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隊警句格言大全合集200句
團隊名言名句經典語錄
導語:團隊(Team)是由基層和管理層人員組成的一個共同體,它合理利用每一個成員的知識和技能協同工作,解決問題,達到共同的目標。下面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團隊名言名句經典語錄,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第1句】:一朵鮮花打扮不出美麗的春天,一個人先進總是單槍匹馬,眾人先進才能移山填海。 —— 雷鋒
【第2句】:一燕不能成春。 —— 克雷洛夫
【第3句】:我不應把我的作品全歸功于自己的智慧,還應歸功于我以外向我提供素材的成千成萬的事情和人物。—— 歌德
【第4句】:人家幫我,永志不忘;我幫人家,莫記心頭。 —— 華羅庚
【第5句】:我們從別人的發明中享受了很大的利益,我們也應該樂于有機會以我們的任何一種發明為別人服務;而這種事我們應該自愿的和慷慨地去作。 —— 富蘭克林
【第6句】:一滴水只有放進大海里才永遠不會干涸,一個人只有當他把自己和集體事業融合在一起的時候才能最有力量。——雷鋒
【第7句】:當惡棍湊合在一起的時候,好人必須聯合一致。否則,好人會在這可鄙的斗爭中一個一個地被擊敗,作出無謂的犧牲。——埃德蒙·伯克
【第8句】:失敗的團隊沒有成功者,成功的團隊成就每一個人!凝聚團隊,聚焦目標,為夢想創造無限可能!——佚名
【第9句】:一個人勢單力薄,融入團隊就能立于不敗,一滴水很快揮發,匯入大海就成波濤澎湃。如果你是一滴水,只要你愿意融入大海,整個大海就是你的了,因為你已和整個大海融合在一起,這就是融入的力量。 ——心靈養吧
【第10句】:我們知道個人是微弱的,但是我們也知道整體就是力量。 —— 馬克思
【第11句】:一個人要幫助弱者,應當自己成為強者,而不是和他們一樣變成弱者。 —— 羅曼·羅蘭
【第12句】:如果說我看得遠,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們的肩上。 —— 牛頓
【第13句】:要求于人的甚少,給予人的甚多,這就是松樹的風格。 —— 陶鑄
【第14句】:活著,為的是替整體做點事,滴水是有沾潤作用,但滴水必加入河海,才能成為波濤。 —— 謝覺哉
【第15句】:為了進行斗爭,我們必須把我們的一切力量擰成一股繩,并使這些力量集中在同一個攻擊點上。——恩格斯
【第16句】:人民是土壤,它含有一切事物發展所必須的生命汁液;而個人則是這土壤上的花朵與果實。 —— 別林斯基
【第17句】:天才并不是自生自長在深林荒野里的怪物,是由可以使天才生長的民眾產生、長育出來的,所以沒有這種民眾,就沒有天才。 —— 魯迅
【第18句】:在許多問題上我的說法跟前人大不相同,但是我的知識得歸功于他們,也得歸功于那些最先為這門學說開辟道路的人。 —— 哥白尼
【第19句】:科學家不是依賴于個人的`思想,而是綜合了幾千人的智慧,所有的人想一個問題,并且每人做它的部分工作,添加到正建立起來的偉大知識大廈之中。 —— 盧瑟福
【第20句】:只要千百萬勞動者團結得像一個人一樣,跟隨本階級的優秀人物前進,勝利也就有了保證。——列寧
【第21句】:只有在集體中,個人才能獲得全面發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說,只有在集體中才可能有個人自由。—— 馬克思、恩格斯
