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周記
清明節周記
時間乘著年輪循序往前,一個星期已經結束了,相信大家一定感觸頗深吧,此時此刻我們需要寫一篇周記了。那么好的周記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清明節周記,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清明節周記1
今天是我國傳統的節日清明節,清明節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清明節本是漢族的傳統節日,大約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但受漢族文化影響,中國大約有24個少數民族也有過清明節的習俗。盡管各民族的習俗不同,但掃墓祭祖、踏青郊游都是必不可少的。
清明節是中國重要的“時年八節”之一,一般是在公歷4月5號前后。清明節原是指春分后十五天,在公元1935年中華民國政府明文規定4月5日為國定假日清明節。
在古詩中有不少描述清明節的詩句。清明節大多逢陰雨,杜牧在《清明》中就寫道:“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踏青是清明節的習俗,宋代詩人程顥在《郊行即事》寫過:“況是清明好天氣,不妨游衍莫忘歸。”勸說世人珍惜時光。
清明節的習俗有很多,傳統習俗有禁火、掃墓、踏青、蕩秋千、蹴鞠、打馬球、插柳、射柳、斗雞、蠶花會。清明時節的食品也多種多樣,因為寒食節和清明節合二為一,所以吃寒食的習俗依然保留著,比如即墨吃雞蛋和冷餑餑,長島、萊陽、招遠等地的人們吃雞蛋和冷高粱米飯。而上海人會吃青團,浙江的人們會包粽子作為祭品,也可在踏青時作為干糧。
作為新一代的年輕人,我們應當不忘逝者的艱辛,感恩逝者,懷念逝者。
清明節周記2
今天是四月四日,星期二,農歷顯示清明節。
下午,天陰沉沉的,正應證一首唐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這時,我正和爺爺去“靈祗”公墓掃墓。
一路上,我看到了道路旁有許多新建的廠房;不時還見到一片一片油菜大田。金黃色的油菜花,引來了無數的小蜜蜂,它們忙碌在花海中,辛勤地采著蜜。
不一會,爺爺開著車已經來到了“靈祗”公墓。爺爺按照傳統方式,下車買來了“香”和“紙錢”。我的太祖父和太祖母都安葬在這里。
我們在墓地東看西找,首先找到了太祖母的墓,太祖母是我奶奶的母親。在墓碑前,爺爺用打火機點燃了紙錢。我雖未見過太祖母,親情的連續,同樣鉤起了我的懷念。我太祖父的墓在墓地東北角,太祖父是我爺爺的父親。我和爺爺一道,動手打掃起太祖父墓碑上的塵土。爺爺用同樣的方法,再次點燃了“香”和“紙錢”。我在碑前鞠了躬,爺爺夸我真懂事。其實,我心中早就存在著追宗尋祖的期盼,今天終于如愿認識了我的太祖們。
懷念先祖,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我們要一代一代地傳下去,明年菜花盛開時,傳統清明節,我還會再去為先祖們掃墓。
清明節周記3
清明節快到啦,所以掃墓是我們學校的很重要的任務。
一大早,在老師們的號召下,我們向縣城的萬佛塔公園進發。我們這學生們,到達目的地。到了后,我們開始去萬佛塔公園掃墓,大概由于剛才急忙出來,所以格外累,十分難走。對了,一路上我的名牌運動鞋可遭殃了,被搞的很。但是,公園的景色還是不錯的,放眼望去,可以看到最奇特的的萬佛塔,還可以看看......
