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老家的句子
幾天前,泉州臺商投資區作協副主席張俊陽先生送我一本他的詩文集《陶然拾掇》,書名由泉州知名書法家林堅璋(字穎之)老先生題詞。集中《楹聯篇》收錄了他創作的部分楹聯作品,于是我們的話題就從楹聯開始。我雖然喜歡讀聯,比如門聯、廟聯、橋聯、壽聯等,偶爾也會不自量力地來一二副,但推敲之下,自己連入門都算不上。就拿平仄來說吧,我的方法是按普通話區分,這顯然為楹聯創作方家所不屑和反對,但我對平水韻實在是一知半解,勉強為之也難免讓人貽笑大方。俊陽兄說,用閩南話讀一讀,能解決這個問題。他舉了個例子,“愛惜”的“惜”字,普通話是陰平調,但閩南話是入聲,聲調短促,因此歸到仄聲。
但問題是,我不會說閩南話啊。我雖然來泉州工作生活了15個年頭,但一家人都不會說閩南話,單位同事平常也都用普通話交流,和當地朋友一起“話仙”時,朋友也都很照顧我,盡量說普通話。盡管他們說著說著就會忘我,然后用閩南話旁若無人地高談闊論,早把我忘了,說到精彩處哈哈大笑時,我也只能傻傻地跟著窮開心,裝作“不會說但會聽”的樣子,實在是萬般無奈啊。有一回,我們幾位生活在泉州的初中同學聚會,一位同學邀請他的泉州朋友參加。桌上我們用家鄉話聊得要多嗨有多嗨,我不時抬眼瞅那位朋友,他對面這群朋友的同學的一臉無辜的樣子,讓我很是同情,并迅速聯想到我的每次可憐遭遇,心想我的同學不會是要拿他的這位哥們兒“報仇”來的吧。
繼而,我想到上小學六年級的小女兒,她除了普通話,什么方言都不會說。長大后,她該是哪里人呢?不會說閩南話的泉州人?不會說閩陲話和壽寧話的壽寧人?判斷一個人是哪里人,有好幾個標簽,戶籍是一個,出生地也算,但方言一定算。她如果不會說老家話,將來豈不是也要像我一樣,成為一個對對聯和古詩平仄似懂非懂的零零后?這可不妙。不會說方言,怎么能真實感受古詩文的美呢?想要學好古詩文也會有難度吧。這樣想著,我逾加感到此事不可小覷。
午飯時間,我決定和她認真談一下這事兒。這過程可不順利。她學習上偷懶的性格再次得到展露。她頭一句就回敬我:“學普通話,學英語,為什么還要學方言?寫作文又不要寫方言,老師也沒要求要學。”理由一套一套的。我用不容置疑的口吻說,必須要學一種方言,閩南話和壽寧方言,二選一。她問我學方言有什么作用。我說學好方言能更好地學習古文,然后她寫的作文就會比班上其他同學棒。她眼珠子一轉,扛出她姐姐來:“姐姐沒有學方言,語文一樣學得好。”我說如果你學好方言會比姐姐更厲害。她又問,那姐姐學不學。我說你姐姐已經讀高中了沒時間學。她一時沒找到更有力的理由拒絕我,但還不是很樂意。我趁熱打鐵問她是學閩南話還是壽寧方言。
我最初的想法是希望她學閩南話,因為她可以跟同學學,這是地利,會說閩南話對她將來更好地融入這座城市的生活、和本地同學相處、交往也更有利。但她表現出了猶豫,理由是班上幾位她要好的女同學都不會說閩南話。我說可以跟男同學學,她毫不猶豫地拒絕了:“那肯定要被男同學笑死了,我才不想跟他們扯在一起。”我遂而動員她學壽寧方言,她問我誰教,我說我,或她奶奶。她想了想,答應了。我心想,可能是因為她奶奶有教她幾句閩陲話,所以她才答應吧。午飯后,她反問我:“老爸,你知道我為什么同意學壽寧方言嗎?”我佯裝說不曉得。她說,原因是有一回姐姐班上幾個女生聯合起來跟她作對,還用閩南話說她,姐姐聽得似懂非懂,但知道是在說她的壞話,她很生氣,又沒撤,她奶奶支招說可以用壽寧方言回敬她們,這樣她們也不知道她在說什么。小女兒說,她如果學會說壽寧方言,到時候就可以用壽寧方言來對付那些欺負她的同學啦。
