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靜的被打動—-讀《子不語》-726字作文
“幽人竹桑歸,歸臥寂無喧。物情今已見,從此欲無言。”“在我的夢里,忘川之上,桑梓之下,一半是光,一半是影,行走于其上兩個世界的交界面,似乎開始微微動蕩了呢……”子不語給我的感覺就是真實,我所描述的那些事是容易被忘記的,但那不代表它們已不存在了。它們安靜的伏身記憶深處,期待著被喚醒…夏達用自己的方式,通過小語這個神奇的孩子,喚醒了我們的某些記憶。
那些記憶,在如今“科學”的世界里,似乎再也不重要了的。它們很早的便被說成是迷信,遭到了新新人類的唾棄。譬如那些古老得被遺忘的傳說,譬如那些用來嚇唬孩子的禁忌。忽然一下子,它們統統被夏達喚醒了。我訝異,在漫畫的世界里,還有小語這個孩子記得這些事。
這個可以溝通兩個世界、可以溝通整個大自然的孩子終于讓我們憶起這些過時的“迷信”。然后發現,這”迷信“里,其實是充滿著對大自然的敬畏的。比如守護者,比如那一群不記得名字的鳥。我們的世界,確實需要那么個“小語”,如果能讓她帶回我們那些對大自然的敬畏,那實在是再好不過。
看過《子不語》才發現,那時候的“迷信”的人們的大智慧。他們沒有所謂的高科技,他們習慣于順應自然,他們編造了許多傳說和故事來守護自然,告訴自己,不要太肆意的傷害自然。而現在的人呢,聰明的以為可以掌控自然。這樣的自信,實在讓人心寒?!蹲硬徽Z》讓我回想了很多,在那些小小的忌諱里面,我找到了很多共鳴。譬如說,在室內打傘會長不高。
于是我們都小心翼翼的注意著,絕對不在室內打傘。那樣的傻氣其實是再也回不去的純真。對自然的憧憬和向往是現代社會越來越浮躁的人心所缺乏的當人們在為各種東西而忙碌的時候,已經越來越缺少時間停下來仰望一下頭頂的天空不過話說回來,我們需要的是什么呢,所追求的又該是什么呢也許人的一生都在尋找著這個答案如果春天象征著青澀的青春,那么夏天就是嶄新的成熟。夏至未達,走在成長道路上的人們,還未達到目標,一路上,迷茫著,困惑著,卻又不得不堅定地向前趕路因為,我們還未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