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九原”的五言詩句
為您整理了139句帶“九原”的五言詩句,其中“九原”開頭的五言詩句50句,“九原”結尾的五言詩句44句,“九原”在中間的五言詩句45句,供您參考。
“九原”開頭的五言詩句【第1句】:九原不可作,吾意與誰論。——出自南宋·陸游《晚步》
【第2句】:九原終一致,悲喜盡成塵。——出自蔡襄《宋宣獻公夫人畢氏哀詞二首》
【第3句】:九原人不返,萬壑氣長寒。——出自明·唐順之《岳王墳》
【第4句】:九原不容作,妙意渠能測。——出自陳造《題五柳先生詩編年后二首》
【第5句】:臨穴萬行淚,九原知不知。——出自高斯得《挽亡弟豫九制參詩》
【第6句】:九原尚友心,白首要同歸。——出自北宋·黃庭堅《陪師厚游百花洲盤礴范文正祠下道羊曇哭謝安》
【第7句】:九原見衛子,何語可以酬。——出自蒲壽宬《詠史八首·蔡文姬》
【第8句】:九原面先舅,應問白頭甥。——出自劉克莊《挽林學錄五言二首》
【第9句】:九原誰可作,千載或如生。——出自唐詢《華亭十詠·三女崗》
【第10句】:九原寧可作,東望益潸然。——出自韓元吉《致政龍圖給事徐公挽詞二首》
【第11句】:九原一無憾,全璧見先公。——出自劉克莊《挽開國陳寺丞二首》
【第12句】:九原懷往淚,萬里夢同途。——出自晁說之《即事》
【第13句】:九原應有恨,新第落成初。——出自王之道《哀陳夫子》
【第14句】:事狀嚴歷歷,九原忽蘇醒。——出自員興宗《哭待制許先生》
【第15句】:投吊焚此詩,九原應有物。——出自王禹偁《五哀詩故國子博士部公》
【第16句】:晉陶與康伯,九原吾與歸。——出自張耒《次韻淵明飲酒詩:》
【第17句】:九原那可作,惆悵哽飛云。——出自廖行之《挽劉宣教孝昌》
【第18句】:九原開袝穴,故土覆新丘。——出自喻良能《挽李靖少傅夫人》
【第19句】:九原看厚報,袞袞耀絲綸。——出自李曾伯《挽龔致政二首》
【第20句】:一旦成長往,九原誰與歸。——出自吳芾《挽謝凈安二首》
【第21句】:九原誰復起,糟魄未傳心。——出自北宋·黃庭堅《次韻幾復答予所贈三物三首之有石刻》
【第22句】:九原何所憾,有子嗣芳塵。——出自范祖禹《常大夫挽詞》
【第23句】:九原邈已遠,遺范悲空堂。——出自唐仲友《難老堂吳居厚為祖母作張子昭劉文叔史直翁賦詩》
【第24句】:九原儻可作,我欲以身從。——出自吳芾《和陶詠貧士七首》
【第25句】:四海故人盡,九原新壟多。——出自唐·于武陵《感情》
【第26句】:九原伊洛上,松柏自悲風。——出自范祖禹《王開府挽詞三首》
【第27句】:事往飛鳥過,九原色莽蒼。——出自北宋·黃庭堅《觀秘閣蘇子美題壁及中人張侯家墨跡十九紙率》
【第28句】:已矣不可問,九原松柏聲。——出自張耒《李少卿挽記》
【第29句】:華屋變山丘,九原寧可作。——出自張舜民《{左氵中千右干}陽感事》
【第30句】:鬼箓徒相矜,九原誰家宅。——出自唐·皎然《苕溪草堂自大歷三年夏新營洎秋及春…四十三韻》
【第31句】:英氣今何在,九原千古悲。——出自吳子實《題張獲軒詩卷》
