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敗俱傷文言文翻譯_兩敗俱傷的故事原文
弘賢作文網“兩敗俱傷古文翻譯”相關兩敗俱傷,文言文作文內容:
成語出處:
《史記·張儀列傳》:“(卞)莊子欲刺虎,館豎子止之,曰:‘兩虎方且食牛,食甘必爭,爭則必斗,斗則大者傷,小者死,從傷而刺之,一舉必有雙虎之名?!迩f子以為然,立須之。有頃,兩虎果斗,大者傷,小者死。莊子從傷者而刺之,一舉果有雙虎之功。”
成語釋義:
俱:全都。
兩敗俱傷:意思是雙方斗爭都受到損傷誰也沒得到好處。指戰爭雙方都受到很大的傷害或損失。
近義詞:玉石俱焚、鷸蚌相爭、同歸于盡、兩虎相斗。
成語用法:
聯合式;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貶義;表示斗爭。
成語故事:
戰國時期,韓魏兩國交兵一年有余,卻仍然不分勝負。秦惠王想出兵去調解,但大臣們的意見不一致,于是他舉棋不定,不知道該如何是好。這時楚國的使臣陳軫來訪,秦惠王便去征求他的看法。
陳軫給秦惠王講了這樣一個故事。卞莊子外出時住在旅館中,一日看見兩只老虎正在爭一頭牛吃,卞莊子就想拔劍去刺老虎。旅店里的小伙計連忙攔住他,勸他說:“兩只虎爭一頭牛,肯定會在吃的時候打起來,因為它們都想吃好也想吃飽,較弱的老虎肯定會被較強的老虎咬死,較強的老虎也會被咬傷。到那時,你再對付那只受傷的老虎,就可以很輕松地獲得一劍殺二虎的威名了!”卞莊子聽了以后恍然大悟,于是耐心地躲在石頭后面觀看兩虎相斗。過了一會兒,果然不出小伙計的預料,較弱的那只虎被咬死,另一只老虎也受了重傷。卞莊子這時提著劍沖了上來,只一劍便刺死了剩下的那只老虎。
陳軫講完故事后接著說:“韓魏兩國交戰,最后必然有一國會被消滅,另一國也會損失慘重,陷入危如累卵的境地,到了那時候您再出兵,快刀斬亂麻攻打剩下的那一國,您認為怎么樣呢?”秦惠王聽完以后茅塞頓開,便決定讓韓魏兩國繼續交戰,靜待時機,隨機應變。后來,韓國戰敗,魏國也元氣大傷。秦惠王立即出兵進攻魏國,輕而易舉地獲勝了。
成語感悟:
“兩敗俱傷”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實力相當的兩方在互相爭斗的過程中,要懂得謙讓與權衡利弊得失,不要只顧眼前的利益,要從大局出發,警惕真正的敵人,避免顧此失彼。否則在兩敗俱傷的情況下有可能讓第三方鉆空子獲益。由這個故事還引出了成語“坐山觀虎斗”,用于比喻在雙方相互爭斗的過程中,第三方采取暫時旁觀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