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散文作文300字匯總五篇
關于散文作文300字匯總五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寫作文可以鍛煉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那么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散文作文300字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散文作文300字 篇1
山水之間,古寺之側,開一家客棧。
園亭樓閣,套室回廊。裝飾以原木,填園以百草。擇選每一片石材,挑揀每一株花木。
庭前植海棠,早春山風拂面,落英繽紛。
籬用梅編,墻以藤引。初夏盛花,滿架薔薇一院香。
見高坡則堆土置石愈增其勢,見低洼則清土挖池以匯雨水。一園之內高低起伏山地肌理即可成矣。
游步迂回,一折而豁然開朗,于平坦處叢生粉黛亂子草,花序淺紫,遠觀如煙,夏夜有螢蟲綠光點點游離其間,平添山野之趣。于散漫處植易長之竹以屏障,涼風習習,竹葉颯颯。
至山窮水盡處通一門而至別院。以青瓦立鋪成骨,卵石間拼成花。置一石缸,水面清圓,風荷正舉。四周石墩之上置盆栽雀梅,榔榆,五針松,或遒勁,或飄逸,層層疊疊,一盆方寸,可見古韻遺風。
秋月夜,天高云淡,靜謐安詳。冬雪天,暖酒一壺可話十方三生。一方園林,即是宇宙。
山水之間,古寺之側,開一家客棧,住著人間五味,住著八方風雨,住著浮世流光,還有你我。
散文作文300字 篇2
我做了一個夢。
夢里百靈鳥的歌聲婉轉動聽,一切回憶如同電影倒帶。
你從火葬場里出來,人們的眼睛由通紅變為平常,你尚未離開人世。
茉莉花掉落的花瓣從地上翩翩飄起,由腐爛重生為潔白。
百川倒流。
時鐘的指針開始逆時針旋轉。
街上行人退回,退回。
太陽從西邊的群山里冉冉升起游至東方,明月出現。
你退回客廳,切好的西瓜立起,回到一整個大大的橢圓體。
白開水逐漸升溫,巧克力還完好地擺在桌上。春晚從一數到十。
天氣回暖,回到一個久遠的午后。
毛筆寫下的印記悄然浮現,被筆尖收回塑料杯里。
塑料杯里的水流回水龍頭,你把我放在椅子上。
我年少,你的白頭發一根一根染成黑色,面容慢慢光滑。你淺淺微笑,牽起我的手。
窗外樹蔭正濃,知了不知疲倦地鳴叫。
睜開眼的時候,才發現窗簾忘了拉上,因此可以看見高樓之上漆黑的夜空。夜里飄著絲絲縷縷的小雨,有寥寥人家依然閃爍著光,猶如波濤里飄搖的一根蠟燭。月是月牙,夜里卻很明亮。
我翻了個身,抬眸向無垠的深空望去,訝然瞥見那一大叢一大叢——
璀璨的星河。
散文作文300字 篇3
每篇散文因為主題不一樣,所以,給我留下的啟發、感想也不一樣。《軟枝楊桃》這篇散文讓我明白當整個社會的人都只重視外表的好壞,不重視內在的美丑時,真正清凈的生活就不可能實現。《在繁花中長大的孩子》則讓我明白在美麗環境下長大的孩子因為受到美的熏陶,所以心也是完美的。《水終有澄清的一天》又讓我明白,雖然一秒鐘的混亂,可能需要幾天才能清凈,但只要我們一向堅持邁向更高境界,水,終有澄清的一天。《留一只眼睛看自我》讓我明白,只有留一只眼睛看自我才能明白成功的真諦,如果心執著停滯了,就只有死路一條。
是啊,一本書給我帶來了這么多啟發,第一次看到這本書時,覺得太好看了,結果媽媽叫了好幾次都沒聽見。這本書用巧妙的方法引出了許多生活事物中的看法、理解。讓人情不自禁的想看第二遍,書中有很多令人深思的地方,十分耐人尋味。整本書寫的十分好,還讓我明白了許多新鮮事物。偶爾,我看到精彩、好笑之處,都會不由自主的笑一笑。
每當我看見林清玄寫的書時,都會拿起來讀一讀。因為,每當我拿起來閱讀時,都會讀出不一樣的味道。
散文作文300字 篇4
吊蘭是一種生命力旺盛,惹人喜愛的供人觀賞的植物,我非常喜歡它。
我家在有一盆吊蘭花,它的葉子和枝都是碧綠色,葉子兩邊還鑲有乳白色的葉邊呢!葉子的中間有縱行的條紋,非常漂亮。葉子是尖尖的.,像針尖一樣。它的葉子猶如蘭花的葉子一般,細長細長的,一到春天,吊蘭就從葉叢中發出了白色的嫩芽。接著,逐漸變成淡綠色,真奇怪。等到葉子長的茂盛的時候,你就會看到它那美麗的姿態。那一根根樹條垂下來,下面長著一叢叢可愛的小吊蘭,多像一個調皮的猴子倒掛在樹上玩耍呀!從遠處看去,枝條就像一條綠色的瀑布似的!
夏天是吊蘭開花的季節,每到這時候,吊蘭就會綻出幾朵白色的小花,在風伯伯的吹拂下,花兒翩翩起舞。這一朵朵白色的小花發出淡淡的清香,既給人一種舒心的感覺,又給人一種美的享受。
吊蘭喜歡在潮濕的泥土里生活,要是你想吊蘭長的好,必須勤澆水。吊蘭適合在窗口或放在陽臺上,這樣更顯示出它的美麗姿態。
這就是我喜歡的花——吊蘭!
散文作文300字 篇5
我思忖日久,頭腦漸漸由精細歸于樸拙,覺得中國傳統文人有一個不存在例外的共同點;他們都操作著一副筆墨,寫著一種在世界上很獨特的毛筆字。不管他們是官屠宰輔還是長為布衣,是俠骨赤膽還是蠅營狗茍,
是豪壯奇崛還是脂膩粉漬,這副筆墨總是有的。
筆是竹竿毛筆,墨由煙膠煉成。濃濃地磨好一硯,用筆一舔,便簌簌地寫出滿紙黑生生的象形文字來。這是中國文人的基本生命形態,也是中國文化的共同技術手段。既然如此,我們何不干脆偷偷懶,先把玩一下這管筆、這錠墨再說呢?
一切精神文化都是需要物態載體的。五四新文化運動就遇到過一場載體的轉換,即以白話文代替文言文;這場轉換還有一種更本源性的物質基礎,即以“鋼筆文化”代替“毛筆文化”。五四斗士們自己也使用毛筆,但
他們是用毛筆在呼喚著鋼筆文化。毛筆與鋼筆之所以可以稱之為文化,是因為它們各自
都牽連著一個完整的世界。
作為一個完整的世界的毛筆文化,現在已經無可挽回地消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