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小日記模板6篇
數學小日記模板6篇
一天將要結束了,我們一定有不少所感觸的事情吧,這時候,最關鍵的日記怎么能落下。那么什么樣的日記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數學小日記6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數學小日記 篇1
前幾天,爸爸媽媽帶我去鄉下吃年夜飯。吃完飯后,我們都很無聊,爸爸掏出一副牌說:“我們來算二十四點吧。你和媽媽來搶答。”表弟在邊上聽了,也嚷嚷著加入了搶答的行列。
原本想算二十四點挺簡單的,可沒想第一局就把我難住了。“8、6、1、2。”爸爸把四張牌攤在桌子上,扯著嗓子喊道,“搶答開始!”媽媽很快就接上了:“8除以2等于4,4乘1還等于4,四六二十四。”“答對!接下來,4、8、10、4。”我在手上比畫了一會,脫口而出:“8乘10等于80,80除以4等于20,20再加4等于24!”“Good!然后是3、7、6、5。”沒等我說,表弟慢悠悠的聲音就響了起來:“6減5等于1,1加7等于8,8乘3等于24!”“非常好!”就這樣,我們玩得不亦樂乎,直到把整整一副牌用完了為止。
雖然事情過去了許多天,但算二十四點給我的感覺仍記憶猶新,這個游戲即能鍛煉我們腦子的靈活性,又能鍛煉我們口算與心算的能力。同學們,你們不想來試試嗎?
數學小日記 篇2
7月25日 星期四 天氣晴朗
今天,我帶著50元和媽媽去市場買菜。我和媽媽來到賣一號土豬的攤位跟前。媽媽問:“瘦肉多少錢一斤呀?”老板回答說:“18元一斤。”媽媽挑了一塊小一點的瘦肉讓老板稱,一共12元。我把20元給她,老板找回我8元。
我們又來到了賣魚的地方,媽媽挑選了一個大魚頭,老板說18元一斤,一共34元。我手里只剩下4元錢了。路邊有個阿姨在賣益力多,我過去問:“多少錢一排?”阿姨說9元8毛,我把4元給了她,媽媽還幫我補了5元8毛。
數學小日記 篇3
星期天,我和爸爸去買菜。
我們來到賣西紅柿的地方,爸爸問:“多少錢?”老板說“1元2角1斤。”“我買3斤。”爸爸說道。老板稱了3斤。爸爸問我“你算一算,一共要多少錢?”我想:容易,1.2乘以3,不就等于3。6元嗎!我爽快答道:“3.6元。”爸爸幽默地說:“恭喜你,答對了!”爸爸付了錢后,來到了賣菜的地方。他問:“這白菜多少錢1斤?”女老板說:“1元5角。”爸爸又問我:“我買2斤,現在我有5元,老板該找回我多少錢?”我想:1.5乘以2等于3元,5元再減3元,那就等于2元。”我答道:“找回2元。”爸爸說:“YES!”
走出菜場,我恍然大悟:原來,數學在生活中也是常常用到的。
數學小日記 篇4
今天,我做作業時,碰到一道有趣的題目:“小李去釣魚,他釣到魚的條數是:6條無頭,9條無尾,8條一半,他釣了多少條魚?”我想了很久都想不出來,就動筆在本子上畫了畫。終于發現:去掉“6”的`頭,就剩下“0”;而去掉“9”的尾和“8”的一半,剩下的也還是“0”。發現了這個“秘密”,我高興極了,在本子上端端正正地寫下答案:0條數學中的樂趣可真多,我非常喜歡學數學。
數學小日記 篇5
今天晚上,爸爸神秘地對我說:“小茵,我會‘摩法’,你信不信?” 我迫不及待地問;“什么?你會摩法?是什么摩法?”“摩法是這樣:你打開一本書,我能借魔力,說出哪邊是偶數頁,哪邊是奇數頁。”爸爸神氣地說。哼,我才不信呢,我要求爸爸當場示范一下摩法。
我拿起一本書,快速地翻著書,當爸爸叫了一聲“停”,我就停下翻書。爸爸語氣略帶神氣地說;“左邊是偶數頁,右邊是奇數頁。我計算了一下,嘿,神了!爸爸猜對了耶。
數學小日記 篇6
X月X日 晴天
中午爸爸下班回來,哼著小調,興高采烈地跨進家門我迎上去問道:“爸爸,今天有什么事這么高興?”爸爸說:“這個月我漲工資了。”我問道:“那你現在一個月拿多少工資?”爸爸想了想,微微一笑說:“我比媽的工資高,我倆的月工資加起來是2800元,月工資差是100元,你說我一個月拿多少工資?”
聽了爸爸的話,我動手在紙上畫出了線段圖幫助我理解:
通過觀察和思考,我很快算出了答案,并且告訴爸爸。首先把媽媽的工資看作和爸爸同樣多,那么爸爸、媽媽的月工資一共是(2800+100)=2900元,再把月工資和平均分成2份,求出的1份就是爸爸的月工資。列式是:(2800+100)÷2=1450元。
爸爸聽了,滿意地直點頭。這時,正在做飯的媽媽對我說:“你還有其它方法嗎?”“還有其它方法?”我驚奇地說。我報著好奇的心情靜下心來再次觀察、思考,我發現此題關鍵是找出以誰作標準的問題,標準不同,方法也就不同。于是,我有了第二種方法:就是以媽媽的工資作標準,假設爸爸和媽媽的工資同樣多,那么倆人的月工資和就是(2800-100)=2700元,再把月工資和平均分成2份,求出的1份就是媽媽的月工資最后加上爸爸比媽媽多的100元,就是爸爸的月工資。列式為(2800-100)÷2+100=1450元。
聽完了我第二種方法的介紹,爸爸、媽媽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