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散文作文三篇
關(guān)于散文作文三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寫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散文作文3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散文作文 篇1
每篇散文因?yàn)橹黝}不一樣,所以,給我留下的啟發(fā)、感想也不一樣。《軟枝楊桃》這篇散文讓我明白當(dāng)整個社會的人都只重視外表的好壞,不重視內(nèi)在的美丑時,真正清凈的生活就不可能實(shí)現(xiàn)。《在繁花中長大的孩子》則讓我明白在美麗環(huán)境下長大的孩子因?yàn)槭艿矫赖难眨孕囊彩峭昝赖摹!端K有澄清的一天》又讓我明白,雖然一秒鐘的混亂,可能需要幾天才能清凈,但只要我們一向堅(jiān)持邁向更高境界,水,終有澄清的一天。《留一只眼睛看自我》讓我明白,只有留一只眼睛看自我才能明白成功的真諦,如果心執(zhí)著停滯了,就只有死路一條。
是啊,一本書給我?guī)砹诉@么多啟發(fā),第一次看到這本書時,覺得太好看了,結(jié)果媽媽叫了好幾次都沒聽見。這本書用巧妙的方法引出了許多生活事物中的看法、理解。讓人情不自禁的想看第二遍,書中有很多令人深思的地方,十分耐人尋味。整本書寫的十分好,還讓我明白了許多新鮮事物。偶爾,我看到精彩、好笑之處,都會不由自主的笑一笑。
每當(dāng)我看見林清玄寫的書時,都會拿起來讀一讀。因?yàn)椋慨?dāng)我拿起來閱讀時,都會讀出不一樣的味道。
散文作文 篇2
對雪后美景的欣賞,簡直進(jìn)入了一種瘋狂的狀態(tài)。
踏雪龍?zhí)逗呐d致還未盡了,便又有了攀登狼峪溝谷的設(shè)想。
狼峪,聽名字就有些毛骨悚然。
大自然恩賜了兩天的好天氣,氣溫回暖了那么一點(diǎn)點(diǎn)。雪融化的差不多了。大地恢復(fù)了一些生機(jī),有了一些活泛。雖然沒有春天的明媚亮麗,然而雨水浸潤后的大地,顯得更加的老成,更加的沉靜。濕漉漉,水淋淋,黑黝黝,就像浸透了水的一塊兒黑牛毛毯子,踏實(shí)的讓人心安。地埂背陰處,沒有消融的冰雪,露出的一道道白,就像鑲嵌在毯子上的銀色斑紋,點(diǎn)綴的大氣而素雅,雄渾而通透。空氣清新,朔風(fēng)涼爽,是居室里,暖窩窩的人無法體驗(yàn)到的一種享受。
來到山溝里,是另一番的景象!
今年夏天我們就來過這個地方,朦朧中,我似乎看到了漫山嫩綠的小草,爛漫的鮮花。那淙淙的流水聲,咩咩的羊叫聲,還在耳際回響。
當(dāng)時,我們就是沖著這自然的美麗而來的。
可眼前卻是滿眼的銀白,從溝底一直爬到山坡,從緩緩的山坡一直延伸到山巔。如一匹白色的幔,從天上鋪展下來。就連西坡上那條蚰蜒小路,也早已沒有了坑坑洼洼,猶如蓋著厚厚的羊毛毯在沉睡著。坡上的老楊樹瘦骨嶙峋,挺拔聳云,裸露的枝條,張開手臂,伸向天空,探向大地,有一種傲然的氣勢。我想,脫去華麗外衣的肢體,竟是如此的骨氣。
沒有了艷麗的裝飾,沒有了鮮花的馨香,沒有了凡夫俗子的奢望,真實(shí)的就像腳下的碎石,硬當(dāng)當(dāng)?shù)模缓朦c(diǎn)的虛偽與夸張,輕浮與奢華。
這是一個多么的真實(shí)啊!我看到了山的靈魂。
腳踏一條小路,身在半壁懸崖,覺得自己也像那老楊樹,沐風(fēng)而嶙峋。
突然覺得自己高大起來,心純凈的就像這里的雪,沒有半點(diǎn)的污染。精神霎時大振,繼續(xù)向上,奇觀就在驚險(xiǎn)之處。
誰能想到,上到半坡迷失了路。一邊是半圓形的梯田,像張開的雙臂,摟抱著山體。一邊是懸崖、深谷,奇險(xiǎn)令人畏懼。
實(shí)在無法再爬了,也不敢再爬了,要是不留神,腳下那么一滑……我有些心虛,汗涔涔的不敢邁步。
風(fēng)加大了勁,吹得人都站立不住。
正要打退堂鼓時,希望出現(xiàn)了,不遠(yuǎn)處的一條小路如同一條黑色的帶子,盤繞而上。
“這里有路!”
