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家”開頭的詩句大全
為您整理了“傳家”開頭的詩句100句,其中“傳家”開頭的五言詩句50句,“傳家”開頭的七言詩句50句。
“傳家”開頭的五言詩句(50句)
【第1句】:許國三朝老,傳家萬石君。——出自強至《石太保挽詞》
【第2句】:傳家惟儉德,何處著樓臺。——出自林光朝《丞相特進觀文南陽公挽詞》
【第3句】:舊典尊王跡,傳家教孝書。——出自王洋《曾侍郎挽章》
【第4句】:我已成衰謝,傳家在此兒。——出自吳芾《和李子儀韻四首》
【第5句】:訓子清風在,傳家令德新。——出自蔡襄《宋宣獻公夫人畢氏哀詞二首》
【第6句】:月卿折鑒后,傳家有儀矩。——出自曾惇《次韻朱知裁少卿見貽二首》
【第7句】:教子成三俊,傳家有六經。——出自黃庚《呈茅一霽先生》
【第8句】:納祿知身貴,傳家覺責輕。——出自南宋·陸游《獨處二首》
【第9句】:世德書芳史,傳家有令孫。——出自蘇洵《涵虛閣》
【第10句】:傳家一經力,造物行見酬。——出自李彌遜《暇日約諸友…丈欣然…至者七人次》
【第11句】:敞第張層構,傳家號絕珍。——出自金君卿《寄題畢郎中宅御書閣》
【第12句】:立身忠孝門,傳家清白規。——出自胡銓《家訓》
【第13句】:漫有一區宅,傳家地自寬。——出自魏了翁《家涪陵挽詩》
【第14句】:傳家有元凱,上客盡鄒枚。——出自李廳《觀文恪王公樂道院巽亭在城上下臨潩水》
【第15句】:掛壁琴無譜,傳家硯有名。——出自吳泳《挽李寺丞》
【第16句】:傳家雙令器,懷德萬遺民。——出自張耒《李處道都曹丈挽詞》
【第17句】:傳家名刻在,長對草廬人。——出自王柏《題抱膝庵》
【第18句】:御歷昌期遠,傳家寶祚蕃。——出自唐·劉禹錫《武陵書懷五十韻》
【第19句】:未竟經綸業,傳家有桂枝。——出自劉黻《挽陳太傳》
【第20句】:繞舍千竿竹,傳家二頃田。——出自胡仲弓《題村居壁》
【第21句】:傳家足墳史,遺說本精約。——出自蘇轍《和子瞻監試舉人并敘》
【第22句】:傳家惟奧學,有子繼清芬。——出自廖行之《挽唐學錄頤》
【第23句】:擬易乾坤別,傳家父子香。——出自張閏《楊伯子過訪翌日以兩詩見貽因次韻答》
【第24句】:留程文樣走,傳家奏稿香。——出自陳元晉《挽饒武博二首》
【第25句】:傳家有天爵,主祭用儒衣。——出自唐·趙嘏《東歸道中二首》
【第26句】:傳家六兒子,其四今皓首。——出自南宋·陸游《戊辰歲除前五日作新歲八十有五矣》
【第27句】:旅館身俱寂,傳家道未消。——出自葉適《王通判挽詞》
【第28句】:子長擅史冊,傳家稱故侯。——出自張嵲《何子應金華書院寄題》
【第29句】:傳家猶墨綬,聘婦盡朱門。——出自林亦之《古龍孺人曹氏挽詞》
【第30句】:睦族衣無主,傳家鼎有銘。——出自楊億《故比部李郎中挽歌四首》
【第31句】:投老尋三窟,傳家只一經。——出自袁說友《訓子》
【第32句】:賦壽無三甲,傳家有二雛。——出自黃公度《挽蔡公南別駕二首》
【第33句】:傳家堅素守,從仕傷直性。——出自章甫《和仲韓見簡韻》
