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經典-652字作文
古人曰:熟讀三字經,便可知天下事,通圣人禮。人知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茍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
是講我們生下來的時候是好的,是善良的,由于后天成長的過程中,學習環境不一樣,性情就有了好與壞的差別,從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會變壞,必須專心致志的學習,戰國時,孟子的媽媽為了孩子能在一個好的學習環境,三次搬家,看到孟子逃學,孟母就用割斷織布機來教子。為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香九齡,能溫席。孝于親,所當執。融四歲,能讓梨。弟于長,宜先知。首孝弟次見聞知某數識某文。是講做兒女的,從小就要尊敬師長和朋友,可以從他們那里學到很多很多為人處事的禮節和知識。黃香,九歲就知孝敬父親,替父親暖被窩。這是每個孝敬父母的人都因該實行和效仿的。
孔融四歲時,就知道吧大的梨讓給哥哥吃。這種尊敬和有愛兄長的道理,是每個人從小就應知道的內容。一個人首先要學的是孝敬長輩、尊敬師長、有愛兄長的道理,其次是學習知識。《三字經》是我國古代歷史文明送給每個中國人的遺產。它短小的篇幅,蘊含著許多深刻的道理,膾炙人口、廣為流傳。它深深地吸引我,這不止是它生動有趣的人物歷史故事,還有它本身富有的內涵。三字一句,兩字一韻,不禁使人讀起來瑯瑯上口。
在生活中,每一個人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但無可否認,《三字經》的確是一個人人生路上的良師諍友。不論是在道德、歷史、地理……文化上內外都會受益非淺。雖然,在這本書上,不免有些封建色彩,但這些不足之處,不正是要我們這些現代化開放意識的中國人去改變、探索嗎?每看一篇,我都會被陶醉在經文的韻律和生動的故事中。
《三字經》,不但讓我懂得了知識,更讓我學會了怎樣做人,怎樣做個好人,怎樣做個友道德的人。是三字經讓我尋到了人間的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