我能說小女兒學壽寧方言的真正動力是錯的嗎?實用主義,從來都有著牢不可破的市場啊。大人如此,小孩又何嘗不是?!她自己找到的說服自己的理由,比起我的什么學好語文實用多了。我不想去否定孩子說服自己的理由,只要她答應學,何必為此較真?況且,我們最初學一門技藝,又有幾人記得真正的初衷是什么?而我考慮的是,學壽寧方言,我能教,她奶奶也可以教,有家庭交流的氛圍,這樣比較有利于她的學習。至于閩南話,她如果有興趣,可以跟同學們學一些。
教哪種壽寧方言,我頗為猶豫。壽寧不大,國土面積只有1425平方公里,人口26萬多,但卻是個方言復雜的區域,這跟它的地理位置有關。壽寧北部與浙江的慶元、景寧交界,南部與福安、柘榮交界,西部與政和、周寧等交界,東部與浙江泰順交界,往往與哪個縣交界的村莊就講哪個縣的方言,因此壽寧方言包括壽寧城關一帶通話的壽寧話及周邊的景寧話、慶元話、福安話、泰順話、閩陲話等等。我老家講的是閩陲話,同時多數村民也都會講壽寧話。小女兒的概念中,壽寧方言就是閩陲話,但在壽寧,講閩陲話的人不是太多,主要是平溪、下黨,以及芹洋部分村落,不超過5萬人吧。如果教壽寧話,有更廣泛的代表性,但我和父母居家都不講壽寧話,同樣缺少使用氛圍。我們那一帶講的閩陲話,許多日常用語的吐音跟政和話、壽寧話很接近。再者,我要她學會說的是老家話,繼而不忘根、不忘本,回到村里聽得懂村民說的話。如此一想,也就釋然了。我決定教小女兒講閩陲話。
我決定從“學校”開始教,閩陲話不說“學校”,說“學堂”。她問為什么叫學堂,我解釋說,學堂是對學校的舊稱。兒歌《讀書郎》有歌詞: “小呀么小兒郎,背著書包上學堂,不怕那太陽曬,不怕那風雨狂……”冰心奶奶《兩個家庭》有句子:“他們住的那條街上很是清靜,都是書店和學堂。”這里的“學堂”指的就是“學校”。聽我這么一講,她開始產生了興趣,又問我,那古人說學校是不是也是說學堂,我說是的。隨后,我拿出手機,百度了韓愈的《秋懷》詩:“學堂日無事,驅馬適所愿。”告訴她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大文學家韓愈寫詩時就用“學堂”。她聽了,嘴里開始一遍遍反復讀“學堂”,雖然口音還不是很純正,但顯然她已經記住了這個詞。我乘機繼續引導她,古文就是古人寫的文章,老家話是古語,古語就是古人說的語言,會說古語,就會讀古文,古語加普通話,有助于學好古文。這回,她不反駁我了,選擇了安靜地聆聽。
在教的過程,對我也是一種再學習和享受的過程。比如教“哭”怎么說時,我們通常不說“哭”,說“啾”。繼續琢磨發現,毗鄰的長溪村說“啼”,形容小孩因受委屈傷心難過而大哭,我們就說“大啾啾起來”;形容一個大人因悲傷難過而大哭則說“真啾”或“一直啾”;如果用“哭死”來形容一個人,往往有形容此人裝腔作勢的意思。如果不會講老家話,或不能熟稔,怎么能感受老家話如此美妙的意味呢?只有體會了方言的美,才能體驗學說方言的快樂,把這種快樂當做生活的樂趣,愉悅地享受。
方言的魅力與美麗,非親歷所不能感受。給各位信手拈來一些詞匯吧。比如“知道”說“曉得”,“太陽”說“日頭”,“下雨”說“落雨”,“天亮”說“天光”,“中午”說“日晝”,“夜間”說“暝光頭”,“稻谷”說“黍”,“南瓜”說“金瓜”,“葫蘆”說“瓢”,“母牛”說“牛母”,“房屋”說“厝”,“房間”說“間底”,“鍋”說“鼎”,“鑰匙”說“鎖匙”,“父親”說“爹”,“母親”說“儂奶”,“你”說“汝”,“兒子”說“囝”,“女兒”說“儂囝”,“外祖父”說“外翁”,“外祖母”說“外婆”,“農民”說“做粗人”,“老天爺”說“皇天”,“洗臉”說“洗面”,“吃”說“食”,“逃”說“跳”,“逃跑”說“偷跳”,“涼爽”說“涼凊”,等等。有些用語,在古文中經常出現。如果學古文時能適當聯系方言用詞,不是可以學得更生動、有趣嗎?但有些日常用語,會說,不會寫,也是困惑。還有些用詞,由于離開老家十幾年,平常很少說,已經忘了怎么說了。每每遇到,我就有些著急,又有點茫然不知所措,更是若有所失。
