蝸牛觀察日記(精選15篇)
蝸牛觀察日記(精選15篇)
一天的時間即將結束了,我們對人和事情也有了新的看法,讓我們一起認真地寫一篇日記吧。為了讓您不再為寫日記頭疼,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蝸牛觀察日記,歡迎閱讀與收藏。
蝸牛觀察日記1
小學生活一眨眼過了四周,在第四周里,老師讓我們去捉蝸牛做實驗,女生們當然不敢摸,只好拜托男生,我也捉了不少的蝸牛,等待著做實驗的到來。
在實驗之前,我給他們做了一個正方形舒適的窩,好讓他們安居,我捧著蝸牛去實驗室,老是個我們準備了放大鏡,好觀察他的器官,還為我們準備了實驗活動。實驗課開始了!我拿其放大鏡仔細的觀察蝸牛的各個部位,我一不小心碰到蝸牛的黑觸角,發現它的觸角立即收縮,過一會才出來,因此,我知道了生物是有激性的,但有些卻沒有;我又觀察他的足部位,發現他的足總是分泌白色黏液,我想為什么會要在走過的地方分泌黏液呢?我們請教老師,老師說道:“他這樣做是為了讓其它蝸牛知道這里是他的地盤.”現在是最后要觀察的器官口,聽老師說他的嘴是扁的,這讓我想起了扁嘴倫,我們還看了它吃東西的樣子,讓我們訝然一驚,感到惡心,我們在這節課上學到很多,還知道蝸牛有嗅覺,視覺等等,就是無聽覺,這節課就這樣完滿結束。
我們便將蝸牛放回大自然中,繼續好好生活。
蝸牛觀察日記2
日期:20xx年11月1日天氣:晴朗
蝸牛是一種軟體甲殼類小生物。它爬行的很慢,背一個大大的“房子”,呈螺旋狀,有左旋的,也有右旋的,左旋的非常少見。我把十幾只蝸牛裝在塑料碗里,拿出最大的一只放到另一個碗里,找來放大鏡,開始觀察。聽說把蝸牛放進水里,就可以使它探出頭來。恰巧,這只蝸牛被我嚇得把頭縮進去了,我打了一些水,往里面倒。不一會兒,蝸牛就乖乖地探出頭來,并伸出兩個長長的觸角。
我仔細地用放大鏡觀察它。發現,蝸牛的下腹部有很多點點,這是什么呢?有什么作用呢?我又繼續觀察,發現蝸牛的殼上還有一個小洞,這又是起什么作用的呢?于是,我帶這兩個疑問來到媽媽面前詢問。媽媽回答說:“蝸牛腹部下面的小點是它的腹足,蝸牛就是依靠這些腹足爬行的,殼上的洞是蝸牛的氣孔呀!”
“噢!”我恍然大悟。爺爺告訴我,蝸牛通常是晚上出來活動。因為它害怕白天直射的陽光,喜歡棲息在陰暗潮濕的環境里,所以一般太陽下山后才出來。它慢慢地爬到青菜葉子上,伸出觸角輕輕地嘗一嘗味道,再慢慢地開始美餐。通過觀察,我了解了很多關于蝸牛的小知識。
蝸牛觀察日記3
科學課,老師讓我們觀察蝸牛的外表和生活習性。
我的同學邢家暢送給我一只蝸牛,我非常興奮,我給小蝸牛取了一個好聽的名字叫懶蝸蝸。媽媽幫我找來一個小盒子里面撒上了一層粗沙,然后鋪上一層潮濕的土壤,再放進幾條樹枝和幾片落葉,這樣我的懶蝸蝸就有了自己舒適的家。
放學回到家,我寫完作業吃完飯,就開始細心的觀察起來。我發現蝸牛的行動十分緩慢,一下一下慢慢的用腹足往前爬,后面還留下一條黏液,時不時會拉一些便便。我的蝸牛非常懶,經常會紋絲不動地趴在盒子里睡大覺。有一次我觀察它很長時間,它就是不肯動,我聽我的好朋友王嘉峻說了一個喚醒它的秘訣,把蝸牛放在水里一會兒,它就會慢慢地醒來。
我發現,蝸牛有左旋和右旋之分,我的蝸牛是右旋的,蝸牛有兩萬六千多顆牙齒,它是世界上牙齒最多的一種動物,它對強光刺激很敏感,它喜歡潮濕,陰暗,疏松的環境,它們喜歡吃白菜葉,各種果皮和樹葉。蝸牛頭上有兩對觸角,上面一對長,下面一對短,長的這對觸角上有一對小眼睛,短的這對觸角是用來尋找食物的。
這次觀察蝸牛,給了我許多收獲,讓我了解了很多關于蝸牛的知識。懶蝸蝸一定會成為我的好伙伴!