【第32句】:九原凜如在,想足慰慈顏。——出自晁公溯《聞虞參政至玉屏山》
【第33句】:九原多感愴,掩袂重傷神。——出自李曾伯《挽觀登使鄭尚書》
【第34句】:兩制列門生,九原應自許。——出自王禹偁《五哀詩故尚書兵部侍郎瑯琊王公》
【第35句】:九原行楚挽,桃李慘春暉。——出自黃公度《挽朱師禹母二首》
【第36句】:九原無復作,埋玉恨何窮。——出自賀鑄《王迥子高挽章五首》
【第37句】:吊古但三嘆,九原如可作。——出自陳造《同陳宰黃簿游靈山八首宰云吾輩可謂忙里偷閑苦中作樂以八字為韻》
【第38句】:雖煩鬼神護,九原不可作。——出自李處權《陪林茂南游上清宮分韻得落字》
【第39句】:九原開祔穴,故土覆新丘。——出自梅堯臣《李康靖少傅夫人挽詞二首》
【第40句】:九原無起日,誰復可同歸。——出自王炎《石倅宗卿挽詩》
【第41句】:九原難再作,墮淚閱豐碑。——出自史堯弼《挽虞齊年運使》
【第42句】:九原即何處,萬事皆如此。——出自唐·高適《哭單父梁九少府》
【第43句】:九原臨得水,雙足是重城。——出自唐·楊憑《邊塞行》
【第44句】:九原已黃土,極目空欷噓。——出自羅公升《紀秦漢間事二首》
【第45句】:九原如可作,千載與誰歸。——出自唐·駱賓王《樂大夫挽詞五首》
【第46句】:九原疑不瞑,諸子更加共。——出自孫應時《挽莫子晉丈》
【第47句】:九原信可作,兩觀事未了。——出自王奕《和元遺山三首》
【第48句】:一網收冠蓋,九原人走藏。——出自北宋·黃庭堅《觀秘閣蘇子美題壁及中人張侯家墨跡十九紙率》
【第49句】:九原儻作興,余欲重與論。——出自史堯弼《故仁壽簿張府君挽詩覽府君事狀見其居靖康國難時讀李晟傳慷慨不覺》
【第50句】:釃酒李固墓,九原儻可呼。——出自度正《正同諸丈錢別制干郎中》
“九原”結尾的五言詩句【第1句】:歲月曾幾何,客主皆九原。——出自宋·蘇軾《遺直坊》
【第2句】:晚幸成三徑,身胡遽九原。——出自樓鑰《陸提刑挽詞》
【第3句】:恨無同志人,徒欲起九原。——出自南宋·陸游《秋懷十首以竹藥閉深院琴樽開小軒為韻》
【第4句】:滿擬朋三壽,那知隔九原。——出自衛宗武《過秀城哭葉俯倅》
【第5句】:又如游九原,墳墓包槨柩。——出自唐·韓愈《南山詩》
【第6句】:善行傳千載,蕪詞愧九原。——出自樓鑰《陳文懿公挽詞》
【第7句】:正爾需三釜,胡然夢九原。——出自陳著《挽族父承務郎衡之三首》
【第8句】:曷不登三壽,嗟誰起九原。——出自孫應時《挽錢仲耕運使》
【第9句】:宿草遂如許,吾誰作九原。——出自孫應時《哭沈叔晦墓》
【第10句】:閱世彌三壽,還鄉忽九原。——出自范成大《梅林先生夫人徐氏挽詞二首》
【第11句】:裔孫仍南北,胡能師九原。——出自李廳《阮步兵廟》
【第12句】:四海未盡試,一變歸九原。——出自陳師道《謝孫奉職惠胡德墨》
【第13句】:骯臟才三徑,凄涼遽九原。——出自樓鑰《黃君挽詞》
【第14句】:此路成千古,何人嘆九原。——出自宋祁《章靖馮公哀詞》
【第15句】:零落西歸藁,誰能作九原。——出自曹彥約《總領戶部楊公挽詩》
【第16句】:高詠淵明句,吾將起九原。——出自南宋·陸游《小舟》
【第17句】:闕地起九原,彌天戢一棺。——出自當代·錢鐘書《哀若渠》
