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矜”的成語大全(52個)
小編為您整理了矜糾收繚、業(yè)業(yè)矜矜、不矜細(xì)行等含“矜”的成語52個,其中“矜”開頭的29個,“矜”結(jié)尾的2個,“矜”在中間的21個,及其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矜”開頭的成語
【第1句】:矜糾收繚[jīn jiū shōu liáo]
【解釋】形容驕傲、急躁、暴戾。
【出處】《荀子·議兵》:“旁辟曲私之屬為化而公,矜糾收繚之屬皆為之化而凋。”
【示例】矜糾收繚,皆急戾之意,故與調(diào)和相反。 ——王念孫《讀書雜志·荀子》
【第2句】:矜貧救厄[jīn pín jiù è]
【解釋】矜:憐憫。憐憫救濟(jì)遭受貧窮苦難的人。
【出處】宋·張君房《云笈七簽》卷四十:“與窮恤寡是一藥,矜貧救厄是一藥。”
【第3句】:矜功伐善[jīn gōng fá shàn]
【解釋】矜、伐:自夸。夸耀自己的功勞和才能。形容極不虛心。
【出處】《周書·王勇傳》:“勇性雄猛,為當(dāng)時驍將。然矜功伐善,好揚(yáng)人之惡,時論亦以此鄙之。”
【示例】艾性剛急,矜功伐善,而不能協(xié)同朋類,輕犯雅俗,失君子之心。 ——《晉書·段灼傳》
【第4句】:矜矜業(yè)業(yè)[jīn jīn yè yè]
【解釋】認(rèn)真踏實(shí),一絲不茍。
【出處】晉·陳壽《三國志·高堂隆傳》:“是以古先哲王,畏上天之明命,循陰陽之逆順,矜矜業(yè)業(yè),惟恐有違。”
【第5句】:矜智負(fù)能[jīn zhì fù néng]
【解釋】矜:夸耀。夸耀智慧和才能。
【出處】宋·陸九淵《與包顯道書》:“此理茍明,則矜智負(fù)能之人,皆將失其窟宅。”
【第6句】:矜夸凌上[jīn kuā líng shàng]
【解釋】矜:自夸;凌:凌辱。炫耀自夸,凌辱上司。
【出處】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xùn)·文章》:“孫楚矜夸凌上,陸機(jī)犯順履險。”
【第7句】:矜名嫉能[jīn míng jì néng]
【解釋】矜:夸耀;嫉:嫉妒。夸耀自己的名聲而嫉妒賢能。
【出處】漢·崔寔《政論》:“其達(dá)者或矜名嫉能,恥善策不從己出,則舞筆奮辭,以破其義。”
【第8句】:矜功恃寵[jīn gōng shì chǒng]
【解釋】矜:自高自大。自夸功高,依仗恩寵。
【出處】《魏書·王衛(wèi)儀傳》:“太祖以儀器望,待之尤重,數(shù)幸其第,如家人禮。儀矜功恃寵,遂與宜都公穆崇謀為亂。”
【示例】儀矜功恃寵,遂與宜都公穆崇伏甲謀亂。 ——《北史·魏諸宗室》
【第9句】:矜情作態(tài)[jīn qíng zuò tài]
【解釋】作態(tài):故意作出一種姿態(tài)。故意做作。
【出處】清·袁枚《隨園詩話》第九卷:“此子矜情作態(tài),局面太小。”
【第10句】:矜句飾字[jīn jù shì zì]
【解釋】矜:慎重;飾:整飾。形容寫文章時字斟句酌,十分慎重。
【出處】清·周亮工《書影》第六卷:“彼以句字為辭,而不知古之所謂辭命辭章者,指其首尾結(jié)撰,而通謂之辭,非如今人以矜句飾字為辭也。”
【第11句】:矜寡孤獨(dú)[guān guǎ gū dú]
【解釋】矜:同“鰥”,老而無妻的人;寡:寡婦;孤:孤兒;獨(dú):獨(dú)身。泛指沒有勞動力而又獨(dú)居無靠的人。
【出處】西漢·戴圣《禮記·禮運(yùn)》:“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dú)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
【第12句】:矜名妒能[jīn míng dù néng]
