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魯賓遜漂流記有感-647字作文
笛福的《魯濱孫漂流記》是英國的第一部長篇小說,也是世界文學寶庫中的一部不朽的名作。這部小說的故事來源于一個真實的事件。
小說用第一人稱寫成,書中還引用了許多主人公的日記,這些都使這部小說讀起來頗似一個真實的故事。小說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它詳細敘述了主人公魯濱孫在荒島上生存整整二十八年的離奇經歷,令人信服地展示了他艱難的生存處境,以及孤獨無助的時刻渴望獲救的心情。小說最后講述了魯濱孫從一伙叛亂的水手中設法救出了船長,并搭乘船長的那條大船回到了祖國。
這是一個有著完美結局的故事,我真佩服魯濱孫?克魯索,他不安于現狀具有強烈的開拓進取和冒險的精神;他勤勞、勇敢、機智,并具有非凡的頑強的毅力;他虔誠、仁慈,而且知恩圖報。
他憑著百折不撓的毅力和勇氣,付出比常人多無數倍的勞動,頑強地在島上生存下來,他利用搬來的槍支彈藥防身御敵、獵取食物;利用帆布搭建帳篷;利用有限的工具制造各種生活用品;還利用有限的墨水盡可能記下每一天的生活。
為了能在島上長期生存,他不僅辨別農時、種植谷物,還學會了馴養野羊。經過多年的艱苦勞動,魯濱孫終于在島上安居樂業,并將荒僻的小島建設成了自己的安樂王國。在我們的生活中當然不會出現類似的情況,也不可能到一個小島上去生活。但我從這部小說曲折離奇的故事情節中認識到了勞動對于人類生存的重大意義。
記得有首歌曲名叫《勞動最光榮》,它不也是教會我們勞動創造一切,更會改變整個人類嗎?而這部小說的主人公更是依靠勞動改善了自己在荒島上的處境,戰勝了憂郁絕望的心情,逐漸在荒島上安居下來。所謂“逆境成才”也是這個道理吧!只要懂得“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我們總會“山窮水復疑無路,柳岸花明又一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