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鐵人紀念館”有感-622字作文
今年暑假我去了“鐵人紀念館”。重溫了1960年3月鐵人王進喜帶隊伍來大慶的那段歷史。1960年4月2日清早,王進喜得知鉆機到了,領著全隊人員,跑步7。5公里來到薩爾圖火車站,要把重60多噸的“鐵家伙”運到井場。
因為當時沒有吊車……王進喜便高聲喊到:“會戰就是打仗,只能上,不能等!只能進,不能退!沒有吊車,咱37人就是37輛吊車;汽車不夠用,我們還有手、腳和肩膀,螞蟻搬山也要搬,要快搬,大伙說行嗎?”“行”全隊人回應“跟我上!”王進喜甩掉老羊皮,操起一根撬桿,大吼一聲,跳上了火車。
從早晨7點一直干到后半夜3點。1960年4月14日,“鐵人”在大慶打的第一口井開鉆時,他連續5天5夜沒有離開陣地,用了5天零4個小時打完了這口井,創造了當時鉆井進尺的最高紀錄,質量達到全優;第二口井開鉆時,“鐵人”被鉆桿砸傷了雙腿,卻依然繼續拄著拐杖,站在井臺上指揮和組織井隊搬家;第2口井打到高層時發生井噴,由于井場上沒有壓井用的重晶石料,只能用水泥加重泥漿壓井,為了防止水泥攪拌不好凝聚成塊,把鉆桿凝固在井里,造成油井報廢,鐵人爺爺不顧任何人勸阻,不顧自己腿上有傷,把拐杖往后一甩,縱身跳入了泥漿池,用身體攪拌水泥和石灰,不讓水泥沉淀……
這一切不得不讓我被鐵人爺爺的這種精神所深深的震憾,正是他的這種“寧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精神成為最強大的力量,推動了會戰的進程,推動了大慶的發展,可是為了拿下大油田他又豈止少活了二十年啊!重溫會戰統史,讓我了解了那段歷史,受到了教育。我認為沒有鐵人精神就拿不下大油田,就沒有大慶油田的光榮與輝煌。
我想說:“鐵人精神我們會永遠記在心中,會更好地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