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從小年開始都有啥說法
臘月二十三
這一天是灶王爺?shù)纳咸靺R報之日,民間習俗要祭祀灶王爺,所以這一天有叫祭灶,舉行祭灶儀式:天一黑,先放鞭炮,然后由家里的男主人把麻糖,清茶供在灶王像前,點上線香和蠟燭,行禮祈禱,之后,麻糖則由小孩子們分而食之,就正式開始過年了,所以這一天也叫小年。小年流行吃麻糖,民間有二十三,糖瓜粘的說法。
臘月二十四
這一天要進行大掃除,二十三舉行祭灶以后,就進入了新年,從二十四道春節(jié)這一段時間,一般稱為“迎春日”,二十四這一天又叫“掃塵日”,所謂的掃塵,就是打掃掃房子院落,把家里家外收拾的干干凈凈的。除了打掃房間院落,鋪蓋被褥都要拆洗干凈,鍋碗瓢盆也洗涮一邊,還有明溝暗渠都要疏浚。把家里的一切都打掃干凈,所以就,民間有二十四,掃房子的說法。
臘月二十五
這一天民間習俗是做豆腐。為什么要在這一天做豆腐呢,傳說灶王爺二十三上天匯報以后,玉帝要派人在這一天來暗訪,看看人們是不是想灶王爺匯報的那樣,勤儉持家,不鋪張浪費,所以各家各戶就以吃青菜豆腐表示過的很清苦勤儉,以逃過玉帝的懲罰。所以民間有諺:二十五,做豆腐。
臘月二十六
這一天,要燉大肉,要準備過年的食材了。過去的年代,老百姓都過的比較清苦,一年也吃不上幾頓肉,但再節(jié)儉,也要早過年的時候吃上大魚大肉。二十六這一天就是準備豬肉的日子,家里養(yǎng)豬的,把豬宰了,除了自己用的,還有一些賣給街坊四鄰,沒有養(yǎng)豬的,也有去集市上買豬肉的。雖然現(xiàn)在很多風俗不那么濃厚了,但二十六割豬肉還是很多地方流行的傳統(tǒng)。
臘月二十七
這一天民間習俗是要殺雞,過去一般家家戶戶都養(yǎng)的有雞,二十七這一天,必定要殺雞,但現(xiàn)在家里養(yǎng)雞的少了,這個習俗慢慢就淡了。但二十七這一天,還是集中采購,置辦年貨,準備過年了。另外,二十七這一天也是洗浴的日子,傳統(tǒng)風俗是要在這一天洗浴、洗衣,出去一年的晦氣,迎接新春的到來。
臘月二十八
二十八,門上花,這一天開始就要貼門神,貼春聯(lián)了。以前的門神,關羽張飛,岳飛牛皋,秦瓊尉遲恭,戚繼光俞大猷,各個都是花臉,所以說二十八門上花,指的就是貼門神了。另外這一天也要準備過年的主食了,在北方,主要是面食,所以這一天就首先要把把面發(fā)上,以前發(fā)面不像現(xiàn)在有酵母粉,個把小時就能發(fā)起,原始的發(fā)面都要發(fā)大半天的,在冬天天冷,要發(fā)上一夜的。所以一般二十八發(fā)面,二十九做饅頭。
臘月二十九
這一頭要做饅頭了。二十八發(fā)的面已經(jīng)發(fā)好,勤勞樸實的人們就會盡情發(fā)揮聰明才智,做各種各樣的饅頭,一些小動物的造型是必可少的,還有些加上其他的一些食材,做成大棗饅頭,糯米饅頭等等。當然,年有大小年之分,有些年份沒有大年三十,那二十九也就承擔了三十的風俗。
臘月三十
守歲。傳說“年”是一種兇獸,每隔三百六十五天就到人聚集的地方來吃人,天黑過來,黎明離去,所以,民間風俗,大年三十這晚天已黑,就要放鞭炮,好把“年”這個兇獸嚇跑,晚上也不睡覺,大家都聚在一起,聊天壯膽,熬上一宿,就是“守歲”。所以民間有三十晚上熬一宿的說法。
大年初一
拜年,這一天是新年的第一天,民間習俗就是大拜年了,反正沾親帶故的本家,這一天都要拜年。通常是晚輩給長輩們拜年,祝他們安康長壽,長輩們則是拿出實現(xiàn)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幫晚輩壓住邪祟,平平安安度過一年。
《過年從小年開始都有啥說法》閱讀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