蝸牛觀察日記4
9月30日星期三晴
有天下午放學的時候,我和同學一起走在回家的路上,在路上發現了兩只蝸牛慢悠悠的向前爬動,看著它們我非常感興趣,于是就在路邊采了片樹葉把那兩只蝸牛帶回了家。
到家后,我把葉子放在了桌子上,其中有一只蝸牛已經從殼里探出頭來,把身子慢慢伸出來,緊接著二只小小的角都伸了出來。就見它背著小殼緩緩的沿著樹葉走著,留下一條白白的細線,那是它的黏液。大概是沒有感覺到危險,另一只蝸牛也緩緩地從過殼里面伸出來,一前一后的在樹葉上爬著。
可是,它們走了一會兒,又不動了,低下頭在吃葉子。仔細一天,會發現它們吃的時候會發出一種咔咔的聲音。不一會兒,那片葉子就已經被它們吃光了,只剩下一根樹葉梗。可它們好像沒有吃飽樣的,小腦袋左觸觸右觸觸。于是,我飛快地跑下樓去采了幾片葉子來。待它們吃飽后,從樹葉上爬了下來,沿著桌子的邊沿慢慢的爬著,身后留了一條條白線,可愛極了。從那天后,我每天放學都會采幾片新鮮的葉子回來,靜靜地看著它們吃完。
可是,小蝸牛還沒有在我家待幾天,就被我那愛玩的表弟拿走了一只,又把最后一只蝸牛掉在地上給踩死了,但是蝸牛可愛的樣子已經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里。
蝸牛觀察日記5
星期日,我在樓下潮濕墻上捉了一只蝸牛,把他放在玻璃瓶里,又放了些菜葉,邊養邊觀察。
我發現蝸牛嘴巴很小,用肉眼看不清楚,只發現菜葉被它咬過痕跡。蝸牛身體包括頭、外殼、足和內臟等部分。蝸牛頭上還長著兩根有趣觸角,它眼睛就長在觸角上面。我用小棍輕輕碰它觸角,觸角和它整個身體一起躲回到它小房子里,還把房門封得嚴嚴實實。過了好長時間,它才又探出觸角來,確定沒有危險后才把整個身體都暴露出來。蝸牛身體很小,身上背著螺旋形外殼,看起來很漂亮。
就在這時,我發現蝸牛正從瓶底一步一步向瓶口爬來,我用小棍把它撥到瓶底,不一小會兒,它又慢慢地向瓶口爬來,我連續撥弄了兩次,它一如既往地向瓶口爬來,在它爬過地方留下了一串足跡。看著它身上重重殼壓在那么小身體上,我再也不忍心把它撥到瓶底了,就這樣最后它終于爬到了瓶口,我怕它爬出瓶子,就在上面蓋了一張紙板,在紙板上用針扎了許多小孔,讓瓶子里有足夠空氣。
通過這次觀察,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別看蝸牛那么小,但對自己生活道路上困難毫不畏懼,有著一種堅韌不拔毅力,如果我們無論做什么,都象蝸牛一樣,靠著這樣堅強毅力,我們一定也會成功。
蝸牛觀察日記6
這些天,每當有空的時候,我父母都會陪我去找蝸牛。
我們搜索了社區的花壇,文科學院的草坪和城市周圍河邊的草坪,但是我們沒有發現任何蝸牛。當我得知我的許多同學發現了蝸牛時,我非常難過,想知道為什么我沒有發現它們。我的運氣太差了嗎?
