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會科任老師發言稿短一點 寶雞一中:那
——青年教師教育智慧培訓會發言稿
文\龍笑咪
能坐在這里,首先是因為資歷夠老;其次是因為,我是一個“有故事的人”。(笑聲)先和大家分享兩個真實的故事。
男,中年社會精英一枚,前年曾去美國斯坦福大學進行交流學術,事業成功,人生贏家。所以說我有幸和“斯坦福”,只隔了一個~他!你一定在心里默認了他的“學霸”人設!其實非也!中學時期的他,經常到處打架惹事,欺負同學……我作為他的班主任老師,經常跟在他屁股后面幫他“善后”。他絕對算是老師眼中的“問題學生”!
08屆還有一個英語考29分的男生。為了幫他提高成績,我下決心和他“死磕”到底。放學留他背課文,一直到晚上9點,他也沒背過。孩子向饑腸轆轆的我求饒:“老師我真的背不過,你放棄我吧!”這個學生后來成為上海世博會一個場館的設計者!
隨著我教育生涯的不斷拉長,這樣的例子越來越多,舉不勝舉!于是我也在思考:當年的我,是不是太狹隘了! 我為什么要把他們套在一個標準里批量生產呢?愛動物的他和愛美術的他,盡管英語都考不及格,可是誰又能阻擋他們“活出自己”呢?
可是當時,我們為什么會覺得,對這樣一些孩子簡直無能為力呢?那是因為:一是看不到~那時因為年輕,我們缺乏看的能力;二是等不及~那時還沒有足夠的耐心;三是我們對生命缺乏想象力~我們還沒有練就一雙識人慧眼;四是我們狹隘的人才觀--我們定了那么多我們喜歡的、愚蠢的標準,刻板去套每個學生。
現代社會,成才的途徑太多元化了,孩子的發展路徑真可謂“貧窮會限制我們的想象力”。而更多的孩子需要的是成“人”。基礎教育階段,“讓一個孩子像一個人,再有一點才、有一點創新,讓一個人孩子知道做人的底線,讓一個孩子掌握基本的學習方法。就是基礎教育階段教師應該做的事情。”這是教育界泰斗于漪老師的忠告。
如果為師從教是“渡人”的事業,回顧二十九年的教學生涯,誠實地說,還沒有看到哪個學生不可“渡”。學生們長大后都有了自己的事業,自己的人生。他們在自己的生命軌道上前行,對這個世界都有貢獻,都有感悟,成就有大小、悟道有深淺,但生命沒有高下尊卑之分。生命,只要在路上,就是風景,就能看到風景。
可是曾經有多少年,這幫熊孩子讓我多抓狂啊!
跳出“三界”外,(紀律、排名、榮譽),才有好教育。是什么時候,那種寬容和從容已經在我心中生根了呢?03年是我班主任生涯的一個分水嶺,我從“偶像派”逐漸轉型“的時期,我要感謝的是生活閱歷。我發現自己看孩子、看世界的眼光有了很大的調整和改觀。確確實實,我已經不再是一個功利的教育者了,開始轉型為教育的人道主義者:內心平靜,幸福充盈。我開始思考:作為教師和一名班主任老師,我能夠給予另一個生命個體什么有用的東西?
如今的我,對那些按照常規的道德標準來看,也許很失敗的生命,也有了更多的理解和悲憫。他們也在成長,雖然暫時他們可能是落后者、忤逆者、反動者、被拋棄者…無論怎么樣,他們依舊在自渡和被人渡。這是一定的。
渡人得先渡己。
Papi醬前一陣的人生排序火了!引發了全民大討論。我們放下這個人生排序,有沒有人考慮過,自己在做的這份班主任工作,如果把工作目標切分以下,你有什么樣的排序呢?
昨天在朋友圈恰好讀到寶雞高新一中德育主任張宏老師的一段話,正有同感。分享給大家:“學校管理中的學生問題,我們不缺少短時期解決的措施辦法,點子、主意。關鍵是我很介意你給我提供了什么樣的工作邏輯——你是一般型管理者思維,還是教育型管理者思維?當你的專業化思考和專業化解決程度較低時,本質上是你沒有教育的價值考量,你做事沒有價值觀的支撐。”
好!那我想問問?你們有考慮過你的“班主任價值觀”嗎?
