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格言經典短句集錦70條
最新敬畏生命經典名言
敬畏生命經典名言由名言網整理,希望對你有幫助,如果你喜歡的話,請繼續關注名言網。
魚生于水,死于水;草木生于土,死于土;人生于道,死于道。
沒有人永遠活著,沒有東西可以經久。
應該笑著面對生活,不管一切如何。
每一朵花,只能開一次,只能享受一個季節的熱烈的或者溫柔的生命。
我總覺得,生命本身應該有一種意義,我們絕不是白白來一場的。
我的一生始終保持著這樣一個信念生命的意義在于付出,在于給予,而不是接受.
我們最好把自己的生命看作前人生命的延續,是現在共同生命的一部分,同時也是后人生命的開端。如此延續下去,科學就會一天比一天燦爛,社會就會一天比一天更美好。——華羅庚
我們的生命是天賦的,我們惟有獻出生命,才能得到生命。
尊重生命、尊重他人也尊重自己的生命,是生命進程中的伴隨物,也是心理健康的
尊重生命,完全尊重生命。
得其志,雖死猶生,不得其志,雖生猶死。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不要憂郁,也不要憤慨!不順心的時候暫且容忍:相信吧,快樂的日子就會到來。——普希金
做人也要像蠟燭一樣,在有限的一生中發一分熱,發一份光,給人以溫暖,給人以光明?!こ?/p>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
能將自己的生命寄托在他人記憶中,生命仿佛就加長了一些;光榮是我們獲得的新生命,其可珍可貴,實不下于天賦的生命?!系滤锅F
親愛的朋友,所有的理論都是灰色的,而寶貴的生命之樹常青。
視死若生者,烈士之勇也。
生命是有限的,但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雷鋒
生命的意義是在于活得充實,而不是在于活得長久。
生命的路是進步的,總是沿著無限的精神三角形的斜面向上走,什么都阻止他不得。
生命的用途并不在長短而在我們怎樣利用它。許多人活的'日子并不多,卻活了很長
生命苦短,只是美德能將它傳到遙遠的后世?!勘葋?/p>
生命如流水,只有在他的急流與奔向前去的時候,才美麗,才有意義。
生命如同寓言,其價值不在長短,而在內容?!麅瓤?/p>
生命不可能有兩次,但是許多人連一次也不善于度過。
有些路看起來很近走去卻很遠的,缺少耐心永遠走不到頭。——(中國)沈從文
有生命,那里便有希望。
在我們所具有的一切缺點中,最為粗魯的乃是輕視我們的存在。
在我們了解什么是生命之前,我們已將它消磨了一半。
動則生,靜則樂。關于生命的名言
對人說不,生命是一切寶物中最高的東西。
生命短暫,切不可猬瑣偏狹。
生命是真實的,生命是誠摯的,墳墓并不是他的終結點。
生命是美麗的,對人來說,美麗不可能與人體的正常發育和人體的健康分開?!嚑柲嵫┓蛩够?/p>
生命是單程路,不論你怎樣轉變抹用,都不會走回頭,你一旦明白和接受這一點。人生就簡單得多了。
生命不可能有兩次,但許多人連一次也不善于度過?!猍法國詩人]呂凱特
生命,如果跟時代的崇高的責任聯系在一起,你就會感到它永垂不朽?!嚑柲嵫┓蛩够?/p>
生命,只要你充分利用,它便是長久的。
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李清照
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南宋)李清照
人生的路上,有潔白芬芳的花,也有尖利的刺,但是自愛愛人的人兒會忘記了有刺只想著有花?!?中國)矛盾
人生應該如蠟燭一樣,從頂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中國)蕭楚女
人生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中國)陳獨秀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奶煜?/p>
人生有兩出悲?。阂皇侨f念俱灰,另一是躊躇滿志。
人生不售來回票,一旦動身,絕不能復返。
人生不是一支短短的蠟燭,而是一支由我們暫時拿著的火炬,我們一定要把它燃得旺盛。
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之過隙,忽然而已。
生死本是一條線上的東西。生是奮斗,死是休息。生是活躍,死是睡眠?!?中國)郭沫若
生而為英,死而為靈。——(北宋)歐陽修
生,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只要能培一朵花,就不妨做做會朽的腐草?!?中國)魯迅
只有獻身社會,才能找出那實際上最短暫而有風險的生命的意義。——愛因斯坦
本來,生命只有一次,對于誰都是寶貴的。
世間之活動,缺點雖多,但仍是美好的。
為了追求光和熱,人寧愿舍去自己的生命。生命是可愛的,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卻不如轟轟烈烈的死?!徒?/p>
今天就是生命—–是惟一你能確知的生命。
了解生命而且熱愛生命的人是幸福的。
人活著總是有趣的,即便是煩惱也是有趣的。(亨利門肯)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西漢)司馬遷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蘇軾
人生就像奕棋,一步失誤,全盤皆輸。
人生實在是一本書,內容復雜,分量沉重,值得翻到個人所能翻到的最后一頁,而且必須慢慢的翻。——(中國)沈從文
最新雨果的經典名言
【第1句】:讓自己的內心藏著一條巨龍,既是一種苦刑,也是一種樂趣
【第2句】:if one idles away his time ,youth will fade away and life will run out on him.