【第34句】:邁俗多真氣,傳家有素風。——出自唐·皎然《送沙彌長文游京》
【第35句】:傳家五男子,留眼看騰騫。——出自樓鑰《黃君挽詞》
【第36句】:從仕信多譽,傳家仍茂文。——出自趙蕃《代書寄劉伯瑞仲文叔驥二首》
【第37句】:遺子方寸地,傳家廿四言。——出自魏了翁《王處士挽詩》
【第38句】:序齒顛毛貴,傳家子綬青。——出自宋庠《次韻和吳侍…郎中以…府迎侍河陽》
【第39句】:傳家詩律細,已自過宗武。——出自蘇邁《夜坐聯句》
【第40句】:傳家有余慶,接武看諸孤。——出自陳棣《挽知軍劉公三首》
【第41句】:身后知無憾,傳家有鳳雛。——出自吳芾《挽林紹伊二首》
【第42句】:傳家古錦囊,自作金玉想。——出自戴復古《求先人墨跡呈表兄黃季文》
【第43句】:知己平津老,傳家刪定郎。——出自樓鑰《陸參議挽詞》
【第44句】:傳家宜令子,濟物有陰功。——出自陳棣《挽中書舍人葉公三首》
【第45句】:瞑目應無憾,傳家有阿戎。——出自吳芾《挽周季卿》
【第46句】:傳家有衣缽,斷獄盡春秋。——出自宋·蘇軾《用前韻再和許朝奉》
【第47句】:處世既孤特,傳家無承襲。——出自唐·皮日休《秋夜有懷》
【第48句】:生計麥十斛,傳家詩幾篇。——出自戴復古《新歲書懷四首》
【第49句】:傳家推篤學,游宦肯謀身。——出自樓鑰《朱南劍挽詞》
【第50句】:傳家得清白,滿腹是精神。——出自樓鑰《呂崇德挽詞》
“傳家”開頭的七言詩句(50句)
【第1句】:傳家愧我無珠寶,劍匣詩囊珍重存。——出自當代·梁羽生《七絕三首》
【第2句】:傳家書已為兒計,種秫田應為客添。——出自羅公升《湖山人隱居》
【第3句】:傳家學術用如新,風采英英照七閩。——出自戴復古《見曾提刑兼安撫》
【第4句】:舉坐已夸沾玉果,傳家應不負詩書。——出自葉茵《用東坡韻賀可山得子》
【第5句】:傳家報國諸君事,心地勤收汗馬功。——出自孫應時《寄史同叔開叔》
【第6句】:傳家粗足不愿余,同駕柴車還我里。——出自蘇轍《次韻子瞻留別三首》
【第7句】:一段風流埋不得,傳家玉雪照人旁。——出自戴栩《趙開府儀國公挽詞》
【第8句】:卷道暮年荊璞在,傳家遺墨浦珠還。——出自林景熙《翁氏仁壽堂次韻》
【第9句】:傳家奕世無金玉,樂道經年有典墳。——出自唐·張觀《過衡山贈廖處士》
【第10句】:慶閥當年侍從臣,傳家今見石麒麟。——出自曹勛《何季崇生日》
【第11句】:繼世命官聯六傅,傳家與子及諸孫。——出自韓維《答張念五》
【第12句】:傳家載世惟清白,教子何人似義方。——出自蘇頌《寄題蒲傳正學士清風閣》
【第13句】:知己相逢須管鮑,傳家各自嘆韋平。——出自衛博《次韻春日書懷》
【第14句】:壞道尚存翁仲守,傳家知是子孫誰。——出自葛天民《山中題古墓》
【第15句】:傳家妙術觀尊府,決獄能聲擅劇州。——出自強至《送宋國叟赴吉州司理》
【第16句】:生男何用金滿粂,傳家愿學文中虎。——出自王洋《豠父又賦鼓字一篇復次韻》
【第17句】:傳家尚喜有二子,始知靈珠出淮濱。——出自歐陽修《送呂夏卿》
【第18句】:煌煌翰墨二百年,傳家曾是金鑾仙。——出自岳珂《仁宗皇帝濃風二字御書贊》
