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天佑》讀后感300字
當觀看完一部作品后,一定有不少感悟吧,這時候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后感了!如何才能寫出一篇讓人動容的讀后感文章呢?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讀后感范文,歡迎大家閱讀分享借鑒,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詹天佑》讀后感300字篇一
在課文中,我們看到了詹天佑不怕帝國主義對中國的要挾,以及那種強烈的愛國精神。我們還從詹天佑帶領工人修建鐵路的整個過程中,看到了他的工作能力。
讀完這篇文章,我體會最深的是詹天佑對工作的嚴謹態度。他經常勉勵工作人員說:“我們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點兒馬虎,‘大概’,‘差不多’這類說法不應該出自工程人員之口。”他親自帶著學生和工人,扛著標桿,背著經緯儀,在峭壁上定點、測繪。讀到這兒,我不禁為詹天佑一絲不茍得精神而感到欽佩。同時,也為自己的馬虎而感到羞愧。
因為我是一個出個名的“馬虎小子”,語文中經常會出現類似把漢字“休”寫成“體”,把“毅力”寫成“毅立”這樣的錯誤;數學中也會把36個桃子數成了35個,把200:60算成了20:3……“粗心大意”就好像是一頂帽子永遠戴在我的頭上,又好像是與我“形影不離”的好朋友。“大概”和“差不多”就是我在數學方面使用頻率最高的兩個詞語了。
記得以前,我經常是做完一份試卷不檢查就直接交卷,得不得一百分,要么靠自己的運氣好沒有把題目做錯,要么靠老師改卷時看走眼沒有發現我出的錯,我從來不認為“分數能掌握在自己手中”。所以等老師批改完,把試卷發下來講評時,我經常會后悔連天:埋怨自己怎么沒有好好省題,理解錯了;或者埋怨自己計算錯了,甚至埋怨自己怎么會把題目中的數字抄錯……真可謂五花八門,漏洞百出。通過這一課,我明白了做什么事情都要細心,這是做事情的態度它能決定這件事情能否完美。
現在,我每次做完試卷后,會認認真真地檢查好幾遍,盡量交出一份讓自己滿意的卷子。這個學期,我的各門功課的考試都能接近滿分或者滿分。老師表揚我逐漸改掉了馬虎的壞毛病,成績穩定了,爸爸媽媽也為我感到高興。我體會到細心帶來的好處,不會再在老師講評試卷的時候唉聲嘆氣了!
《詹天佑》讀后感300字篇二
《詹天佑》一課給我們介紹了一位愛國工程師的不朽功績。他功課優秀,考取第一批赴美留學生,并以優異成績畢業;他報效祖國,學業完成后依然回國為國效力;他熱愛祖國,用自己的知識設計建造了中國人自己的第一條鐵路;他善于創造,首創的“人”字形鐵路,解決了當時的難題。通過讀這篇課文,給我啟發最大的有兩點。
一是他一絲不茍。他曾多次和工人們說,“‘大概、差不多’不能出自工程人員之口。”不僅僅是工程人員,無論學習還是工作,無論哪個行業,都應該一絲不茍。
看看詹天佑,再想想自己的學習,簡直是天壤之別。自己有時候學習不認真,做作業馬虎潦草,寫作文經常有錯別字。當時他們工作條件十分艱苦,我們現在的學習環境這么優越,如果學習還不認真,怎么對得起老師和家長呢?
