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家長會發言1
二年級家長會發言1
二年級家長會發言稿
尊敬的各位家長:
你們好!感謝你們如約而至來參加今天下午的家長會,也感謝你們長期以來對學校、對班級工作的大力支持和幫助。我們今天能有機會坐在一起,是為了一個共同的目的,那就是為了孩子的學習和進步、更為了孩子的明天。我們召開這個家長會,主要目的也是希望家長多了解孩子的在校表現,加強家校的聯系,希望得到家長進一步配合,做好下一步工作!第一方面:班級介紹
總體來說班上的孩子都比較乖巧聽話,班級學習氛圍較好,能夠積極參與學校的各項活動。1、早讀情況:大部分學生能夠參與每天的早讀,。但是試想每天早讀來遲幾分鐘就比其他孩子少讀至少三篇文章,一個星期就是十五篇,一個月,一個學期呢?所以,我還是希望那幾位家長能讓孩子參與到集體讀書當中來。
2、上課情況:
大部分學生能認真聽講,部分同學如:。熱愛朗讀,朗讀課文非常有感情的同學有
也有一部分后起之秀,雖然發言次數不多,但是相信通過鼓勵能夠使他們在以后的課堂里更積極主動。有的孩子在學校表現比較內向,家長對此也不必過于擔心。課堂上做到傾聽與思考很重要,至于表達,有的學生可能喜歡單獨地交流或者文字的交流,這并不表示他的學習效率低下。我也會在課堂上隨時關注并點名檢查他們的聽課情況。不過,班上也有少數同學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學習習慣差,需要家長和老師更多的關注。
4、作業完成:除極少數個別學生,其他同學作業都能按時完成,其中部分同學,如等同學書寫認真。但是,我也能常常看到這樣的作業:書寫字跡潦草、寫話篇幅短小、答案錯誤連篇。課堂作業如果不合格,當時檢查當時重寫,也許還有實效性。但是如果一個學生家庭作業也是如此,不僅沒有時間給予反饋,還有可能讓學生抱著僥幸心理抄答案,蒙混過關,養成拖拉磨蹭和補作業的習慣。于是,作業的糾正成了擺設,最終我們看到的就是那么大的差距。第二方面:說說期中檢測。
參考人數:70人,最高分:100,共1人,90分以上(含100):共60人,80分以下:3人,最低分:52。整體來看,大部分學生字詞掌握比較扎實,出錯較少;能夠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寫話能認真審題,按要求來寫,意思完整,語句通順。
當然,現在的社會并不是一味地看分數,他們更關注的是孩子的能力,注重孩子的全面發展,教師也是一樣。不過,從這張試卷上也可以看出一些問題,有的孩子分析理解能力,寫話能力還有待加強。
家長對孩子拿回家的單元檢測卷不要只看分數,有時卷子難一點,可能大家都考得不好,要認真檢查,幫助找問題,幫助孩子弄懂,督促孩子訂正好,然后簽好字。第三方面:經驗交流1.激發孩子的識字興趣。
現在有不少家長已經發現生字教學越來越難,如何讓孩子對學習生字感興趣,不僅是老師的責任,也是家長的責任。平時,隨時隨地都可以讓孩子認識生字,比如:上街,可以和孩子一起看路邊的招牌;逛商場,認識商品標簽上的事物名稱等等。這樣,孩子識字的興趣可能會更濃。2.關心孩子的學習。
平時督促孩子學習,家長可以參考以下幾方面:
(1)孩子做作業時,桌面請保持干凈,除了作業本、鉛筆、橡皮、墊板之外的學習必需品,其它的東西都收起來,不要分散他的注意力。
(2)孩子做作業時,家里人請不要大聲說話,如果開電視或者電腦,聲音要放得小一些,最好孩子聽不見。
還有的家長總說孩子在家不肯讀書,我知道,現在都是獨生子女,家長都非常的疼愛孩子,事事都順著他們,孩子們往往以自我為中心。我想,家長肯定不希望這樣,所以我想告訴大家一句話,教育孩子也是要有手段,有方法的,要有一定的獎罰制度,以培養孩子積極的、健康的成長。這就是說,達不到某個標準的時候,一定要有所限制,要懲罰,這個懲罰一定要剝奪他最喜歡的事情,這個時候不能心疼孩子,這沒關系。但是他達到這個標準之后,你就得獎勵他最喜歡的事情。孩子通過這樣的調整,慢慢地就習慣了。習慣培養的奧秘,可以總結出一句話:培養好習慣用加法,改正壞習慣用減法。有一名話說得好:偉大的教育來自生活點滴。要時時刻刻關注著孩子,發現問題及時地加以糾正和疏導。