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瘦”的成語(43個)
本文整理了瘦羊博士、盛肥丁瘦、骨瘦形銷等含“瘦”的成語43個,其中“瘦”開頭的成語10個,“瘦”結尾的成語18個,“瘦”在中間的成語15個,包括成語的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瘦”開頭的成語【第1句】:瘦羊博士[shòu yáng bó shì]
【解釋】指能克己讓人的人。
【出處】《后漢書甄宇傳》:“建武中,[甄宇]為州從事,征拜博士?!崩钯t注引《東觀漢記》:“建武中每臘,詔書賜博士一羊。羊有大小肥瘦。時博士祭酒議,欲殺羊分肉,……宇因先自取其最瘦者,由是不復有爭訟?!?/p>
【示例】多少長安苦吟客,瘦羊博士擅風流。 ——清王士禛《漁洋詩話》卷上
【第2句】:瘦童羸馬[shòu tóng léi mǎ]
【解釋】羸:瘦弱。體弱的兒童,瘦弱的馬匹。比喻力量單薄。
【出處】《南齊書·伍喬傳》:“詩詞寒苦,每有瘦童羸馬之嘆?!?/p>
【第3句】:瘦骨如柴[shòu gǔ rú chái]
【解釋】形容消瘦到極點。
【出處】宋·陸佃《埤雅·釋獸》:“瘦如豺。豺,柴也。豺體瘦,故謂之豺?!?/p>
【示例】我千辛萬苦,有甚疑猜。可不道我臉兒黃瘦骨如柴。 ——明·高則誠《琵琶記·勉食姑嫜》
【第4句】:瘦骨嶙峋[shòu gǔ lín xún]
【解釋】形容人或動物消瘦露骨。
【出處】高云覽《小城春秋》第十八章:“秀葦看見一個光著上身、瘦骨嶙峋的童工,提著一簸箕的泥灰,在一條懸空吊著的跳板上,吃力的走著?!?/p>
【示例】這次,這只瘦骨嶙峋的黑狗的干嗥竟然使形神枯槁的老馬也豎了一下耳朵。 ——王蒙《雜色》
【第5句】:瘦骨窮骸[shòu gǔ qióng hái]
【解釋】?。汗穷^。形容衰老瘦弱的身體。
【出處】清·洪昇《長生殿·彈詞》:“馬嵬坡血污了天姿國色,江南路哭殺了瘦骨窮骸?!?/p>
【第6句】:瘦骨零丁[shòu gǔ líng dīng]
【解釋】形容人瘦弱孤單的樣子。
【出處】《中國民間故事選·老爺和奴才》:“牧人看見奶牛瘦骨零丁的樣子,很生氣?!?/p>
【第7句】:瘦骨梭棱[shòu gǔ léng léng]
【解釋】形容人或動物消瘦露骨。
【出處】周立波《暴風驟雨》第一部九:“他屋里的,瘦骨梭梭的,一天愁到黑,愁米、愁柴又愁鹽?!?/p>
【示例】木木姐驚慌地趕進門去,正好撞見那個白面鬼聳著瘦骨梭棱的肩膀,氣虎虎地跨著大步跑出來。 ——王西彥《古城的憂郁》
【第8句】:瘦骨棱棱[shòu gǔ léng léng]
【解釋】瘦得連骨頭都露出來,形容十分消瘦。
【出處】周立波《暴風驟雨》第一部:“他屋里的,瘦骨棱棱的,一天愁到黑,愁米,愁柴又愁鹽。”
【第9句】:瘦骨嶙嶙[shòu gǔ lín lín]
【解釋】形容人或動物消瘦露骨。
【出處】柳青《創業史》第一部題敘:“兩只瘦骨嶙嶙的長手,親昵昵地撫摸著站在她身前寸步不離娘的寶娃的頭。”
【示例】我們可憐的、小小的沈阿四,僅僅為了三個銅子,就脫掉了破褂子,露出瘦骨嶙嶙的肋腓骨,'撲通’一聲,跳進黃浦江。 ——胡萬春《生長在黃浦江邊的人》
【第10句】:瘦骨伶仃[shòu gǔ líng dīng]
【解釋】形容人或動物瘦得皮包骨的樣子。亦作“瘦骨零丁”。
【出處】高云覽《小城春秋》第二六章:“這牢房比較大點、亮點,里面關著一個瘦骨伶仃的老頭兒。”