中國語言學家潘悟云先生說,“語言就像空氣,在人的生活中最為平常,卻彌足珍貴。人們以往不曾覺得空氣重要,現在一旦霧霾嚴重,大家才意識到新鮮空氣的寶貴。語言也是一樣,誰都會說話,可一旦語言消失,負載的文化無處可覓,我們才會感到它的可貴。”人類是先有語言后有文字的,有些語言是沒有文字的,或者說它所表達的文字已經消失了,但并不能說它不存在。
有些方言,依托它產生的諺語、曲藝說書等文學形式,一旦翻譯成普通話,味道就完全變了。比如流行于壽寧一帶的諺語“冬節是月中,毛雪也毛霜;冬節是月尾,快快辦柴火”,歌謠“鋸柴鋸竹,暝光倒來食糜粥”,用壽寧話讀朗朗上口且押韻,如果用普通話讀就完全變味了。比如閩南語歌曲,如果用普通話來唱,就不是閩南語歌曲了。
有的家長認為,方言的使用范圍小,交際價值小,沒有多大的學習價值,所以也就不愛教孩子學方言,反而花費大量精力和財力送孩子學外語。南京財經大學外國語學院的幾名同學作了一次走訪調研,結果發現,在走訪的多個地方和發放的幾百份問卷顯示,僅33%的南京本地家長常用方言和孩子交流,且絕大部分家長都不主張孩子參與專門的方言培訓。由此,我想到潘悟云先生說過的一段話,“語言是生命體,會經歷誕生、演化、死亡的過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向全世界呼吁:“語言多樣性是人類最重要的遺產。每一種語言都蘊藏著一個民族的獨特文化智慧,因此任何一種語言的消亡都將是整個人類的損失。”
且不說語言的消亡,于我們任何一個從家鄉走出的他鄉人而言,你在另一座講著不同方言的城里買了房,安了家,哪怕生活一輩子,但那仍然只是你工作的城市,在你獨自仰望星空的某個夜里,仍不免有浮生若萍的飄泊無依的孤獨感,而只有回到故鄉,內心深處的靈魂才是最寧靜而真實的。他鄉成家鄉,家鄉成他鄉,但只有家鄉才是那個叫老家的地方。當你有一天回到老家,看到一群跟你的孩子、孫子一般大小的小孩,聚在老厝的檐下,用普通話旁若無人地高談闊論,你用方言喊他們,他們卻一臉茫然地望著你,你會不會悲傷地發出一聲長嘆呢?那些藏在方言里的鄉愁,于他們而言,會不會只是一個陌生的所在?你珍如拱璧,他卻視同草芥,你會有難掩的挫敗感嗎?
為了不留下遺憾,還是教會孩子說老家話吧。若在學習語言最有利的小時候不學,長大了付出多倍努力也未必能學會。像我,來泉州15年了,不僅不會說閩南話,也不怎么會聽。人到成年,知羞怯,沒把握的話不會輕易說,不說怎么還學得會呢?加上惰性使然,不愛學習,學無恒心,又耽于稻梁謀,學習新語言就更難了。
學會說老家話,能更準確地讀古詩、楹聯,更好地學習古文。老家話里的那種腔調和韻味,是多么美妙的聲音啊。他鄉聞鄉音,莫名起鄉愁。只要老家話的腔調還在,在外生活的家鄉人,鄉愁就不會斷了線。尋著老家話的方向,你就能找到回家的路。
戊戌年孟秋
編輯 葉翔寧
心靜則不躁,氣清以逾明。
(所有圖片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你最喜歡的句子是什么
是這幾句:幸得識卿桃花面,自此阡陌多暖春。
——北大文學院標語
我想變成你。見你所見,愛你所愛。
I want to be what you are . See what you see , love what you
love .