呵呵,老天似乎很賞臉,清明節一改以往“雨紛紛”,變得晴朗,萬物復蘇,百花齊放。 路上行人不再是“欲斷魂”,都懷著崇敬的心情去祭奠,所以車子多的非比尋常,我們足足等了個二十多分。結果先到的都等不及了,我們先開始掃墓,順便“替”我們祭掃,奇怪!當時,我在墓前鞠躬,心里泛起了一種從未有過的悲酸。
經過了一段艱難的路途, 掃墓完畢,我們把那沉重的腳步換成了輕盈的步伐,踏青去嘍! 今天雖然很累,但我很高興,學到了知識,用自己的勞動,表達了對祖先的懷念和尊敬,我想一定是很有意思。
清明節周記4
清明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他大約始于周代,已有兩千五百多年的歷史了。
清明節最開始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因此有“清明前后,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后來,由于清明與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漸漸地,寒食與清明就合二為一了。因此,清明節也是重要的祭拜祖先的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后叩頭行禮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寫的就是清明節的特殊氣氛。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它是在每年陽歷的4月5日,這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正是人們春游的好時候,因此古人有清明踏青,并開展打馬球、蕩秋千、蹴鞠、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的習俗。相傳這是由于清明節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因此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鍛煉身體。因此,這個節日既有祭掃祖墳生別死離的悲傷,又有踏青游玩的歡樂,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
清明節周記5
柳絲發出了嫩芽,小草偷偷地鉆出土壤,樹上的葉子也撐著笑臉,只有桃花、杏花耐不住寂寞穿著新衣服東瞅西望,似乎是情竇初開的少女在尋找人群中的情哥哥。
春天來了,帶著清明節一同來了。清明節應該出門踏青、上墳祭祀。馬路上車輛像馬拉松比賽的隊員一樣,急急忙忙地跑著。大街上行人都拎著籃子,鋤頭去看望祖先。
咱家也這樣,4月4日早晨,天氣晴朗。我、爸爸、媽媽和奶奶帶著祭祀用品到半山公墓去祭拜。車離公墓園五百米時,路兩旁已停滿了車輛,可見大家都是有孝心的孩子。
咱們走上公墓臺階,一股香燭的氣味撲鼻彌漫而來。咱們沿著臺階,找到了祖先的墓碑。奶奶擺上了幾個可口的家常小極,鯽魚、香干青菜……倒上清水和紅酒,然后點上香燭。向祖先叩拜,獻上幾句虔誠的默禱。這位祖先是媽媽的爺爺,生前愛抽煙,爸爸特意為他點上兩根香煙,表示對爺爺的哀思。在墓前,奶奶訴說著當年的往事和現在的快樂生活,希望祖先也能夠知道咱們現在的情況。奶奶用鮮花代替了往年的炮竹,這樣既環保,又減少森林火災的隱患。我把鮮花插在墓碑前,讓鮮花陪伴著祖先。臨走前,奶奶還送上了“金元寶”,希望他能在天堂富有、快樂地生活著。
清明節周記6
今天是清明節,天空飄著蒙蒙細雨,一抹憂傷的感覺,我們邁著沉重的步伐走上山去,小路很泥濘,路旁的花草上滿是露珠,還沒走到墳前,褲子,衣服,鞋子就都濕了,一路上大家都悄悄的,互相攙扶著,十分的肅穆,走了差不多二十分鐘才到。
看著眼前的兩座墳墓,我眼圈紅了,以前那個愛把我抱在懷里,給我唱歌,愛分好吃東西給我的大奶奶沒有了,愛和我開玩笑,無論我吃什么都會滿足我的大爺爺沒有了,愛給我講故事,每次去吃什么東西都會給我留點的他們不在了,他們躺在冰冷的棺材里,我多想問問他們冷不冷,餓不餓,他們最愛的小孫女長大了,會自己照顧自己了。我多么希望他們能在站起來,我再也不調皮了,也不和他們搶東西了,可是這些都是不可能的了。
這時,站在旁邊的大人叫我給爺爺奶奶們燒紙錢,我一邊燒,一邊和他們聊天,聊著聊著就哭了。大人們將買來的鞭炮點燃了,噼里啪啦的聲音響徹云霄,也不知道爺爺奶奶有沒有聽到,聽到我們對他們的思念了嗎?
最后我不知道自己怎么下的山,在后來,我們大家在一起吃了清明酒,大家也沒多說話,就連最小最調皮的弟弟仿佛都被這肅穆的氣氛給感染了,也沒吵鬧。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清明活動就這樣結束了。
清明節周記7
最近甚感失眠,晚睡早起,毫無困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好像已經在向我靠近,但日出時我并不做什么,只是看。。看那冉冉升起的朝陽,日落時,也只是承接著銀色月光照在水上時的細微觸動
生活應該是豐富多彩的,本不應該是死氣沉沉的,映著月光的世界便像是生活的抵觸者,萬籟俱寂的讓人緊張,漸漸的。。緊張的情緒松弛了,當然那就是睡著了
夢總在關鍵時刻結束,所以在初醒時分會清晰記得夢發生的點點滴滴,然而生活的瑣屑帶給人的真實會將夢沖得一點不剩。生活能繼續,夢怎么能繼續呢?
