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日記合集9篇
元宵節日記合集9篇
一天的生活不知不覺間結束了,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經驗,需要進行好好的總結并且記錄在日記里了。怎樣寫日記才更能吸引眼球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元宵節日記9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元宵節日記 篇1
除夕過去了,一年一度的元宵節到來了,有人說除夕是快樂的,而我卻說元宵節是美麗的、迷人的。
元宵節的夜幕降臨了,天空中漆黑一片,好好像有一塊黑布籠罩著大地,在天空中,有一輪皎潔的明月,好好像是嫦娥繡上去的,一動不動,好好像被元宵節的美景吸引住了。天空中偶爾會飄過幾絲白煙,白煙里散發著鞭炮里火藥的味道。
地上有許多人,人們急急忙忙好像一個地方走去,等到了指定地點后,站在那里,一動不動。在公路上,可成了出租車的天下,司機們剛拐過一個彎來了一個客人,過了一彎下去一個,司機們真是忙得不亦樂乎,雖然他們累,但腰包卻鼓起來了,可把司機們樂得合不攏嘴。在路旁的雪堆里,一米有一個洞,每個洞里放著一枝蠟燭,這些蠟燭代表著對親人的思念。
你聽啊,“砰、砰、砰”。“噼里啪啦”,許多煙花在空中爆炸了,這響聲匯成一曲曲交響曲,這曲子中有美聲派、民歌派、兒歌派。你瞧啊,一個煙花飛到了空中,好似一棵樹,樹的葉子是無顏六色的,過了幾秒鐘,葉子慢慢拉長,好似無數的小星星。又一煙花飛到天空中,這個煙花好似一只孔雀開屏一般美麗。霎時間,許多煙花在空中爆炸了,那些煙花在空中五彩斑斕,有的好像流星劃過,有的好像雪花似的把漆黑的夜晚照的相白晝一樣。
看到這些美景使我浮想聯翩,過去的節日中只能放100或500響的,如今,都有1000或5000響的,這代表著社會在進步,科技在發展,生活水平在提高,盼望著明年的元宵之夜會更美。
元宵節日記 篇2
元宵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觀花燈、猜燈迷、放煙花、吃元宵都是元宵節的傳統習俗。我的家鄉也不例外。
元宵節這一天,我很早就起床了,心情非常好,穿著自己挑選的漂亮衣服,和爸爸媽媽一起來到奶奶家,到了奶奶家,見到了爺爺奶奶,就馬上祝他們元宵節快樂,爺爺奶奶開心地把我抱在懷里。中午,我們全家人吃了一頓豐盛的團圓飯,全家人在一起有說有笑,其樂融融。
元宵節的晚上是最令人興奮的。我們全家人吃過飯后就下樓開始點亮孔明燈、燃放煙花。我和爸爸雙手托著孔明燈,爺爺點燃燈底座的蠟燭,孔明燈慢慢地膨脹起來,然后爸爸輕輕地向上一推,紅色印有美羊羊的孔明燈就載著我許的愿望緩緩地升上了天空,我興奮極了。放完孔明燈后,爸爸又開始放煙花,地球儀式的煙花不停地在地上轉動,特別地好玩,然后我又和姑姑一起玩條形的小煙花,雙手不停地搖啊搖,絢麗的火花美極了,我玩得特別開心。燃放完煙花之后,我們看見滿天的煙花,震耳欲聾,絢麗繽紛,漂亮極了。黑色的夜空,現在時而呈現紅色,時而呈現綠色,時而不停地閃爍,時而五顏六色,比白天都要明亮。天空中的孔明燈不計其數,遠遠望去都變成了一顆顆小星星,載著無數人的愿望飄在高空。
這個元宵節我過得非常開心,也感到非常的幸福!