【示例】尤其是那些和善得很的,又加上瘦骨伶仃;吹口氣就會跌倒似的,那簡直干不了。 ——葉圣陶《夜》
“瘦”結尾的成語【第1句】:盛肥丁瘦[shèng féi dīng shòu]
【解釋】宋代文人盛度休胖而為文粗疏,丁謂體瘦而作詩精優。比喻文如其人。
【出處】宋·歐陽修《歸田錄》卷二:“盛文肅公豐肥,丁晉公疏瘦,時語:盛肥丁瘦。”
【第2句】:黃干黑瘦[huáng gān hēi shòu]
【解釋】指人面容憔悴的樣子。
【出處】元·張國賓《羅李郎》第一折:“你戀著紅裙翠袖,折倒的你黃干黑瘦。”
【示例】她憔悴得黃干黑瘦了。
【第3句】:胡肥鍾瘦[hú féi zhōng shòu]
【解釋】胡:三國時的胡昭;鍾:三國時的鍾繇。胡昭的字體肥,鍾繇的字體瘦。形容書法各擅其美。
【出處】唐·張彥遠《法書要錄》:“三國魏劉德升字君嗣,以造行書擅名,胡昭、鍾繇并師其法,而胡書體肥,鍾書體瘦,亦各有君嗣之美?!?/p>
【第4句】:吃肥丟瘦[chī féi diū shòu]
【解釋】比喻專做占便宜的事。
【出處】向春《煤城激浪》:“你背著我,吃肥丟瘦?!?/p>
【示例】開采礦產資源不能吃肥丟瘦。
【第5句】:黃皮刮瘦[huáng pí guā shòu]
【解釋】形容面黃肌瘦的樣子。
【出處】余辰《蠶》:“一天過去了,蠶完全絕食啦,一個個餓得黃皮刮瘦,眼看就要死了?!?/p>
【第6句】:黃皮寡瘦[huáng pí guǎ shòu]
【解釋】形容面黃肌瘦的樣子。
【出處】熊伯濤《寧都兵暴前后》:“一群餓得黃皮寡瘦的人,伸著兩只皮包骨頭的手?!?/p>
【示例】對面來了一個黃皮寡瘦的人。
【第7句】:嫌肥挑瘦[xián féi tiāo shòu]
【解釋】挑肥揀瘦。
【示例】干工作不能嫌肥挑瘦。
【第8句】:郊寒島瘦[jiāo hán dǎo shòu]
【解釋】本指孟郊、賈島簡嗇孤峭的詩歌風格。后用以形容詩文類似的意境。
【出處】宋·蘇軾《祭柳子玉文》:“元輕白俗,郊寒島瘦?!?/p>
【示例】使其更悲,而其氣仍壯,故能異于郊寒島瘦,而與酸餡蔬筍者遠矣。 ——清·無名氏《杜詩言志》卷三
【第9句】:胡肥鐘瘦[hú féi zhōng shòu]
【解釋】胡:三國時的胡昭;鐘:三國時的鐘繇。胡昭的字體肥,鐘繇的字體瘦。形容書法各擅其美。
【出處】唐·張彥遠《法書要錄》:“三國魏劉德升字君嗣,以造行書擅名,胡昭、鐘繇并師其法,而胡書體肥,鐘書體瘦,亦各有君嗣之美?!?/p>
【第10句】:面黃肌瘦[miàn huáng jī shòu]
【解釋】臉色發黃,身體瘦削。形容人營養不良或有病的樣子。
【出處】元·無名氏《獨角?!返谝徽郏骸案缫?,你這般面黃肌廋,怎生贏的人也?!?/p>
【示例】尋到廚房后面一間小屋,見幾個老和尚坐地,一個個面黃肌瘦。 ——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六回
【第11句】:抽多補少,抽肥補瘦[chōu duō bǔ shǎo,chōu féi bǔ shòu]
【解釋】抽:提取;補:補助。指提取多余的補益不足的。
【出處】《毛澤東選集》第三卷《附錄:關于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抽多補少,抽肥補瘦’,同時堅決地團結中農,保護富裕中農,給富農以經濟出路?!?/p>
【示例】打亂平分,雖然有他的好處,但阻力太大,為了減少阻力,還是抽多補少,抽肥補瘦的辦法好。 ——劉少奇《在全國土地會議上的結論》