顯然是通往山頂?shù)囊粭l小路,是掃帚掃開的,掃帚的印子在雪上還留著痕跡。
既沒有羊群的腳印,又沒有人走的腳印,是何人掃開的道路?
這是上帝的一種恩賜,還是人間的'一種福祉?
毋庸置疑,心存感激。繼續(xù)攀越,否則就有愧于掃路者的用心!
很順利的爬到了山頂。此時,風(fēng)更猛更大了,一身的熱氣吹的凈光,冷氣便開始親昵我們的身體。
陽光也似乎減弱了它的威力,只是白花花的照著。
遠(yuǎn)處山峰連云迭起,遠(yuǎn)近高低各不相同。霧靄祥云籠罩著山頂,真是蓬萊仙臺,瑤池神地。
烽火臺猶如一位滄桑的老人,雖然斑駁陸離,卻不失它的高大與偉岸。它沉默的站在山頂,靜觀人間風(fēng)云變化。面對眼前的繁華盛世,它一定有著許多的感慨,也有著被冷落的孤寂。
頂上的枯草迎風(fēng)瑟縮,還有幾只喜鵲在盤飛,在鳴叫。
明代的長城盤在它的腳下,坍塌的墻垣,裸露的肌骨,仿佛在向人們訴說著它被遺棄后的哀傷。
我想到了孟姜女哭斷萬里長城的傳說,想到了文人墨客的詩句流出的悲傷,想到了“不教胡馬度陰山”的壯烈,想到了“不到長城非好漢”的豪邁!
揆古測今,多少血淚,多少犧牲!
我雖然感到它不該遭遇冷落與凄涼,它是歷史的見證,是血與火的歲月的象征,但又不希望它再抖起精神,燃起狼煙。
站在長城頂上一個寬闊的地帶,這里有一個殘留物體,與前面的烽火臺遙遙相望,也許是垛口的遺跡,也許是瞭望臺的部分殘存。它低矮、瘦小,有搖搖欲墜之勢,孤零零的站在那里,就像一位老人在期盼著常年戍邊不歸的兒子。一種莫名的蒼涼再次襲擊著游覽者的脊梁。然而,玄幻光下的老人又如披著袈裟的唐三藏。
夕陽染紅了山崗,雪山披上了紅衫,白馬王子馬上變成了窈窕淑女。
隱藏在陰云后的夕陽,從云縫里投射出玄幻的撲朔迷離的紅光!
左子說:“這叫耶穌光!”
光照的大千世界是一派的輝煌,一派的和諧與吉祥!
抬眼遠(yuǎn)望,無垠的平川盡收眼底,從腳下鋪展開來一直延伸到天際,村莊如珍珠一般的閃亮,樹木像胡須,山如同眉黛,峰巒就像眉黛上的痣一顆。
雪霽后的冬季,勾起人們另一番的記憶,在這素潔的世界里,泛起“往事越千年”的回憶。伏案疾書,如同赴約于鴻門宴的刀劍,或者四面楚歌的悲哀里。
故地重游,一切流淌在脈脈的血液里。
今夕對比,你是否還沉醉在花天酒地,醉生夢死的酒缸里?
不說便罷,欲說還休。走進(jìn)冬季,走進(jìn)歷史,看不盡的風(fēng)煙繚繞,閱不盡的人間滄桑。再回首,便是夕陽慘淡,雪山在暮靄中沉夢不語!
握住紛飛的記憶,讓紫陌紅塵,展翅高飛,演繹一場蕩氣回腸的經(jīng)典!
