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成語故事作文300字四篇
精選成語故事作文300字四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么寫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成語故事作文300字4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成語故事作文300字 篇1
明目張膽
唐朝中期,有位大臣名叫韋仁約,字思謙。因“仁約”和武則天的父親武士矱之名偕音,為了避諱,他就廢名用字,稱韋思謙。他為人剛正,敢于直言。
唐高宗時,韋思謙擔任監察御史,負責對各級官吏的政績考察。有一次,他在考察中,了解到中書令褚遂良壓低地價、強買他人土地一事。雖然褚遂良當時位尊官高,而且深得唐高宗信任,但韋思謙毫不畏懼,仗義執言,上書彈劾褚遂良,褚遂良因此被革去中書令的職務,貶為同州刺史。褚遂良因此懷恨在心。
時隔幾年,褚遂良官復原職,重新擔任中書令。他利用職權對韋思謙打擊報復,把韋思謙貶到外地當一個七品小縣官。
大家對韋思謙的遭遇很同情,勸他以后要圓滑世故一些,不要再得罪權貴了。但是,韋思謙態度堅決地說:“大丈夫要敢于直言,敢作敢為,遇到損害國家、危害百姓的事,就決不放過,明目張膽地報答國家的恩惠。豈能碌碌無為,只圖保全妻子兒女呢!”
【釋讀】明目:睜開眼睛;張膽:放開膽量。形容有膽識,伸張正義而無所畏懼。后形容公開放肆地干壞事。
【出處】《晉書·王敦傳》:“今日之事,明目張膽為六軍之首,寧忠臣而死,不無賴而生矣。”
成語故事作文300字 篇2
戰國時代,宋國有一個養猴子的老人,在家中的院子里養了許多只猴子。這個老人每天早晚都分別給每只猴子四顆橡子。日子一久,這個老人和猴子之間竟然能交流溝通了。
幾年之后,老人的經濟越來越不充裕了,而猴子的數目卻越來越多,又碰上糧食欠收,所以老人就想把每天的橡子由八顆改為七顆。
于是,一天,他和猴子們商量說:“現在糧食不夠了,從今天開始,食物必須節約著吃。我每天早上分別給你們三顆橡子,晚上還是照常給四顆橡子,你們認為怎么樣呢?”
猴子們聽到老人的這番話,非常生氣,都認為早上怎么少了一個?于是,紛紛開始吱吱大叫,而且還到處竄來跳去,貌似是在用這種方式來表示對分配情況的強烈不滿。
老人看到這個情形,連忙改口說:“這樣吧,我每天早上分別給你們四顆,晚上再給你們三顆,這樣總該可以了吧?”
這群猴子們聽了,覺得早上的橡子數量已經由三個變成四個,比晚上的多,就換了另一番模樣,紛紛高興得在地上翻滾起來,認為自己取得了勝利。
成語故事作文300字 篇3
小青蛙坐在井底的家里正在聚精會神地上網,嘴里還哼著流行歌曲。小青蛙正哼得起勁,一只來覓食的小麻雀降落在井口。它低頭往井底四處張望,看見悠閑自在的小青蛙。小麻雀便喊道:“小青蛙,小青蛙,你怎么不到井外面來看一看呀,外面的`世界是多么美麗,多么繁華,多么精彩!”小青蛙聽了小麻雀的這番話,忍不住笑了起來。小青蛙說:“我覺得井底比外邊的世界更好。”小麻雀反問:“小青蛙你怎么會這樣想呢?!我們從小就聽過《坐井觀天》的故事,難道你想當故事里的‘井底之蛙’嗎?”“小麻雀,做井底之蛙不好嗎?你看看我家里有筆記本電腦、電話、手機、電視機,還有不計其數的書籍。我用電腦上網查資料,在網上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你查不到的。還可以在網上和QQ好友視頻聊天。用固定電話和手機可以和外界暢通無阻地保持聯系。通過看電視我能及時了解世界各地發生的大大小小的新聞事件。我博覽群書,學習了很多知識,所以一般人叫我蛙博士。我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無所不知,無所不曉。”
小麻雀聽得入了迷,驚訝地說道:“小青蛙,現代科技給你帶來這么大的方便啊!”
成語故事作文300字 篇4
魚竿與魚
從前,有兩個饑餓的人得到了一位長者的恩賜:一根魚竿和一簍鮮活碩大的魚。其中,一個人要了一簍魚,另一個人要了一根魚竿,于是他們分道揚鑣了。得到魚的人原地就用干柴搭起篝火煮起了魚,他狼吞虎咽,還沒有品出鮮魚的肉香,轉瞬間,連魚帶湯就被他吃了個精光,不久,他便餓死在空空的魚簍旁。另一個人則提著魚竿繼續忍饑挨餓,一步步艱難地向海邊走去,可當他已經看到不遠處那片蔚藍色的海洋時,他渾身的最后一點力氣也使完了,他也只能眼巴巴地帶著無盡的遺憾撒手人間。
又有兩個饑餓的人,他們同樣得到了長者恩賜的一根魚竿和一簍魚。只是他們并沒有各奔東西,而是商定共同去找尋大海,他倆每次只煮一條魚,他們經過遙遠的跋涉,來到了海邊,從此,兩人開始了捕魚為生的日子,幾年后,他們蓋起了房子,有了各自的家庭、子女,有了自己建造的漁船,過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
一個人只顧眼前的利益,得到的終將是短暫的歡愉;一個人目標高遠,但也要面對現實的生活。
【小故事大道理】:只有把理想和現實有機結合起來,才有可能成為一個成功之人。有時候,一個簡單的道理,卻足以給人意味深長的生命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