誰虛度年華,青春就要褪色,生命就要拋棄他。
【第3句】:苦難在這兒遇到了理想,白晝在這兒擁抱了黑夜并向它說:‘我和你一同死去,而你將和我一起復活?!谝磺惺膿肀Ю锉虐l出信念;痛苦在此垂死掙扎,理想將會永生。這種掙扎和永生的融合使我們為之而死。弟兄們,誰在這兒死去就是死在未來的光明中。我們將進入一個充滿曙光的墳墓。 ----《悲慘世界》
【第4句】:人生至高無上的幸福,莫過于確信自己被人所愛。
【第5句】:人們在某些情況下說孩子們忘恩負義,也是過于嚴厲的,其實這并不象人所想的那樣有罪。這種忘懷是屬于自然現象。自然,我們在別處提到過,這就是“向前觀望”。自然把眾生分為到達的和離去的兩種。離去的面向陰暗,到達的則向著光明。從這里產生的距離對老人是不利的,而在青年方面則是屬于無意識。這種距離,在初期還感覺不到,慢慢地擴展下去就好比樹的分枝,細枝雖不脫離樹干,但已逐漸遠離。這不是他們的過錯。青年趨向歡樂、節日、炫目的光彩和愛情,而老人則趨向盡頭。雖然互相見面,但已失去緊密的聯系。生活使年輕人的感情淡漠,而墳墓則沖淡老年人的感情。不要錯怪這些無辜的孩子們。 ----《悲慘世界》
【第6句】:任何卓越的勝利總多少是大膽的成果。
【第7句】:“開啟人類智慧的寶庫有三把鑰匙,一把是數學,一把是文學,一把是音符?!?/p>
【第8句】:將宇宙縮減到唯一的一個人,把唯一的一個人擴張到上帝,這就是愛。 ----《石頭下面的一顆心》
【第9句】:應該相信,自己是生活的戰勝者。
【第10句】:如果你是石頭,就應該做磁石;
如果你是植物,就應該做含羞草;
如果你是人,就應該做意中人 。 ----《悲慘世界》
【第11句】:他那種過分的仁愛是什么?是一種冷靜的`對人關切的心,他關心眾人,正如我們指出過的已經無微不至,有時還關心到其他的生物。他一生不曾有過奚落人的心。他對上帝的創造從不苛求,任何人,即使是最善良的人,對待動物,無意中總還保留著一種暴戾之氣。 ----《悲慘世界》
【第12句】:每個人心里都有一個世界,而上帝偏偏給了你另外一個世界。于是,人們開始努力改變這個外部的世界,雙方妥協的結果就是,你獲得了完全區別于這兩個世界之外的另外一個世界。
【第13句】:嗥叫使狼得到慰藉,羊毛使羊得到慰藉,森林里有鶯,女人有愛情,哲學家則有感嘆性的結語。 ----《笑面人》
【第14句】:盡量少犯錯誤,這是人的準則;不犯錯誤,那是天使的夢想。 ----《悲慘世界》
【第15句】:愛情本是人干的蠢事,卻又是上帝的智慧。 ----《悲慘世界》
最新的經典名言匯總
【第1句】: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
【第2句】:孝敬父母經??梢源孀罡哔F的感情。――孟軻
【第3句】:母親,是唯一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高爾基
【第4句】:世界上的一切光榮和驕傲,都來自母親。――高爾基
【第5句】:母愛勝于萬愛。――莎士比亞
【第6句】:孝子之養也,樂其心,不違其志。――《禮記》
【第7句】:孝有三:大尊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禮記》
【第8句】: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論語》
【第9句】: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憂?!报D―《論語為政》
【第10句】:父母之所愛亦愛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第11句】:長幼有序。――孟子
【第12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第13句】: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孟子
【第14句】:惟孝順父母,可以解憂。――孟子
【第15句】: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敘,朋友有信。――孟子
