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溺水給同學的一封信
防溺水給同學的一封信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嘗試過寫信吧,書信是寫給具體收信人的私人通信。還是對書信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防溺水給同學的一封信,歡迎大家分享。
防溺水給同學的一封信1
親愛的同學們:
又是一年最炎熱的時候,夏季的驕陽剛好,窗外的枝椏瘋長,卻怎么也擋不住烈陽。而此時的我們正當年少,擁有無休止的好奇心和精神力,迫不及待地想要去擁抱大自然的清涼。那么,清涼的江湖河水無疑就成為了很多青少年最向往的“避暑勝地”。
但這個年紀的我們往往只余沖動,卻定力不足。如花般的生命就像瓷器一樣,對它們來說,最危險的往往不是在房間亂跑的貓,是瓷器沒有意識到自己易碎。不少人被郊外的江水所誘惑,不經充分準備就貿然下河游泳,最后釀成慘劇。據統計,每年6-8月,我國平均每天有近150名青少年因意外傷害而失去生命,而意外溺水是青少年意外傷害的首要死因,一個個鮮活的花季生命最終消散在水中。
我們總是只記得“水能載舟”的益處,卻忘記了“水能覆舟”的危險。盛夏的江水格外清澈澄凈,漣漪蕩漾,倒映出岸邊的垂柳。這一番平靜寧和的風景,吸引著經過的孩子脫去衣衫鞋襪,淌進這片清涼,而一時的好奇和沖動也蒙蔽了他們的眼睛,使他們忘記了平靜江面下的暗潮洶涌,忘記了風平浪靜的假象下是潛伏的危機。“一失足成千古恨”,最后落得個白發人送黑發人的結局。
是家長和老師沒有給孩子灌輸過不得獨自下水的觀念?亦或是孩子們從未把這些警示性的話語放在心上?都不是,“雪崩時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首先,大人們或許并未起到了一個良好的示范,一些大人分明看見了岸邊“禁止下水”的警告牌,仍然下水游泳,甚至還帶著自己的孩子一同下水,大人如此,小孩自然會去效仿;再者就是學生們的防范意識不強,有些人獨自下水,有些人結伴下水游泳,發生了意外卻不知道該如何施救,他們往往抱著“這么小的概率的事,一定不會發生在我身上”的想法,可當意外真正降臨在他們頭上時,他們卻潰不成軍。導致事故發生的原因有很多,似乎在一念之間危險就會來臨,打得你猝不及防。
某地一孩子失足溺水身亡的新聞仍然時常在電視臺里報道著,如花般的生命還沒有等到綻放的那一刻,就悄然而逝,這是多么沉重的事情!近年因加強防范措施,因此失去生命的人數得以減少,但仍然不容小覷。
那么,我們應該如何去避免這類事故的發生呢?
首先,夏季的高溫固然令人難耐,但我們也不是只有下河游泳這一種解暑的方法。但如果你是因為好奇,是抱著嘗鮮的態度想要下河游泳,不妨喊上家中的大人陪同前往,以保證其基本安全。當然,個人不建議下河游泳這種危險行為。
其次,在河里游泳也要注意很多安全事項,在下水之前一定要做充分的熱身活動,待周身發熱,充滿力氣后才能下水。眾所周知。大部分在水下喪命的人都是因為力氣不足而腿部抽筋。所以下水后千萬不可逞能,發覺自己快沒有力氣的`時候就盡早上岸。
最后,在意外發生的時候,我們也應該有效利用各種方法去自救或施救。自己在水中抽筋或發生其他事故時,切記不可驚慌,應第一時間冷靜下來,思考合理的自救措施,再予以執行;如若他人不慎落水,當身邊沒有大人時,應立即向其他人尋求幫助,而不是貿然救人,最后反倒害了自己。
當然,老師和家長們的教育也必不可少,我們也不能單把他們的話當耳旁風,左耳剛進就又從右耳出去了,還是要把他們的話放在心里,并時時留心、步步在意,不做有可能威脅到自己生命的事。
生命如花,珍貴且脆弱。當一條條生命流逝在江水之中,多少人為之嘆息?僥幸獲救者引以為戒,不敢再去闖生命的“紅燈”,但那些因一時沖動而喪命的人們呢,又有誰來為他們的生命買單?