【第22句】:團隊像人一樣,應不斷進步成長,是一個生命體。團隊進步的基本條件是能持續的學習、反思、溝通,有自我批評的承受力和能力,團隊中又不斷找出自身不足的文化,這是團隊成熟和信心的表現。(http://www.semjishu.com//lizhi/)能學習、反思的團隊表現了對大目標的深刻理解和執著,也表現了對實現目標的過程的堅韌,特別是有對過程中遇到困難和挫折的應對能力和奮斗精神。在這樣的團隊中,溝通的速度快,成本低;信任多,抱怨少;團隊成員中想到的、說到的、聽到的、做到的有高度的統一。 —— 寧高寧
【第23句】:共同的事業;共同的斗爭,可以使人們產生忍受一切的力量。 —— 奧斯特洛夫斯基
【第24句】:生命因追求而精彩,追求因指引而成功,個體因團隊而強大!失敗的團隊沒有成功者,成功的團隊成就每一個人,當好領頭狼,愛她就迫使她成長!——佚名
【第25句】:人是要有幫助的。荷花雖好,也要綠葉扶持。一個籬笆打三個樁,一個好漢要有三個幫。——毛澤東
【第26句】:個人之于社會等于身體的細胞,要一個人身體健全,不用說必須每個細胞都健全。 —— 聞一多
【第27句】:由于團隊成員之間的高度互賴及利益共享,每位成員都面臨著是否合作的困境: 如果自己不合作,而其他成員皆努力付出,那就能坐享團隊的成果;但如果所有團隊成員都作此想,那該團隊將一事無成,結果每個人都受到懲罰。從另一方面說,如果自己全心投入,而其他成員皆心不在焉、懶散懈怠,那么到時由于自己的努力為團隊取得的成果就會被其他成員所瓜分。 —— 陳曉萍
【第28句】:一堆沙子是松散的,可是它和水泥、石子、水混合后,比花崗巖還堅韌。 —— 王杰
【第29句】:我不如起個磨刀石的作用,能使鋼刀鋒利,雖然它自己切不動什么。 —— 賀拉斯
洪應明名言名句 經典語錄
【第1句】:胸無物欲,眼自空明。
【第2句】:勢力紛華,不近者為潔,近而不染者尤潔,智械機巧,不知者為高,知而不用者尤高。
【第3句】:仕途雖赫奕,常思林下的'風味,則權且之念自輕。
【第4句】:為善而欲自高勝人,施恩而欲要名結好,修業而欲驚世駭俗,植節而欲標異見奇,此皆是善念中戈矛,理路上荊棘,最易夾帶,最難拔除者也。
【第5句】:勢利紛華,不近冬為潔,近之而不染者尤潔;智械機巧,不知者為高,知之而不用者為尤高。
【第6句】:今日之是不可執,執之則渣滓未化,而理趣反轉為欲根。
【第7句】:學者不患垢病,而患潔病之難治;不畏事障,而畏理障之難除。
【第8句】:終身檢飭,難蓋一事之愆。
【第9句】:希千百事之榮,不如免一事之丑。
【第10句】:好丑心太明,則物不契。
【第11句】:肝膽與天下相照,似秋月之洞徹群品,不可作一毫曖昧之狀。
【第12句】:飾厚貌以欺人,面前恐有照膽之鏡。
【第13句】:向寒微路上用一點赤熱心腸,自培植許多生意。
【第14句】:君子于一蟲一蟻不忍傷殘,一縷一絲勿容貪冒,變可為萬物立命、天地立心矣。
【第15句】:動時念想,預從靜里密操持,非心自息。
【第16句】:君子只是一個念頭持到底,自然臨小事如臨大敵,坐密室若坐通衢。
【第17句】:功名富貴,直從滅處觀究竟,則貪戀自輕。
【第18句】:萬善全,始得一生無愧。
【第19句】:彩筆描空,筆不落色,而空亦不受染。
【第20句】:蒼蠅附驥,捷則捷矣,難辭處后之羞。
【第21句】:君子寧以剛方見憚,毋以媚悅取容。