繾綣的筆墨,也許會給你留下美好的一頁!
散文作文 篇3
若說夏日最為人喜愛的植物莫過于蓮了。千百年來,詠蓮頌蓮作品比比皆是。宋詩人楊萬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形象地展現(xiàn)了這個季節(jié)荷葉層層疊疊,無邊無際,荷花嬌艷妖嬈的迷人景象。
蓮是一種極易生長的草本植物。頭年,偌大的湖面,只見零星地點(diǎn)綴著一些荷葉荷花,很不起眼。如若第二年你再來,滿眼都是田田的荷葉,美麗的荷花。
我生活在長江邊,與蓮有緣。距家百米,有一個近百畝的池塘,每到夏天,荷葉滿塘。
對那時家鄉(xiāng)的勞動?jì)D女而言,一天最快樂的時光莫過于早上池塘洗衣時。婦女們,姑娘們在這里洗衣,聚會,交心,傾吐心聲。
沿著靠村邊的池塘,擺著一溜的洗衣石頭,大的小的,園的方的,形態(tài)各異。
清晨,洗衣的婦女姑娘們,提著一籃衣服,來到自家的洗衣石前,放下籃子,拿出棒槌,肥皂,衣服。然后一屁股坐在草凳上,把兩只赤腳丫子伸進(jìn)涼意未退的池水里,就著眼前的荷葉,小魚兒,洗衣,說事。
古人說,三個女子一臺戲。一二十個女子在一起,熱鬧程度可想而知。東家常,李家短,自家難念的經(jīng),粉墨登場;鄰村的舊文,娘家的趣事,街頭巷尾的傳聞,喧囂地傳播著;喜事,喪事,無厘頭之事,內(nèi)容豐富;或表功,或埋怨,或牢騷,或倒苦水,不一而足。當(dāng)然,婆媳間的矛盾,鄰里間的沖突,妯娌、姑嫂、叔伯之間的明爭暗斗等話題雖是老生常談,卻能引起當(dāng)場婦女們的共鳴。討論也最激烈。
當(dāng)然,不僅有說事的,也有評事的。心有同感,隨聲迎合者,有之;事不關(guān)己,不置可否者,有之,覺得說者言過其實(shí),當(dāng)場批評者亦有之。
不用擔(dān)心,牢騷或者埋怨挖苦會傳到對方的耳朵里,要知道,生活中,冤家不會主動聚首,對手不會輕易碰頭。你在這里說她,她也會在那里說你。更何況說事,聽事,評事,只是洗衣時的談資而已,沒有人當(dāng)真,沒有人較真,也難以較真。
當(dāng)然,家務(wù)事多,洗好衣服要忙著去燒飯的女人是沒有功夫說長道短的。新來的媳婦,不知道場水的深淺,也只是做默默地聽眾而已。于是,先來的走了,后來的來了,話題斷了再續(xù),主角輪番上場,一個早晨,池塘邊洗衣的舞臺精彩紛呈。
孩子自然也是不關(guān)心大人的閑話,閑事的。母親們在池塘邊洗衣,我們在母親旁戲水,撈魚,看荷,摘蓮。
池塘里的小翹嘴白魚也是不怕人的。它順著漣漪和水花,撓你的腳,舔你的手,嬉戲你垂在水中的衣襟。對家鄉(xiāng)的人而言,這種魚是不吃的。因?yàn)樗。痔蓯邸K某鰣觯皇亲鳛槲覀兛鄻飞钪械囊粋€小小的點(diǎn)綴而已。我們的注意力只是這滿塘的荷、花、蓮蓬,以及水下的蓮藕。
太陽升起來啦,隨手摘一片長在身邊的荷葉,倒扣在頭上,涼氣隨之而來。如果池塘邊還有蓮花,最好。伸手摘一兩朵,就是這個早晨最大的收獲。把花瓣撥開,再把連心弄去,只剩下蓮花長長的蓮蕊,回家后,用一個細(xì)細(xì)的棉線系住蕊頭,繞緊后,再捏緊繩頭輕輕放開蓮蕊,在不斷拉長的繩子的牽引下,金黃的蓮花蕊上下翻飛著,像旋轉(zhuǎn)的碎葉花傘,像舞動的褶皺迷你裙,很好看。
