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guān)梧桐詞句的黨建標語 有關(guān)梧桐的好詞好句400個字
【第1句】:有關(guān)梧桐的好詞好句400個字
好句好段:
【第1句】:中午,太陽照著梧桐樹,由于枝葉密密擠在一起,所以中間的樹葉看起來是深綠色的,而邊緣的枝葉卻在陽光下好似鑲上了一層金邊。萬丈陽光透過樹葉,像點點繁星,此時高大的梧桐樹就像一把巨人的傘,給我們遮陰涼,讓我們在她的下面快樂地玩耍。
【第2句】:炎熱的夏天來了,梧桐樹的葉子老了點,下面有野花襯托著它,當同學們玩的汗流浹背時都會過來避一避,躲一躲,不出三分鐘夏天的熱氣仿佛都沒了。夏天的梧桐樹不僅像傘而且真的可以當三用呢!
【第3句】:夏天來了,陽光變得越發(fā)刺眼,梧桐樹也長得越來越高大。樹葉越長越繁密,漸漸把陽光都遮住了。那巴掌似的葉子見我們開心的笑臉,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第4句】:夏日,烈日無情地照耀著大地,一些花草樹林禁不住烈日的干烤,最后死去。梧桐樹卻若無其事,長得郁郁蔥蔥、蒼翠挺拔。盡管太陽那么無情,它卻長得那么壯大,葉子重重疊疊,找不出一絲縫隙。它的一張樹葉就是一只綠色的手掌,托起一輪驕日;一棵就是一把遮陽傘,它遮天蔽日,在陽光下可以歇涼,再加上一陣清風習習,讓人百涼爽。課后,同學們在操場上玩耍,可那輪烈日卻讓我們無法盡情享受夏天給我們帶來的歡樂。此時此刻,它撐開它那把“大傘”,正向草木、人群、大地甚至世界上一切具有生命力的生物展示自己旺盛的生命力。
【第5句】:梧桐樹姿態(tài)萬千,各不相同。這邊這棵梧桐樹高聳入云,蒼翠挺拔,像個身穿綠色軍裝的軍人,正為我們站崗放哨;那邊那棵挺拔俊秀的梧桐樹,仿佛是位亭亭玉立的少女,碧玉般的樹冠就是她裝飾精美的綠帽;還有些梧桐樹像是一把把撐開的大傘,為人們遮風擋雨。梧桐樹玉琢冰雕,富有韌性,總之,只憑幾個優(yōu)美的詞語是不能概括它的全部內(nèi)涵的。
【第6句】:梧桐樹在無風時是美妙絕倫的,而它在微風中擺動時更是引人注目的。微風乍起,梧桐樹仿佛瞬間活了起來,到處都充滿著生機,到處都閃爍著生命之光。瞧!樹枝在微風里盡情搖擺,舒展著自己的腰身。一片片翡翠般的綠葉在風中抖動著,像成千上萬只綠碟在翩翩起舞,又好似是一個個活潑可愛的小精靈,正在大樹上盡情跳舞,活躍極了。
【第7句】:梧桐樹不僅姿態(tài)美,顏色美,還有許多作用呢!夏天,烈日當頭,躲在梧桐樹蔭下卻感覺不到一點炎熱,只有陣陣涼氣環(huán)繞在你的周圍;雨天,茂密的樹葉擋住了綿綿細雨,為措手不及的行人遮風擋雨。真是善解人意啊!