元宵節日記 篇3
昨天晚上是元宵節,我和老爸、老媽一起去看元宵節燈會。
我們先在清河坊古街上游覽。清河坊古街上到處都洋溢著節日的歡樂氣氛。古街上面掛滿了紅紅的燈籠,每個燈籠都很精致,上面畫著漂亮的圖案,有小孩兒、荷花、鞭炮等。遠遠望去,好像一片紅紅的海洋。古街兩邊的店鋪生意十分興隆。有賣工藝品的:鮮紅的中國結、紅鞋子、大鯉魚,手工精細的.竹編花籃、竹編小桌椅,色彩鮮艷、圖案美麗的油紙傘、絲綢服裝手帕;有賣收藏品的:玉雕、石雕栩栩如生,龍泉寶劍的做工十分精細,上面刻著的花紋、圖案非常美觀;也有賣名小吃的:西湖藕粉、天津花、吳山酥油餅、定勝糕……每家店鋪里都擠滿了人,熱鬧極了。
接著,我和老爸、老媽又來到了涌金廣場看花燈。這里的花燈特別漂亮,有旋轉的大茶壺、紅帆船、三羊開泰、樓外樓和各種塔、房屋和動物的造型。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在涌金廣場中央的旋轉大茶壺。
旋轉大茶壺的造型非常有趣。它的底下是一個圓臺,像一個大池塘,上面有三潭映月、荷花荷葉、紅鯉魚和許多動物造型,都是漂亮的花燈。圓臺的兩側有一個半圓的燈架,就好像是一座天橋一般,架在大圓臺上。燈架上吊著一個巨大的龍井茶茶壺,茶壺是褐色的,茶壺的壺口中不斷噴出了水,而且大茶壺還慢慢地旋轉著。在燈架上面有許多金黃色的燈,燈架的一邊還會隔一段時間,噴出許多大大小小的泡泡。
“紅帆船”這個花燈造型很漂亮,是一艘紅紅的大帆船。白色的風帆上裝著許多金黃色的小燈,整面帆遠遠看去,發出了耀眼的金色光芒。在紅帆船的桅桿上,掛著許多紅燈籠,上面寫著“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八個大字。其它的花燈造型,也都非常漂亮美觀。
今年的元宵節燈會令我大飽眼福,各種花燈造型都非常好看,我拍了許多照片,把它們都留在了照片里。這真是一個快樂的夜晚!
元宵節日記 篇4
一年一度的元宵節終于到了,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門前都掛著紅燈籠,而且吃飯之前還要放鞭炮,當然,晚飯也和以前不一樣,要吃元宵。
大約五六點了,“怎沒還不開飯呀。”在一旁的我說道。這時,爸爸說到樓下放鞭炮去,我便去看一看。爸爸把鞭炮掛到樹枝上,拿起了打火機。“噼里啪啦”,鞭炮聲響了起來。“開飯了,開飯了。”媽媽喊道。我端起了一碗元宵,品嘗了一個,那種香噴噴的氣味讓我回味無窮。吃完元宵后,我便來到了厲山公園去看煙花,來到現場,還沒有開始,我們又等了一會兒,煙花終于開始放了,因為離得太遠了,看不清楚,我也擠進了人群之中,忽然,一位小孩子說了一個字,看。我仰起頭來,只見天空中有很多一閃一閃的星星,噢,不對,星星哪有那么多顏色,這是煙花,大約五六秒過去了,顆顆流星般的煙花落了下來。哇,真是太逼真了。再看看大街上,真是好不熱鬧,車水馬龍。
十點了,我也該回家了,但看著耀眼的煙花,還是不忍心走,又過去了五六分鐘,我才依依不舍得離開了厲山公園。
元宵節日記 篇5
今天是元宵節,但是爸爸媽媽都不在家,就我跟妹妹兩個人過。就在這時,妹妹突然說他餓了,我不禁打了個冷顫,心想:難道妹妹還沒吃飽?可我不會煮飯啊!怎么辦?怎么辦?對了,爸爸昨天不是教了我怎樣煮速凍湯圓嗎?況且啊弟家也有速凍湯圓啊!該是我大顯身手的時候啦!于是我一邊回憶著煮湯圓的方法,一邊把需要的工具準備好。
我首先端起一口蒸鍋,放到水管下面,接了占鍋二分之一的水,蓋上蓋子,然后把蒸鍋放到電磁爐上,摁下“開始”這個鍵,把顯示屏上的數字調成1600、一分鐘后,水沸騰了,我從冰箱中取出紅塘,倒入鍋中。糟了,由于紅塘放在冰箱中的時間久了些,大部分紅塘已經結成塊了,如果用紅塘塊煮湯圓,湯汁就會有的地方甜,有的地方不甜。反應過來后,我急忙把裝紅塘的袋子收回來,可為時已晚,只見一兩塊紅塘塊“跳”進了鍋中。我連忙拿來勺子,使勁地壓紅塘塊,總算壓碎了。接著我從冰箱中取出12個速凍湯圓,倒進鍋中,把電磁爐顯示屏的數字調成1300,兩分鐘后,一過湯圓就煮好了。
這是我長大以后第一次煮湯圓還是挺有成就感的,看著白溜溜的湯圓口我跟阿弟都等不及了啊。我把湯圓盛好,嘗了一個,味道十分不錯哦!
元宵節日記 篇6
正月十五是一年一度的元宵節,在這喜氣洋洋,燈火通明的狂歡節里,人們都要放鞭炮,迎龍燈,好好慶祝一番.
夜幕降臨了,人們開始在大街小巷里迎龍燈.龍燈有長有短,可都裝扮得十分漂亮,它們在小城街道上穿梭,爆竹聲此起彼伏,響徹整個夜空,代表了人們在新的一年里的美好愿望.煙花如火箭般地飛上天空,在空中形成了各式各樣的圖案,有的好似一朵婀娜多姿的迎春花綻開笑臉;有的又如一群快樂的小朋友在草地上追逐玩耍;還有的像滿天星,閃閃爍爍,虛無縹緲……
最搶眼的還是要數孔明燈了,它們在夜空中隨處可見.每盞燈代表著希望與夢想,帶著人們的祝愿與祈福,在藍天中搖曳.它們飛越千山萬水,把風調雨順,五谷豐登的期盼帶給遠方的人們.
