,閣兔毫、難寫悲酸。到黃昏。敗荷疏雨,幾度銷魂。
【第5句】:孫道絢(生卒年月不詳,約南宋高宗紹興初年1131年前后在世)
號沖虛居士,人稱孫夫人。福建建甌人。
作品:
《清平樂》
悠悠飏飏,做盡輕模樣。半夜蕭蕭窗外響,多在梅邊竹上。
朱樓向曉簾開,六花片片飛來。無奈熏爐煙霧,騰騰扶上金釵。
【第6句】:嚴蕊(生卒年月不詳)
浙江天臺人,是當時聞名四方的歌妓。
作品:
《卜算子》
不是愛風塵,似被有緣誤。花落花開自有時,總賴東君主。
去也終須去,住也如何住!若得山花插滿頭,莫問奴歸處。
【第7句】:魏玩(約1078年前后在世)
字玉汝,湖北襄陽人。曾布(唐宋八大家之一曾鞏之弟)的妻子。宋徽宗時,曾布任宰相,封魏玩為魯國夫人,人稱魏夫人。
作品:
《點絳唇》
波上春風,畫船明月人歸后,漸消殘酒。獨自憑闌久。
聚散匆匆,此恨年年有,重回首。淡煙疏柳,隱隱蕪城漏。
【第8句】:戴復古妻(生卒年月和真實姓名不詳)
江西武寧人。自幼聰明伶俐,貌美多才。
作品:
《祝英臺近》
惜多才,憐薄命,無計可留汝。揉碎花箋,忍寫斷腸句。道旁楊柳依依,千絲萬縷,抵不住、一分愁緒。
如何訴?便教緣盡今生,此身已輕許。捉月盟言,不是夢中語。后回君若重來,不相忘處,把杯酒、澆奴墳土。
【第9句】:蔣興祖女(名字和生卒年月無從查考)
江蘇宜興人。其父是河南原陽縣令。
作品:
《減字木蘭花·題雄州驛》
朝云橫度,轆轆車聲如水去。白草黃沙,月照孤村三兩家。
飛鴻過也,百結愁腸無晝夜。漸近燕山,回首鄉關歸路難。
【第10句】:唐婉(生卒年月不詳)
陸游的前妻。浙江紹興人。
作品:
《釵頭鳳》
世情薄,人情惡,雨送黃昏花易落。曉風干,淚痕殘,欲箋心事,獨語斜闌。難!難!難!
人成名,今非昨,病魂嘗似秋千索。角聲寒,夜闌珊,怕人尋問,咽淚妝歡。瞞!瞞!瞞!
備注:唐婉的這首釵頭鳳是收到陸游的同詞牌名詞后相答而作。
《釵頭鳳?紅酥手》陸游
紅酥手,黃縢酒,滿城春色宮墻柳。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
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桃花落,閑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托。莫、莫、莫!
【第11句】:徐君寶妻(南宋末年人,名字無從考證)
湖南岳陽人,秉性剛烈,貌美多才。
作品:
《滿庭芳》
漢上繁花,江南人物,尚遺宣政風流。綠窗朱戶,十里爛銀鉤。一旦刀兵齊舉,旌旗擁、百萬貔貅。長驅入、歌臺舞榭,風卷落花愁!
清平三百載,典章人物,掃地俱休。幸此身未北,猶客南州。破鑒徐郎何在?空惆悵、相見無由。從今后,斷魂千里,夜夜岳陽樓!