——《驚情四百年》
我曾給過你閉上眼睛捂起耳朵的信任,就算全世界都說你有錯,只要你否認,
我就相信。
——《青銘》吧,一本小說
這個城市并不大,可我從來沒有遇見過他,如果有一天,我能遇見他,我希望
他不幸福,至少不要比我幸福。因為我還沒有放下
——辛夷塢《原來你還在這里》
她的英雄之所以蓋世,是因為她的世界太小了。
——《踮腳張望的時光》
從此再沒有這么一個人,看她笑,會輕揚唇角;看她皺眉,欲以身代勞
——簡貞
暗戀是一種禮貌,暗地里蓋一座城堡。
——《無可救藥》
要吻上很多很多青蛙,才有一個變成王子。中間好些吻,花得冤枉。
——李碧華
未曾青梅,青梅枯萎,芬芳滿地;不見竹馬,竹馬老去,相思萬里;從此,我愛上的人都很像你。
——王茂《歌美人》
我所有的自負皆來自我的自卑,所有的英雄氣概都來自于我的軟弱。嘴里振振有詞是因為心里滿是懷疑,深情是因為痛恨自己無情。這世界沒有一件事情是虛空而生的,站在光里,背后就會有陰影,這深夜里一片寂靜,是因為你還沒有聽見聲音。——佚名
我一輩子走過許多地方的路,行過許多地方的橋,看過許多次數的云,喝過許
多種類的酒,卻只愛過一個正當最好年齡的人。
——沈從文
最美的句子
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有沒有很霸氣的句子
謝邀。霸氣的句子也有不同的風格。以下:
這是個令人尷尬的年齡, 談愛己老,談死太早。 和年輕人一起談經歷太幼稚, 和老年人一起談人情世故不好, 出去瘋狂又怕吵。 任性說你扮成熟,沉默說你裝清高, 時尚說你有點妖,樸素說你有點老。 覺得上氣不接下氣了,剛想消極下, 回頭一看,上面有老,下還有小!
寡人不死,爾等終究是臣,寡人若死,爾等皆當陪葬!
如果你打了一個人,而那個人反過來又狠狠地報復你,那只有一個原因,那就是----你打的他還不夠狠!
待我君臨天下 許你四海為家
自從厭倦于追尋,我已學會一覓即中;自從一股逆風襲來,我已能抵御八面來風,駕舟而行。
設使天下無有孤,不知當幾人稱王,幾人稱帝?
未曾清貧難成人,不經打擊老天真。 自古英雄出煉獄,從來富貴入凡塵。醉生夢死誰成氣,拓馬長槍定乾坤。揮軍千里山河在 立名揚威傳后人。
我摸爬滾打這么些年,我養成了一個習慣,只要別人一夸我,我就先反問自己:他想干嘛
蘇雅微微挑眉,“老娘當初收你的時候是怎么交代的?要是有人敢欺負你,你打得過的就自己打,打不過的,老娘幫你打,如今這人都欺負到你臉上了來了,你還在這發什么愣?熬一嗓子難道不會嗎?”
醉臥美人膝,醒握殺人劍,不求連城璧, 但求殺人劍。
世界太黑,童話太假,人心太暗,我們太傻。
大不了棄了這天下, 陪你看這一場浮華。
有朝一日權傾其手、殺盡天下負我之人
狠狠甩過我巴掌的人,我會讓你跪下求饒都來不及
鳳凰非梧桐不止,夕陽非西天不落,長江非東海不入,而我非你不可。
寧我負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負我!
存在既是罪,爾等螻蟻,降生于世不過是為了接受審判。
我攔不住要走的風,也抱不住整片天空
帶著你的紅顏,滾出我的世界。
天若負我,我便逆天,神若阻我,我便弒神
從上海回老家,上海的房子怎么辦
你好,我是上海人,我來回答你的問題。
個人建議,不是很缺錢的話留著!為什么呢?
【第1句】:朋友,你作為一個外地來戶打拼的人,在上海擁有房產,你已經打敗了大多數人了!多少人夢想在上海能買房扎根這座城市!
【第2句】:說現實的,你如果賣了上海的房子回老家,將來你后悔了,或者你的子女想來上海發展,你確定你還有資格再買房嗎?上海房產對外地人是限購的,而且很嚴格!