【解釋】矜:夸耀;妒:嫉妒。夸耀自己的名聲而嫉妒賢能。
【出處】《后漢書·崔骃傳》:“其達(dá)者或矜名妒能,恥策非己,舞筆奮辭,以破其義。”
【第13句】:矜貧恤獨(dú)[jīn pín xù dú]
【解釋】矜:憐憫;恤:周濟(jì);獨(dú):老年無子的人。憐憫救助貧苦和孤獨(dú)的人。
【出處】《魏書·高閭傳》:“甄忠明孝,矜貧恤獨(dú),開納讜言,抑絕讒佞。”
【第14句】:矜功不立[jīn gōng bù lì]
【解釋】矜:自夸。自以為能立大功而大功必不成。
【出處】《戰(zhàn)國策·齊策四》:“故曰:'矜功不立,虛愿不至。’此皆幸樂其名,華而無其實(shí)德者也。”
【第15句】:矜己任智[jīn jǐ rèn zhì]
【解釋】矜:夸耀;智:聰明。夸耀自己,顯示才智。
【出處】晉·陸機(jī)《丞相箴》:“矜己任智,是蔽是欺。”
【第16句】:矜功負(fù)勝[jīn gōng fù shèng]
【解釋】矜:自恃。自恃有戰(zhàn)功,自信可以取勝。
【出處】《魏書·崔延伯傳》:“丑奴置營涇州西北七十里,當(dāng)原城,時或輕騎暫來挑戰(zhàn),大兵未交,便示奔北。延伯矜功負(fù)勝,遂唱議先驅(qū)。”
【第17句】:矜持不茍[jīn chí bù gǒu]
【解釋】矜持:保持莊嚴(yán)的態(tài)度;不茍:不草率。端莊嚴(yán)謹(jǐn),毫不馬虎。
【出處】方志敏《清貧》:“而矜持不茍,舍己為公,卻是每個共產(chǎn)黨員具備的美德。”
【第18句】:矜奇立異[jīn qí lì yì]
【解釋】夸耀奇特,標(biāo)榜新異。
【出處】郭沫若《論古代文學(xué)》:“我現(xiàn)在說這個話,或許有人以為矜奇立異。但不管大家承認(rèn)不承認(rèn),而我的見解并不是信口開河。”
【示例】郭沫若《今昔集·論古代文學(xué)》:“我現(xiàn)在說這個話,或許有人以為矜奇立異。”
【第19句】:矜能負(fù)才[jīn néng fù cái]
【解釋】自認(rèn)為才能很高。
【出處】《晉書·唐彬傳》:“鄧艾忌克詭狹,矜能負(fù)才,順從者謂為見事,直言者謂之觸迕。”
【第20句】:矜功自伐[jīn gōng zì fá]
【解釋】矜:驕傲,自夸;伐:自夸。自以為有功勞而夸耀。
【出處】《三國志·魏書·鄧艾傳》:“艾深自矜伐。謂蜀士大夫曰:'……如遇吳漢之徒,已殄滅矣。’”
【示例】他們天天乏了,倒說你們連日新時期;倒不是那矜功自伐的。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五十四回
【第21句】:矜奇炫博[jīn qí xuàn bó]
【解釋】以奇異和淵博而夸耀、自負(fù)。
【出處】宋·魏了翁《黃侍郎定勝堂文集序》:“自余詩文雜著率尚體要,不為浮夸,雖世之矜奇炫博者,反若有所不逮。”
【示例】王子年著書皆杜撰,韓、馬特引此以矜奇炫博,非事實(shí)也。 ——清·王士慎《迠經(jīng)堂詩話·遺跡類下》
【第22句】:矜世取寵[jīn shì qǔ chǒng]
【解釋】矜:夸耀;寵:榮耀。炫耀才華,博取時譽(yù)。
【出處】宋·曾鞏《徐復(fù)傳贊》:“歸于退求諸己,不矜世取寵,余論次復(fù)事,頗采其意云。”
【第23句】:矜功負(fù)氣[jīn gōng fǔ qì]
【解釋】矜:自恃。自以為有功而賭氣。
【出處】《晉書·王渾王濬唐彬傳論》:“或矜功負(fù)氣,或恃勢驕陵,競構(gòu)南箕,成茲貝錦。”
【第24句】:矜功伐能[jīn gōng fá néng]
【解釋】矜、伐:自夸。夸耀自己的功勞和才能。
【出處】三國·魏·劉劭《人物志·卷下·釋陵人》:“彼小人則不然,矜功伐能,好以陵人。”
【第25句】:矜牙舞爪[jīn yá wǔ zhǎo]
【解釋】矜:通“兢”,動。形容猙獰兇猛。
【出處】明·劉基《題群龍圖》:“峽外六龍獰以兇,矜牙舞爪趹戰(zhàn)攻。”
