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爸爸比童年——改革開放三十年的變化-423字作文
我的家鄉坐落在一個美麗的縣城,爸爸每當談論起家鄉的變化都會用以前的是教育我。
爸爸比我大30歲,他的童年在改革開放前。爸爸童年的時候,雖然能吃飽,但他們吃的都是粗糧,吃不上新鮮水果。爸爸告訴我,他們穿的衣服都使用粗布做的。顏色非常單調。并且穿壞了就補上,沒有新衣服,就像現在的小乞丐。他們那時候,住的都是土房,每年都要修補。并且屋內昏暗窄小,點的是煤油燈。他們上學的時候,因為沒有代步工具,所以只能走著去上學。爸爸說,那時候因為生產力差下地時只能用牲畜耕作。
我的童年很美好,我吃的都是白面饅頭大米飯,我想吃什么就有什么,不僅能吃到國內的,還能吃到國外的。我穿的衣服都是用各種布料制成的,不僅美觀而且舒適。我們住的是樓房,寬敞明亮。我們現在有自行車,摩托車,小汽車,上學都是車接車送?,F在生產水平力也大大提高了,農民種地都是機械化了。
這就是我么么童年的差別。一個家庭的變化反應著整個社會的變化,而這種變化是改革開放30年的成果。我生長在一個幸福的家庭,生長在一個幸福的時代。我要好好學習,繼承和發揚改革開放的偉大精神。我要把祖國建設的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