這天清晨,我努力爬起床,因為昨天疲勞過度,渾身無力,今天早起便感酸痛難耐,“怎么這么嚴重!”對了,我記得我在黑暗的森林里奔跑,一直在尋找著什么,周圍的一切都是“怪物”,有爬滿石塊的荊棘,有發出噪耳聲音的藤條。。。。在這里能找到什么呢?我好像一直在呼喊,那些“怪物”好像幽靈般如影隨形,我極力使自己忘卻那些不好的東西,專心在回憶我尋找的是何物,我走到窗邊,凝視著遠方的暗影,慢慢地,我笑了,“是太陽,是充滿希望的太陽!”那就是我的所求,我找到了夢,更找到了生活。我的夢的延續,生活才剛剛開始
清明節周記8
清明掃墓清明節的時候,爸爸媽媽帶著我和姐姐,還有姥姥來勉縣掃墓。
我們開車到勉縣,先在四姥姥家吃一頓飯,然后爸爸媽媽帶我們去一個地方,那里全是石頭墓碑。媽媽帶我到一個墓碑旁,我們都跪到地上,媽媽邊流淚邊說什么:“姥姥,現在我已經有兩個孩子,不知道您怎么樣。我們現在都挺好的,你放心吧!”
聽媽媽說,她小的時候,如果她的媽媽一出去上班,媽媽的姥姥就會管媽媽和小姨,還對她們特別仁慈,可是她的姥姥后來因為生病,很早就去世,媽媽應該多想念她呀!但是她再也見不到她的姥姥。我爸爸拿出很多的紙錢,還有一沓紙,在墳前點燃。我也默默地拿三張紙錢,扔進火堆里,它們立刻化為灰燼,煙消云散。媽媽的姥姥一定會知道我們來看她。
我在回姥姥家的`路上,又想起來掃墓的情景,差點哭出來。我們現在多幸福呀!所有人都照顧我們,我們身邊有那么多的親人,但我們的媽媽,缺少很多很多的親人,估計天天心里都非常難受。我們要好好珍惜我們的童年。
清明節周記9
清明節時,我們全家和我爸爸的同學一起去奉化溪口游覽、玩耍。一路上,我們有說有笑,熱鬧極!
在車上將近坐一個小時,終于到達溪口,映入眼簾的是兩棵有一千多年歷史的香樟樹,真是讓我目蹬口呆。這兩棵香樟樹形狀各異,一棵“肚子”鼓鼓的,另一棵是根的地方很粗,我想,這兩棵樹至少要6、7個大人才能圍起來吧!
接下來,是我期待,也是最好玩的事情,那就是我們要去山上挖筍。走一大段路,終于來到山腳下,抬頭往上看,這座山非常的高,都快要接近云層,山上的植物個個都很粗壯,像一位位大力士。走過陡峭的山路,四周全是竹子,連一根竹筍也沒看見,只聽見有人喊:“這里有一棵竹筍!”我跑過去,但是并沒有發現竹筍,這是為什么呢?用鋤頭挖開來才知道,原來這個調皮的竹筍還在土里藏著呢!怪不得我怎么也找不到。我們繼續往山頂走,一邊挖筍一邊欣賞這里自然形成的美景!突然,我看見一條毛毛蟲,把我嚇個半死,誰叫我最怕毛毛蟲,還好我身后有根竹子,不然我就滾下去,真是虛驚一場啊!
“挖筍活動”結束,我們滿載而歸,看著袋袋里十幾棵筍,我的心里美滋滋的。吃過午飯,我們又去武嶺門,這兒的人可真多啊!差點把我擠成肉餅。
溪口玩耍結束,我們乘著車回到家,可是我的心還在溪口,還在溪口的每個地方。
清明節周記10
可能大家都聽過這樣一句古老名言:“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今年清明雨比往常來更早,下更大一些。
聽著清明前夕雨,這雨似乎變味兒,以前那小小雨,現在聲音都兇巴巴,急哼哼。仿佛一個脾氣級好人,突然變火味十足,想起前年那清明雨,怎能不讓人懷念?如今為什么會如此粗暴?