【第12句】:張淑芳(生卒年月不詳)
浙江杭州人。聰穎好學,貌美如花。相傳是西湖邊一個砍柴老人的獨生女兒。
作品:
《更漏子》
墨痕香,燈下淚,點點愁人幽思。桐葉茂,蓼花殘,雁聲天外寒。
五云嶺,九溪塢,忖到秋來更苦。風淅淅,水淙淙,不教蓬徑通。
古代女詩詞人中,除了李清照,誰的水平較高?你又喜歡哪位女詞人
就此問題我簡單的作以回答,古代女詩詞人中,除了李清照外,就當數;班昭,蔡文姬,謝道韞,上官婉兒,卓文君,薛濤,唐婉等。其實古代才五大才女早有定論,就是,李清照,班昭,蔡文姬,上官婉兒,謝道韞。其他才女還有很多,但都是倫落成風塵女子。
——李清照大家都是知道的,班昭,是《后漢書》的編輯者。謝道韞,是詩詞歌賦樣樣都通,更是位列女。未若柳絮因風起,就是出自她口。上官婉兒大家都熟悉的,是有名的女載相。在這眾多的才女之中,我還是最喜歡的是,蔡文姬的,她出生敵世,遠嫁胡兒。她以最強烈的措辭,呼天喚地,指責神靈。象火山噴發,又彖滾滾海濤。所作《胡笳十八拍》所訴說的,冤屈,憂愁,痛苦。
——她指責上蒼神靈道:
為天有眼兮何不見我獨漂流,
為神有靈兮何事處我天南海北頭。
生仍冀得兮歸桑梓,
死當埋骨長已矣。
東洋海洗不盡臉上羞,
西華山遮不住身邊丑。
——這就是一個文弱的女子所寫的心聲,回答不周,望友們見諒!謝謝閱讀。
你最喜歡的哪位詩人或詞人呢?為什么喜歡?他們有什么名句
毛澤東,蘇試,李白。
毛澤東:不到長城非好漢。
蘇試: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李白: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這些名言都可用在生活當中。
如何評價宋朝女詞人朱淑真
其作可評,其人不可評。
實際上迄今為止,關于朱淑真平生記載只有數不詳而已:生年不詳,卒年不詳,籍貫身世不詳,婚姻與愛情也不詳。有記載說是官宦之家,究低是那一家也無從得證,甚至于被傳是跟朱熹沾親帶故.....對于朱淑真的評價,大多都是從她的詩詞中推出,但是這種推論又極不靠譜。所謂“以詩交人,兩不可知”。但是毫無疑問的是,朱淑真的平生,亦是舊時女性的一段縮影,除了對其人扼腕嘆息,要談也就只能談談“古代女性的社會地位何其低下”之類的云云,如此談下去,無疑是跑題了,所以我這里就聊聊朱淑真的詞罷。
朱淑真對于自家的詩詞集,大約是曾有意收集過的(《寫懷二首》“孤窗鎮日無聊賴,編輯詩詞改抹看”。但是傳言她去世后,大多詩詞稿皆被父母焚毀。很久以后才由后人輯為《斷腸集》十卷,另外還有《斷腸詞》一卷傳世。
世人評李清照,往往并舉朱淑真。認為宋代女詞人,唯有李朱并舉。但實際上,無論是平生(朱平生只剩下諸多不詳,而李清照平生幾近詳實)、還是詞作水平,都是遠不及李清照的。當然,這里就不多提李清照了,不然喧賓奪主了:)
朱淑真的詞在諸多女性作家中,確實是別樹一幟。但卻不足與同時代的諸多名家抗手。后人評價大概也明白,所以也沒胡吹。都是清一色的把她與同性別的詞人相比較:
薛紹徽:趙宋詞女,李(清照)、朱(淑真)名家
陳廷焯:朱淑真詞,風致之佳,詞情之妙,真不亞于易安(李清照)。宋婦人能文者不少,易安為冠,次則朱淑真,次則魏夫人(魏玩)也。
許玉喙:宋代閨秀,淑真、易安并稱雋才。
朱詞為普羅大眾熟知的大約只有兩首。一首《生查子》一首圈兒詞。
圈兒詞丨相思欲寄無從寄, 畫個圈兒替; 話在圈兒外,心在圈兒里。 我密密加圈,你須密密知儂意: 單圈兒是我,雙圈兒是你; 整圈兒是團圓,破圈兒是別離。 還有那說不盡的相思, 把一路圈兒圈到底。
生查子?元夕丨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圈兒詞的故事大致就是朱淑真往紙上畫了好多個圈圈,旁人看不懂,然后往書里找,便找到這首圈兒詞,然而這詞這故事,體現的是女兒家的【巧思】,卻也不能體現出她的詞作水平。而能體現出她水平的《生查子》卻也頗多存疑,一見歐陽修所作,一見朱淑真所作。
關于這首《生查子》,還有個很有意思的事。歐陽修特別喜歡寫小詞,當時在當時詞本身的地位實在談不上高,以至于歐陽修死后,后人編輯他的的作品就很尷尬:歐陽修當世文豪,文壇表率,寫這么多小詞干什么,把他的小詞選進集子里把,自己看的不自在,不存下來,又對歐陽公不敬,思來想去,便只有把那些看起來還行的小詞,編進歐陽修的外集;把那些“閭巷荒淫之語”就當成是別人假托的,用來掩耳盜鈴...