元宵節的月亮也格外地明亮,晚會的節目也精彩紛呈.今年的元宵節真是熱鬧非凡,明年的元宵節我一定要親手迎龍燈,給元宵節增添一片生機.
元宵節日記 篇7
有一次,晚上,我爸爸對我說:“明天我們一塊去奶奶家吧。”我說:“當然可以了。”第二天一早,我爸爸把我叫起來,對我說:“你先去寫一會作業吧,一會兒我處理完一件事再去奶奶家。”我想看看我爸爸處理的是什么事,我就等我爸爸出去的時候進來,一看原來他在那里買股票呢!到了十一點鐘,他終于處理完了。
我們特別的幸運,一出門就打上了一個車,不一會兒,我們就到了奶奶家,我奶奶讓我吃完了中午飯,說:“晚上帶我去看燈。”他給我講了講元宵節的來歷: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早在20xx多年前的西漢就有了,元宵賞燈始于東漢明帝時期,明帝提倡佛教,聽說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的做法,就命令這一天夜晚在皇宮和寺廟里點燈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掛燈。以后這種佛教禮儀節日逐漸形成民間盛大的節日。該節經歷了由宮廷到民間,由中原到全國的發展過程。
在漢文帝時,已下令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漢武帝時,“太一神”的祭祀活動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馬遷創建“太初歷”時,就已將元宵節確定為重大節日。
另有一說是元宵燃燈的習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說”;正月十五日為上元節,七月十五日為中元節,十月十五日為下元節。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別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樂,故上元節要燃燈。
元宵節的節期與節俗活動,是隨歷史的發展而延長、擴展的。就節期長短而言,漢代才一天,到唐代已為三天,宋代則長達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點燈,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燈,整整十天。與春節相接,白晝為市,熱鬧非凡,夜間燃燈,蔚為壯觀。特別是那精巧、多彩的燈火,更使其成為春節期間娛樂活動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龍、舞獅、跑旱船、踩高蹺、扭秧歌等“百戲”內容,只是節期縮短為四到五天。
我們今天過得真快活!
元宵節日記 篇8
2月14日即是元宵節有是情人節。
這天家家戶戶要吃湯團、猜燈謎、放炮竹、賞花燈來慶祝元宵。
這天,爸爸教我包湯團。我們先把手洗干凈,拿出一只碗。開始和面,只見爸爸在碗里倒上大半的糯米粉,將少許水一點一點放進去,再用手絞幾下又放點水。爸爸告訴我:注意每次放得水不能太多,少可以再加,太多會粘手。水夠,我和爸爸各分一半,我們用手來回的揉,直到不再粘手,揉面的工序完成。
開始包湯團,我照著爸爸的樣子,拿一小團面,放在手掌中間挫一個小圓球,然后把右手的大拇指把插進剛揉好的面團,用筷子夾點芝麻餡放在剛弄的洞里,用四個手指配合大拇指一起往中間按,揉一揉又變成圓形。我要把這個“半成品”放到碟子上面去時,爸爸叫住我說:“兒子,這樣放上去可能會粘的,在糯米粉里滾一滾就不粘。”我照著爸爸的方法一試果然不粘。照這樣一連做好幾個,不一會二十個就完成,個個潔白如玉,讓人嘴饞。
晚上,我和爸爸到外面散步,此時的大街上燈火通明,四周掛滿火紅的燈籠。天空閃耀著五彩的禮花,有的禮花在天空中像滿天的星星一閃閃,有的似流星雨,一瞬間就消失在天際中。
我愛包湯團,但我更愛元宵節。
元宵節日記 篇9
盼星星、盼月亮,終于盼到了一年一度的元宵節。早上一起床我就對媽媽說:“媽媽,今天是元宵節,下午記得給我買炮。”媽媽說:“好的!”于是,早上我高高興興的來到了學校,到了班上就聽到張老師說:“今天是元宵節,下午咱們有個猜謎活動,誰猜對了還有獎品呢!”只聽下面同學有的說:“下午快來到,下午快來到啊!”還有的說:“活動還有獎品呢!”……同學們都很期待下午的活動。
終于到下午了,猜字活動以何宇軒一個精彩的故事拉開了序幕,好多次我都踴躍舉手,可惜每次猜對的人都不是我,不過重在參與嗎,我還是挺開心的!
下午回家后媽媽已經把各式各樣的花炮買好了,我歡呼雀躍的看著這些炮想到晚上終于可以放炮了!
這就是我豐富多彩的元宵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