【第22句】:昨日之非不可留,留之則根燼復萌,而塵情終累乎理趣。
【第23句】:隨緣便是遣緣,似舞蝶與飛花共適。
【第24句】:消卻心中鄙吝,眼前時有月到風來。
【第25句】:御事者,與其巧持于后,不若拙守于前。
【第26句】:己之情欲不可縱,當用逆之之法以制之,其道只在一忍字。
【第27句】:學者當棲心元默,以寧吾真體。亦當適志恬愉,以養吾圓機。
【第28句】:於物不可重為愛憎,愛憎重,則意氣精神悉為物所制。
【第29句】:無事便思有閑雜念想否。
【第30句】:涉世淺,點染亦淺;歷事深,機械亦深。故君子與其練達,不若樸魯;與其曲謹,不若疏狂。
【第31句】:御事而留有余,不盡之才智,則可以提防不測之事變。
【第32句】:士君子濟人利物,宜居其實,不宜居其名,居其名則德損。
【第33句】:倚高才而玩世,背后須防射影之蟲。
【第34句】:遇大事矜持者,小事必縱弛;處明庭檢飾者,暗室必放逸。
【第35句】:思入世而有為者,須先領得世外風光,否則無以脫垢濁之塵緣。
【第36句】:遇忙處會偷閑,處鬧中能取靜,便是安身立命的工。
明朝洪應明名言名句
· 聞逆耳言,懷拂心事。
· 與其練達,不如樸魯。
· 人生苦短,宇宙無限。
· 胸無物欲,眼自空明。
· 溪壑易填,人心難滿。
· 涉世淺,點染亦淺;歷事深,機械亦深。故君子與其練達,不若樸魯;與其曲謹,不若疏狂 —— 洪應明名句
· 勢利紛華,不近冬為潔,近之而不染者尤潔;智械機巧,不知者為高,知之而不用者為尤高。
· 耳口常聞逆耳之言,心中常有拂心之事,才是進德修行的砥石。若言之悅耳,事事快心,便把此生埋在鳩酒中矣。
· 處世讓一步為高,待人寬一分是福。
· 處治世宜方,處亂世宜圓。
· 蓋世功勞當不得一個“矜”字;彌天罪過當不得一個“悔”字。 —— 洪應明語錄
· 勢力紛華,不近者為潔,近而不染者尤潔,智械機巧,不知者為高,知而不用者尤高。
· 以積財貨之心積學問,以求功名之心念道德,以愛妻子之心愛父母,以保爵位之策保國家。
· 一念錯,便覺百行皆非,防之當如渡海浮囊,勿容一針之罅漏。
· 萬善全,始得一生無愧。
· 忙處事為,常向閑中先檢點,過舉自稀。 —— 洪應明語錄
· 動時念想,預從靜里密操持,非心自息。
· 為善而欲自高勝人,施恩而欲要名結好,修業而欲驚世駭俗,植節而欲標異見奇,此皆是善念中戈矛,理路上荊棘,最易夾帶,最難拔除者也。
· 能輕富貴,不能輕一輕富貴之心。
· 能重名義,又復重一重名義之念。
· 紛擾固溺志之場,而枯寂亦槁心之地。 —— 洪應明名言
· 昨日之非不可留,留之則根燼復萌,而塵情終累乎理趣。
· 學者當棲心元默,以寧吾真體。亦當適志恬愉,以養吾圓機。
· 今日之是不可執,執之則渣滓未化,而理趣反轉為欲根。
· 無事便思有閑雜念想否。
· 有事便思有粗浮意氣否。 —— 洪應明名言
· 得意便思有驕矜辭色否。
· 時時檢點,到得從多入少、從有入無處,才是學問的真消息。
· 士人有百折不回之真心,才有萬變不窮之妙用。
· 立業建功,事事要從實地著腳,若少慕聲聞,便成偽果。
· 講道修德,念念要從虛處立基,若稍計功效,便落塵情。 —— 洪應明名句
· 身不宜忙,而忙于閑暇之時,亦可儆惕惰氣。
· 心不可放,而放于收攝之后,亦可鼓暢天機。
· 鐘鼓體虛,為聲聞而招擊撞;麋鹿性逸,因豢養而受羈糜。
· 纖塵不染,方解開地網天羅。
· 一點不忍的念頭,是生民生物之根芽。 —— 洪應明名言
· 一段不為的氣節,是撐天撐地之柱石。