曾慥:歐陽公一代儒宗,風流自命。詞章窈眇,世所矜式。乃小人或作艷曲,謬為公詞
而《生查子》這首,就被定義為‘閭巷荒淫之語'....細思極恐的是,朱淑真被人噴的最慘的,也就是這首詞....(明代的楊慎在《詞品》里一本正經地斥責朱淑真為“不貞”。)
《斷腸集序》:“其死也,不能葬骨于地下,如青冢之可吊,并其詩為父母一火焚之,今所傳者百不一存,是重不幸也,嗚呼冤哉”
朱淑真自號【幽棲居士】(清王士禎《池北偶談·朱淑真璇璣圖記》),詞集又名《斷腸》。悲凄之處自不必多說。但是她早年的詞風也是明快迤邐,直爽可愛。
“比在武陵,見旅邸中好事者往往傳頌朱淑真詞,每茄聽之,清新婉麗,蓄思含情,能道人意中事,豈泛泛所能及?未嘗不一唱而三嘆也!”
清平樂·夏日游湖丨惱煙撩露,留我須臾住。攜手藕花湖上路,一霎黃梅細雨。嬌癡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懷。最是分攜時候,歸來懶傍妝臺。
注意,這首詞是夏日游湖...但是寫的是“嬌癡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懷”放在宋朝那程朱理學大行其道的時代,不能說是大膽,簡直要被認作喪心病狂....就連寫“死亦為鬼雄”的李清照偷偷見未婚夫也只寫的個“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就朱淑真這種直白的性格,放在當時,似乎身世悲涼也屬必然了。
朱之后別嫁一小吏,然而共同語言幾乎沒有,自然只能自怨自艾。付之于詩詞,又深致凄婉,竊以為朱詞成就所屬,皆在此時。如
《蝶戀花·送春》
樓外垂楊千萬縷,欲系青春,少住春還去。猶自風前飄柳絮,隨春且看歸何處。綠滿山川聞杜宇。便做無情,莫也愁人苦。把酒送春春不語,黃昏卻下瀟瀟雨。卜算子竹里一枝斜,映帶林逾靜。雨后清奇畫不成,淺水橫疏影。吹徹小單于,心事思重省。拂拂風前度暗香,月色侵花冷。
其中“猶自風前飄柳絮,隨春且看歸何處。”“拂拂風前度暗香,月色侵花冷。”等句描物生情,細膩清冷,確是上流之作。
但見如《念奴嬌丨催雪》等長調作品,用語多有繁復,章法布局也不見高妙之處,當知朱淑真巧思文才尚有,但筆法還是力有未逮之處。
總而言之,于人來說,朱淑真悲戚的平生,是“女子地位低下”的縮影。但是于詞來說,在整個文學史上,幸能留下一段故事。
如何評價女詞人李清照?如果她生在當代,她又會是個怎樣的女人
如何評價女詞人李清照?如果她生在當代,她又會是個怎樣的女人?
李清照是南宋著名的女詞人,文學評論家。金石研究家。
她的詞收在《漱玉詞》。開創了一代溫婉詞風。成為婉約詞的代表,可以和南唐后主李煜相媲美。有詞壇的絕代風流,“男有李后主,女有李易安,”之說。她生活在宋代,把詞推向一個高峰的奠基作家。
她文學批評的造詣也是很高的,她的《詞論》提出了“詞是一家”的新論。為她的詞的創作提供依據。她精通音律,對書法繪畫也有研究,特別對金石的研究,可以說達到舍身忘我的境地。她和丈夫趙明誠一起整理的《金石錄》對以后的金石研究提供了寶貴的資料。
李清照和趙明誠可以說是天作之合,郎才女貌。琴瑟和鳴。他們都生在官宦之家 ,并且是書香門第。他們彼此都是博覽群書,而李清照的才學要略高于趙明城,趙明誠也是被李清照的才學所打動。李清照前期作品多寫閨中生活和少女情懷,題材集中于寫自然風光和離別相思。后期:主要是抒發傷時念舊和懷鄉悼亡的情感。表達了自己在孤獨生活中的濃重哀愁,孤獨,惆悵。
如果她生在當代,她一定是一個作家,文學評論家, 音樂家,考古學家。文物收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