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周記匯編八篇
【精華】中秋周記匯編八篇
時間是箭,去來迅疾,轉眼一周又結束了,我們會積累一些相應的經驗,讓我們通過周記發表自己的意見和想法吧。周記怎么寫才不會流于形式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中秋周記9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秋周記 篇1
夜幕降臨,一輪明月即將升起,等待了如此久的中秋終于又到來了。記得小時候,我們都很喜歡中秋節,喜歡吃它的月餅,喜歡看它的滿月,喜歡沉浸它的氣氛里。特別是那一年的中秋節,溫馨而幸福。
天空慢慢地暗了下來,皎潔的月亮從地平線上升了起來。它像一個月餅似的,嵌在高高的天空上,那么圓,那么亮,那么大,就像那傳說中的嫦娥仙子,舉著圓圓的銅鏡,靜靜地坐在天宇中央。我趴在窗前,傻傻地望著那一輪明月,望得出了神。
“大家快來啊!“開飯了”!”屋子里,傳來奶奶那洪亮的叫喊聲。我一聽有月餅吃,旋即以百米沖刺的速度直奔陽臺。陽臺上擺著一張大圓桌,上面放滿了各種食品,最醒目的當然是圓桌中央的那一盒打開了的“七星伴月”。望著那一個個金黃而又飽滿的月餅,我的口水立即流下三千尺,便忍不住伸手拿了一塊塞進嘴里。“哇,好甜啊!”我一邊吃一邊夸,一眨眼工夫就把一個大月餅“消滅”干凈了。
不知什么時候,家里的“小乖”也跑了過來湊熱鬧。那小家伙搖頭擺尾地抬頭望著我,好像在說:“小主人,這種口味的月餅真的很好吃嗎?給我一塊行嗎?”看它那眼睜睜直流口水的饞樣,全家人都忍不住笑了起來。這時,月亮越升越高,也變得越來越完整了。“變了,更圓了!”爺爺說。大家立即往上望,月亮果然變得更加圓了,而且更亮了。在大圓盤里面,我隱約還發現了一些較暗的區域,那大概就是一些凹陷的地方吧!遠遠望去,還真有點像傳說中的吳剛在砍桂花樹呢!中秋的月亮,真是越看越美啊!
這是我童年里最快樂的事。我喜歡中秋節,愛它的月亮,愛它的月餅,愛它的節日習俗和氣氛。
中秋周記 篇2
在中秋節的這一天里,我們家買了好多的水果:葡萄、香蕉、梨、西瓜、哈密瓜各種各樣的水果映入眼簾。還有好多種類的月餅,有白切雞吃。總之一句話:有很多的東西吃。但是,此時這一天好可惜,左看右看,看來看去都看不到圓圓的月亮掛在天上,真是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雖然是沒有圓圓的月亮但是我們家溫馨的氣氛還是有的。我們家還是和往年一樣,大家圍坐在一起吃著水果、月餅、雞肉、有說有笑的、歡聲笑語連續不斷。
今年的中秋節,我還吃了個冰冷冷的西瓜、哈密果雪糕。我媽媽把西瓜、哈密瓜放到冰箱結冰的那一層里。打開冰箱看時,嚇了一大跳,西瓜、哈密瓜已經結了一些冰了,我們就快快切開來吃,剛好那天也有一絲的風,涼呼呼的。吃的時候,好凍啊,像吃雪糕似的。我狼吞虎咽地吃,吃多幾塊,手都在打寒戰了。奶奶他們看見我吃東西的樣子,在那里忍不住地哈哈大笑,爸爸他們也跟著笑,歡聲笑語連續不斷,久久不能停止
今年的中秋節也好愉快。有說有笑的,整個家庭充滿溫暖、溫馨。一家人團團圓圓、其樂融融。
中秋周記 篇3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今天是農歷八月十五日,也是傳統的中秋佳節。又是一家人團圓的日子。