【第26句】:矜愚飾智[jīn yú shì zhì]
【解釋】裝作有智慧,在愚人面前夸耀自己。
【出處】戰(zhàn)國·宋·莊周《莊子·山木》:“ 飾知(智)以驚愚。”
【示例】豈嘗有廬陵之《新五代史》、晦庵之《通鑒綱目》咬文嚼字,矜愚飾智。 ——梁啟超《論書法》
【第27句】:矜己自飾[jīn jǐ zhì shì]
【解釋】矜:夸耀;自飾:自己頌揚(yáng)。夸耀稱贊自己。
【出處】《后漢書·鄭興傳》:“囂矜己自飾,常以為西伯復(fù)作,乃與諸將議自立為王。”
【第28句】:矜平躁釋[jīn píng zào shì]
【解釋】指心平氣和,有涵養(yǎng)。
【出處】《負(fù)曝閑談》第十三回:“就以陳鐵血這樣的矜平躁釋,也要被他們鼓動起來,其余初出茅廬的少年子弟,是更不用說了。”
【示例】得坐光風(fēng)霽月中,矜平躁釋百憂空。 ——柳亞子《毛主席招談于紅巖嘴辦事處歸后有作》詩之二
【第29句】:矜才使氣[jīn cái shǐ qì]
【解釋】矜:自夸;使氣:意氣用事。倚仗自己的才能,使意氣,不謙虛。
【出處】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十五回:“先生學(xué)問淵博,矜才使氣,醫(yī)卜藝術(shù)之書,無不周覽。”
【示例】一個個字都象幽靜的處女,沒有點(diǎn)點(diǎn)兒矜才使氣的意味。 ——葉圣陶《鄉(xiāng)里善人》
“矜”結(jié)尾的成語
【第1句】:業(yè)業(yè)矜矜[yè yè jīn jīn]
【解釋】小心謹(jǐn)慎的樣子。
【出處】《宋書·明帝紀(jì)》:“業(yè)業(yè)矜矜,若履冰谷,思與億兆,同此維新。”
【第2句】:折銳摧矜[zhé ruì cuī jīn]
【解釋】銳:銳利;矜:自尊自大。銳氣和自尊遭到了打擊。
【出處】《楚辭·九嘆·憂苦)》:“留思北顧涕漸漸兮,折銳摧矜,凝氾濫兮。”
“矜”在中間的成語
【第1句】:不矜細(xì)行[bù jīn xì xíng]
【解釋】指不注重小事小節(jié)。
【出處】語出《書·旅獒》:“不矜細(xì)行,終累大德。”
【示例】顧又噭然哀鳴,忘夙債而念夙隙,是先生猶有蓬之心也。所謂不矜細(xì)行者,乃至此乎? ——清·和邦額《夜譚隨錄·阮龍光》
【第2句】:恃才矜己[shì cái jīn jǐ]
【解釋】自恃有才,驕矜自負(fù)。
【出處】《隋書·煬帝紀(jì)下》:“恃才矜己,傲狠明德,內(nèi)懷險躁,外示凝簡,盛冠服以飾其奸,除諫官以掩其過。”
【第3句】:不矜不伐[bù jīn bù fá]
【解釋】矜、伐:自夸自大。不自經(jīng)為了不起,不為自己吹噓。形容謙遜。
【出處】《尚書·大禹謨》:“汝惟不矜,天下莫與汝爭能;汝惟不伐,天下莫與汝爭功。”
【示例】自覺筆勢如群山起伏,連綿不斷而一氣呵成,說理極其酣暢,而文氣不矜不伐,頗為動聽。 ——高陽《清宮外史》上冊
【第4句】:伐功矜能[fá gōng jīn néng]
【解釋】伐、矜:夸耀。指吹噓自己的功勞和才能。形容居高自大,恃才傲物。
【出處】西漢·司馬遷《史記·太史公自序》:“奉法循禮之吏,不伐功矜能,百姓無稱,亦無過行。”
【示例】齊王伐功矜能,謀不逮下,廢黜賢良,信任諂諛。 ——《七國春秋平話》后集中卷
【第5句】:負(fù)材矜地[fù cái jīn dì]
【解釋】指以其才能、出身而自負(fù)驕矜。
【出處】《文選·劉孝標(biāo)〈辯命論〉》作者“劉孝標(biāo)”唐·李善注:“[孝標(biāo)]負(fù)材矜地,自謂坐致云霄,豈圖逡巡十稔而榮慚一命。”
【第6句】:飾智矜愚[shì zhì jīn yú]
【解釋】裝作有智慧而在無知者面前夸耀。
【出處】戰(zhàn)國·宋·莊周《莊子·山木》:“飾知以驚愚,修身以明污。”