【第16句】:事,孰為大?事親為大;守,孰為大?守身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聞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未聞也。孰不為事?事親,事之本也;孰不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
【第17句】:仁之實,事親是也;義之實,從兄是也。――孟子
【第18句】: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孟子
【第19句】: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孟子
【第20句】:世俗所謂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顧父母之養,一不孝也;博奕好飲酒,不顧父母之養,二不孝也;好貨財,私妻子,不顧父母之養,三不孝也;從耳目之欲,以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
【第21句】:惟孝順父母,可以解憂。――孟子
【第22句】:無父無君,是禽獸也。――孟子
【第23句】:賢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惡之不可移。――《呂氏春秋》
【第24句】:孝子不諛其親,忠臣不諂其君,臣子之盛也。――莊子
【第25句】:事其親者,不擇地而安之,孝之至也。――莊子
【第26句】: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來一次的機會。――費孝通
【第27句】:老年人猶如歷史和戲劇,可供我們生活的參考。――(古羅馬)西塞羅
【第28句】:開始吧,孩子,開始用微笑去認識你的母親吧!――(古羅馬)維吉爾
【第29句】:禮者,斷長續短,損有余,益不足,達愛敬之文,而滋成行義之美也。――荀子
【第30句】: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嚴父。――《孝經圣至章》
經典名言:關于孝敬父母的名言詩句大全 經典名言:關于孝敬父母的名言詩句大全
【第31句】:父母者,人之本也。――司馬遷
【第32句】:事親以敬,美過三牲。――摯虞
【第33句】:父子不信,則家道不睦。――武則天
【第34句】:內睦者,家道昌。――林逋
【第35句】:慈孝之心,人皆有之。――蘇轍
【第36句】:長者立,幼勿坐,長者坐,命乃坐。尊長前,聲要低,低不聞,卻非宜。進必趨,退必遲,問起對,視勿移。――李毓秀
【第37句】:凡為父母的,莫不愛其子。――陳宏謀
【第38句】:侍于親長,聲容易肅,勿因瑣事,大聲呼叱。――周秉清
【第39句】:長者問,對勿欺;長者令,行勿遲;長者賜,不敢辭。――周秉清
【第40句】:重資財,薄父母,不成人子。――朱柏廬
【第41句】: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雖然還有色有香,卻失去了根。――老舍
【第42句】:母親是沒有什么東西可以代替的。――巴金
【第43句】:親善產生幸福,文明帶來和諧。――(法)雨果
【第44句】:一個人如果使自己的母親傷心,無論他的地位多么顯赫,無論他多么有名,他都是一個卑劣的人。――(意大利)亞米契斯
【第45句】:年老受尊敬是出現在人類社會里的第一種特權。――(法)拉法格
【第46句】:我們體貼老人,要像對待孩子一樣。――(德)歌德
【第47句】:在子女面前,父母要善于隱藏他們的一切快樂、煩惱和恐懼。――(英)培根
【第48句】:老人受尊敬,是人類精神最美好的一種特權。――(法)司湯達
【第49句】:老年,好比夜鶯,應有他的夜曲。――(德)康德
【第50句】:世界上有一種最美麗的聲音,那就是母親的呼喚。――但丁
【第51句】:孝順還生孝順子,忤逆還生忤逆兒。――《增廣賢文》
【第52句】:我們幾乎是在不知不覺地愛自己的父母,因為這種愛像人的活著一樣自然,只有到了最后分別的.時刻才能看到這種感情的根扎得多深。――莫泊桑
【第53句】:孝子事親,不可使其親有冷淡心,煩惱心,驚怖心,愁悶心,難言心,愧恨心。――袁采
【第54句】:我們體貼老人,要像對待孩子一樣。――歌德