【第18句】:五馬催三輕,千秋閉九原。——出自孫應時《挽趙泰州善忱》
【第19句】:能返母萬里,還榮父九原。——出自林同《婦女之孝二十首·梁夫人嬺》
【第20句】:屈宋死千載,誰能起九原?——出自宋·陸游《白鶴館夜坐》
【第21句】:有志師千載,無方起九原。——出自南宋·陸游《遣懷》
【第22句】:但恨山中翁,奄忽歸九原。——出自晁公溯《喜邵孟清風過》
【第23句】:盛德留千古,貞魂閉九原。——出自王禹偁《太師中書令魏國公冊贈尚書令追封真定王趙挽歌》
【第24句】:蒼翠連雙闕,微茫認九原。——出自唐·李德裕《春暮思平泉雜詠二十首·書樓晴望》
【第25句】:我欲作九原,異世為三游。——出自蘇軾《和陶讀《山海經》》
【第26句】:事契深群從,英才愴九原。——出自樓鑰《梁審計挽詞》
【第27句】:人歸夜月冷,石馬在九原。——出自梅堯臣《宋次道一百五日往鄭拜墓》
【第28句】:雨散傷同輩,風流瘞九原。——出自姚燃《挽趙秋曉》
【第29句】:尚擬陪三接,俄悲筑九原。——出自周麟之《參政大資毗陵張公挽詩十首》
【第30句】:送老得三徑,奉親歸九原。——出自張嵲《將請鄉郡作》
【第31句】:姓字驚喬木,儀型想九原。——出自項安世《司馬侍郎挽詩》
【第32句】:天道何由問,秋風遍九原。——出自梅堯臣《隨州錢相公挽歌三首》
【第33句】:如何即九原,我為長太息。——出自趙蕃《贈孫從之》
【第34句】:遺恨成千古,無人作九原。——出自彭龜年《挽楊邦寧》
【第35句】:人間漫未知,微陰生九原。——出自張耒《夏至》
【第36句】:契闊成三世,凄涼隔九原。——出自魏了翁《宇文樞密挽詩》
【第37句】:別駕歸來日,連年哭九原。——出自林亦之《宜人姚氏挽詞》
【第38句】:蕭瑟城南路,鳴笳上九原。——出自北宋·王安石《元獻晏公挽辭三首》
【第39句】:漫不沾三釜,真堪映九原。——出自喻良能《挽處士陳容》
【第40句】:仁者宜三壽,天乎遽九原。——出自孫應時《挽所子美侍郎》
【第41句】:幾地留遺愛,他年作九原。——出自陳師道《何太中挽詞二首》
【第42句】:共約游三徑,俄悲作九原。——出自樓鑰《劉吏部挽詞》
【第43句】:日企還三事,寧圖閟九原。——出自宋祁《王沂公挽詞三首》
【第44句】:赍恨沒九原,長屯竟無泰。——出自李廳《曹華國之子贈詩次韻答之》
“九原”在中間的五言詩句【第1句】:幾年千里客,一夕九原傷。——出自徐集孫《挽李山房》
【第2句】:所嗟恩館淚,不到九原揮。——出自王珪《贈太尉鄭文肅公挽詞二首》
【第3句】:他年九原淚,仍是兩馮君。——出自陳師道《杜侍郎挽詞三首》
【第4句】:河汾遺體樂,誰慰九原情。——出自孫應時《哭東萊呂先生》
【第5句】:猶勝青冢魄,埋恨九原悲。——出自張舜民《秋暮書懷》
【第6句】:未前宣室問,遽作九原歸。——出自虞儔《挽都運徽猷陳君詩》
【第7句】:春風百花發,露挽九原歸。——出自梅堯臣《觀文丁右丞挽辭二首》
【第8句】:誥花紛五色,光動九原頭。——出自洪咨夔《章升伯妻孺人挽詩》
【第9句】:曾聞南面樂,寧有九原愁。——出自梅堯臣《水次髑髏》
【第10句】:誰知二紀水,重卜九原安。——出自梅堯臣《張堯夫寺丞改葬挽詞》