特別是在學習方面,知識就是要一步一個腳印學下來,這樣才不會感覺特別吃力,也能及時地跟上班級的整體水平。3、培養孩子的閱讀能力,拓寬孩子的知識面。本學期,我和孩子們一起利用閱讀課和課間的時間讀課外書和小學生語文學習中的部分文章。但是,還是覺得讀得太少,尤其是那些回家還沒有真正讀起來的同學,是沒有新書讀,還是沒有人讀給他們聽或者督促他們讀呢?識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等等,這些都可以在閱讀中潛移默化地得到訓練,而且孩子們興致很高,不需要面對任何考核。這種一舉多得的學習方式,為什么得不到重視呢?現在孩子們可以讀的書太多了,繪本、經典童話、國內外兒童小說等等,每學期多讀幾本書,能讓孩子感受到文字的魅力,更加喜歡語文。
4.培養孩子的寫話能力,提高寫話水平
作為家長要如何消除孩子對寫作的恐懼感,指導自己的孩子寫話呢,相信這個是大家都非常關心的一個問題。我覺得以下幾點,可以供給大家參考:
(1).經常交流。家長要經常在和孩子散步、閑聊的時候,從側面告訴孩子:寫作文實際上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就是把你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有順序的寫下來。你想怎么寫就怎么寫,把自己的想法盡量表達清楚就行了。比如說,你要向別人介紹橘子,你就要寫寫橘子的樣子、顏色、味道、用途等。你要向別人介紹你去過的一個地方,你就要講清楚那里有什么景色,哪些最好玩等等。我經常在孩子的頭腦里灌輸這樣的問題,時間長了,孩子就覺得寫作原來是件很簡單的事情。
(2).幫助孩子選材。
1)讓孩子回憶做過的事情,看看哪些事情體驗很深,孩子有過親身體驗,孩子就覺得好表達,就愿意表達。而且能夠寫出真情實感。
2)沒有體驗過的事情,可以引導孩子仔細去觀察,讓孩子動手、動口、動腦,經歷了這樣的過程以后,孩子再寫就感覺簡單多了。
3)寫作之前,讓孩子口述??谑龅哪康?,就是讓孩子思路清晰,確定寫作的內容和順序。因為孩子年齡比較小,她還不會組織語言,不會確定文章的中心,所以我們應該扶一把。家長可以邊聽孩子說,邊加上一些關聯詞,把孩子的思路往下引導。舉個例子:比如一位家長在引導孩子寫到小北湖游玩的文章的時候,可以先問問孩子想寫什么?孩子說:“寫去小北湖玩的事。”你重點寫什么呢?孩子說:“寫逮小蝦、小魚。”心情怎么樣?孩子說:“我很高興?!彼驼f:“對,你就圍繞著你怎么高興寫就行了?!焙⒆娱_始敘述:“前天,我們一家到北湖去玩?!奔议L說:“一路上,我看到”孩子接著說:“我看到馬路兩邊有梨樹、桃樹、杏樹、蘋果樹,到處是綠色,可美了!我們來到一條小河邊。家長說:“我看到”孩子說:“我看到河里的水很清,清的可以看到河底的沙石,河面上還有幾只大白鵝在自由自在地玩耍。水里有很多小魚和小蝦?!蔽艺f:“我就”就這樣,當孩子遇到問題或卡殼時,這位家長就給孩子一點提示,孩子說:“我還逮了小蝦和小魚?!痹陉P鍵體現高興的時候,她就用一句話結束了。他就提醒孩子:“你是怎么逮的?”“逮不著的時候怎么想、怎么做的?”家長的用意很簡單,就是讓孩子圍繞文章中心表達的更具體,更生動,學會表達,幫孩子度過一個難關。時間久了,孩子就知道怎么去說,這樣孩子就不感到困難了。
(3).讓孩子有一種成就感,寫完一篇文章以后,讓她在大家面前讀一讀。給孩子創造機會,讓孩子展示,會增添孩子的信心。并且家長可以經常表揚上幾句,孩子顯得格外高興。即使孩子寫的文章不是很好,你的一句夸贊,孩子也會信心百倍,孩子有了成就感,才愿意去寫。
(4).多讓孩子讀書。家長可以幫助孩子訂閱一些適合孩子年齡段的刊物,也可以經常帶孩子去新華書店去看看書。另外家長還可以幫助孩子在圖書館辦借書證,讓孩子多讀書,對孩子是有好處的,對提高孩子的閱讀、習作都有很大的幫助。
(5).鼓勵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寫的時候一定要格式要規范,語句要通順,無錯別字,有常用的標點。要想讓孩子們喜歡表達、喜歡寫作,老師、家長都得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孩子們的寫作成果,讓孩子們享受成功的喜悅。有條件的花些時間把孩子的作文打印出來,定期把孩子的作文整理成冊。這既可以作為孩子童年的記憶珍藏,又讓孩子覺得自己是多么了不起,使他寫作的熱情越來越高。第四方面:提出建議