今天,我們全家人到奶奶家去吃團圓飯。吃完團圓飯我們就到奶奶家的陽臺上去賞月,突然姐姐給我們提了個建議說這樣吧,今天是中秋節,是團圓和賞月的節日,我們姐弟4人就來比背帶有月亮的古詩吧!“這個建議好”媽媽高興的說道。“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媽媽的話剛剛說完,弟弟就來了一句,然后我又接了一句“少時不識月,呼做白玉盤”姐姐不假思索的說道“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好”2伯說的,背得好!哥哥也不甘示弱,他學著古代詩人的樣子,一邊搖著腦袋一邊背到“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他那油嘴滑舌的樣子,惹的我們哈哈大笑。弟弟覺的他被我們給冷落了就故意說:“我想到了一句!”我們異口同聲說,“是啥呀?”弟弟笑了笑喊道:“月亮代表我的心”說完就唱了起來……你問我愛你有多深,我愛你有幾分……。
時間過的可真快,現在已經9點多了,就這樣我們戀戀不舍的離開了奶奶家,我們全家人過了一個快樂的中秋節。
中秋周記 篇4
每逢中秋,一輪明月都會掛在天空,身處異國的親人紛紛從各地趕回家。在皎潔的月光下團圓。不能回家的游子,用月亮寄托對家人的無限思念··· ···
月亮還未升起,爸爸把一張桌子抬上樓,放上了新鮮的月餅。當月亮從云中一點一點露出身軀,我們把爺爺和奶奶請到了樓上,全家人坐在椅子上,看著月光一點一點灑在桌子上,陣陣秋風帶著桂花的香氣經過,又歡快的向別處吹去。
當月亮懸掛在我們頭頂,我們拿起香甜的月餅,仰望天空,輕輕地啃咬著。美味的月餅像一股甘泉,流進了我們的心田,滋潤著幸福的種子,綻放出了一朵多美麗的花兒。皎潔的月光灑在我們身上,桂花香氣彌漫在空中,每個人的嘴角都蕩漾著輕輕的微笑,秋風習習,望著天空上的圓月,我們覺得一股幸福油然而生。
直到月亮被云層遮住,我們還沉浸在這巨大的幸福之中。誰也不想打破這份寧靜,因為這股幸福來之不易,我們想永遠這樣寧靜··· ···
中秋周記 篇5
八月十五該過中秋節了,山村沒有什么好東西來過節。林子的媽媽蒸了幾張好大的蒸餅,點著花,又從自家的.果樹上摘了些果子一并給林子裝上說:“團圓的節日,趙老師一個人,你帶上這些過去,陪陪老師……”林子走在路上。
中秋的月亮懶懶地上來了,一個豐滿的圓,不帶一點缺憾。趙老師很想念親人吧,為了我們……林子想著。遠遠望見月光底下,趙老師一個人立于茫茫無際的蒼穹中央。山脈靜靜地臥在天空的懷抱里,平緩地伸向遠方。林子拾起一個土塊兒,迅速有力地擲進了微黃而蕭條的樹林里,驚飛一片麻雀。林子笑了,林子釋然而輕松地笑了。
村子里又來了一位老師。和其他從前來過的老師一樣,整潔禮貌,有城市人的味道;和其他從前來過的老師不一樣的是,他沒有走。至少已經三個月了。那些城里的老師說是支援貧困山區的教育,可是來了沒幾天就離開了,這樣那樣的借口,還是嫌山村貧窮落后,吃不了苦。林子想。
總之,老師終究是走了。林子并不怨恨他們,山村的條件實在是很艱苦,光是吃水都要從很遠的地方去挑。山村里沒有了教師,但孩子們可有許多呀,他們有的十幾歲了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會寫。孩子們的童年時代是在放羊的山岡上度過的,他們純真而善良,可他們像這貧瘠的土地需要雨水一樣需要知識的滋潤與營養。孩子們渴望著老師,因為他們渴望知識。當然,林子也一樣。上回來了位老師,林子好不容易說服了父母不再去放羊,可上學沒幾天,就因為老師的離開而終止了。很多時候林子都靠在樹下捧著那本老師送的教科書,一字一句,一頁一頁地翻著,盡管有許多字他不認識。當然,這些事都過去了。林子又可以坐在簡陋破舊的教室里念書了,因為村子里又來了一位老師,有三個月了。林子吐掉了刁在嘴邊的狗尾巴草,重新念起了書。
