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黨的近義詞
[mark_b]
亡黨的相關(guān)詞: 亡命、亡逸、亡極、亡人、亡者、亡父、亡情、亡故、亡考、亡魂
[/mark_b]
亡黨的意思:亡黨,讀音wángdǎng,是漢語詞匯,釋義為謂顛覆國家的亂黨。
亡黨的拼音:[ wáng dǎng ]
近義詞的意思:
【第1句】:亡失:亡失是漢語詞匯,拼音:wángshī,釋義:【第1句】:丟失喪失;散失;【第2句】:失蹤;【第3句】:丟失死亡。出處《墨子·非命上》。
【第2句】:亡藝:wángyì沒有限度。《新唐書·張玄素傳》:“今上以殿下父子親,故所資用不為限節(jié),然詔未六旬,而用逾七萬,驕奢亡藝,孰有過此?”
【第3句】:亡夫:妻子身故的丈夫。
【第4句】:亡考:wángkǎo先父,去世的父親。《孔叢子·執(zhí)節(jié)》:“然,吾亦聞之,是亡考起時之言,非禮意也。”
【第5句】:亡人:亡人,指死者;逃亡在外的人。見《禮記·大學(xué)》:“舅犯曰:'亡人無以為寶,仁親以為寶。’”
【第6句】:亡慮:亡慮,意為大略、大約,語出《漢書·趙充國傳》。
【第7句】:亡狀:wángzhuàng【第1句】:指無禮。《漢書·項籍傳》:“異時諸侯吏卒徭役屯戍過秦中,秦中遇之多亡狀。”顏師古注:“無善形狀也。”宋洪邁《容齋三筆·朱崖遷客》:“此人固亡狀,要之為一州主,所謂邦君也。”【第2句】:指目無法紀(jì)的人。《漢書·西南夷傳》:“將軍誅亡狀,為民除害,愿出曉士眾。”
【第8句】:亡散:亡散,逃散。《史記·李將軍列傳》有記載;也指逃散的人。《新唐書·李大亮傳》有記載;也指散失。《隋書·經(jīng)籍志二》有記載。
【第9句】:亡憀:亡憀,拼音是wángliáo,是一個漢語詞匯,釋義為了無情趣。
【第10句】:亡極:亡極,讀音wángjí,漢語詞語,基本意思為無窮盡,沒有止境。
【第11句】:亡故:亡故,是漢語詞匯,出自《呂氏春秋·慎大》,解釋為去世;滅亡的原因。
【第12句】:亡者:代表死去的人,也表示某些因為黑暗生物,例如吸血鬼、亡靈、惡鬼等,對生前的世界有迷戀。
【第13句】:亡命:(1).謂削除戶籍而逃亡在外。泛指逃亡,流亡。《史記·張耳陳馀列傳》:“張耳嘗亡命游外黃……是時脫身游,女家厚奉給張耳。”司馬貞索隱:“晉灼曰:'命者,名也。謂脫名籍而逃。’崔浩曰:'亡,無也。命,名也。逃匿則削除名籍,故以逃為亡命。’”《文選·陸機》:“張敞亡命,坐致朱軒。”李善注:“命,名也。謂所犯罪名已定,而逃亡避之,謂之亡命。”宋·王安石《委任》:“陳平,亡命之虜也,出捐四萬余金,不問出入。”《東周列國志》第九十六回:“今君得罪于王,亡命走燕,燕畏趙王之討,必將束縛君以媚于趙王,君其危矣。”郭沫若《洪波曲》第十一章三:“大革命失敗后,我到日本去亡命。”
【第14句】:亡情:無情。
【第15句】:亡魂:亡魂,wánghún又稱鬼魂、亡靈、幽靈、幽魂,被一些人認(rèn)為是死亡后所留下的的靈體。臺灣人稱游蕩在外的鬼為“好兄弟”,避諱直稱鬼;香港人則稱之為“污漕嘢”、“邋遢嘢”(污蔑的東西)。
亡黨造句:
【第1句】:中共中央組織部原部長張全景分析了蘇聯(lián)亡黨亡國的五條原因,每一條都是因為沒有民主。
【第2句】:他還認(rèn)為,報告罕見地警示腐敗問題可能導(dǎo)致“亡黨亡國”,強調(diào)建設(shè)廉潔政治,是中國共產(chǎn)黨直面自身風(fēng)險挑戰(zhàn)的表現(xiàn),也是加強“純潔性”建設(shè)的表現(xiàn)。
【第3句】:從這個意義上說,黨中央把反腐敗提到有關(guān)亡黨亡國的高度,確實有著深遠(yuǎn)的現(xiàn)實意義。
【第4句】:“康熙康熙,吃糠喝稀”、“嘉靖嘉靖,家家皆凈”秦始皇燒了一些書,埋了四百六十多個書生,但雍正老子的文字獄,動輒牽連幾千人,也沒見亡黨亡國。
【第5句】:新的歷史條件下,“四風(fēng)”等可能導(dǎo)致“亡黨亡國”的消極腐敗因素,對我們黨造成嚴(yán)重危害,構(gòu)成嚴(yán)重威脅http://www.semjishu.com/。
【第6句】:極左路線是一條禍國殃民的路線,亡黨亡國的路線。
【第7句】:不深入徹底反腐必亡黨亡國論之實名舉報。
【第8句】:造句網(wǎng)http://www.semjishu.com/是一部在線造句詞典,其宗旨是讓大家更快地造出高質(zhì)量的句子。
【第9句】:反腐解決不好可致亡黨亡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第10句】:如果任憑腐敗問題愈演愈烈,最終必然亡黨亡國。
【第11句】:試圖把黨和軍隊分離,必將陷入亡黨亡國的險境。
【第12句】:反腐是人民關(guān)注的重大政治問題,解決不好必定亡黨亡國。
【第13句】:蔣介石說:“反腐敗,亡黨。”當(dāng),蔣委員長靜靜地補充說,“不反,亡國。
【第14句】:我在歌唱上的這種探索、突破,不曾想為當(dāng)時一些領(lǐng)導(dǎo)、權(quán)威、專家所不容,批判為“亡黨亡國之音”、“糜糜之音”,把我列為“黃色歌女”。
【第15句】:列寧提出的民主與集中的辯證統(tǒng)一原則,到斯大林時期片面強調(diào)集中,再到戈爾巴喬夫時期片面強調(diào)民主,最終導(dǎo)致亡黨亡國。
亡黨的詩句:
【第1句】:蔡衍才亡黨禁除《挽于中甫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