媽媽笑著對我說,“也許我們的運氣更差,但也許我們在尋找錯誤的地方和方法。如果我們能在菜地里尋找,如果我們能照看好雨水,如果我們能更善于觀察,也許我們能找到蝸牛。因此,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方法,這是非常重要的。”是的,我不能僅僅因為我做得不好就責怪運氣不好。這是不對的。
就在我沮喪的時候,今天早上我和父親在黃金時代廣場附近的干草堆里意外地看到了一只蝸牛。那時我非常興奮。不幸的是,這是一只沒有窩的蝸牛。我想知道為什么它不像蝸牛殼一樣呆在巢里。然后我可以帶它回家幾天。蝸牛有長長的脖子和長長的尾巴。它的眼睛就像觸手上的兩盞探照燈。它爬得很慢,但一直向前爬行。
我沒有趕蝸牛回家。我希望它能早點找到它的殼,保護它免受風雨。
蝸牛觀察日記7
20xx年10月11日上午 晴
今天早上,我在野草叢里一下子發現了好幾只蝸牛,為了便于觀察,我決定把它們帶回家,飼養起來。
20xx年10月11日下午 晴
我放學回到家里,得到爸爸的幫助,很快給蝸牛們安排了一個既舒適又樸素的家,便開始認真觀察起來,并對它進行了“追蹤報道”。蝸牛真可愛,圓溜溜的身子,腦袋上兩只觸角不停的一伸一縮,觸角上還有一對小小的眼睛,蝸牛的背上有一張薄薄的殼。
20xx年10月12日上午 晴
今天,我清理菜葉的時候,突然發現了一個像面條一樣的東西,我問爸爸這是什么,爸爸說:“這就是蝸牛的大便啊。”我又問:“那蝸牛是從哪兒大便的。”這下 ,他可答不上來。于是我上網查了查,原來它是用一個叫“氣孔”的器官來大便的。照理說這事應該完了吧,可我卻還要親自看看氣孔。最后,我終于看到了他原來是長在肉上的一個小孔啊。
20xx年10月13日下午 晴
前幾天,我還發現了許多有趣的事情,由于太忙疏于記錄,今天我發現蝸牛不怎么活潑了,便把它們放回了大自然。
蝸牛觀察日記8
今天,我觀察了蝸牛,想知道它們吃什么。沒有腳怎么爬?你怎么呼吸?
我用放大鏡觀察它的外觀。它的眼睛像兩顆長著長長觸須的黑色小珍珠。嘴巴像一個小圓圈一樣卡在天線下面。它也有一個自己的小房子,可以睡覺和遮擋風雨。
我發現了很多葉子,甚至卷心菜葉,并把它們放在它的前面。我一放下它們,它就慢慢向卷心菜葉子爬去。當它到達樹葉時,它開始吃東西。它吃得津津有味,非常喜歡!我明白了,它喜歡吃卷心菜葉!
第二個問題是蝸牛沒有腳怎么爬?我把一只熟睡的蝸牛放在透明玻璃里。一旦進入玻璃,蝸牛就匆忙地轉了一圈又一圈。我發現蝸牛爬上玻璃,在它的肚子上爬行。它爬過的地方都有痕跡。我檢查過了,原來它的皮膚很脆弱,而且有點潮濕,所以它會留下痕跡。
第三個問題是蝸牛如何呼吸?我檢查了蝸居入口處有兩個小洞,一個是呼吸的“鼻子”,另一個是排便的“肛門”。如何區分鼻子和肛門?這很容易處理。平時開閉的小孔是鼻子,因為它必須保持呼吸,而經常關閉的是肛門,因為肛門只有在排便時才打開。
我發現了一只蝸牛。它喜歡吃卷心菜葉。當它爬行時,它用腹部和腳爬行。當它呼吸時,它用它的鼻子。當它排便時,它用它的肛門。如果你仔細觀察,你會發現蝸牛小小的身體里有很多秘密。
蝸牛觀察日記9
今天早上,我畫完畫去廚房找早飯吃。 咦,水池上面的墻壁上有只可愛的小蝸牛。小蝸牛長得太怪了,它好像沒有骨頭,全身都是肌肉,身上背著一座淡黃色的、螺旋形的小房子,頭上還長著兩對像天線一樣的觸角,只見它用扁平的像吸盤一樣的足,緩緩地向上蠕動,真是太奇妙了!