荷花是不能明目張?zhí)沟叵氯フ模驗(yàn)槌靥潦枪业模@荷花也是公家的,村里雖沒有派專人看著,卻有好事者管著。不過,這難不倒我們這一群無事可做的野孩子。大人上工去了,這村子,這池塘就是我們的天下。走,男孩女孩們,戲水,弄蓮,摸藕去。
下塘弄蓮,對我們這群毛頭孩子而言,當(dāng)然感受不到《采蓮賦》中的浪漫,也體會不了《西洲曲》中的情愁。只知道,赤身下池塘,偷偷地采蓮花,弄蓮子,摸蓮藕是一件苦差事。不過,這也是我們當(dāng)時唯一能找到樂子的苦差事。
荷葉雖香,荷花雖美,蓮蓬也甜,但是,蓮之莖卻長滿了刺。蓮花盛開時,也是荷長得最茂盛的時候。走進(jìn)池塘,只見眼前,頭頂上,葉葉覆蓋,密密麻麻,只聞荷花香,不見荷花影。側(cè)著身子,小心翼翼,盡量躲開刺人的莖,慢慢地趟水前行,尋找心中那朵盛開的蓮花,最甜的蓮蓬。誰料前腳失足,掉進(jìn)了去年挖藕的藕溝。拼命地抓住帶刺的莖,努力地爬出藕溝,滿身已是傷痕累累,好痛。
“前面有蓮蓬”。順著岸上膽小者的招呼,向前,向前。摘到了,好高興,疼也不在乎了。
蓮子長到七八成熟的時候最好吃。此時,蓮子外殼輕易就能撥開,蓮子肉甘甜清脆,蓮心澀而不苦,正好隨肉一起吃下,一點(diǎn)都不浪費(fèi)。如果你貪圖大而飽滿的蓮蓬,對不起,外殼難撥,肉硬而干巴,蓮子心也因奇苦而難下咽。叫人食之乏味,棄之不舍。
花盛則藕細(xì)。盡管,此時的藕比筷子也粗不了多少,我們也要盡量找粗大一點(diǎn)的來一飽口福。站在岸上,放眼看無花的荷葉,誰開始圈頭了,就奔誰去。閉一口氣,鉆進(jìn)水里,順著帶刺的莖向泥里探去。放心,泥里的莖軟軟的,不帶刺。摸到莖的盡頭——箭頭,慢慢拔起來,藕就在手上。有時候,一口氣摸不到藕的箭頭,只能用腳撐開藕鞭,浮出水面,再吸一口氣,鉆下去,順著自己的腳向前探。最氣惱的,吸口氣,摸下去,藕斷半截了,另一半沒了蹤跡。
分著吃吧,就著泥水。藕的味道真不咋的。沒有什么零食吃的我們也津津有味地吃著,笑著。商量著——明天再來。
最難忘的莫過于花將殘,蓮蓬正飽滿時。村子里全體出動,下塘采蓮。有船劃船,有盆劃盆,會游泳的游著,不會游的小心趟著。老人小孩在岸上看著,叫著,好不熱鬧。其實(shí),池塘雖大,蓮雖多,也難以滿足五十多戶,二三百人口的需求。加上當(dāng)場吃著,拿著,一戶一人,最后分不了幾個蓮。大家在一起,圖的是開心,快樂。
可惜,我十來歲吧,有一年的春夏季節(jié),偌大的池塘,沒有一朵蓮,一片荷。村里傳言,池塘被人倒了桐油,蓮最怕桐油。
年年相見的荷與蓮離開了我們,偷蓮的快樂,采蓮的開心也離開了我們。后來,年歲慢慢增長,生活逐漸富裕,日子日漸忙碌,昔日的荷塘也成了魚塘。魚塘邊,再也見不到洗衣的婦女和姑娘們,也聽不到東家常,李家短的趣事傳聞了。
有時,回想,那年,那月,那人,那事,還能感覺到,一片蓮香,清靜、清幽,縈繞我心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