【第12句】:人比黃花瘦[rén bǐ huáng huā shòu]
【解釋】黃花:指菊花。人比菊花還要瘦弱。比喻人憔悴,暗示相思之深。
【出處】宋·李清照《醉花陰》詞:“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p>
【第13句】:兄肥弟瘦[xiōng féi dì shòu]
【解釋】舊喻兄弟相愛,臨難爭死。
【出處】《后漢書·趙孝傳》:“及天下亂,人相食。孝弟禮為餓賊所得,孝聞之,即自縛詣賊,曰:'禮久餓羸瘦,不如孝肥飽?!\大驚,并放之?!?/p>
【示例】友于兄弟,分形共氣,兄肥弟瘦,無復相代之期;讓棗推梨,長罷歡愉之日。 ——《南史·梁武陵王傳》
【第14句】:竹清松瘦[zhú qīng sōng shòu]
【解釋】形容人的外貌清瘦有神
【出處】宋·辛棄疾《感皇恩·為范倅壽》詞:“酒如春色好,春色年年如舊,青春元不老,君知否?席上看君,竹清松瘦,待與青春斗長久?!?/p>
【第15句】:臉黃肌瘦[liǎn huáng jī shòu]
【解釋】臉色黃,肌體瘦。形容營養不良或有病的樣子。
【出處】王西彥《隔膜》:“在這鄉下孩子的觀念里,難民應該都是一些臉黃肌瘦、衣著襤褸的人?!?/p>
【第16句】:綠肥紅瘦[lǜ féi hóng shòu]
【解釋】綠葉茂盛,花漸凋謝。指暮春時節。也形容春殘的景象。
【出處】宋·李清照《如夢令》詞:“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p>
【示例】這春花老殘,綠肥紅瘦,怎能惹起她那么深切的悲感呢? ——廬隱《窗外的春光》
【第17句】:挑肥揀瘦[tiāo féi jiǎn shòu]
【解釋】挑、揀:選擇;肥:肥肉;瘦:瘦肉。比喻挑挑揀揀,光要對自己有利的。
【出處】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十七回:“象娘這樣費心,還不討他說個是,只是挑精揀肥,我也犯不著要他這個勞?!?/p>
【示例】這和尚必是買十個錢的肉,挑肥揀瘦。 ——清·郭小亭《濟公全傳》第一百二十六回
【第18句】:環肥燕瘦[huán féi yàn shòu]
【解釋】形容女子形態不同,各有各好看的地方。也借喻藝術作品風格不同,而各有所長。
【出處】宋·蘇軾《孫莘老求墨妙亭詩》:“杜陵評書貴瘦硬,此論未公吾不憑。短長肥瘦各有態,玉環飛燕誰敢憎?!?/p>
【示例】評量粉黛,環肥燕瘦之間;品藻冠裳,賈佞江忠之列。 ——清·梁紹任《兩般秋雨庵隨筆》卷三
“瘦”在中間的成語【第1句】:骨瘦形銷[gǔ shòu xíng xiāo]
【解釋】形容瘦削到極點。
【出處】清·沈復《浮生六記·坎坷記愁》:“而蕓終以受愚為恨,血疾大發,床席支離,刀圭無效,時發時止,骨瘦形銷?!?/p>
【示例】清·李百川《綠野仙蹤》第89回:“這幾天將小兒迷亂的神魂顛倒,骨瘦形銷?!?/p>
【第2句】:燕瘦環肥[yàn shòu huán féi]
【解釋】形容女子體態不同,各有各好看的地方。
【出處】宋·蘇軾《孫莘老求墨妙亭詩》:“杜陵評書貴瘦硬,此論未公吾不憑。短長肥瘦各有態,玉環飛燕誰敢憎?!?/p>
【示例】有的妝臺倚鏡,有的翠袖憑欄,說不盡燕瘦環肥,一一都收在眼睛里去。 ——清·李寶嘉《文明小史》第四十回
【第3句】:肥冬瘦年[féi dōng shòu nián]