盛夏已至,望同學們切記以上的忠告,愛護自己的生命。莫讓生命之花被洪水淹沒。
防溺水給同學的一封信2
親愛的同學們:
為積極響應教育部近期在學生中開展防溺水事故教育的號召,努力杜絕游泳溺水悲劇的再次發生,我們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樹立安全意識,加強自我保護,正確評估自身的游泳水平,不到那些陌生危險的自然水域,如深潭、野塘和溪邊等處游泳;
二、必須在有家長陪伴的前提下,到安全正規有救生員值崗的游泳場所游泳,下水前要了解自身的身體狀況,并充分做好熱身活動,到安全的水域下水,防止溺水事件的發生;
三、即使在游泳池,也不要依賴充氣浮具,并聽從救生員的管理,嚴禁在游泳池邊追逐打鬧,推搡他人,跳水潛泳等危險動作;
四、學會相關游泳防溺水知識,并掌握一定的自救技能,如遇同伴溺水,請勿下水,降低重心借助棍、繩和衣服等可用于救生的器材,進行施救,同時千萬不要忘記向成人求助;
五、預防溺水的最好方法是到正規的游泳場所參加游泳培訓,盡早學會游泳,掌握自救技能。
六、不要到塘江邊去玩水,不到江堤下行走、玩耍和觀潮,安全觀潮必須在大人的陪同下進行。
同學們,我們是國家、民族和家庭的希望,我們一定要珍惜時光,努力學習,不斷提高自身各方面的素質,讓我們攜起手來,“學習游泳促健康,掌握知識防溺水”,杜絕悲劇的發生。
防溺水給同學的一封信3
同學們:
最近一段時間,天氣逐漸炎熱,也是學生易發生溺水事故高發時期,為避免溺水事件的發生,在校內進行主題為“珍愛生命預防溺水”的安全教育,下面特向全體同學提出以下要求:
一、樹立安全意識,加強自我保護,不走河邊,溝沿,不走偏僻的道路,回家時要結伴而行。
二、不要私自一人外出游泳,更不要到不摸底和不知水情或比較危險且宜易發生溺水傷亡事故的地方去玩耍、游泳。不要在河塘邊、圍礦壩玩耍;不撿落入水中的物品;不去河塘釣魚撈魚。
三、游泳需到有資質的游泳場游泳,而其必須要有組織,并在大人帶領下方可去游泳。
四、要清楚自己的身體健康狀況,平時四肢就容易抽筋者不宜參加游泳或不要到深水區游泳。要做好下水前的準備,先活動身體,如果水溫太低,應先在淺水處用水淋洗身體,待適應水溫后再下水游泳。
五、對自己的水性要有自知之明,下水后不能逞能,不要貿然跳水和潛泳,更不能互相打鬧,以免喝水和溺水。
六、在游泳中如果突然覺得身體不舒服,如眩暈、惡心、心慌、氣短等,要立即上岸休息或呼救。
七、在游泳中,若小腿或腳部抽筋,千萬不要驚慌,可用力蹬腿或做跳躍動作,或用力按摩、拉扯抽筋部位,同時呼叫同伴救助。
八、從我做起,嚴守學校紀律,堅決不玩水。同學間要互相關心、愛護,發現有的同學私自去游泳或到危險的地方去玩耍,要及時勸阻并告訴老師或家長。
九、溺水的急救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如果一旦遇到溺水者,我們在營救時應該怎么辦呢?
當發現有人落水時,不能冒然下水營救,因為一旦被落水者抓住將十分危險。在水中與落水者糾纏不但會消耗救助者的大量體力,有時甚至會導致救助者體力耗盡最終喪命,應立即大聲呼救,同時將救生圈、竹竿、木板等物拋給溺水者,再將其拖至岸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