· 君子于一蟲一蟻不忍傷殘,一縷一絲勿容貪冒,變可為萬物立命、天地立心矣。
· 撥開世上塵氛,胸中自無火焰冰競。
· 消卻心中鄙吝,眼前時有月到風來。
· 學者動靜殊操、喧寂異趣,還是鍛煉未熟,心神混淆故耳。 —— 洪應明名句
· 風狂雨驟處,有波恬浪靜的風光,才見處一化齊之妙。
· 學者不患垢病,而患潔病之難治;不畏事障,而畏理障之難除。
· 軀殼的我要看得破,則萬有皆空而其心常虛,虛則義理來居。
· 性命的我要認得真,則萬理皆備而其心常實,實則物欲不入。
· 面上掃開十層甲,眉目才無可憎。 —— 洪應明名句
· 胸中滌去數斗塵,語言方覺有味。
· 完得心上之本來,方可言了心;盡得世間之常道,才堪論出世。
· 我果為洪爐大冶,何患頑金鈍鐵之不可陶熔。我果為巨海長江,何患橫流污瀆之不能容納。
· 白日欺人,難逃清夜之鬼報。
· 紅顏失志,空貽皓首之悲傷。 —— 洪應明名句
· 立百福之基,只在一念慈祥。
· 開萬善之門,無如寸心挹損。
· 塞得物欲之路,才堪辟道義之門。
· 馳得塵俗之肩,方可挑圣賢之擔。
· 容得性情上偏私,便是一大學問。 —— 洪應明名言
· 消得家庭內嫌雪,才為火內栽蓮。
· 事理因人言而悟者,有悟還有迷,總不如自悟之了了。
· 意興從外境而得者,有得還有失,總不如自得之休休。
· 情之同處即為性,舍情則性不可見,欲之公處即為理,舍欲則理不可明。
· 君子不能滅情,惟事平情而已;不能絕欲,惟期寡欲而已。 —— 洪應明語錄
· 欲遇變而無倉忙,須向常時念念守得定。
· 一念過差,足喪生平之善。
· 欲臨死而無貪戀,須向生時事事看得輕。
· 終身檢飭,難蓋一事之愆。
· 從五更枕席上參勘心體,氣未動,情未萌,才見本來面目。 —— 洪應明名句
· 向三時飲食中諳練世味,濃不欣,淡不厭,方為切實工夫。
· 操存要有真宰,無真宰則遇事便倒,何以植頂天立地之砥柱!
· 應用要有圓機,無圓機則觸物有礙,何以成旋乾轉坤之經綸!
· 士君子之涉世,於人不可輕為喜怒,喜怒輕,則心腹肝膽皆為人所窺。
· 於物不可重為愛憎,愛憎重,則意氣精神悉為物所制。 —— 洪應明名句
· 倚高才而玩世,背后須防射影之蟲。
· 飾厚貌以欺人,面前恐有照膽之鏡。
· 心體澄徹,常在明鏡止水之中,則天下自無可厭之事。
· 意氣和平,賞在麗日光風之內,則天下自無可惡之人。
· 當是非邪正之交,不可少遷就,少遷就則失從違之正。 —— 洪應明語錄
· 值利害得失之會,不可太分明,太分明則起趨避之私。
· 蒼蠅附驥,捷則捷矣,難辭處后之羞。
· 君子寧以風霜自挾,毋為魚鳥親人。
· 好丑心太明,則物不契。
· 伺察以為明者,常因明而生暗,故君子以恬養智。 —— 洪應明名句
· 士君子濟人利物,宜居其實,不宜居其名,居其名則德損。
· 士大夫憂國為民,當有其心,不當有其語,有其語則毀來。
· 遇大事矜持者,小事必縱弛;處明庭檢飾者,暗室必放逸。
· 君子只是一個念頭持到底,自然臨小事如臨大敵,坐密室若坐通衢。
· 使人有面前之譽,不若使其無背后之毀。 —— 洪應明名句
· 使人有乍交之歡,不若使其無久處之厭。
· 善啟迪人心者,當因其所明而漸通之,毋強開其所閉。
· 善移風化者,當因其所易而漸及之,毋輕矯其所難。
· 彩筆描空,筆不落色,而空亦不受染。
· 利刀割水,刀不損鍔,而水亦不留痕。 —— 洪應明名言
· 得此意以持身涉世,感與應俱適,心與境兩忘矣。
· 己之情欲不可縱,當用逆之之法以制之,其道只在一忍字。
· 今人皆恕以適己而忍以制人,毋乃不可乎!