【第8句】:我們的校園的操場正中心有一棵高大的梧桐樹,梧桐樹的葉子很茂盛。陽光照射下來只有星星點點的光可以照在地面上。梧桐樹的樹干很大,要三四個小朋友手拉著手才能合抱起來。
【第9句】:春天梧桐樹長出了嫩綠的小葉子來,一切都變得生機勃勃,小草生出了小腦袋。夏天,炎炎烈日下,梧桐樹用它自己的身體為我們遮陽,我們在樹下跑步.打球.跳舞,一點兒也不熱。秋天,北風“呼呼“地呼嘯著,把梧桐樹的葉子全都刮落了,好像是大地媽媽冷了,梧桐樹為她蓋上了厚厚的大被子。冬天,凜冽的寒風刮起來了,梧桐樹像是一位堅強的衛(wèi)士,用自己的生命保護著我們的學校,不讓侵略者破壞學校的任何一件東西。
【第20句】:春天,梧桐樹剛剛長出了嫩芽,在陽關(guān)下快樂成長。冬天剛剛過去,雪雖已經(jīng)化了,但雪融化后的雪水還沒有曬干,積水在陽關(guān)照耀下閃閃發(fā)光,泛著點點銀光。我們在梧桐樹四周玩,手牽著手圍著梧桐樹唱歌、跳舞,快樂極了。梧桐樹上嫩芽也在陽光下茁壯成長,越來越大,越來越綠。
【第21句】:早晨,太陽的小鬧鐘還沒有響,梧桐數(shù)顯得睡意惺忪。夜晚的濕氣也沒有散,在她的周圍形成一層或濃或淡的白紗。隨著同學們陸陸續(xù)續(xù)來到學校,校園里慢慢熱鬧起來,瑯瑯的讀書聲喚醒了沉睡一夜的梧桐樹。
好詞:
高大 粗壯 遮天蔽日 枝繁葉茂 高大挺拔 生機勃勃 郁郁蒼蒼 充滿生機
【第2句】:有關(guān)梧桐的句子
【第1句】:這些梧桐樹,棵棵干高冠大。
說它高,棵棵高出四層樓頂;說它粗,兩個小朋友合抱都摟不住。它枝繁葉茂,把綠意和濃蔭悄無聲息地送給人們。
【第2句】:在初春的暖風里,滿天飄著梧桐樹毛茸茸的黃色的飛花,像天上落下了奇異的雪。【第3句】:一色的梧桐樹,像威武的哨兵站立在街道的兩旁,像是守衛(wèi)著城市,又像特意為行人遮擋陽光。
【第4句】:炎熱的夏天到了,梧桐葉更是郁郁蔥蔥,挨挨擠擠,層層疊疊。龐大的樹冠好像一把把綠絨傘,在校院中搭起遮天蔽日的綠帳篷。
【第5句】:斜日更穿簾幕,微涼漸入梧桐。【第6句】:夏天,暴烈的太陽當頭照。
有了梧桐樹,烈日就只能投下星星點點的光斑,這些光斑有的像老虎,有的像一朵云,有的像蜘蛛……我們在梧桐樹下看這些光斑,覺得又有趣,又涼爽。【第7句】:梧桐真不甘衰謝,數(shù)葉迎風尚有聲。
【第8句】:梧桐葉上三更雨,葉葉聲聲是別離。【第9句】:梧桐相待老,鴛鴦會雙死。
【第10句】:梧桐樹葉飄落在大地,像飄飛的蝴蝶;楓樹葉子紅得像一團團火。【第11句】:梧桐樹葉恍如一頂頂金色的皇冠,在枝頭招搖,看到它我就想起了金色的橘子園。
【第12句】:梧桐樹的葉子大大的,像巴掌。一層層、一串串長得密密麻麻,像千手觀音,又像一頂頂巨大的綠絨大傘。
【第13句】:梧桐樹伴隨著我的 童年四季,只是一味的奉獻著,我們不斷地向他索取著,重不向我們討要什么,只是因為它不能說話,沒有思想么?【第14句】: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第15句】:晚春時節(jié),梧桐樹的碩大葉子堆滿了樹枝和樹梢,密密麻麻的,煞是好看。
【第3句】:關(guān)于梧桐的詩詞
【第1句】:《梧桐》【唐】戴叔倫亭亭南軒外,貞干修且直。
廣葉結(jié)青陰,繁花連素色。天資韶雅性,不愧知音識。
【第2句】:《月夜梧桐葉上見寒露》【唐】戴察蕭疏桐葉上,月白露初團。滴瀝清光滿,熒煌素彩寒。
風搖愁玉墜,枝動惜珠干。氣冷疑秋晚,聲微覺夜闌。
凝空流欲遍,潤物凈宜看。莫厭窺臨倦,將晞聚更難。
【第3句】: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聲聲慢》【宋】李清照【第4句】:睡起秋色無覓處,滿階梧桐月明中。
--《立秋》【宋】劉翰【第5句】: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相見歡》【唐】李煜【第6句】:梧桐葉上三更雨,葉葉聲聲是別離。
--《鷓鴣天》【宋】周紫芝【第7句】:寒月沉沉洞房靜,真珠簾外梧桐影。--《寒閨怨》【唐】白居易【第8句】: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
--《更漏子》【唐】溫庭筠【第9句】:斷香殘香情懷惡,西風催襯梧桐落。--《憶秦娥》【宋】李清照【第10句】:臥聽疏雨梧桐,雨馀淡月朦朧。
--《清平樂》【宋】晏幾道。
【第4句】:描寫梧桐花的文采句子
【第1句】: 白居易【桐花】春令有常候,清明桐始發(fā)。何此巴峽中,桐花開十月?豈伊物理變?信是土宜別。地氣反寒暄,天時倒生殺。草木堅強物,所稟固難奪。風候一參差,榮枯遂乖剌。況吾北人性,不耐南方熱。強羸壽夭間,安得依時節(jié)?
