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對待工作的態度
教師對待工作的態度
1、敬業:對工作聚精會神,全心全意。
敬業,是一種最完美的工作態度。而態度就是工作中的競爭力。 在學校里,教師與教師之間在競爭教育教學智慧與能力的同時,也在競爭態度。一個教師的敬業態度直接決定了他的教學行為,決定了他對工作是盡心盡力還是敷衍了事,是安于平庸還是積極進取。 我們不能保證你有了敬業的態度就一定能成功,但所有成功的人都有敬業的態度。
你的敬業精神增加一分,別人對你的尊敬會增加兩分。 敬業,就是要用一種恭敬嚴肅的態度對待自己的工作。 在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提出敬業的當屬孔子。《學記》則明確提出了“敬業樂群”這一概念。這里的“敬事”“敬業”都是指在工作中要聚精會神、全心全意。
朱熹說:“敬業何?不怠慢,不放蕩之謂也。”他說:“敬字功夫,乃是圣門第一義……無事時,敬在里面;有事時,敬在事上;有事無事,吾之敬未嘗間斷。”這種“不怠慢、不放蕩”“未嘗間斷”的態度,即敬業。
2、 感激:有份工作不容易,應心懷感激。
感激,是一種社會道德,又叫感恩。如果一位教師能“對工作心懷感激”,他就有了一種對工作的心態。人們常為一個陌路人的點滴幫助而感激不盡,卻無視朝夕相處的同事的種種恩惠和工作中的種種機遇。這種心態,會導致他們輕視工作,把學校和領導的幫助視為理所當然。還時常發牢騷,抱怨不止。
你的學校工作環境不一定盡善盡美,但你的那份工作中有許多寶貴的經驗和資源。如果你能每天懷著感恩的心情去工作,在工作中牢記“擁有一份工作,就要懂得感恩”的道理,你一定會收獲很多。 應該認識到:工作為你展示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工作為你提供了施展才華的平臺。你對工作心存感激,以一種感恩圖報的心情工作時,工作會更出色。
如果你每天能懷著一顆感恩的心,而不是抱怨的心態去工作,還會帶來“更多值得感激的事情”。
3、認真:認真工作,不糊弄一件事。
認真工作,最大的受益者是自己。糊弄工作,最大的受害者也是自己。 對于我們從事的教育工作,應該說大多數老師的稟賦能力都相差無幾,那么是什么造成了一些人和一些人的差距?是認真!認真可以使一個普普通通、毫無背景的人脫穎而出,創造出不凡的業績,不認真也可以讓一個才華橫溢能力過人者碌碌無為。
工作是人們要用生命去做的事。因為生命中最重要的活動是工作,只有認真工作,將生命投入工作,才會有精彩的人生。
只有認真工作,才是真正的聰明。因為認真工作,會從中學習業務知識,提升修養,積累經驗,可以為以后的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使自己前途光明。
4、 主動:主動做事,比別人多做一點兒。
不要只做領導交代給你的事。 你有一項重要的職責,你的領導永遠期望——永遠做非常需要做的事,而不必等別人要求你做。 自覺自愿,自動自發。在領導(別人)沒吩咐之前,就主動去做應該做的事。 比別人多做一點兒。“比別人多做一點兒”,這幾乎是事業成功者高于平庸者的秘訣。
“多一盎司定律”指出:有突出成就者與一般人幾乎做了同樣多的工作,他們所作的努力差距很小——只是“多一盎司”。一盎司只相當于1/16磅(約一兩)。但就是這微不足道的一點點區別,都會讓你的工作大不一樣。 誰主動,誰可能得到千倍的回報。 主動是一種極珍貴的素養。
5、及時:立即行動,絕不拖延。
