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我的祖國-1372字作文
我們生在這幅員遼闊的中華大地上其實就已經(jīng)非常幸運了,可中國的歷史令我們更加自豪。
中華上下五千年,有不少光輝歷史,像在公元前115年,中國使者從長安(今陜西西安)徒步走到安息國(即現(xiàn)在的伊朗北部)與國王交換了禮物,并創(chuàng)建了“絲綢之路”為今后的中西文化交流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而且除了偉大的“絲綢之路”以外還有唐三藏西天取經(jīng)、鄭和下西洋,這些都是中國與西方各國友好,繁榮的象征。
經(jīng)過了千年的滄桑,中國才走到了現(xiàn)在的地步,我們的祖先還為我們留下了令全球大吃一驚的物質(zhì)遺產(chǎn):秦始皇兵馬俑,現(xiàn)已發(fā)現(xiàn)3個俑坑,總面積約20000平方米,一號坑內(nèi)是由6000多件陶俑、陶馬及40余輛戰(zhàn)車組成的長方形軍陣;二號坑為步兵曲型混合軍陣,有陶俑900多件、戰(zhàn)車89輛、駕車陶馬356匹、鞍馬100余匹;三號坑中有68件陶俑、4匹陶馬和1輛戰(zhàn)車,它是一、二號坑軍團的統(tǒng)帥部。
出土的各類陶俑,按照不同身份分為將軍俑、軍吏俑、武士俑等幾個級別,其服飾、冠帶、神姿各不相同,千姿百態(tài),幾千件俑沒有一張相同的臉。充分體現(xiàn)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和中國古代文明史上的偉大創(chuàng)造,深受世界各國人民的喜愛,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二十世紀考古史上最偉大發(fā)現(xiàn),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名錄。法門寺因舍利而置塔,因塔而建寺,原名阿育王寺。釋迦牟尼佛滅度后,遺體火化結成舍利。公元前三世紀,阿育王統(tǒng)一印度后,為弘揚佛法,將佛的舍利分成八萬四千份,使諸鬼神于南閻浮提,分送世界各國建塔供奉。中國有十九處,法門寺為第五處。公元558年,北魏皇室后裔拓跋育曾擴建,并于元魏二年(494年)首次開塔瞻禮舍利。隋文帝開皇三年(583)改稱“成實道場”,仁壽二年(602年)右內(nèi)史李敏二次開塔瞻禮。
唐高祖李淵武德七年(625年)敕建并改名“法門寺”。唐貞觀年間曾三次開塔就地瞻禮舍利。原塔俗名“圣?!?,后改建成四級木塔。高宗顯慶年間修成瑰琳宮二十四院,建筑極為壯觀。中國歷來都是人才輩出,比如7次下西洋的鄭和,出使西域的張騫,投筆從戎的班超,還有為新中國做出巨大貢獻的毛澤東毛主席、周恩來、鄧小平,十大元帥,朱德、彭德懷、林彪、劉伯承、賀龍、陳毅、羅榮桓、徐向前、聶榮臻、葉劍英,少年英雄王二小等等等等,他們都是都是中國的驕傲,也是我們這些少新隊員學習的榜樣。在元、明之際,中國古典長篇小說漸趨成熟,隨后明、清兩代長篇小說的創(chuàng)作進入繁盛時期,出現(xiàn)了一系列的精品之作,與短篇小說、戲曲、民歌等一起成為明清文學中最輝煌的部分。后來被人們譽為“中國古典長篇小說四大名著”的《水滸全傳》、《三國演義》、《西游記》、《紅樓夢》,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
《水滸全傳》用精煉活潑的語言,慷慨悲壯的故事情節(jié),放射出耀眼的光芒。其中眾多英雄人物的塑造,無不栩栩如生,令人感到虎虎有生氣。他們的俠義行為、結義形式為后世農(nóng)民起義、幫會組織所效法,起著積極的或消極的作用。
《三國演義》源于話本的“講史”類,演述后漢時期魏、蜀、吳三國分立,最后統(tǒng)一于晉的歷史故事;巧妙的織織剪裁,環(huán)環(huán)緊扣有張弛相間、盤花紐式的結構,語言文字與內(nèi)容的相適應性,長幅的歷史畫卷,是其優(yōu)長之所在。
《西游記》是一部神魔小說。孫猴子的千變?nèi)f化,取經(jīng)途中的艱難險阻、神奇鬼怪,天帝的高高在上,地獄的恐怖場面,西方的莊嚴妙相,都掩飾不住小說所反映的是蕓蕓眾生的世俗相。
《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將一個世家大族由盛及衰的全部過程明白如實地揭示出來,令讀者追懷、神往、惋惜、感嘆、涕泣,但更多的是引起了讀者的思索。人們爭相閱讀它、議論它、研究它,真是說不盡又道不明的《紅樓夢》??!
中國,一個令人向往的國度,中國,一個備受世界矚目的國家!我愛你,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