· 必勝非勇,能勝能不勝之謂勇。
· 隨時之內善救時,若和風之消酷暑。 —— 洪應明名句
· 混俗之中能脫俗,似淡月之映輕云。
· 思入世而有為者,須先領得世外風光,否則無以脫垢濁之塵緣。
· 思出世而無染者,須先諳盡世中滋味。否則無以持空寂之后苦趣。
· 與人者,與其易疏于終,不若難親于始。
· 御事者,與其巧持于后,不若拙守于前。 —— 洪應明語錄
· 酷烈之禍,多起于玩忽之人。
· 盛滿之功,常敗于細微之事。
· 人人道好,須防一人著腦;事事有功,須防一事不終。
· 功名富貴,直從滅處觀究竟,則貪戀自輕。
· 橫逆困窮,直從起處究由來,則怨尤自息。 —— 洪應明語錄
· 宇宙內事要力擔當,又要善擺脫。
· 不擔當,則無經世之事業。
· 不擺脫,則無出世之襟期。
· 待人而留有余,不盡之恩禮,則可以維系無厭之人心。
· 御事而留有余,不盡之才智,則可以提防不測之事變。 —— 洪應明名句
· 了心自了事,猶根拔而草不生。
· 從靜中觀物動,向閑處看人忙,才得超塵脫俗的趣味。
· 君子不作垢業,亦不立芳名。
· 遇忙處會偷閑,處鬧中能取靜,便是安身立命的工。
· 邀千百人之歡,不如釋一人之怨。 —— 洪應明名言
· 希千百事之榮,不如免一事之丑。
· 落落者,難合亦難分;欣欣者,易親亦易散。
· 君子寧以剛方見憚,毋以媚悅取容。
· 意氣與天下相期,如春風之鼓暢庶類,不宜存半點隔閡之形。
· 肝膽與天下相照,似秋月之洞徹群品,不可作一毫曖昧之狀。 —— 洪應明語錄
· 仕途雖赫奕,常思林下的風味,則權且之念自輕。
· 世途雖紛華,常思泉下的光景,則利欲之心自淡。
· 風息時休起浪,岸到處便離船,才是了手工夫。
· 從熱鬧場中出幾句清冷言語,便掃除無限殺機。
· 向寒微路上用一點赤熱心腸,自培植許多生意。 —— 洪應明語錄
· 隨緣便是遣緣,似舞蝶與飛花共適。
· 順事自然無事,若滿月偕盂水同圓。
· 淡泊之守,須從濃艷場中試來。
· 鎮定之操,還向紛紜境上勘過。
· 不然操持未定,應用未圓,恐一臨機登壇,而上品禪師又成一下品俗士矣。 —— 洪應明名言
· 無事常如有事時,提防才可以彌意外之變。
· 有事常如無事時,鎮定方可以消局中之危。
· 處世而欲人感恩,便為斂怨之道。
· 遇事而為人除害,即是導利之機。
· 持身如泰山九鼎凝然不動,則愆尤自少。 —— 洪應明語錄
· 應事若流水落花悠然而逝,則趣味常多。
· 君子嚴如介石而畏其難親,鮮不以明珠為怪物而起按劍之心。
· 小人滑如脂膏而喜其易合,鮮不以毒螫為甘飴而縱染指之欲。
· 遇事只一味鎮定從容,縱紛若亂絲,終當就緒。
· 待人無半毫矯偽欺隱,雖狡如山鬼,亦自獻誠。 —— 洪應明語錄
· 肝腸煦若春風,雖囊乏一文,還憐煢獨。
· 氣骨清如秋水,縱家徒四壁,終傲王公。
· 討了人事的便宜,必受天道的.虧。
· 貪了世味的滋益,必招性分的損。
· 涉世者宜蕃擇之,慎毋貪黃雀而墜深井,舍隋珠而彈飛禽也。 —— 洪應明名言
· 費千金而結納賢豪,孰若傾半瓢之粟,以濟饑餓之人。
· 構千楹而招來賓客,孰若葺數椽之茅,以庇孤寒之士。
· 所謂因其勢而利導之,亦救時應變一權宜法也。
· 市恩不如報德之為厚。雪忿不若忍恥為高。
· 矯情不若直節之為真。 —— 洪應明名言
· 圖垂成之功者,如挽上灘之舟,莫少停一棹。
· 先達笑彈冠,休向侯門輕曳裾。
· 楊修之軀見殺于曹操,以露己之長也。
· 韋誕之墓見伐于鐘繇,以秘己之美也。
· 哲士多匿采以韜光,至人常遜美而公善。 —— 洪應明名句
· 少年的人,不患其不奮迅,常患畚迅而成鹵莽,故當抑其躁心。
· 老成的人,不患其不持重,常患以持重而成退縮,故當振其惰氣。
· 望重縉紳,怎似寒微之頌德。朋來海宇,何如骨肉之孚心。
· 舌存常見齒亡,剛強終不勝柔弱。