【第11句】:平生有嘉樹,猶起九原風。——出自北宋·黃庭堅《王彥祖惠其祖黃州制草書其後》
【第12句】:未榮三釜祿,先逝九原魂。——出自蘇頌《贈大理寺丞陳公挽辭》
【第13句】:遺風麗清韻,蕭散九原松。——出自唐·溫庭筠《秘書劉尚書挽歌詞二首》
【第14句】:不見九原骨,貴賤共狐貍。——出自強至《幕中書懷》
【第15句】:誰當九原上,郁郁望佳城。——出自南北朝·沈約《冬節后至丞相第詣世子車中作》
【第16句】:但恨參語賢,忽潛九原幽。——出自宋·蘇軾《聞正輔表兄將至以詩迎之》
【第17句】:止庵諸老行,今日九原人。——出自宋·艾性夫《哭林止庵》
【第18句】:零落九原去,蹉跎四序催。——出自唐·蘇颋《蜀城哭臺州樂安少府》
【第19句】:遙憐九原上,煙雨暗寒林。——出自彭龜年《挽沈漕宜之父主管》
【第20句】:深知萬言策,不愧九原人。——出自南宋·陸游《送王景文》
【第21句】:衛公精爽在,足尉九原思。——出自魏了翁《趙廣安挽詩》
【第22句】:天胡嗇之壽,莫返九原魂。——出自虞儔《韓知合挽詩》
【第23句】:名期百世后,恨獨九原深。——出自趙蕃《挽楊茂原二首》
【第24句】:共懷三入望,忽嘆九原幽。——出自張嵲《范覺民挽詞四首》
【第25句】:笳簫最悲處,風入九原松。——出自唐·顧況《酅公合祔挽歌》
【第26句】:種祠群望亞,樵禁九原中。——出自宋祁《過朱亥墓》
【第27句】:唯馀舊臺柏,蕭瑟九原中。——出自唐·杜誦《哭長孫侍郎》
【第28句】:秋風九原路,挽鐸倍凄涼。——出自南宋·陸游《汪茂南提舉挽詞》
【第29句】:昊天真罔極,夢想九原啟。——出自蘇泂《舉子》
【第30句】:方欣五福備,遽隔九原幽。——出自傅察《挽詞二首》
【第31句】:遙知九原上,漸覺吊人稀。——出自唐·岑參《故仆射裴公挽歌三首》
【第32句】:未答平生意,已沒九原居。——出自唐·韋應物《張彭州前與緱氏馮少府各惠寄一篇多故未答…兼遠簡馮生》
【第33句】:寧無百人贖,遂作九原悲。——出自韓元吉《挽任諫議詞二首》
【第34句】:空纏百身恨,遽作九原歸。——出自陳造《黃尉挽章二首》
【第35句】:追思九原友,宰木亦悲風。——出自晁公溯《喜簡元輔兄二首》
【第36句】:表表蠹齋翁,容易九原去。——出自陳造《題解禹玉文卷后》
【第37句】:傷心循吏手,齰志九原中。——出自樓鑰《曹工部挽詞》
【第38句】:都然莫施設,恨尚九原吞。——出自梅堯臣《送魯玉太博挽詞三首》
【第39句】:垂行三入命,遽逼九原期。——出自王禹偁《司空相公挽歌》
【第40句】:他年振儒學,猶慰九原悲。——出自韓元吉《挽張元干國錄詞二首》
【第41句】:惟應九原上,松檜日蒼蒼。——出自曾鞏《胡太傅挽詞二首》
【第42句】:空余戀軒想,況復九原悲。——出自李廳《范蜀公挽詩》
【第43句】:瀧岡松槚近,足慰九原思。——出自牟巘五《挽趙春谷》
【第44句】:低徊九原日,光景在銘旌。——出自北宋·王安石《葛郎中挽辭二首》
【第45句】:堂堂寧復見,蕭瑟九原中。——出自宋·蔡戡《丁收仲寺丞挽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