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作文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作文
有些事情我們知道,但不一定要去說去做。“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是人性的冷漠,而是我們看清了事情本質之后仍心平氣,安之若素。
就像班主任一樣,哪個班主任沒被學生取過綽號,哪個班主任沒被學生背后罵過。但即使是班主任偶爾聽到了,也不過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路過罷了。如果班主任多這一事,以牙還牙,報以拳腳。那么學生受傷后告知家長,家長告知教育局。學生挨打住院,老師受罰被革職。到最后老師氣沒消卻打沒了自己教師資格。試問多這一事又是何苦呢?如果老師少這一事,充耳不聞,那么兩者素質高低也就不言而喻了。
周厲王派芮伯率領軍隊攻打戎, 芮伯得到一匹良馬, 芮季告訴芮伯說:“周厲王生性貪婪,又愛聽讒言。你剛剛戰捷回來,周厲王左右的人肯定會向你索要馬匹,你拿不出,他們就會在周厲王面前污蔑你。”芮伯不聽勸告還是堅持把馬獻給了周厲王。 果然榮夷公派人來向芮伯索求馬匹,但芮伯只有一匹,獻給了周厲王。榮夷公沒有得到好處,于是榮夷公就向周厲王進讒言,說芮伯有私藏。周厲王心想你戰捷得那么多良馬,竟然只給我一匹,非常生氣,于是周厲王將芮伯放逐邊界。
芮伯明明知道大王生性貪婪卻還要送馬誘引周厲王貪念,以至于引火燒身。在當今社會仍有許多周厲王和芮伯,就像有的人明明知道別人頑固不化還要去說服,明明知道別人小肚雞腸還要去招惹,到頭來弄得雙方都不愉快,試問多這一事又是何苦呢?
農夫與蛇的故事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詳,普天之下適者生存。嚴冬來臨蛇還沒做好冬眠的準備就理應被大自然淘汰。但農夫卻將凍昏的蛇從雪地撿起,放到自己懷里想用體溫救醒蛇。借住農夫的體溫蛇蘇醒過來了,一時間換了個陌生地方惶恐不安,由于蛇的恐懼,蛇天生的本能反應趨使蛇去攻擊眼前這個“胸膛”,而蛇自身并不知道眼前這個胸膛是農夫的,更不知道救自己于危難的就是這個農夫。農夫多了這一事喪失了自己鮮活的`生命,而無辜的蛇卻落個忘恩負義的罪名。試問多這一事又是何苦呢?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是人性的缺失,而是參透事情本質之后作出的最正確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