· 戶朽未聞樞蠹,偏執豈能及圓融。 —— 洪應明名句
· 物莫大于天地日月。
· 人能以此胸襟眼界吞吐六合,上下千古,事來如漚生大海,事去如影滅長空,自經綸萬變而不動一塵矣。
· 君子好名,便起欺人之念。
· 小人好名,猶懷畏人之心。
· 故人而皆好名,則開詐善之門。 —— 洪應明語錄
· 使人而不好名,則絕為善之路。
· 與其練達,不如樸魯
· 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云卷云舒。
· 屋漏更遭連夜雨,行船又撞打頭風。
· 幼是定基,少是勤學。 —— 洪應明名句
洪應明的名言名句
【第1句】:胸無物欲,眼自空明。
【第2句】:勢力紛華,不近者為潔,近而不染者尤潔,智械機巧,不知者為高,知而不用者尤高。
【第3句】:仕途雖赫奕,常思林下的風味,則權且之念自輕。
【第4句】:為善而欲自高勝人,施恩而欲要名結好,修業而欲驚世駭俗,植節而欲標異見奇,此皆是善念中戈矛,理路上荊棘,最易夾帶,最難拔除者也。
【第5句】:勢利紛華,不近冬為潔,近之而不染者尤潔;智械機巧,不知者為高,知之而不用者為尤高。
【第6句】:今日之是不可執,執之則渣滓未化,而理趣反轉為欲根。
【第7句】:學者不患垢病,而患潔病之難治;不畏事障,而畏理障之難除。
【第8句】:終身檢飭,難蓋一事之愆。
【第9句】:希千百事之榮,不如免一事之丑。
【第10句】:好丑心太明,則物不契。
【第11句】:肝膽與天下相照,似秋月之洞徹群品,不可作一毫曖昧之狀。
【第12句】:飾厚貌以欺人,面前恐有照膽之鏡。
【第13句】:向寒微路上用一點赤熱心腸,自培植許多生意。
【第14句】:君子于一蟲一蟻不忍傷殘,一縷一絲勿容貪冒,變可為萬物立命、天地立心矣。
【第15句】:動時念想,預從靜里密操持,非心自息。
【第16句】:君子只是一個念頭持到底,自然臨小事如臨大敵,坐密室若坐通衢。
【第17句】:功名富貴,直從滅處觀究竟,則貪戀自輕。
【第18句】:萬善全,始得一生無愧。
【第19句】:彩筆描空,筆不落色,而空亦不受染。
【第20句】:蒼蠅附驥,捷則捷矣,難辭處后之羞。
【第21句】:君子寧以剛方見憚,毋以媚悅取容。
【第22句】:昨日之非不可留,留之則根燼復萌,而塵情終累乎理趣。
【第23句】:隨緣便是遣緣,似舞蝶與飛花共適。
【第24句】:消卻心中鄙吝,眼前時有月到風來。
【第25句】:御事者,與其巧持于后,不若拙守于前。
【第26句】:己之情欲不可縱,當用逆之之法以制之,其道只在一忍字。
【第27句】:學者當棲心元默,以寧吾真體。亦當適志恬愉,以養吾圓機。
【第28句】:於物不可重為愛憎,愛憎重,則意氣精神悉為物所制。
【第29句】:無事便思有閑雜念想否。
【第30句】:涉世淺,點染亦淺;歷事深,機械亦深。故君子與其練達,不若樸魯;與其曲謹,不若疏狂
【第31句】:御事而留有余,不盡之才智,則可以提防不測之事變。
【第32句】:士君子濟人利物,宜居其實,不宜居其名,居其名則德損。
【第33句】:倚高才而玩世,背后須防射影之蟲。
【第34句】:遇大事矜持者,小事必縱弛;處明庭檢飾者,暗室必放逸。
【第35句】:思入世而有為者,須先領得世外風光,否則無以脫垢濁之塵緣。
【第36句】:遇忙處會偷閑,處鬧中能取靜,便是安身立命的工。
【第37句】:紅顏失志,空貽皓首之悲傷。
【第38句】:宇宙內事要力擔當,又要善擺脫。
【第39句】:得意便思有驕矜辭色否。
【第40句】:有事便思有粗浮意氣否。
【第41句】:講道修德,念念要從虛處立基,若稍計功效,便落塵情。
【第42句】:以積財貨之心積學問,以求功名之心念道德,以愛妻子之心愛父母,以保爵位之策保國家。
【第43句】:能輕富貴,不能輕一輕富貴之心。
【第44句】:應用要有圓機,無圓機則觸物有礙,何以成旋乾轉坤之經綸!