我當班主任時間長,似乎運氣也很好,大部分班級都和我對路。特別是奇跡11班(13屆)和龍騰二班(16屆),這兩撥孩子簡直就是我親生的。甚至連這兩撥學生的家長的性格都跟我對路。這簡直就是“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在不想追求功利的時候,功利往往不請自來。那兩屆,我如魚得水,敢想敢干,許多理想都在這兩個班實現了,我和孩子們、家長們互相敬愛,互相欣賞,互相成就。我的教育教學水平也因此而飛速進步,班主任工作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那真真是激情燃燒的歲月!
但這樣的幸運并不是屆屆都能遇到的。后來,就遇到了龍行一班。這個班黏液質居多,不擅長表達展示,個性“佛系”。那么學著接受和適應吧,我要學會慢慢和他們對話,適應他們的節奏,這更需要我的耐心、定力和智慧,我把他看做是自我成長的又一個機會。漫長的三年中,我潛心培養各種習慣,從未懈怠。把起點設定低一些,要求具體一些,長抓不放。小到書包、書桌的擺放,大到未來生活的人生規劃…..我并不看重短期的收效,實在是因為底子太薄:入校初期的幾次考試,都名列老末。心里也很焦慮,隨后一想,焦慮也無濟于事。想到每個學生都是x, 要看我怎么去變。我心慢慢靜了下來,問題得一個一個解決。三年快要結束了,我們班從倒數第一進到第16、第15 、第13、12、11、10,剛剛結束的一模已經進到了年級第4!這樣一步一個腳印的往前走,我相信每個學生都在這三年收獲到很多。比如:不要盯著成績,而把注意力放在手邊要做的事情上;不妄自尊大,更不妄自菲薄;簡單地事情重復做;方法總比困難多等等。
不寫作業、屢教不改?誰沒有遇上這樣的學生?我沒有現成的良方支招給你。分情況對待吧!這里面有很多分寸是需要拿捏的,很多方法是需要設計的,很多耐心是需要修煉的。只要我有直面教育的終極追求的勇氣——那就是人的發展,并且把它落實到教育的細節中去,沒有一種方法包治百病,有的是班主任日復一日對習慣的培養,對正念的的引導。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肯定會不斷反復,我們幫他們鞏固教育成果,拉長犯錯誤的周期。而且要允許他們反復,因為,你的教育對象他就是個孩子。
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的小小感悟:教育的充盈,不是將枯燥的理論像竹筒倒豆子一樣原狀倒給學生,而取決于教師是否將蒼白的知識抹上了人文的色彩,貼上了個性化的標簽。教育發生在每時每刻,那些迷人的瞬間。
每一張幻燈片的背后都有一個動人的班級故事。班主任抓住契機,制造正能量文化,就慢慢形成了故事,傳播正確的思維方式,日子長了,班級的“每一個孩子或多或少都會受到這樣的思維方式的影響。“挑刺兒”問題能解決,“接話茬”的根被拔掉了,課堂紀律就會朝著好的方向變化,其他問題同理。
下面有干貨:
1.認真對待家長會——它是你工作態度和專業程度的一次檢閱,是家校合力形成的基礎。一定要穿正裝。
2.尊重科任老師——大力推崇,多唱贊歌。他們是你工作的得力同盟。像對待科任老師一樣對待生活老師。
3.尊重學生——盡量公平,你對優生更嚴厲有助于一種平衡。其他學生不會太造次。
4.個別學生問題不必占用大多數學生時間。
5.學會閉嘴——不包括寫信。
6.價值觀永遠比制度重要。
7.不要吝嗇贊美,這點十分重要。驕傲也比自卑好。
8.當我們的教育里只有自己的夢想時,教育就不會真正開始。
9.控制、管制、暴怒、嘶吼,讓學生痛苦,我們自己也會遠離幸福。
10.未雨綢繆,遠勝事后圍追堵截,尤其適用于早戀。
(結束語)
一中校園里那些美麗的花兒
都不是同一個時間開放的
春有櫻花,夏有蓮
冬季也有臘梅鮮
所以我們相信
每一朵花兒
都一定會開放
時間不同而已
供稿:學生發展處
撰稿:龍笑咪 審核:楊艷麗
寶雞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