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遲到為話題作文指導及例文
第 1 頁 以遲到為話題的作文指導及范文
?有關“遲”寫作指導與示例 ?原題回放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60 分)
?“遲”這個字真是耐人尋味,“遲到”的遲是晚,“遲緩”的遲是慢,“遲鈍”的遲是拙,“遲疑”的遲是猶豫,“遲明”的遲是接近。
?兒童時代,我們最常用這個“遲”字,那時遲對我們小小的心靈,唯一的意思就是“晚”。
成年之后,我們不再常用“遲”這個字,但是每當說到遲,“遲了一步”、“起步太遲”,那遲便有了許多挽不回的意味。
?在這遲遲的人生,在我們遲遲的腳步間,遲緩的行動和反應中,有多少遲遲的季節飄逝了!抬頭,才是遲明的少年;回首,已是遲暮的白發。而悟已遲、悔 已遲、恨已遲,此生已遲。遲,一個多么緩慢柔軟,又觸目驚心的字啊! ?要求選準角度,明確立意,自選文體,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作文 。
?【寫作指導】: ?這是一個頗具意蘊的材料作文,這個材料作文立意的聚合特點很明顯,即如材料末所揭示的那樣,要反思“遲”,要盡早明白“遲”,才能創造美麗的人生。顯然,這樣的材料作文,寫成哲理性散文的形式最好,寫成記敘文時要突出自己的理性的感悟,而寫成議論文就要掌握充足的有關“遲”方面的素材,進而達到觀點與材料的水乳交融。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構思:精選有關“遲”的一正一反或多個正反素材,闡發珍惜時光的思想感情;將熟悉的傷仲永等的素材或同類素材想深想透,表現要及早醒悟的主旨;激情演繹或編敘有關“遲”的經典故事,傳達對人生的哲理思辨;借助細節,記敘真實的生活中關涉“遲”的鮮活事件,突出對生活的智慧思考。
?【示范作文】
?遲到的嘆息,晚來的美麗 ?桃李飄香,香艷四方,秋菊守尾,詩人猶賞。幼童無知,少年活躍,青年深沉,老年睿智。
?一年分四季,四季各迥異。早來的引人注目,遲到的別具一格;人生分四段,四段有特色。先過的輕浮,后過的老邁。人生行樂需盡早,有誰可知遲之味? ?有段傳奇,人皆稱頌;有段佳話,人皆感慨;有段遲到,人皆嘆息!
?林黛玉焚稿斷癡情,苦降姝魂歸離天恨。自前世的等待,始終無法逾越淚流的速度,化一縷情愫為書信,傳一種芳心于思人,神瑛侍者能否感知?遲到的腳步,晚來的呼吁,伴隨著一聲“寶玉,寶玉,你好……”的痛惜縈繞于紅樓情節之中。
第 2 頁 ?敘者哀傷,讀者悲涼,斥寶玉緩緩來遲,惜黛玉來去匆匆。人去樓已空,惟留思人傷。明月依舊是,淚落早為霜。遲來者,僅有倚欄望月,黯然傷神;遲來者,徒留衣帶漸寬,瘦比黃花;遲來者,空余千行垂淚,萬種嘆息!
?遲來的令人憎惡,晚來的亦可稱贊。
?近日來我常常為《山楂樹之戀》而涕泗橫流。傷的是“把美好的東西在人眼前撕碎的悲劇”,贊的是遲來的真摯情感的永恒,感的是艾米對“遲”的精細闡述。
?作者艾米以毫無雕飾的樸實文筆為我們重現出一段文革時期的山楂樹情緒。女主人公靜秋在男主人公“老三”病危之際才來醫院看望他,“留給靜秋的只是兩滴碩大的淚滴,滾燙的,血紅的……” ?小說至此結尾,靜秋哭泣的吶喊依然縈繞于耳畔:“他說過會回到我的身邊,哪怕是一只腳伸入墳墓中也會被我的聲音喚回,我是靜秋,我是靜秋……” ?一段三十年前的真實故事,一串三十年后的真切感受,遲來的呼喚始終無法淹沒死亡的召喚。
?今朝,她再次來到山楂樹前,默默地對女兒說:“這里埋葬著我最愛的人!” ?遲,終究無法回頭的感慨;遲,曾經許言羽化成伴的落空;遲,博得一場最為純粹的晚來美麗。
?文人墨客,演繹著人生壯志遲遲未酬的慨嘆。詩意洛夫,欣賞的是人荷同寂,午荷遲開的美麗;月中梭羅,生活的是瓦爾登湖面遲來的融融月色;細膩姜夔,寄情的是橋邊紅藥遲開的期待。
?遲到的嘆息,是郁郁不得的心境。
?晚來的美麗,是久久期盼的慰藉。
?遲,回答我們:春天來了,冬天亦不再遙遠…… ?【例文點評】
?詩意的語言,詩意的解讀,詩意的主旨,讓我們讀后不禁贊不絕口。文章緊扣材料自然成文,以文學名著的人物故事為素材,恰當運用擴展創新和轉換角度的素材妙用的技法,抒寫了對人生、對世界的獨到見解,可謂文情并茂,意蘊橫生。更難能可貴的是,作者敢于辯證思考,思考深遠,全篇飽含著著昂揚向上、催人奮進的力量和時代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