新來的老師姓趙,血氣方剛的一個小伙子。待人熱情友好,教學很認真耐心,盡管孩子們的基礎知識很差。
從孩子們閃亮的眼眸中可以看出他們對于趙老師的喜愛與崇敬———他豐富的知識閱歷,他的熱情,他的童心未泯以及他同村民們一樣的純樸善良。好不容易盼來了老師,孩子們當然不希望他再離開。擔心他適應不了艱苦的環境,林子主動給趙老師挑水,其他的孩子常帶來些吃的送給他。趙老師明白,自己作為一個青年志愿支教者,是懷著火熱的心和堅定的信念來的,不會輕言退縮的,盡管有許多人不理解他:父母、朋友,還有女友。
秋氣氤氳,彌散在他周圍,顯示出寂寞和凄涼。風在濃霧中打滾。月亮是升高了,有些微紅的月暈別有一番風韻———荒原秋月。
老師久立著,昂著頭,一動不動,微紅的滿月懸在半空。“看啥,老師?”趙老師遞給林子一封信和一張照片。“二月十四日,他們的訂婚紀念,不是我。”林子的心沉了下去,為了這里的孩子,他失去了太多……
良久,林子轉過頭去,看到老師略帶傷感而又堅毅的眼神,極目遠眺:月下的原野空闊深厚。
秋夜,月意化到最濃時,莫過于此。
中秋周記 篇6
這天是中秋節。新聞聯播說這天最圓的月亮是在7點13分。吃完晚飯才六點半,我便迫不及待地跑上去“等月”了。
過了十幾分鐘,月亮露出了小半邊臉,但很快又消失了,像要跟我玩捉迷藏似的。漸漸地,湛藍的天空中月亮出現了。孔明燈閃著紅光想來與月亮比比誰亮。月亮先是黃色的,之后被一縷縷輕煙般的白云似有似無的遮掩了起來,光暈也變成了淡黃色。月亮那玉盤般的臉,掛著溫柔的笑容,靜靜地望著大地。
夜深了,月亮身穿白色的紗衣越升越高,撒下一地的碎銀,撒下如水的光華。幾朵銀灰色的云像月亮的輕紗般地繞著月亮,讓月亮顯得更加安詳、溫柔。
在這月朗星稀的夜晚,看著玉盤般的月亮,聞著十里飄香的桂花香,你難道不會被眼前的一切深深陶醉嗎?
中秋周記 篇7
月色如水,靜靜地鋪排在庭院內外,山村之間。
夜,遁去了塵世的喧囂,給山村帶來一份難得的寧謐與和諧,而我卻滿心興奮,失眠了。
驀地,一抹月光款款的,悄無聲息的溜了進來,出現在床前的書桌上。頓時,整個房間都明亮了起來。
我是喜愛月的,對中秋之月尤是摯愛。于是我重新穿好衣服,尋覓這美妙的月光。
開了門,穿過小路,不遠處就是野外。這時整個月便呈現在我的眼前了。八月十五的月是旖旎的,純潔的,帶著款款的深情,撒落一地的清輝。
秋夜,月華如水。遠處黑黝黝的山脊勾勒出一幅清晰的輪廓,越發顯得崔巍了。
河流的聲響在寂靜的夜里顯得很突出,溪流是歡快還是悲傷,誰也說不清楚。只是它千百年的就是這樣流淌著,從來沒有改變過,或許這就是它的初衷吧。
從容的涉河,坐在河中央的巖石上。我仰頭尋找令我癡迷的月光。柔柔地,溫潤地,不帶有任何的紛紜,不帶有任何的蕪雜。
只是一縷清輝,只是一份寧謐,這就已經足夠了。能在這樣的夜里,尋找到一個如此的境界,我心已經滿足了,無需再滿世界的尋找安靜。
夜,漸漸的涼了。露水濕透了我的衣服,可是我的心里很是愉快,很是高興。心里覺得很長時間沒有這樣的愉快了,于是心底生出一種別樣的情緒來。
月光無聲的流淌著,河水也在無聲的流淌著。夜,消去了所有的聲響,讓所有的東西沉浸在寧謐之中。
我感到了絲絲的涼。按說,現在不是很冷的季節,為什么在我的心中還是這樣的寒冷呢?