課文中提到為完成地形勘測,詹天佑向當地有經驗的農民請教,這種不恥下問的精神值得每一個人學習。他沒有以“海歸”自居,沒有以為自己是博士而看不起農民,反而虛心向農民學習。
“三人行必有我師”,他善于發現每個人的優點并積極學習。就像我們班集體中的每一個同學,都有自己的優點,大家都應該互相學習各自的長處,遇到難題不能不懂裝懂,該問就問,向懂得人請教,這樣學習中的難題就你迎刃而解。
通過《詹天佑》這篇課文的學習,使我們重溫了這位愛國工程師的學習、成長和成才的過程。讓自己認識到每一位學生只有從小好好學習,熱愛祖國,胸懷大志,才能成為一個對社會、對國家、對民族有用的人才。
《詹天佑》讀后感300字篇三
學習完《詹天佑》這篇課文,其中,詹天佑那堅定的意志令我受益匪淺。
詹天佑這篇課文主要記述了:1905年,詹天佑在帝國主義的阻擾要挾下,克服重重困難,成功主持修筑京張鐵路,表現了詹天佑杰出才干和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
學習完這篇課文,我陷入了沉思:如果當時詹天佑的意志不堅定,被帝國主義的話給擊敗了,那后果會是怎樣的呢?或許京張鐵路會修建失敗會去求助帝國主義,修筑權便轉移為帝國主義之手……是堅定的意志使詹天佑與工人們創造了奇跡。
讀到這兒,我不由得想起自己經歷的一件事:在五年級的時候,我光榮地被老師任選為管理員,前先,班級里是風平浪靜,但好景不長,各種各樣的難題漸漸地浮出了水面。
同學們有的不服氣被我管理著,所以下面出現了不少議文:“你瞧瞧林瑯,膽子這么小,怎么還被任選管理員啊!”“林瑯這種人,我倒要看看誰會愚昧到乖乖聽她的話。”“真想讓林瑯下臺,最討厭有人縛束我的自由!”……有的把我當作了空氣,置之不理;還有的似乎吃了雄心豹子膽,竟敢跟我唱反調……
不知道為什么,也不知道是什么東西,把我原先的自信滿滿,下定決心……都煙消云散,不見蹤影了;此時的我心里充滿了絕望,悲傷……就如一個飽滿的氣球,變成了一個泄了氣的氣球。我心里迷茫地想:是,我的膽子是小,是,我的能力并沒有比在座的施瑾洋、詹顯、葉卓琳等同學強……看來,我真的不適合擔任管理員,我不是班級的領頭雁,看來又要讓老師失望了!
我垂頭喪氣,打算就此半途而廢。然而,望望班級被同學們鬧得如一個熱火朝天的`菜市場,不禁皺了皺眉頭,心里猶豫不決地想:這就是所謂的先進班級?怎么如此不堪入目!現在有沒有人大膽地站出來管理秩序……難道就那么讓他們放任下去,繼續讓他們膽大妄為?如果被別人傳出去,那真是糗大了!俗話說:“人要臉,樹要皮!”不行,我不能逃避現實,我要擔當起來,不讓這種情況一直惡化下去!
我迅速地站了起來,三步并作兩步地走上講臺,用洪亮的聲音哄道:“安靜!看看你們成何體統!從現在起,全體靜靜寫作業,不然,名字寫在黑板上。”大家可能被我的魄力給震撼到了!立刻鴉雀無聲,紛紛開始做起各自的事情……經過幾天的嚴厲整治,班級里的現象開始好轉了!同學們不再大聲喧嘩了;做事情十分認真……令人高興!
讀著《詹天佑》,再想想自己的事例,是啊!鍥而不舍,金石可鏤;鍥而舍之,朽木不折。讓我們向最可怕的敵人說再見吧!
《詹天佑》讀后感300字篇四
詹天佑是我國杰出的愛國程工師,從北京到張家口這一段鐵路就是他成功修筑的,這就是京張鐵路。
從課文中,我知道當時由于清朝政府的腐敗無能,中國遭受了帝國主義國家的侵略和欺辱。詹天佑不怕困難,不怕嘲笑,依然接受了任務。最后修筑成功從而長了中國人民的志氣,滅了帝國主義的威風。我為詹天佑的杰出愛國精神而自豪。
當讀到詹天佑勘測線路時所說,所做,所想,心頭不僅微微一陣。詹天佑對工作嚴肅的態度,和那不怕艱難,認真,不怕吃苦,身先士卒的工作作風,還有遇到困難,他總是為自己為別人鼓舞的愛國之心,與我們相比是如此偉大。我們平時遇到一丁點兒困難和壓力就不想吃苦,沒有勇氣,做事馬馬虎虎,說別人的壞話,揭別人的短處。
學習了《詹天佑》一課,我們是不是該反省一下了?
詹天佑的杰出在于實踐。他能根據不同的山勢采用不同的開鑿方法。居庸關隧道采用從兩端同時鑿進的辦法;八達嶺采用中部鑿井法,使工期縮短了一半。為了解決火車爬坡問題,他又設計了一種人字形線路。
看到這里,我羞愧萬分。平時的數學作業老是一種模式,按老師教的方法去做,如果遇到難題,用這種方法又不行,我就只會死腦筋解題。詹天佑叔叔為了國家的榮譽,創新設計了鐵路路線。今后我要向詹天佑叔叔那樣具有創新精神。
詹天佑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好兒子,京張鐵路工地上永遠開放著詹天佑這朵奉獻之花,他將永遠開在中國人民的心目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