【示例】成湯偽讓,仲尼飾智矜愚。斯數(shù)言者,戰(zhàn)國有之。 ——明·胡應(yīng)麟《少室山房筆叢》
【第7句】:好自矜夸[hào zì jīn kuā]
【解釋】驕傲自滿,喜歡夸耀自己。
【出處】《周書·宣帝紀(jì)》:“好自矜夸,飾非拒諫。”
【第8句】:孤獨(dú)矜寡[gū dú guān guǎ]
【解釋】泛指無依無靠的人。
【第9句】:奮矜之容[fèn jīn zhī róng]
【解釋】矜:自以為是;容:態(tài)度。自我認(rèn)為比別人有能力的一種驕傲表現(xiàn)。
【出處】《荀子·正名》:“有兼聽之明,而無奮矜之容;有兼覆之厚,而無伐德之色。”
【第10句】:傲上矜下[ào shàng jīn xià]
【解釋】矜:自夸。對上對下都自傲自大。
【出處】明·馮夢龍《醒世恒言》卷二十九:“卻說盧柟素性剛直豪爽,是個傲上矜下之人。”
【第11句】:奮矜伐德[fèn jīn fá dé]
【解釋】奮矜:競相夸耀;伐德:自夸其德。指驕傲自大,夸耀不實(shí)。
【出處】《荀子·正名》:“有兼聽之明,而無奮矜之容;有兼覆之厚,而無伐德之色。”
【第12句】:自矜其勇[zì jīn qí yǒng]
【解釋】矜:自以為賢能。自以為勇敢過人
【出處】明·周承邦《兵家要領(lǐng)·戒驕篇》:“驕則自高其功,自神其智,自矜其勇。”
【第13句】:恃功矜寵[shì gōng jīn chǒng]
【解釋】恃:倚仗;矜:自尊自大。倚仗自己有功受寵而作威作福。
【出處】《新五代史·安得誨傳》:“雖其盡忠勞心,時有補(bǔ)益,而恃功矜寵,威福自出。”
【第14句】:束帶矜莊[shù dài jīn zhuāng]
【解釋】束:扎束;帶:玉帶,朝廷服飾;莊:莊重。腰扎玉帶,態(tài)度莊重。
【出處】南朝·梁·周字興嗣《千字文》:“帶束矜莊,徘徊瞻眺。”
【第15句】:不矜不盈[bù jīn bù yíng]
【解釋】矜:矜持,拘謹(jǐn);盈:多余,過分。不矜持,不過分。形容態(tài)度把握有分寸。
【出處】唐·韓愈《河南府法曹參軍盧府君夫人苗氏墓志銘》:“既壽而康,既備而成,不歉于約,不矜不盈。”
【第16句】:自矜功伐[zì jīn gōng fá]
【解釋】指居功自傲。
【出處】《漢書·陳涉項(xiàng)籍傳贊》:“[項(xiàng)羽]自矜功伐,奮其私智而不師古,謂霸王之業(yè),欲以力征經(jīng)營天下,五年卒亡其國。”
【第17句】:哀矜勿喜[āi jīn wù xǐ]
【解釋】矜:憐憫。對落難者要同情而不要幸災(zāi)樂禍。
【出處】《論語·子張》:“如得其情,則哀矜勿喜。”
【示例】屢勸他緩獄恤刑,哀矜勿喜,偏姑父習(xí)以為常,遂致怨家挾恨。 ——蔡東藩、許廑父《民國通俗演義》第九十七回
【第18句】:負(fù)地矜才[fù dì jīn cái]
【解釋】指以其才能、出身而自負(fù)驕矜。
【出處】《南史·蔡凝傳》:“他日,后主謂吏部尚書蔡徵曰:'蔡凝負(fù)地矜才,無所用也。’”
【第19句】:恃才矜貴[shì cái jīn guì]
【解釋】恃:倚仗;矜:自尊自大。倚仗自己才高位重而傲慢。
【出處】《隋書·牛弘傳》:“時楊素恃才矜貴,輕侮朝臣,唯見弘,未嘗不改容自肅”
【第20句】:哀矜懲創(chuàng)[āi jīn chěng chuàng]
【解釋】哀、矜:憐憫;創(chuàng):懲罰。愛憐而又責(zé)罰。
【出處】宋·蘇軾《刑賞忠孝之至論》:“有一不善,從而罰之,又從而哀矜懲創(chuàng)之。”
【示例】人的感情是很復(fù)雜的,哀矜懲創(chuàng)的現(xiàn)象時而有之。
【第21句】:不矜而莊[bù jīn ér zhuāng]
【解釋】矜:自尊自大;莊:莊重。不自養(yǎng)自大而顯得莊重。
【出處】《禮記·表記》:“子言之:'歸乎!君子隱而顯,不矜而莊,不厲而威,不言而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