白天,復雜的人際關系使我疲于應付,使我焦頭爛額。白天的延續,經常使我在夜里不得安寧。我經常的處于失眠的境地,因而顯得無精打采,昏昏欲睡。
而月光是公正的,特別是這中秋之夜的滿月,它不因我的渺小而鄙視我,它不因我的成功而阿諛我,它一直就是默默的看著你,看著你走的每一步。
我慢慢的走了回去,心里一片月光的明亮。
中秋周記 篇8
八月十五還未到,我就在憧憬著,與她坐在草地賞月。
很多人以為,只有情人節才屬于愛情,而中秋節只屬于親情、鄉情。不是嗎?“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這些美麗的詩句已經成為中秋的代名詞。然而,別忘了,還有一句“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指的是一對愛人雖然相隔千里,卻因月光傳情而美好。可見,中秋月同樣屬于愛情,中秋夜比情人節更加浪漫。
因為,中秋月,是一年中最圓的月。而人們對愛情的追求,不正是一個圓滿嗎?
此刻,月亮正斜倚在這山的頭頂,圓圓地,黃黃地。稀疏的白云散淡地鑲在天空,被月光襯托得那么雪白,而深藍色的天空顯得那么高遠。我多情的心開始飛起來,真想飛到月亮去,問問柔情的嫦娥,寂寞有多深,思念有多重,離別有多遠?
當然,這只能是一種離奇的想像,心怎么能飛呢,心附在云上,云朵能飛嗎?
就是這片云今晚也不屬于我。因為臨時有事,她失約了,不能陪我月下漫步。于是,我獨自跑到附近的公園賞月。
公園的人很多,我坐在石椅上。一陣清涼的風吹過,很是溫柔,消除了白天的浮躁。低頭,是野草的香味,蟋蟀的聲音;抬臉,是鼓脹的圓月,相伴的星星。好久好久沒有這般寧靜而恬然了,白天里工作與家庭的雙重壓力,此時得到徹底釋放。我憶及幼時在鄉村,村民們在月的寧靜幽深世界共存同樂、互慰同憩的情景。我的父母,相親相愛的父母,坐在在村口的槐樹下,一邊嗑著瓜子一邊給我們講嫦娥奔月的故事。而如今,現代人不僅走出了日落而息的生活狀態,有了更豐富的夜生活,也走出了炊煙土屋,生活在鋼筋混凝土的高層建筑物里。科技帶來了便利,月亮卻離人類越來越遙遠。
我起身,信步走向公園的一角。她發來短信說,孩子在,想送到老人那,老人電話打不通。短短一句話,讓我涌出莫明的情愫。原來,她一直在尋找機會,想出來陪我的,她心頭一直裝著一輪明月,裝著溫情和思念。前邊小路上走過來一對賞月的情侶。女的二十出頭吧,似曾相識。月光灑在她的臉上,顯得很平靜,她對我笑笑:“你好。”來自內心真誠的問候,讓我忽然覺得人與人和諧相處的美好。
月光如水,云卷云舒。我走向林萌深處,細細品味著生命的這份寂寞,這份孤獨,這份淡淡的愁緒。她也愛月光的清冷,愛在月下漫步。她曾咬著我的耳朵,悄悄說,中秋月圓的時候我一定會陪你一起品嘗月色,讓你色個夠。而如今,就住在公園附近的她,咫尺天涯,卻不能相聚。這種失落可想而知。
短信提示音響了。我打開手機翻蓋,一看,是她發來的,上面寫著:你還在公園嗎?我睡了,你也要早點回家,不要讓月色迷失了。
我沒有迷失,我在云朵的指引下走到家的窗前。抬頭望月,月還是清清黃黃的。
這一刻,我知道自己沒有了孤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