如今,下一代的教育問題已成為了社會普遍關注的熱點和焦點,重視和改進家庭教育,已越來越成為廣大教育工作者和家長的共識。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在家庭教育上形成的一個個誤區,會給孩子的心靈帶來的負面影響,將對孩子的一生造成延誤。高爾基曾說:“愛自己的孩子這是連母雞也會做的事,但如何教育好他們,卻是一個嚴重的問題?!苯裉欤覀冋匍_本次家長會,就是希望家長們能一如既往地做好以下幾點:
1、思想上要繼續引導孩子。
作為家長,我們平時要教育孩子愛勞動,講文明,尊敬長輩,待人有禮。教育孩子該做的事,自己首先做好,以身作則的教育魅力是巨大的。試想一個做任何事都精益求精的家長,他的孩子一定是個認真細致的孩子;反之,生活在一個關系不和睦,環境臟亂的家庭中的孩子,他的行為也是粗魯、暴躁的?!靶湟字币惨讖潯?,只要我們從小教育引導好孩子什么事該做,什么事不該做,那對孩子今后的成長是十分有利的。
2、行為上要繼續輔導孩子。
英國作家薩克雷有這樣一句名言:播種行為,可以收獲習慣;播種習慣,可以收獲性格;播種性格,可以收獲命運。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好的習慣對于一個人的一生都是十分重要的。而有些家長沒有認識到這一點,忽視了對孩子良好習慣的培養??赡苡械募议L會說:我工作很忙,沒有時間。但實質上孩子身上良好的習慣是在平時的生活中點點滴滴累加起來的,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良好的習慣是成功的保證,而一、二年級又是養成良好習慣的關鍵時期。因此,一年級時我們強化對學生進行良好習慣的培養,包括學習習慣、行為習慣、生活習慣等。其中良好的學習習慣則包括作業習慣、聽課習慣、閱讀習慣。經過一年多的培養,咱班大多數學生養成了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但還有少部分學生尚未養成良好的習慣,行為方面表現為自由散漫,自控能力差,學習方面則表現為學習態度不端正,課堂作業拖拉,回家作業經常不做、漏做,字跡潦草,錯誤率高,上課思想開小差等。正因為如此,這些學生的學習往往都不盡如人意。我知道,我們這些學生的家長肯定也是十分著急,有的家長說,我打也打了,罵也罵了,可孩子就是不聽我的話,或者就是打的時候怕了,好了一段時間,可過一陣老毛病又犯了。的確是這樣的,孩子的行為具有可塑性,但也容易反復,所以我們家長一定不能急于求成,要循序漸進、循循善誘。另外,要積極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動手能力。我發現班里有一些孩子到現在書包都不會整理,自己的鞋帶松了,也不會系,這可能與家長的包辦有關系。其實在很多事上,我們家長只要多引導孩子,多輔導孩子,他們能做的很好。在學校里,我們就是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布置教室,自己去整理教室,這樣一點點放手鍛煉,孩子的能力就慢慢提高了。
3、學習上要幫助孩子。
有些家長總以自己忙找借口,對于孩子的學習很少過問。其實現代社會人人過著節奏緊張的生活。但是孩子的成長是我們的希望,我想大家每天抽出5-10分鐘,還是可以的。如在飯后或者在餐桌上和孩子聊一聊學校的情況,問一問最近的學習的內容,然后幫助他默寫一下詞語,背誦一下古詩,出上幾道數學題,甚至和他們一起讀讀課外書籍。這樣既可以增進與孩子的親密關系;還可以幫助孩子提高學習成績,好處是多方面的。
以上就是我提出的一些建議,不妥之處,懇請家長們批評指出。如果我們在教學中有什么不合理之處,也歡迎家長們能坦誠與我們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