【第45句】:與人者,與其易疏于終,不若難親于始。
【第46句】:溪壑易填,人心難滿。
【第47句】:意氣和平,賞在麗日光風之內,則天下自無可惡之人。
【第48句】:一點不忍的念頭,是生民生物之根芽。
【第49句】:思出世而無染者,須先諳盡世中滋味。否則無以持空寂之后苦趣。
【第50句】:聞逆耳言,懷拂心事。
【第51句】:意氣與天下相期,如春風之鼓暢庶類,不宜存半點隔閡之形。
【第52句】:風息時休起浪,岸到處便離船,才是了手工夫。
【第53句】:蓋世功勞當不得一個“矜”字;彌天罪過當不得一個“悔”字。
【第54句】:處治世宜方,處亂世宜圓。
【第55句】:軀殼的我要看得破,則萬有皆空而其心常虛,虛則義理來居。
【第56句】:纖塵不染,方解開地網天羅。
【第57句】:今人皆恕以適己而忍以制人,毋乃不可乎!
【第58句】:紛擾固溺志之場,而枯寂亦槁心之地。
【第59句】:時時檢點,到得從多入少、從有入無處,才是學問的真消息。
【第60句】:君子寧以風霜自挾,毋為魚鳥親人。
【第61句】:順事自然無事,若滿月偕盂水同圓。
【第62句】:忙處事為,常向閑中先檢點,過舉自稀。
【第63句】:白日欺人,難逃清夜之鬼報。
【第64句】:耳口常聞逆耳之言,心中常有拂心之事,才是進德修行的.砥石。若言之悅耳,事事快心,便把此生埋在鳩酒中矣。
【第65句】:開萬善之門,無如寸心挹損。
【第66句】:使人有面前之譽,不若使其無背后之毀。
【第67句】:馳得塵俗之肩,方可挑圣賢之擔。
【第68句】:鐘鼓體虛,為聲聞而招擊撞;麋鹿性逸,因豢養而受羈糜。
【第69句】:欲遇變而無倉忙,須向常時念念守得定。
【第70句】:混俗之中能脫俗,似淡月之映輕云。
【第71句】:一段不為的氣節,是撐天撐地之柱石。
【第72句】:能重名義,又復重一重名義之念。
【第73句】:撥開世上塵氛,胸中自無火焰冰競。
【第74句】:性命的我要認得真,則萬理皆備而其心常實,實則物欲不入。
【第75句】:消得家庭內嫌雪,才為火內栽蓮。
【第76句】:盛滿之功,常敗于細微之事。
【第77句】:橫逆困窮,直從起處究由來,則怨尤自息。
【第78句】:君子不能滅情,惟事平情而已;不能絕欲,惟期寡欲而已。
【第79句】:立業建功,事事要從實地著腳,若少慕聲聞,便成偽果。
【第80句】:完得心上之本來,方可言了心;盡得世間之常道,才堪論出世。
【第81句】:胸中滌去數斗塵,語言方覺有味。
【第82句】:一念錯,便覺百行皆非,防之當如渡海浮囊,勿容一針之罅漏。
【第83句】:與其練達,不如樸魯。
【第84句】:事理因人言而悟者,有悟還有迷,總不如自悟之了了。
【第85句】:落落者,難合亦難分;欣欣者,易親亦易散。
【第86句】:利刀割水,刀不損鍔,而水亦不留痕。
【第87句】:使人有乍交之歡,不若使其無久處之厭。
【第88句】:不然操持未定,應用未圓,恐一臨機登壇,而上品禪師又成一下品俗士矣。
【第89句】:處世讓一步為高,待人寬一分是福。
【第90句】:從熱鬧場中出幾句清冷言語,便掃除無限殺機。
