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語文周記合集7篇
精選語文周記合集7篇
時光如流水般匆匆流動,一個星期已經結束了,我們一定都積累了不少寶貴的經歷,是時候好好地記錄在周記中了。周記怎么寫才條理清晰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語文周記7篇,歡迎大家分享。
語文周記 篇1
期中考試考完了,還沒等成績出來,我已經預料到了這次考試的慘敗,我認為讓這次考試慘敗和這幾點有關:
1、考試前沒有好好復習
2、考試時心理狀態不佳,非常緊張
3、考試時精神狀態異常不好,沒精打采,根本沒有心思考試,只想趕快把題做完,結束考試
4、在考試的時候有部分題目不會做,放在了后面來做,結果后面沒有了時間,也忘記了還有這些剩余的題目
成績次日就下來了,結果非常令人驚訝,簡直不可思議,卷子錯誤連篇,叉叉隨處可見,上次期中222名,這次中期考試竟然409名,直線下降187名,接近翻番,如果在后半期還是這樣的狀態,留在宏志班是沒有希望、完全不可能的,因為在我后面還有許許多多的人想到宏志班來,而我在后退,他們在前進,所以我在后半期一定要努力,做到這幾點:
1、每天所有的課余時間均拿來學習、做作業、看書,上廁所除外。
2、提高每次作業質量,包括語文、數學、英語等其它科目,盡自己的力量完成會做的題目。
3、做作業認真審題,遇到選擇題、填空題不亂寫亂填,堅決做到先審題再思考最后再答題,不盲目的猜。
4、回家在沒有必要的情況下,不使用電腦,在有關學習的情況下才使用電腦
5、上課不和同桌及其周圍的人講話,在上課時不理睬與課堂無關的談論、事件
6、上課盡量精力集中,不發呆、坐飛機
7、不在上課的時候睡覺,特別是數學課的時候
8、不在上課時做與本堂課無關的事情,例如在數學課上做其它科目的作業之類
9、改變我自暴自棄、破管子破摔的觀
這9點,我一定要在這在校的四十多天中堅持下去,爭取考到前200名,留到這個集體,時間已經不多了,難道在這剩余的四十多天中,我都不能堅持么?
語文周記 篇2
星期天的上午,天氣晴朗,萬里無云,我和爸爸、媽媽乘著公共汽車來到江南新區。下車了,我們沿著石梯來到了傳說中的沙壩邊。
哇!銀白色的沙子像一粒粒鹽巴躺在沙坑里。大人和小孩們在沙坑里玩得不亦樂乎,他們有的躺在沙坑里享受著,有的脫掉鞋子和襪子在沙坑里追逐打鬧,有的在沙坑里打球……看到他們玩得這么開心,我和媽媽、爸爸連忙脫掉鞋子和襪子也加入了他們的行列中。在沙坑里,我和爸爸、媽媽一會兒打球,一會兒用玩具車里的工具運沙,做鴨子模型,還和爸爸、媽媽用沙來做飯菜吃。
要離開的時候,我對爸爸、媽媽說:“下次,我還要來這里玩。”他們都點頭答應了,我們一家人開開心心地離開了沙坑回家了。
語文周記 篇3
一、 課改應以贊許的目光、語言,以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為前提
心理學家的研究表明,人類的本性之一是渴望受到夸獎和贊美。贊許具有偉大而神奇的力量,不容忽視。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杰斯雷耳指出:“贊許對溫暖人類的靈魂而言,就像陽光一樣。沒有它,我們就無法開花生長。但是我們大多數的人,只是善于躲避別人的冷言冷語。而我們自己吝嗇于把贊許的溫暖陽光給予別人。”所以,教師首先要經常善于發現并肯定每個孩子身上不斷閃耀著的亮光,即使它很微弱,相信在你的感召下,也會逐漸變得更加強烈而熾熱。
新型的課堂應關注老師和學生、學生與學生這兩種關系的處理,走出條條框框,讓師生的情感、態度、認識走進課堂。課堂不應以教師的“教”為主,也不應以好學生的“說”為重,而是全班每個學生各抒己見、老師畫龍點睛的教學相長
1、“嚴肅”并不是老師的代名詞。教師課前送學生一個微笑,消除學生心理障礙;“講臺”也不是老師的主陣地。走進學生中,穿梭于課桌間,才是課堂最美的布局。首先,教師要擺脫教參的“枷鎖”束縛,不再做教參的奴隸,“把書上的話和作者的話向學生宣讀”,也要轉為引導學生通過學教材內容而獲得學習方法,注重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感受美、欣賞美的情趣。同時,在教學中要鼓勵學生質疑,允許學生充分說出自己的感受,與學生共同探討,平等交流,一起爭鳴,使語文課堂不再有權威,不再有條條框框,讓師生的情感、態度、認識真正地走進課堂。如此一來,定會營造出和諧的課堂氛圍。
2、如何在課堂中既要體現全員參與,又要把握好時間問題,小組合作無疑是一種有效的學習方式。之前,小組應選好中心發言人(可每次調換),在小組討論過程中,中心發言人應認真聽取組員意見,然后歸納總結,反饋給老師和同學,使課堂“形散而神不散”,形成熱烈的學習氛圍。
3、教師課間和學生做游戲、談心,拉近和學生之間的距離。并且讓學生以課堂學習小組的形式經行游戲比賽,增進組員之間的團結力和協調性,為課堂發言做好鋪墊。
二、課改應以培養、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為目標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為了完成教學任務和有力地應對上級考試,往往將主要精力放在了對掌握基礎知識的講讀課的研究中。其實,提高閱讀能力,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最大限度地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也是語文課改的目標所在。