雨聲曾是被優美描寫為心跳,如今這健康心跳變成心臟病人狂燥無序胡蹦亂跳。雨聲曾被抒情被人描寫為天眼淚,現在卻是毫無美感像一群罵街潑婦橫飛口沫……
雨聲這大地精靈,這樣變質。在這個連閃電也變瘦小狹小空間里,人類視覺享受被剝奪,聽覺享受也被無情剝奪。
其實雨是委屈,當它從天而至,它本來是純凈,原生態總是嘩嘩嘩,沙沙沙,或者淅淅瀝瀝,無言無聲。當細細輕柔雨無聲地洇入幽綠草地,它象一個乖女孩用月光表示自己天真童心。當大雨落到高山那種豪氣聲音象一個俠女。
在這清明前夕雨聲中我好像領悟一些什么:面對這雨聲那細柔雨早已成為過去,我們應該好好努力不讓粗暴雨再次回到下一個清明前夕。
清明節周記11
“清明時節雨紛紛”,果真如此,4月3日就飄起了毛毛雨,父親怕4月4日的雨更大,不方便祭拜,便和我4月3日下午就去爺爺的墓地。我和父親在姑奶奶家吃過午飯,就同幾個叔叔伯伯循著一條鄉間小道,繞過一片小樹林,來到田野上,在一片萋萋芳草地前面,有幾個冰冷土堆——這就是爺爺和家里幾個長輩的墓。
這的確是塊風水寶地,視野開闊,春色盡覽無余,只是這路太難走了,那被雨打濕后的泥巴田梗比冰還滑。唉!可憐我這雙白鞋子啊,都成啥樣了!來到爺爺墳前,大人們在四個墳上分別插了幾束花,被春雨浸潤過的泥土散發出淡淡香味,其間還夾雜著油菜花的芬芳。接著,他們弄來一堆干稻草,以便燒紙錢。一張張冥錢隨著火焰的蔓延而化作灰燼,在風中飄搖。“唉!要是這些冥錢真能給爺爺用的話,那就多給一些到爺爺吧,爺爺一生勞苦,還沒來得及享享兒女的清福,就猝然長逝了。爺爺!您在那個世界一定要快樂啊!”想著想著,我不禁悲從中來。最后一項是鳴炮,我站到一個小水潭邊,捂著耳朵看著鞭炮在閃光中“粉身碎骨”。濃濃的煙霧罩住了整片墳場,又隨著綠波的翻騰逐漸散去。人也是像這樣,死后就煙消云散嗎?
大家都動身回去了,漸行漸遠,那八角的玲瓏塔終于被鮮艷的油菜花擠出了我的視野。爺爺,明年這個時候,我再來看你!
清明節周記12
對于清明節,世人或許都認為他是悲傷代名詞,但是,我對他有著不一樣感受。
確,清明節充滿著悲傷氛圍,想起太多早已粉塵記憶,早已被深埋在心底記憶,視乎這一切都只能用眼淚來宣泄。或許也因此,類成人們眼中清明最深記憶。
但淚往往有著不同解釋,可往往人們認為清明誒是由無名悲傷和蕭瑟灌注而成。也許他們是對,清明之類是悲傷。但室,回憶過往痛苦記憶對于現在我們又有什么意義,倒不如好好想想自己為什么而存在,好好想想對未來勾畫。
清明不應是對王室追憶而是對未來展望。試想如果人們一味沉浸在對往事追悔,無奈,自責,哪么世上又有幾人能抓住現在事光,展望美好未來。那么世界將會變成一片哀傷之地。如果清明只是一個工人宣泄機會,那么我便是贊同。清明節祭祖我看慣一大對人大哭一場,可又有幾人是有感而發那?
如今這個社會充滿著欺騙,使我不得不懷疑。類還能表達自身情感?一幕幕電視劇,感人情節卻再也不能讓我淚流滿面。人人清明流淚,究竟為什么?