【解釋】南宋吳地風俗多重冬至而略歲節,冬至時家家互送節物,有“肥冬瘦年”之諺。見宋無名氏《豹隱紀談》、宋范成大《吳郡志·風俗》。
【第4句】:枯瘦如柴[kū shòu rú chái]
【解釋】枯:干枯。形容非常瘦弱。
【出處】羅廣斌《紅巖》第13章:“那枯瘦如柴的大哥,莊嚴地跨出了牢門?!?/p>
【第5句】:馬瘦毛長[mǎ shòu máo cháng]
【解釋】比喻人窮志短。
【出處】宋·釋普濟《五燈會元·五祖法演禪師》:“問祖意教意,是同是別,師曰人貧智短,馬瘦毛長。”
【示例】他一幅馬瘦毛長的模樣。
【第6句】:虎瘦雄心在[hǔ shòu xióng xīn zài]
【解釋】比喻人窮志不窮。
【出處】元·萬松老人《從容錄》:“虎瘦雄心在,人貧場所存。”
【第7句】:越瘦秦肥[yuè shòu qín féi]
【解釋】比喻痛癢與己無關。
【出處】唐·韓愈《爭臣論》:“視政之得失,若越人之視秦人之肥瘠,忽焉不加喜戚于其心。”
【示例】將焉用彼過誰歟,那知越瘦秦肥? ——元·施惠《幽閨記·罔害皤良》
【第8句】:骨瘦如柴[gǔ shòu rú chái]
【解釋】形容消瘦到極點。
【出處】宋·陸佃《埤雅·釋獸》:“瘦如豺。豺,柴也。豺體瘦,故謂之豺。”
【示例】劉姥姥看著鳳姐骨瘦如柴,神情恍惚,心里也就悲慘起來。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一一三回
【第9句】:骨瘦如豺[gǔ shòu rú chái]
【解釋】形容消瘦到極點。同“骨瘦如柴”。
【出處】《埤雅·釋獸》:“又曰:瘦如豺。豺,柴也。豺體細瘦,故謂之豺?!?/p>
【示例】騰咬看那章匪骨瘦如豺。 ——《蕩寇志》第一○三回
【第10句】:較瘦量肥[jiào shòu liàng féi]
【解釋】比較肥瘦。比喻評論姿容。
【出處】清·李漁《風箏誤·賀歲》:“何曾見侯門嬌麗,肯容人較瘦量肥。”
【第11句】:兒憐瘦擾[ér lián shòu rǎo]
【解釋】像小孩一樣加以撫愛,像野獸一樣加以馴化。
【出處】宋·歐陽修《文正范公神道碑銘》:“公居三年,怯勇隳完,兒憐瘦擾,卒俾來臣?!?/p>
【第12句】:紅瘦綠肥[hóng shòu lǜ féi]
【解釋】綠葉茂盛,紅花凋謝。形容暮春景色。
【出處】宋·吳禮文《桃源憶故人暮春》詞:“畫橋流水飛花舞,柳外斜風細雨。紅瘦綠肥春暮,腸斷桃源路?!?/p>
【第13句】:島瘦郊寒[dǎo shòu jiāo hán]
【解釋】島、郊:指唐代詩人賈島和孟郊。賈島、孟郊的詩中多凄苦哀婉之詞,故以此指他們的詩歌和風格。亦形容與賈孟相類似詩文的風格與意。
【出處】宋·朱熹《次韻謝劉仲行惠筍》:“君詩高處古無師,島瘦郊寒詎足差?!?/p>
【示例】清·荻岸山人《平山冷燕》第一回:“人人爭島瘦郊寒,個個矜白仙賀鬼?!?/p>
【第14句】:越瘦吳肥[yuè shòu wú féi]
【解釋】不在乎越國人瘦和吳國人肥胖。比喻痛癢與己無關
【出處】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70回:“圖求謀,多只為一身之計;縱奸貪,那里管越瘦吳肥?!?/p>
【第15句】:葉瘦花殘[yè shòu huā cán]
【解釋】比喻女人的衰老。
【出處】明·王玉峰《焚香記·構禍》:“趁你青春年少,正好做人,只怕后來葉瘦花殘,悔之晚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