閱讀課尤其是課前預習,給學生創建了自主學習的良好平臺,它完全放手讓學生自讀自悟,但如果沒有有效的學習方法的引導,學生的自主閱讀就會顯得十分渺茫,無從下手。所以,明確要求、合理而有序的學習步驟是學生自學的前提和保障。
第一步:讀準字音。
課文是由一個個鮮活、生動的漢字組成的。在閱讀中,學生通常為了顧及對主要內容的了解,遇到不認識或不確定讀音的字不去查字典,不研究,只是囫圇吞棗。這樣,不僅基礎知識掌握不扎實,就文章內容而言,也是一知半解。因此,在初讀課文時,教師必須讓學生一字一句的讀,要真正做到擲地有聲、頓挫抑揚。如此一來,學生既積累了知識,又養成了認真閱讀的好習慣。
第二步:讀通句子。
讀通句子是理解課文內容的核心環節,但其關鍵在于對重點詞語的理解。在許多課文中,一些關鍵詞對文章中心的揭示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例如,五年級的《學會看病》一文中有這樣一句“時間艱澀地流動著,像沙漏墜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其中,“艱澀”表示時間過得很慢,母親(作者)內心承受著痛苦的煎熬;“忐忑不安”是指母親(作者)心里十分慌亂,害怕兒子發生意外。詞語解釋了,句意自然就清楚了,文章所揭示和贊揚的“母愛”主題更是表達得淋漓盡致。
一般,理解文中詞語的方法有:(1)查字典;(2)換詞理解;(3)聯系上下文,就語境反復品讀、琢磨。
第三步:讀出感悟。
在上述兩遍讀文中,學生已了解了文章的.主要內容,并且基本體會到了作者所要表達的感情。在此基礎上,教師應首先讓學生帶著文章所要表達的感情去讀,然后把自己喜歡的語句畫出來,再反復朗讀,最后將體會到
的感受真實地寫在句子的旁邊。這樣,便使學生做到了由被動閱讀到主動體驗的情感角色轉變,學生的閱讀興趣也就大大提高了。
第四步:讀出有價值的問題。
讀懂文章是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但就大語文的精神而言,在教學中還必須培養學生對語言文字的獨到見解和敏銳的洞察力。所以在學生自己學文的時候,除了讓學生說出自己所理解的知識之外,還應該結合文章中心或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提出不懂的問題。
例如,在教學《慈母情深》一文中,學生就“母親大聲說:‘我很高興他愛看閑書’”提出質疑:“題目中說是‘慈母’,但她為什么要大聲說話,是不是生氣了?”這個問題就提得很有價值,因為“大聲”一詞既反映出了母親工作環境的惡劣,又表現出了她因兒子愛讀書而內心無比自豪的情感。所以,學生在提問的同時其語文理解能力又得到了更進一步的訓練和升華。
所以,在日常的語文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學生自學課文能力的培養,做到有的放矢,讓學生清楚先干什么,再干什么,循序漸進,層層深入。長此以往,就會形成一種模式,養成一種習慣,也就為學習找到了鑰匙,插上了翅膀。
三、課改應以巧妙、合理的教學思路設計為關鍵
課堂上,教師如何做到心中有“術”,并能對教學起到畫龍點睛神來之筆,提高課堂效率?教學思路的設計是授課成功的關鍵。只有巧妙的構思,因材施教的策略,才能解決重點,突破難點,才能化繁為簡,化難為易。例如,《自然之道》一課篇幅冗長,內容深刻,如果串講起來既費時又不透徹,于是,我從課文的中心入手,先讓學生通過讀文找到令自己揪心而又痛心的片段和情景,他們很自然的勾出“一只鳥遇難和數十只鳥遇難”的語句,然后再請學生思考這兩者之間存在的聯系,前因后果,中心思想也就水到渠成了,這樣,便在最短的時間內最有效的完成了教學任務。另外,在《黃河是怎樣變化的》一課中,我采用了分散。鋪墊。兩種策略。因為是閱讀課,所以放手讓學生自己找喜歡的知識點,然后再相機引導匯報交流,這樣就提高了興趣也分散了難點。課文的重點在于怎樣二字也就是變化的原因,所以,我在惡劣的現狀方面下功夫,探索原因的欲望便油然而生。
語文周記 篇4
“叮——叮——”上課鈴響了,胡老師端著一盒茶葉走進了教室。只見胡老師端著茶葉笑瞇瞇地對我們:“同學們,今天我們就來觀察一下茶葉,你們一個個來看一看。”同學們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都不知道胡老師葫蘆里到底賣的什么藥。
那茶葉像一個個文靜而美麗的姑娘躺在紙上做美夢,又像一個個玩累了的孩子臥在紙上休息。他們形態各異、千奇百怪。有的像奇形怪狀的巖石;有的像天空中的云朵;有的像兇惡的猛獸;我湊近鼻子一聞,茶葉飄來一陣陣清香,我頓時神清氣爽,腳下仿佛踩著一朵幸福的云。
開始泡茶了,只見胡老師往裝滿茶葉的杯子里倒入沸騰的開水,只見開水形成的龍卷風像一匹兇猛的野獸,把正在呼呼大睡的茶葉們吵醒了,那排山倒海之勢把茶葉們逼得四處逃竄,有的往左跑,有的往右跑……過了一會兒,他們跳起了美麗的舞蹈,在“大海”里,舒展、旋轉著那美麗的身軀,徐徐下沉,再升再沉,此起彼落,芽影水光,相映交輝,真奇妙!瞧!他們竟玩起了捉迷藏,大的“捉”,小的“藏”,在茶杯里構成了一個快樂的“游戲天堂”。
我端起茶杯聞了聞,啊!真香,真不愧是“俗人多泛酒,誰解助茶香”啊!再一喝,一股苦的味道流進我的心田,隨后便無比甘甜,清涼無比。
啊!這是先苦后甜,苦盡甘來的味道啊!這仿佛我們的人生,雖一路坎坷,雖一路艱辛,最后迎來的卻是燦爛的明天!