【第55句】:所有杰出的非凡人物都有出色的母親,到了晚年都十分尊敬自己的母親,把他們當作最好的朋友。――(英)狄更斯
【第56句】: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親就是上帝。――(英)薩克雷
【第57句】:在這個世界上,我們永遠需要報答最美好的人,這就是母親。――(前蘇聯)奧斯特洛夫斯基
【第58句】:就是在我們母親的膝上,我們獲得了我們的最高尚、最真誠和最遠大的理想,但是里面很少有任何金錢。――馬克吐溫
【第59句】:共產主義不僅表現在田地里和汗水橫流的工廠,它也表現在家庭里、飯桌旁,在親戚之間,在相互的關系上。――馬雅可夫斯基
【第60句】:丑惡的海怪也比不上忘恩的兒女那樣可怕。――莎士比亞
【第61句】:仁愛和打人都先自家中開始。――鮑蒙特和弗萊徹
【第62句】:慈善行及至親,但不應僅此為止。――富勒
【第63句】:作為一個人,對父母要尊敬,對子女要慈愛,對窮親戚要慷慨,對一切人要有禮貌。――羅素
【第64句】:不孝的人是世界最可惡的人。――魯迅
【第65句】:一個天生自然的人愛他的孩子,一個有教養的人定愛他的父母。――林語堂
【第66句】:大孝終身慕父母。唯孝順父母可以解憂。――孟軻
【第67句】:你希望子女怎樣對待你,你就怎樣對待你的父母。――伊索克拉底
【第68句】:做為一個人,對父母要尊敬,對子女要慈愛,對窮親戚要慷慨,對一切人要有禮貌。――羅素
【第69句】:父母惟其疾之憂。――孟武伯
【第70句】:有難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子夏
【第71句】: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子曰
【第72句】: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子曰
【第73句】: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子曰
【第74句】: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子曰
【第75句】:孟子曰:“親親,仁也;敬長,義也?!泵献诱f:“親愛父母親,便是仁;尊敬兄長便是義?!报D―(春秋)《孟子盡心上》。
【第76句】:千萬經典,孝義為先。意思是:成千上萬部經典上都說,孝和義是人首先應當做到的。――(清)《增廣賢文》。
經典名言:關于孝敬父母的名言詩句大全 勵志故事_經典勵志故事_勵志小故事
【第77句】:出入扶持須謹慎,朝夕伺候莫厭煩。意思是:父母出入(門)要小心攙扶,早晚伺候父母不要厭煩。――《勸報親恩篇》。
【第78句】:爹娘面前能盡孝,一孝就是好兒男;翁婆身上能盡孝,又落孝來又落賢。意思是:孝敬父母就是好兒男,孝敬公公、婆婆,能落個既孝敬又賢惠的名聲。――《勸報親恩篇》。
【第79句】:慢人親者,不敬其親者也。意思是:不尊敬別人父母的人,肯定也不會敬重自己的父母。――《三國志魏書》。
【第80句】:親愛我,孝何難;親惡我,孝方賢。意思是:父母疼愛我,做到孝有什么困難呢;父母討厭我,仍盡孝,才為賢德。――(清)李毓秀《弟子規》。
【第81句】:妻賢夫禍少,子孝父心寬。意思是:妻子賢惠,她的丈夫災禍就少,子女孝順,父母就心情舒暢。――(明)《增廣賢文》。
【第82句】:弟子入則孝,出則弟。意思是:少年弟子回到家里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愛兄長。――(春秋)《論語學而第一》。
【第83句】:孟子曰:“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孟子說:“只要人人各自親愛自己的雙親,各自尊敬自己的長輩,那么,天下自然就可以太平了?!报D―(春秋)《孟子離婁上》。
【第84句】:勞苦莫教爹娘受,憂愁莫教爹娘耽。意思是:不要讓父母受苦受累,不要讓父母分擔你的憂愁。――《勸報親恩篇》。
【第85句】:親所好,力為具;親所惡,謹為去。意思是:父母喜好的東西,子女要盡力為他們準備;父母厭惡的東西,要謹慎地為他們去掉。――(清)李毓秀《弟子規》。
【第86句】:親有過,諫使更。恬吾色,柔吾聲。意思是:父母有過錯,勸他們更改。要面帶笑容,語調柔和。――(清)李毓秀《弟子規》。