及時就是工作效率高 今日的事必須今日畢。有了任務馬上去做。 記住:今天的工作不要拖延到明天去做,上午的工作不拖到下午去做,白天的事情不拖到晚上去做。 有了任務馬上去做。“現在就做”是一個非常的秘訣。
有人說,栽一棵樹的最好時間是20年前,第二個最好的時間就是現在。 務必奉行“把工作完成在昨天”的工作理念。一個總能在“昨天”完成工作的人,永遠是成功的。 “絕不拖延,立即行動!”這句話是最驚人的自動起動機。
6、執行:有任務無條件執行。
執行是一種行為。一旦有要執行的任務,就要認真執行,不能找借口去糊弄工作。 美國海軍陸戰隊要求戰士:“毫無保留地服從”。就是無條件執行。 要正確認識“任務”,把每一項任務都當作一次機會——學習的機會,鍛煉的機會和得到認可的機會。
如果你遇到困難只知道一味地拖延、躲閃、逃避,不是認真地調動一切聰明才智去完成任務,那么你就會離失敗越來越近。所以要創造性地完成任務。
7、 落實:要努力把工作落到實處,把事情做成。
細節決定成敗,關鍵在于落實。 拿破侖說:“想得好是聰明,計劃得好更聰明,做得好是最聰明又最好!” 不要說自己工作有多努力,而要說自己是否真正把工作落到了實處。關鍵的不是做事,而是要把事情做成。 聯想集團有一著名理念:“不重過程重結果,不重苦勞重功勞。” 什么是落實?落實就是把口頭上講的、紙上寫的東西,如理論、路線、方針、政策、計劃、規劃、方案、意見等,付諸實施,并達到預期目的,這就是落實。
8、細微:注意細節,再小的事也不敢敷衍。 學校的工作中沒有小事。
天使在細節中,魔鬼也在細節中。比如安全,一點不注意,就會給學校造成極大的影響。 把自己份內的事做好,就是不簡單的好教師。 教師的成功,就是簡單的事情重復地做,想盡辦法把它做好。做得精益求精,盡善盡美。
很多人對待工作的態度總是“做得差不多”就可以了,那叫“混”工作。他們對待工作中的小事總是能敷衍就敷衍。 請你密切關注自己的工作流程,只要覺得沒有達到最佳效果,無論是多么“小”的細節,都應該被關注并獲得改善。
9、責任:讓自己負起責任來,不把問題推給別人。
責任是每個人的事。對工作負責就是對自己負責。 有責任感的人,被委任的機會就多。在西點軍校責任就是榮譽。你只要在自己的位置上“認真負責”,終會得到豐厚的回報。 作為一名認真負責的員工,在處理事務時,一不小心把事情辦砸了,就要勇敢地承擔起責任來。不推卸責任、尋找借口、嫁禍于人,人非圣賢,孰能無過。勇敢地說“是我的錯”,還反映了一個人誠信的品質。美國前總統羅斯福說過,如果他所決定的事情有75%的正確率,便是預期的最高標準了。 美國總統杜魯門上任后,在自己辦公桌上擺了個牌子,上面寫著“book of stop here”,翻譯成中文是“問題到此為止”。意為“讓自己負起責任來,不要把問題推給別人。” 每個員工都應“想盡一切辦法,讓問題到此為止。”
10、進取:要給別人努力奮進的身影。
努力奮進是一種身體姿態,工作狀態。 你可以選擇維持“勉強說得過去”的工作狀態,也可以選擇卓越的工作狀態,這就取決于你內心有無進取心。
進取心就是不安于平庸,想出類拔萃。 每個教師都應該告訴自己:“要做進取者,我的位置應在更高處。”這里的位置指工作表現和別人對你工作表現的評價。追求更高的位置,這種自我提升欲望,促成了許多人的成功。 試著為自己設立更高的目標!在完成一件工作之后,應該想:“我應該能做的更出色一點,更勤奮一點!” 成功不是必然的,努力卻是必須的。 如果一個教師,天天不斷學習,永不滿足現狀,不斷積累,一直在小跑著進步,那么,他留給別人的永遠是努力奮斗,匆匆前行的背影。
做一位時刻保持努力奮進姿態的教師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