語文周記 篇5
每當看到六年級的哥哥姐姐如同燕子一樣輕松地跳著長繩,我的心里就癢癢的,也想上去跳兩下。現在終于有機會了,因為從今天開始,我們五年級學生的大課間活動就是跳長繩,我的心里樂開了花。
一開始,我想像老師那樣跳到繩子的右邊,可是沒有把握好時機,長繩一下子甩來了我的腳上,疼得我“哇哇”直叫。接著,又有幾位同學上前去嘗試,可他們跟我一樣,不是被打到肩,就是被打到腿,一個個都狼狽不堪。于是,站在一旁指導的老師走到我們身邊,重新示范,大家都認真地看著,同時在心里細細地琢磨著老師的動作。不一會兒,一位同學便再次接受了挑戰,當他看到繩子在半空中快要落下時,猛地跳了進去,繩子“嗖”的一下從他腳下劃過,他成功了!接著是第二個、第三個……第六個!我們見了,都激動地給他們鼓起掌來。
“叮鈴鈴……”上課鈴響了,我們依依不舍地回來了教室。今天,我不僅學會了跳長繩,還懂得了合作的重要性。
語文周記 篇6
這學期我們來了一個新語文老師,我們對他充滿了好奇,新語文老師到底是什么樣的呢?讓我來說一說吧!
第一節課,從教室外走進來一位陌生男子,一副酷酷的樣子。他高高的,體格勻稱,看起來很強壯:他的頭發像小刺猬背上的刺一樣豎著,還有一些頭發一直長到耳朵下,很像電影《李小龍傳奇》里的那個日本人。他是誰呢?哦!原來他是我們新語文老師。
開始上課了,老師面帶微笑地看著同學們,我們也好奇地看著老師。過了一會兒,老師問:“同學們知道我多少歲了嗎?”起先,同學們都不敢說,但是當第一個同學說后,同學們都紛紛議論起來:“二十四歲!”“我有那么年輕嗎?”老師說。“三十四歲!”同學們說。老師說:“我有那么老嗎?”說完,我們都笑了起來。不一會兒,課堂的氣氛就變得非常積極活躍起來。和以前的老師大不相同,以前的老師很嚴厲,同學們連大氣也不敢出,課堂上的氣氛很緊張,就像一潭死水。新語文老師上課時很認真,普通話講得很標準,吐字清晰,聲音洪亮,我們都喜歡聽他講課。老師寫的字有點潦草,因為他以前是帶高中的課。他誠懇地說以后改正。老師在課堂上對我們也很寬容。那天,老師正在全神貫注地講著課,我們聽得津津有味。這時,有一個同學違反了課堂紀律,老師沒有批評他,而是給了他一次機會。要是以前的某位語文老師,那位同學的臉上早就多了兩個巴掌印。
這就是我的新語文老師,我相信他以后會做得更好,成為我們心目中的好老師!
語文周記 篇7
你會覺得自己笨嗎?你會覺得自己沒有用嗎?你會覺得自己比不上別人嗎?如果是我……我會說“是的,我會”,“我會覺得我自己沒用”,“我會覺得自己比不上別人”,我會覺得自己一無是處!每當看著別人才華洋溢的時候,我就會覺得我是個沒有用的人。就算是看著別人在畫一幅普通的風景畫,我就會覺得那個人是有才華的。
可是,我會發覺原來我沒有那種才華,這時我心里在想:“我什么都不是……。我好沒用”,每天我都過著跟平凡人一樣的生活;可是我卻覺得我不像個平凡的人……我反而覺得我像個怪人。每次看著班上的同學在慢慢的學習時,我卻這么樣也學不會;仿佛就像這么樣也學不會的笨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