【第2句】: 楊巨源 【清明日后土祠送田徹】 清明千萬家,處處是年華。榆柳芳辰火,梧桐今日花。祭祠結(jié)云綺,游陌擁香車。惆悵田郎去,原回煙樹斜。
【第3句】: 冬去春來,萬物復蘇。這個“士兵”仿佛也醒了過來。不久,樹上便長滿了紫色的梧桐花,這些梧桐花有的像小鈴鐺,有的像小寶寶;有的還是鼓鼓的花苞,有的早已露出了柱頭……這些梧桐花寶寶引起了許多小鳥的注意,便有鳥兒站在樹枝上“唧唧”地和這些“寶寶”們聊天,它們好開心啊!
【第4句】: 酷熱的夏天匆匆忙忙地來臨了,梧桐花便像降落傘一個接一個地飄落下來。這時,嫩綠的葉子便迅速地接替了梧桐花的崗位。過了幾天,嫩綠的小葉子就長成了翠綠的大葉子,這些翠綠的葉子非常強壯,盡管暴躁的夏天用盡了一切辦法,可怎么也穿不過這一層“保護膜”,便灰溜溜地走了。來我家的客人總喜歡在樹蔭下乘涼、嬉戲。
【第5句】: 三月梧桐初始華,梧桐花開鳳南枝。南枝引鳳枝間落,花開不敗暮遲遲。桃李紛紛杏花空,小艷唯唯爭春時。群芳此節(jié)終誰屬,獨倚梧桐惹人癡。
【第6句】: 梧桐花的味道:淡淡的,甜甜的。梧桐花的花語,情竇初開。
【第5句】:描寫梧桐樹葉的好詞好句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草際鳴蛩,驚落梧桐,正人間天上愁濃。
寒日蕭蕭上瑣窗,梧桐應(yīng)恨夜來霜。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梧桐真不甘衰謝,數(shù)葉迎風尚有聲。
金風細細,葉葉梧桐墜。
酒闌人散草草,閑階獨倚梧桐。
斜日更穿簾幕,微涼漸入梧桐。
梧桐相待老,鴛鴦會雙死。
這里我列一首:
李煜 《相見歡》
無言獨上西樓,
月如鉤,
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1]
剪不斷,
理還亂,
是離愁,[2]
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3]
【注釋】:
[1]鎖清秋:深深被秋色所籠罩。
[2]離愁:指去國之愁。
[3]別是一般:亦做“別是一番”,另有一種之意。
詞名《相見歡》詠的卻是離別愁。此詞寫作時期難定。如系李煜早年之作,詞中的繚亂離愁不過屬于他宮庭生活的一個插曲,如作于歸宋以后,此詞所表現(xiàn)的則應(yīng)當是他離鄉(xiāng)去國的錐心愴痛。
起句“無言獨上西樓”,攝盡凄惋之神。“無言”者,并非無語可訴,而是無人共語。由作者“無言”、“獨上”的滯重步履和凝重神情,可見其孤獨之甚、哀愁之甚。本來,作者深諳“獨自莫憑欄”之理,因為欄外景色往往會觸動心中愁思,而今他卻甘冒其“險”,又可見他對故國(或故人)懷念之甚、眷戀之甚。
“月如鉤”,是作者西樓憑欄之所見。一彎殘月映照著作者的孑然一身,也映照著他視線難及的“三千里地山河”(《破陣子》),引起他多少遐想、多少回憶?而俯視樓下,但見深院為蕭颯秋色所籠罩。“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這里,“寂寞”者究竟是梧桐還是作者,已無法、也無須分辨,因為情與景已妙合無垠。
過片后“剪不斷”三句,以麻絲喻離愁,將抽象的情感加以具象化,歷來為人們所稱道,但更見作者獨詣的還是結(jié)句:“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詩詞家借助鮮明生動的藝術(shù)形象來表現(xiàn)離愁時,或?qū)懗钪睿缋畎住哆h離別》:“海水直下萬里深,誰人不言此愁古”;或?qū)懗钪L,如李白《秋浦歌》:“白發(fā)三千丈,緣愁似個長”;或?qū)憫僦兀缋钋逭铡段淞甏骸罚骸爸豢蛛p溪艋舟,載不動許多愁”;或?qū)懗钪啵缜赜^《千秋歲》:“春去也,飛紅萬點愁如海”。李煜此句則寫出愁之味:其味在酸咸之外,但卻根植于作者的內(nèi)心深處,無法驅(qū)散,歷久彌鮮;舌品不得,心感方知。因此也就不用訴諸人們的視覺,而直接訴諸人們的心靈,讀后使人自然地結(jié)合自身的體驗而產(chǎn)生同感。這種寫法無疑有其深至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