【第19句】:傳家信有青袍物,當代爭推古戰場。——出自陳天麟《用齊正韻送叔勤歸湖北》
【第20句】:傳家老硯孫攜去,落筆新詩僧帶行。——出自張汝勤《答蔣解元蕓》
【第21句】:肯子規橅夸錦繡,傳家翰墨炳丹青。——出自李彌遜《胡文恭倅宛…人至士…車始訪遺跡》
【第22句】:耐官丞相千載人,傳家愛國不愛身。——出自王洋《贈向揚州》
【第23句】:韞櫝此時增玉價,傳家有子勝金粂。——出自呂祖平《縣學秋試》
【第24句】:傳家各自聞詩禮,與子相逢亦弟兄。——出自宋·蘇軾《送張軒民寺丞赴省試》
【第25句】:傳家學問三冬足,插架文書四庫全。——出自晁公溯《次韻程愿以…子山老…其一用韻答》
【第26句】:傳家產業遺書富,玩世神通醉臉酡。——出自南宋·陸游《秋興》
【第27句】:傳家累世奉遺經,竊祿清朝足代耕。——出自蘇頌《次韻敖侄書懷》
【第28句】:閉戶一經真有子,傳家三世定逢時。——出自李彌遜《題汪祖義桂林堂》
【第29句】:傳家五葉忠孝俱,郁蔥佳氣無時無。——出自元·楊維楨《蔡君俊五世家慶圖詩》
【第30句】:傳家一首冰壺賦,未信橫舟竟陸沉。——出自戴復古《懷雪蓬姚希聲使君》
【第31句】:德范豈惟墳上土,傳家清訓是無窮。——出自李新《東平縣君挽詞》
【第32句】:傳家素業志雄軻,烏足區區羨決科。——出自強至《再次韻禮之見貽之什》
【第33句】:傳家何用富金籯,教子何如只一經。——出自葛密《喜子書思登第》
【第34句】:滿壑煙霜供嘯傲,傳家詩禮照清貧。——出自廖行之《和曾知運寄兄詩二首》
【第35句】:傳家自有調元手,許國常輸露膽忠。——出自張嵲《壽王蘇州》
【第36句】:數米釀來成玉洲,傳家方秘出金川。——出自鄭清之《煮白酒送林治中》
【第37句】:只恐他年終未免,傳家重說小申公。——出自陳天麟《呂仲及適安堂》
【第38句】:傳家自喜春秋在,居職應憐翰墨殘。——出自晁說之《外甥三郎刪…作二首…有外甥趙伉》
【第39句】:傳家二帖到今存,歲月君看上相言。——出自袁說友《跋馮文簡公贈朱忠靖公帖四首》
【第40句】:傳家已有今衣缽,會見公侯袞袞生。——出自鄭暉老《賀鄭簿生孫》
【第41句】:潤屋殊非阿堵物,傳家自是寧馨兒。——出自周必大《寄題龍泉李氏萬卷堂》
【第42句】:別我遂成千古恨,傳家空有一編詩。——出自樓鑰《次韻李孟達使君與林雪巢子季武詩》
【第43句】:二祖霜臺有烈聲,傳家文憲見先生。——出自趙孟堅《讀元勇雪溪先生墓銘》
【第44句】:要識漆園非浪語,傳家重看八千春。——出自仲并《外舅莊子尚生辰》
【第45句】:耀世文章雖已遠,傳家清白至今存。——出自鄭獬《素風堂》
【第46句】:傳家聲烈三公後,貯腹平生萬卷余。——出自陳師道《和張奉議贈舅氏龐大夫》
【第47句】:苦學聲名聞搢紳,傳家況復有麒麟。——出自林亦之《趙路分挽詞三首》
【第48句】:傳家氣脈固深長,挾策來登和靖堂。——出自牟巘五《送種晉輔長和靖》
【第49句】:汗簡韋編誰付予,傳家應有下帷人。——出自蘇轍《和蕭劜焱坪刈迨逅糾淼強蘋瓜縊氖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