屎殼郎的秘密 俞 越-515字作文
今天,我要給大家講講蜣螂這種昆蟲,也許大家都知道它,就是嫌它惡心。聽完這個故事,你對它的認識可能會不一樣,態度可能也會改變一點。鏡頭一:秘魯雨林一頭野牛剛吃完早餐,估計是它的消化功能非常好,就地開始排“米田共”了。
剛拉完,一大群躲在暗處叢林中的蜣螂便沖了出來,爭先恐后地奔向這堆“米田共”了!區區一堆兒“米田共”哪夠那么多蜣螂吃呢,爭搶是必然的,沒搶到的就和占了“米田共”的開始決斗!最后總是力氣大的打敗力氣小,強的戰勝弱的。被打敗的只得躲在一旁抹鼻涕,牛糞到手的則志高氣昂地推著回家了。鏡頭二:草叢蜣螂小E看到了草叢外的一切,不禁冷笑一聲:“誰跟你們這些OUT(落伍)的爭!”說著從屁股底下拿出一只千足蟲,“咔嚓咔嚓”地享用起來了……這一幕都被一位細心的科學家看到了。
他發現,小E的頭部又窄又尖,而其它的卻又扃又平。難道有的屎殼郎真的改吃肉了?科學家用紅外線攝像機拍攝了殺氣騰騰的一幕:一只蜣螂絲毫也不怕比自己長幾倍的千足蟲,反而沖上前去,用有力的腿夾住千足蟲,趁其卷起來的時候,用尖利的嘴一刀將其殺死,再一段段地切斷。對于這種情況,科學家說,因為種族的爭搶,許多蜣螂開始放棄原來的美食,開始嘗試其他的東西。
雖然,屎殼蟲吃的是肉,但是千足蟲以腐爛的植物為主,成份與便便差不多,挽句話說,實際上屎殼蟲根本沒有改變吃的食物。
怎么樣,對屎殼蟲有了新認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