這時,我滿懷好奇地問媽媽:“媽媽,墻壁上怎么會有一只小蝸牛?”“可能是你姥姥送來的青菜上面的。”“哦,原來是這樣,我還以為小蝸牛是從樓下爬上來的了。”說完,我就興致勃勃地拿來一個小盒子,輕輕地把小蝸牛捉下來放進盒子里,小蝸牛頓時被嚇得縮進了小房子里,一動不動。 于是,我就拿水來給它喝,又拿青菜葉給它吃……嘿,這個小東西卻不領情,任我用盡各種方法“誘導”,它還是不肯把頭伸出來,不吃不喝的,急死我了!一直到下午,小蝸牛還是緊縮著,哎,像這樣下去,它一定會沒命的。看著可憐的小蝸牛,我難過地對媽媽說:“媽媽,我想還是把小蝸牛放了吧。它可能是想媽媽了。”“好孩子,這就對了,小蝸牛本來就屬于大自然的。”媽媽撫摸著我的頭微笑著說。
后來,我把小蝸牛送回了廣場的草地上,奇妙的小蝸牛好像一下子精神了許多,仿佛在對我揮手道別:“謝謝你,小主人!”不一會兒,小蝸牛便消失在草叢中。
蝸牛觀察日記10
我有許多發現!春天,我在花園里賞花,發現小花上面有許多小絨毛。夏天,我在游泳池里游泳,發現水有浮力。秋天,我在草地上看大自然時,發現樹葉變黃了。冬天,我在雪地上看風景,知道了雪為什么是白的。在許許多多的發現里,我最喜歡發現蝸牛的秘密。
我養了一只蝸牛,它長者兩對長長的觸角,一雙圓圓的眼鏡,背著一個重重的`殼。我發現蝸牛爬過的地方會留下很多黏液,背著它的重重的殼走起路來可慢了,我還發現它的觸角一對長一對短,眼睛長在長的觸角的頂部,蝸牛可不是用足爬行的,而是用腹足爬行的。
我問媽媽:“蝸牛殼底下怎么又個小洞?”媽媽回答:“可能是用來排泄的吧!”我又發現我的蝸牛殼是順時針的螺旋。我的蝸牛還是個貪吃鬼。每次喂食物它都躲在葉子里大吃。它海非常懶,每次我都看到它懶洋洋地躲在葉子里睡大覺。不過我有一種能讓蝸牛醒來的方法,就是把蝸牛放到水里,在水里它呼吸不到空氣,就會從殼里鉆出來。蝸牛還沒有聽覺,所以無論你怎么吵它,它都聽不見。
這就是我的蝸牛,它告訴了我許多科學秘密,正等著讓我們觀察呢!
蝸牛觀察日記11
星期五晚上,爺爺突然打電話叫爸爸告訴我陽臺上放了一只蝸牛。我急忙去看,并把蝸牛拿進了家里。這可是期待很久的呀!
我看見這只蝸牛比我的拳頭小一點,褐色和白色組成的殼可愛極了。我剛開始把蝸牛裝在一個紙盒里,可是過了一會,它居然把紙盒吃了一個洞。我說:“你這只蝸牛,人家好心給你做了個窩,你還不要。”媽媽驚奇地說:“咦,蝸牛怎么還吃紙呢?”我說:“上次那只蝸牛也是這樣的。”爸爸說:“也許因為紙是用植物做的,所以它才那么喜歡吃吧。”
我們沒辦法,只好把它放進一個塑料飯盒里,我就去做作業了。可是過了一會,媽媽喊到:“快來看啊!”我連忙跑過去。我看見蝸牛把頭伸得有8、9厘米長,好像想出來。媽媽說:“要是等會,它把殼也搬了上來,盒子會不會倒呢?”我說“怎么可能。”可是過了一會兒,媽媽和我又聽見砰的一聲,我們跑過去看,發現蝸牛真的把殼放在了上面,然后和塑料盒一起倒了下來。我想,媽媽真是未卜先知啊!任何東西都是有智慧的,以后我做事也要動動腦。
我把蝸牛抓回盒子里,蓋上蓋子,忍不住敲了敲,真是只調皮的蝸牛啊!
蝸牛觀察日記12
有一天早晨,我到樓下散步。咦,這是什么東西呀?原來是一大群可愛的小蝸牛、我小心翼翼地抓了一只最小最厲害的帶回家琢磨。
小半整天背著重重的売,就像收藏家每天帶著寶貝一樣。據牛的牙齒是世界上最多的。有2560多顆,好像天上的呈星那么多,數也數不清,我仔細看它的嘴巴,可惜連一顆牙齒也找不到,好神奇呼!它還長著一條與眾不同的舌頭,因為舌頭上有整亓的尖尖的東西,所以被稱之為“齒舌。”
小蝸牛可以在繩子上、樹葉上、刀刃上等等地方爬行。它就像是一位名存其實能飛走壁的武林高手,但是,它也特別的“懶。”記得有次,我把它放在筷子上叫它爬,它卻一動不動,好像是在做夢一樣。老師告訴我,蝸牛喜歡吃的食物非常豐富,有多汁水果,有雜草,還有軟體動物等等食物。但是我抓的小蝸牛還很“挑食。”我把梨切成小碎粒給它吃,幾天后梨紋絲不動,我又把菜葉子放它的旁邊,沒一會扎,它就吃得干干凈凈。
通過對蝸牛的觀祭,讓我懂得了許多以前不明白的事情,也給我帶來了歡樂,也激起我養小昆蟲的興超。我喜歡小蝸牛。
蝸牛觀察日記13
3月21日星期四天氣晴
今天早上,爸爸上班的時候發現小區里有一大群蝸牛,打電話叫我下樓看蝸牛。我興高采烈地從28樓沖下去尋找蝸牛。可是我找哇找,連蝸牛的影子都沒有看到。7:50到了,我只好垂頭喪氣,愁眉苦臉地上學去了。
放學回到家,外婆端著一個瓶子給我看,我心想:“會是什么呢?”外婆說:“給你!”我連忙打開蓋子一看:“哇!原來是蝸牛!”我高興地蹦啊!跳啊說:“謝謝婆婆!謝謝婆婆!”