【第91句】:士人有百折不回之真心,才有萬變不窮之妙用。
【第92句】:淡泊之守,須從濃艷場中試來。
【第93句】:欲臨死而無貪戀,須向生時事事看得輕。
【第94句】:隨時之內善救時,若和風之消酷暑。
【第95句】:伺察以為明者,常因明而生暗,故君子以恬養智。
【第96句】:塞得物欲之路,才堪辟道義之門。
【第97句】:涉世淺,點染亦淺;歷事深,機械亦深。故君子與其練達,不若樸魯;與其曲謹,不若疏狂。
【第98句】:人人道好,須防一人著腦;事事有功,須防一事不終。
【第99句】:得此意以持身涉世,感與應俱適,心與境兩忘矣。
100、待人而留有余,不盡之恩禮,則可以維系無厭之人心。
10【第1句】:邀千百人之歡,不如釋一人之怨。
10【第2句】:當是非邪正之交,不可少遷就,少遷就則失從違之正。
10【第3句】:值利害得失之會,不可太分明,太分明則起趨避之私。
10【第4句】:鎮定之操,還向紛紜境上勘過。
10【第5句】:必勝非勇,能勝能不勝之謂勇。
10【第6句】:不擺脫,則無出世之襟期。
10【第7句】:不擔當,則無經世之事業。
10【第8句】:學者動靜殊操、喧寂異趣,還是鍛煉未熟,心神混淆故耳。
10【第9句】:士君子之涉世,於人不可輕為喜怒,喜怒輕,則心腹肝膽皆為人所窺。
1【第10句】:我果為洪爐大冶,何患頑金鈍鐵之不可陶熔。我果為巨海長江,何患橫流污瀆之不能容納。
1【第11句】:向三時飲食中諳練世味,濃不欣,淡不厭,方為切實工夫。
1【第12句】:人生苦短,宇宙無限。
1【第13句】:風狂雨驟處,有波恬浪靜的風光,才見處一化齊之妙。
1【第14句】:善移風化者,當因其所易而漸及之,毋輕矯其所難。
1【第15句】:意興從外境而得者,有得還有失,總不如自得之休休。
1【第16句】:酷烈之禍,多起于玩忽之人。
1【第17句】:士大夫憂國為民,當有其心,不當有其語,有其語則毀來。
1【第18句】:心體澄徹,常在明鏡止水之中,則天下自無可厭之事。
1【第19句】:世途雖紛華,常思泉下的光景,則利欲之心自淡。
1【第20句】:身不宜忙,而忙于閑暇之時,亦可儆惕惰氣。
1【第21句】:操存要有真宰,無真宰則遇事便倒,何以植頂天立地之砥柱!
1【第22句】:一念過差,足喪生平之善。
1【第23句】:君子不作垢業,亦不立芳名。
1【第24句】:立百福之基,只在一念慈祥。
1【第25句】:面上掃開十層甲,眉目才無可憎。
1【第26句】:從靜中觀物動,向閑處看人忙,才得超塵脫俗的趣味。
1【第27句】:善啟迪人心者,當因其所明而漸通之,毋強開其所閉。
1【第28句】:從五更枕席上參勘心體,氣未動,情未萌,才見本來面目。
1【第29句】:心不可放,而放于收攝之后,亦可鼓暢天機。
1【第30句】:容得性情上偏私,便是一大學問。
1【第31句】:情之同處即為性,舍情則性不可見,欲之公處即為理,舍欲則理不可明。
1【第32句】:了心自了事,猶根拔而草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