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微知著造句使用見微知著造句_造句
你會使用見微知著造句嗎?解釋:微:隱約;著:明顯。意指看到微小的苗頭,就知道可能會發生顯著的變化。比喻小中見大、以小見大。
出處:《韓非子·說林上》:“圣人見微以知萌,見端以知末,故見象箸而怖,知天下不足也。”
成語故事
一天,箕子到帝辛(即后世所稱紂王)那里匯報工作,偶然看到帝辛的生活出現了一點小變化,這個細節在表面上看起來完全沒有什么大不了。可是箕子的見識非同一般,他見此情景真可謂誠惶誠恐,大驚失色,那這是一個怎樣的細節令箕子如此呢?箕子所看到的其實就是帝辛用了一雙象牙的筷子,大家都知道象牙筷子無疑是很奢侈的,在中國,大象是極其罕見。但是帝辛作為天下之主,用這樣一雙筷子不是太正常不過了嗎,哪個帝王不是披金戴玉,才能章顯不凡呢?箕子又何必如此大驚小怪呢?原因就在于帝辛早期是非常樸素的。正所謂︰「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后來果不其然如箕子所料,朝歌出現了“酒池肉林”、“炮烙之刑”。如此的昏庸殘暴,難怪最后會被西周所滅。
用法:作謂語、賓語。
近義詞:原始見終、因小見大、窺一斑而知全豹、可見一斑、未雨綢繆、一葉知秋
反義詞:以偏賅全、以偏概全、管中窺豹
見微知著造句
1、也可由小見大,見微知著。
2、從一些我們常常熟視無睹的“小事”入手,以小見大,見微知著,讓讀者自己去悟出“規律”。
3、每個科學家都要具有見微知著的能力。
4、強者見微知著,而弱者卻視而不見。
5、本篇文章沒能以小見大、見微知著,缺乏立意的新穎和深刻。
6、人們對自然現象往往還能見微知著,而對社會現象卻不能見微知著,原因就在于不能“靜”,為“好惡”“利害”所惑。
7、現代社會中,越來越多的人們都喜歡討論整體與局部的關系,很多人都認為見微知著、以小便能見大,總的來說就是見一葉落知天下秋。
8、諸葛亮胸藏百匯,博聞強識,善于籌劃,善于分析,見微知著,在隆中就已經定下了三分天下之計。
9、我們在日常工作中,要善于觀察,善于分析,見微知著,把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星火作文網 www.easyzw.com】
10、因事見理、見微知著,從而使主題得到升華和深化。
11、學習就是一個見微知著的過程,自己好好把握吧。
12、在我們平時的生活當中我們應該善于觀察、見微知著才能夠更好的把事情解決掉。
13、我很欣賞你的這種見微知著的變現,對你今后的發展很有好處的。
14、我想每一個成功的人都應該有見微知著的能力吧。
15、我想你如果在生活當中有了多思考的習慣就會有了見微知著的能力了吧。
16、好好培養你見微知著的能力對你今后的發展會有很大的幫助的。
17、他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還很多,比如他那見微知著的能力就很值得我們去學習的。
18、文世間之事往往能見微知著。
19、今天我有道題不會可我要追根求源,無獨有偶我看到了司空見慣的水,我見微知著,突然明白了,我知道這是我鍥而不舍的結果。
20、當然,之所以知此見微知著的探照出社會百態也得益于作者精湛的敘事藝術。
21、夜雨瀟湘說:見微知著,人微言輕,這些話題都可以,“微”時代,就是草根的力量匯聚的時代。
22、配合是心理學研究、是見微知著、是看得懂眉頭眼額,更重要的,是對老闆和公司品味的掌握。
23、但是,這并不代表當今社會是一個沒有規律的存在,正相反這是一個見微知著的時代。
24、見微知著,小小的言行足以反映出一個人的教養與修為。
推薦閱讀:惟妙惟肖造句 如何使用惟妙惟肖造句雪中送炭造句 使用雪中送炭造句得意洋洋造句 如何使用得意洋洋造句舉一反三造句屹立造句 使用屹立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