我覺得婆婆是世界上最偉大最好的婆婆!
3月22日星期五天氣晴
我放學回家后的第一件事不是洗手而是看蝸牛。我看蝸牛的第一件事是給它起名字,我覺得“小小”這個名字很合適,因為它很小。
它長著一副柔軟的小身體,背著一個又重又大的小房子,仿佛在告訴我:“小主人,我可以到處流浪,因為我的家是由我來控制的。”
小小最好玩的就屬它那兩對觸角,長的那對觸角上面還長著一雙似筆尖大小的眼睛,只要我手一碰,長觸角就會縮進去,一會又會彈出來,真是伸縮自如啊!另外一對觸角下長著一張幾乎看不見的小嘴巴。我給它的生菜葉子就被它這樣一點一點消滅的。
你看,它正躺在生菜葉子上睡著了呢!
蝸牛觀察日記14
20xx年X月X日 星期X 晴
在一次科學課上,老師向我們提了一個問題:蝸牛為什么能在刀上走呢?回到家后,帶著這樣問題,我突然腦海里閃過一個念頭——觀察蝸牛。
我在小區的草叢里找來了一只蝸牛,把它放在一把菜刀上,只見蝸牛沿著刀刃爬了起來。一開始,我還擔心,蝸牛會不會死呀?慢慢地,只見蝸牛爬過的地方還留下了一條白線。我帶著好奇的心情在網上查找了一番,終于知道那個白色的東西原來就是蝸牛的粘液。我用手又摸了摸它的下面,只覺得粘糊糊的,隱約還有小粒的東西,這是什么呢?經過查閱書本,我找到了答案,原來那小粒的東西是它的腳,那粘糊糊的就是蝸牛的排泄物,這有助于蝸牛的爬行。
觀察中,我又發現了蝸牛的一個秘密——喜歡向高處爬。只見蝸牛把脖子伸得老長,似乎在尋找更高的落腳點。如果確定沒有,它也不會向下爬,而是轉過身,從原路返回。看來,不爬到最高處它是不會善罷甘休的。
原來小小蝸牛也藏著那么多的秘密。看來,我們只要平時仔細觀察、善于探索和思考,一定可以發現大自然的秘密。
蝸牛觀察日記15
10月11日上午 晴
今天早上,我在野草叢里一下子發現了好幾只蝸牛,為了便于觀察,我決定把它們帶回家,飼養起來。
10月11日下午 晴
我放學回到家里,得到爸爸的幫助,很快給蝸牛們安排了一個既舒適又樸素的家,便開始認真觀察起來,并對它進行了“追蹤報道”.蝸牛真可愛,圓溜溜的身子,腦袋上兩只觸角不停的一伸一縮,觸角上還有一對小小的眼睛,蝸牛的背上有一張薄薄的殼。
10月12日上午 晴
今天,我清理菜葉的時候,突然發現了一個像面條一樣的東西,我問爸爸這是什么,爸爸說:“這就是蝸牛的大便啊。”我又問:“那蝸牛是從哪兒大便的。”這下 ,他可答不上來。于是我上網查了查,原來它是用一個叫“氣孔”的器官來大便的。照理說這事應該完了吧,可我卻還要親自看看氣孔。最后,我終于看到了他原來是長在肉上的一個小孔啊。
10月13日下午 晴
前幾天,我還發現了許多有趣的事情,由于太忙疏于記錄,今天我發現蝸牛不怎么活潑了,便把它們放回了大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