【第3句】:收益,上海的房產其租金肯定比你家鄉貴吧,而且每次房價漲幅,上海都是引領全國的,你確定要退出?
【第4句】:發展,人類發展的規律就是人口向大城市遷移,看看日本東京就知道了,所以未來上海還會繼續發展擴大,再看看上海這些年的基建,也是越來越好,上海的發展大有可觀,在上海擁有房產至少可以進退自如。
以上回答希望對你有用。
誰有唯美的句子
【第1句】:期盼陽光能暖一點,再暖一點;日子能慢一點,再慢一點。
【第2句】:沒有風的日子,還有云朵的守望。沒有夢的日子里,等待也不會荒涼時光。
【第3句】:聽說,世界上最美的相遇是擦肩,最美的誓言是謊言,最美的愛都在昨天,最美的思念是永不相見。
【第4句】:這個人也許永遠不回來了,也許“明天”回來。
【第5句】:做一個明媚的女子,不傾國,不傾城;卻傾其所有去堅強。
【第6句】:世界上最大的騙子就是如果。如果有那么多如果,又哪來那么多是非對錯。
【第7句】:就當風沒吹過,你沒來過,我沒愛過。
【第8句】:人世間太擁擠,只求老去之時,能有自己的一方小天地。讓奔波不安的靈魂,得到詩意的棲居。
有好聽的句子嗎
我以為那些帶給別人歡笑的人,從來不會有哀傷,現在我才知道,有些人在最難過的時候,還是會努力帶給別人快樂。
風還是一樣的吹,花還是一樣的開,太陽還是一樣的升起,可是有些事情已經變得不一樣了。
相聚的時光像煙火,布滿天空卻轉眼就消失,思念的心情卻像種子,埋在最深的心底慢慢發芽……
云的上面可能就是天堂;天堂的天空也許還是有云。這是春天的第一個下午。我知道,前方某處,將會有人給我一個擁抱。
我終于完成了我們的約定,我知道,你變成了風,你變成了云;你變成了星星,你變成了光;你變成我最強的力量,最美好的想念。
每天清晨的第一道曙光,可以神奇的治愈昨日的傷痛。
總在快樂的時候,感到微微的惶恐。在開懷大笑時,流下感動的淚水。我無法相信單純的幸福。對人生的起伏悲喜,既坦然又不安。
情話好聽,情歌動聽,皆因聽懂的人,往往都傷過心。
我將自己種進花盆,假裝是一朵花,城市巷弄陰暗。陽光,終日短缺,雨水不足,空氣渾濁。只有,在午夜三時,才能瞥見月亮默默滑過天空。我是一朵不開花的花尚未學會綻放就已習于凋零。
向日葵告訴我,只要面對著陽光,努力向上,日子就會變得單純而美好。
——均摘錄于幾米的作品
希望我的話回答能幫助到你!
歡迎你的駐足,小米在這里!
說出你最愛的句子
【第1句】:
“我羨慕火車。”
“為什么?”
“它們連擦身而過都那么久。”
【第2句】:一個人不用活得像一支隊伍,一個只要活得想一個人就行了,有尊嚴,有追求,有夢想,也有軟弱個頹廢的時候。——獨木舟
【第3句】:浪蕩天涯的孩子,忽晴忽雨的江湖,祝你有夢為馬,永遠隨處可棲。——大冰
【第4句】:其實孤獨兩個拆開看吧,有小孩,有水果,有走獸,有蚊蠅。足以撐起一個盛夏傍晚的的巷子口,熙熙攘攘,人味十足。
【第5句】:你還很年輕,將來你會遇到很多人,經歷很多事,得到很多,也會失去很多,但無論如何,有兩樣東西,你絕對不能丟棄,一個叫良心,一個叫理想。——《明朝那些事》
【第6句】:真愛的第一個征兆,在男孩身上是膽怯,在女孩身上是大膽。——雨果《悲慘世界》
【第7句】:如果不是相互喜歡,你的癡情就是別人的負擔。——老友
【第8句】:不要嫌棄一直陪伴你的人,不要陪伴一直嫌棄你的人。
【第9句】:愛記憶中的人容易,難得是他們出現在你身邊、你面前時,你仍然愛他們。——約翰 厄普代克
【第10句】:你要去相信,時光且長,你終將長成自己想要的模樣,擁抱獨屬于你的未來。——《人生永遠沒有太晚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