現在早已沒“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究竟是我太過敏感,還是人們感情早已麻木。路上叫賣聲依舊,游人笑語不絕。
清明節周記13
昨天是清明節,天清氣朗,我去外公老家掃墓。路上車多人多,都提了袋子,袋子中裝了很多錢。
外公家的墓地在一個林子里,下了車,大人們便開始勞動,外公燒香倒酒,一個衣著時尚的奶奶爬上墳頭,鋤著雜草,而哥哥拿著棍子和我打架。
接著,要燒錢了。錢都是假錢,有一百萬的,有一萬億的。姐姐拿著一疊錢,喊道,發工資嘍,發工資嘍。爸爸說,這些錢是給鬼用的,不是給人用的。我們紛紛把錢投到火里面,煙灰卷著向上竄,外公笑著說,現在燒了這么多錢,你們二位(公公婆婆)可是別爭錢呀。
森林里人多了起來,熱鬧起來,人頭在墳頭間移動著,一個白發蒼蒼的老爺爺扛著一個耙子,掃著葉子,有個大媽在墓碑前倒酒,一對叔叔阿姨在一個沒有墓碑的小土墳前點香。
我爬上一個墳頭,拿著一根棍子當做槍來射擊。爆竹聲中,濃煙騰起,嫩綠的枝葉間香灰到處流竄,人們紛紛移動。
下午,我回到老家嗎,去奶奶的墳前祭拜。
爸爸燒的錢很少,外公燒了一大摞,面額是幾百萬幾百億的,而爸爸只燒了幾疊,等我們仔細一看,面額居然是兩塊的。外公打的爆竹響了幾分鐘,而爸爸的爆竹幾秒鐘就打完了。
姐姐和我都笑爸爸小氣。爸爸辯解道:“不要講我小氣,我也給奶奶也送了一套別墅,還有洗衣機,太陽能……”
一路上,我們說說笑笑回了家。我覺得,清明節,真好玩。
清明節周記14
星期六的時候,爸爸媽媽帶著我去掃墓,在爬山的時候我看見了許多的油菜花,它們開得金黃金黃的非常漂亮,到了我們掃墓的地方,爸爸就拿著鋤頭把墓旁邊的泥土與長草的地方,給弄了干凈,被風吹下來的樹葉,我爺爺就把那些樹葉掃干凈了,直到沒有一點點垃圾的時候,我們就開始燒紙錢了,在燒紙錢的時候我一直在把紙錢往火里面放。
燒完紙錢,我們還要放鞭炮,我們在放鞭炮的時候草都被鞭炮炸爛了,放完鞭炮奶奶就抓住我的手來到墓前讓我說一些保佑我與爸爸媽媽的話,說了之后我們就下山了,下山之后我與媽媽又要到外婆那里去,外婆也要去掃墓我與媽媽還有外婆與外公一起去太太太公的墓前掃墓,就這樣我與媽媽一天都在掃墓,根本沒有時間去做其他的事情。
晚上,我與爸爸媽媽在回柯橋的路上都很累,只好托我舅舅開車到柯橋的時候已經十一點多了舅舅回家之后,我爸爸就開車回家了作,第二天在家里我全身都有點痛,寫作業的時候還有點頭暈,那時候我才知道我生病了,后來吃了一點藥就好了,看來我的體質還不好連回老家一趟都要感冒。
我與爸爸媽媽在爺爺奶奶家看到了與我同歲的鐵樹,它非常大我都可以在它的根部乘涼了,而且爺爺奶奶家還多了好多的植物,吊蘭、郁金香還有很多很多但是有一些都枯萎了。
清明節周記15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這首詩杜牧寫得詩大家一定都會背吧?清明節啦,應該去墳前向各位前輩去祭拜,這都是我們晚輩得禮節嘛。星期六下午就出發向。
媽媽、爸爸、弟弟、我和我得堂妹一家子,一起買好啦祭拜得食物準備上山去。很快,到啦山下。這座山說它陡峭,也不是很是很陡,說他平坦可是一眼望去這一座山看起來斜面很斜。雖然說每年來這里一次,但是感覺上并不是很陌生。
我們在路途中,看到很多得墳墓,仔細一看,有一些得墓碑上面有一個五角心,上面得顏色已經淡化啦。后來我問奶奶才清楚啦,原來這代表曾經為國家捐軀過得。我真有想要上去祭拜一下,可是因為時間有限,沒有許多得時間在這里耗,所以這個夢想只好作為泡影。
到啦,終于到啦。我們擺好啦祭拜得儀式,開始燒黃紙等掃墓必備得。我拜好之后就開始在附近逗留,這附近有好多得茶葉,嫩嫩得,綠綠得,雖然說旁邊有許多得墳墓不景氣,可是,加上這春天得鳥叫聲很茶葉得清香,好象旁邊是隱身得。我只顧自己差一點被他們落下。
到啦最后得一站得時候,大家額頭上都冒出啦汗珠,我們來得目標也漸漸好象不是在掃墓,而是在采茶葉(希望在天堂得前輩們不要生氣。),我們采啦滿滿得一戴子茶葉,看這茶葉,我似乎可以看到這茶葉被我們處理過得味道啦。
這次去掃墓,我真是受益非深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