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硬核“檢討書”走紅,看似在認錯實則
學生時代,同學們難免會犯錯,但畢竟現在是法制社會,再加上家長對孩子一舉一動的關注,所以老師基本上對學生的處罰也不會是肢體上的,有時候寫篇檢討書,知錯就改也就翻篇了。
但小學生寫檢討書會按部就班嗎?可能很多人認為,老老實實寫出自己的錯誤,并寫出改正的決心,基本上事情也就過去了,但小學生似乎更想找點“刺激”。
小學生硬核“檢討書”走紅,看似在認錯實則是叫板,老師:重寫!
“只要你不罰我,你是啥都行”
其實小學生犯錯誤是常有的事,作為老師來講也是司空見慣,只不過為了避免再次犯錯誤,老師也會讓同學們寫檢討書進行警告。
而從這名小學生的檢討書中能夠看出,因為自己沒有按時上操場跑步,沒有遵守班級紀律,讓整個班級扣分,所以寫了一篇檢討書,從檢討書中最后一句話就能看到,只要老師不罰我,你是啥都行,無論是園丁還是蠟燭,都可以。
“字里行間透露著對老師的不服”
有些同學可能沒有完全理解老師讓自己寫檢討書的深刻意義,所以就會覺得,只要讓自己寫檢討書,那一定是自己錯了,只要認錯就對了。
所以從這張檢討書中,能夠看出這名同學一直在認錯,但看上去在承認錯誤,實則好像字里行間都在透露著對老師的不服,也不知道老師看到后是怎樣的表情。
“看似在認錯,實則在叫板”
小學生的想法實際上是比較簡單的,不過有時候他們可能會比較犟,有些事情總會覺得不是自己的錯,從檢討書中就能處看他們的倔強。
不過有些檢討書里存在的“貓膩”確實讓人無法分辨,就像是這張檢討書,如果不是老師用紅色的筆圈出來,可能很多同學都沒有看出來,看上去是在認錯,實則就是在和老師叫板,而老師也直言:重寫。
“偷偷告訴你我爸的身份”
小學生雖然精力旺盛,但有時候可能休息不好,也會導致他們上課的時候溜號,甚至有些小學生還會上課呼呼大睡,老師表示也很無奈,只能讓他們寫檢討書來意識到自己的錯誤。
不過從這篇檢討書中,卻看見了這名小學生的身份,難道是在嚇唬老師嗎?不過和老師玩這些小心思,自然是沒有用的,到最后可能還是得要“重寫”。
對于老師讓寫檢討書這件事,家長的態度各有不同
現在每個孩子都是父母掌心里的寶,他們面對孩子在學校里受到的任何處罰,可能都會放在心上,而對于老師讓寫檢討書這件事情,每位家長的態度也是不一樣的。
有些家長認為,對于小學生來說,寫檢討書根本就是在浪費時間,因為他們根本不會往心里去,就像我們所看到的,有些小學生想方設法在檢討書里加入一些“靈魂”操作,只能給老師增加負擔,也影響了同學們的學習時間。
但有些家長卻認為,可能對于小學生來說,寫檢討書是再正確不過的行為,如果不寫檢討書,可能很多老師面對小學生會顯得束手無策。
如果換做口頭去訴說,可能也起不到什么作用,更不能動手去打學生,所以應該理解老師的用心良苦。
其實作為老師來講,他們寧愿讓同學們不犯錯,也不愿意讓他們寫檢討書,因為老師也深知這檢討書對于同學們來說沒有太大的用處,但也是無奈之舉。
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家長也應該起到引導作用,不要全指著老師
老師在同學們的學習生涯中只不過起到的是促進的作用,老師將所具備的知識全部傳授給同學們,但最終同學們的學習成果,還要看他們的自身努力。
很多家長可能會認為,既然已經將孩子送去學校,老師就應該全權負責,但老師也是人,他們并不是萬能的,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天性,尤其是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天生活潑好動,老師在管教起來難度也比較大。
那么在這個時候,家長就要從中起到引導的作用,要學會和老師站在同一個位置,畢竟大家的出發點都是一樣的,那就是為了孩子的學習成績著想。
有時候可能老師對孩子的一些行為感覺到束手無策,是因為擔心家長的過多注重,所以在行為上也會約束自己,那么這個時候家長就要從中調節,可以和孩子溝通,不要將全部的責任都推卸到老師身上。
今日話題:你還看過小學生哪些有趣的檢討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