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香的咸燒餅-830字作文
老遠就聞到香噴噴的,走近巷口,就見一個只有半間屋大的燒餅鋪。剛出爐的熱燒餅,外面炕得焦黃,咬一口脆脆的,里面夾著翠綠翠綠的蔥花,稍許覺著咸了一點,還是不由得你滿足極了。
記得第一次吃到燒餅,是剛剛搬到小城,東西還沒從板車上下來,母親便迫不及待地給我們一人買了一個燒餅,那香脆的滋味,悠悠地留在了記憶。
后來才知道,這里被人們呼為燒餅巷,因為這里的燒餅全城出名。賣燒餅的是個五十多歲的老頭,聽人說是東北人,抗日戰爭時逃難來此,因為在東北的家人無一幸存,就再也沒有回去,在這三峽邊的小城娶了妻,生了兩個女兒,就以賣餅為生。
每天,高大的東北人都在那兒使勁地揉面,時而將面團在案板上弄得啪啪響,然后捏成一小團,加上蔥、油、鹽,再壓成餅狀,放在大爐子里去烤。一個個香香的燒餅出籠了,整齊地碼在爐邊,招引著路人饞饞的目光。那時的價格是六分錢一個??墒?,這對于七十年代的人來說,還是奢侈的點心。我和妹妹上學時,偶而買一個,一人一半,那香味足以讓我們回味幾天。
東北人有時傍晚喝點灑,下酒菜通常都是油炸黃豆,幾個水餃。用一個小白瓷杯自斟自飲。喝著喝著,就開始兩眼紅紅的,唱起歌來: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滿山遍野的大豆高梁…。。兩行清淚慢慢地流過面頰,再流過已經花白的胡子。兩個平時在巷口進進出出的姑娘就躲進里間不出來,老婆好在門口和鄰居聊天,這時便默默地在店里收拾。那蒼老的歌聲深深地印在我童年的心里,雖不深解國仇家恨,也不知道什么是鄉愁,卻有一份莫名的感傷,彌漫在黃昏時小小的巷口,使童年的我也有一種不那么明快的感覺。
老頭的胡子慢慢白完了,不再做燒餅,由那個比他年輕很多的老婆做,他每天搬一把椅子坐在門口,不再唱歌,也不再喝酒,泡一杯濃茶,不時咳嗽著,手里拄著拐杖。那燒餅的味大不如從前,但這時已進八十年代,人們手里的錢多了,餅卻更好賣,他們家買了黑白電視,左鄰右舍都喜歡去他家看電視??墒?,有一天,日本電視劇<<血疑>>開播后,老頭在門口用拐杖“篤篤”地敲著地板,不準看這部連續劇。
如今,燒餅巷不在了,改成了大樓。那老頭老太都已作古,兩個女兒用還來的門面賣起了包子和面條。街頭也有賣燒餅的,放了很多芝麻和肉末,吃著,總覺得沒有那東北人的燒餅好吃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