【第87句】:家貧知孝子,國亂識忠臣。意思是:在家庭貧困的時候,才能發現真正的孝子,在國家危難的時候,才能識別真正的忠臣。――《名賢集》。
【第88句】:好飯先盡爹娘用,好衣先盡爹娘穿。意思是:好飯先給父母吃,好衣先給父母穿。――《勸報親恩篇》。
【第89句】: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意思是:父母呼喚,要趕快答應;父母有命令,應趕快去做。――(清)李毓秀《弟子規》。
【第90句】: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意思是:孝是天經地義的。――《孝經》。
【第91句】:孟子曰:“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泵献诱f:“(在舜的眼中看來)兒子與父母親的關系相處得不好,不可以做人;兒子不能事事順從父母親的心意,便不成其為兒子?!报D―《孟子離婁上》。
關于機智的經典名言匯總
成功者總是不約而同的配合著時代的需要。下面是小編收集的關于機智的經典名言匯總,歡迎參考。
【第1句】:機智是隨著智慧而來的。(非洲)
【第2句】:機智的主要用處是教我們與沒有它的人相處得很好。(愛默生)
【第3句】:由你奸似鬼,吃了老娘洗腳水。
【第4句】:他的機智,用在論戰中,輕柔而又犀利,從心臟里抽出來,刀刃上決不會沾上一點血跡。(托·穆爾)
【第5句】:真正的機智從來不使我們發笑。(愛默生)
【第6句】:富于機智的人,其記性一定不佳。(斯威夫特)
【第7句】:不能發揮的機智是一種疾病。(羅伯特·伯特)
【第8句】:如果你追蹤機智,結果卻會抓住愚蠢。(孟德斯鳩)
【第9句】:機智是一種光彩奪目的.東西,每個人都贊美它,大多數人都立志得到它,所有的人都怕它,但是幾乎沒有人愛它,除了他們本身的機智。特菲爾德)
【第10句】:一巧勝百力。
【第11句】:人巧奪天工。
【第12句】:一巧破千斤。
【第13句】:一遍功夫一遍巧。
【第14句】:筆勤能使手快,多練能使手巧。
【第15句】:工多藝熟,熟能生巧。
【第16句】:巧嘴能當銀子使。
【第17句】:橋倒壓不死鮮魚。
【第18句】: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第19句】:巧手難使兩銀針。
【第20句】:病萬變,藥也應萬變。
【第21句】:見風使舵,就水彎船。
【第22句】:看風使舵,順水推舟。
【第23句】:打魚看浪頭,行船看風頭。
【第24句】:見風使舵。
【第25句】:上山彎腰,過河脫鞋。
【第26句】: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第27句】:智圓行方。
【第28句】:以不變應萬變。
【第29句】:動靜屈伸,唯變所適。(三國·王弼)
【第30句】:東西是死的,人可是活的。
【第31句】:活人還能給尿憋死。
【第32句】:山不轉水轉。
【第33句】:船到彎處得轉舵。
【第34句】:有了圓里方,百事好商量。
【第35句】:若依佛法,冷水莫呷。
【第36句】:去年的日歷,今年翻不得。
【第37句】:以書為御者,不盡馬之情;以古制今者,不達事之變。
【第38句】:變者,法之至也。(明·魏禧)
【第39句】:既有師法,又有變通。(宋·劉道醇)
【第40句】:變則通,通則存,存則強。(清·唐才常)
【第41句】:規矩備具,而能出于規矩之外;變化不測,而亦不背于規矩之外。(宋·呂本中)
【第42句】:不入于法,則散亂無紀;不出于法,則拘迂王而以盡文章之變。(清·魏際瑞)
【第43句】:守法度,有高出法度外之眼光;循法度,有超出法度外之道力。(清·林紓)
【第44句】:凡事有經必有權,有法必有化。(清·王概)
【第45句】:取其法度,兼以巧思。(唐·裴孝源)
【第46句】:變則新,不變則腐;變則活,不變則板。(清·李漁)
【第47句】:惟變所出,萬變不從。(宋·呂本中)
【第48句】:人若有志,萬事可為。——斯邁爾斯
【第49句】:如果一個人不知道他要駛向哪頭,那么任何風都不是順風。——塞涅卡
【第50句】:貧而懶惰乃真窮,賤而無志乃真賤?!_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