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穩的家唯美句子集合60條
關于家的經典唯美語錄
家,一個多么溫馨的港灣,承載了多少人的夢。煩惱的時候,想到它,豁然開朗;憂郁的時候,想到它,微微一笑;沉悶的時候,想到它,如釋重負。給大家收集了關于家的唯美語錄,一起來看看吧!
關于家的經典唯美語錄1
【第1句】:家是溫馨的港灣,容納漂泊的靈魂;家是如傘的大樹,遮擋酷夏的驕陽;家是清涼的雨絲,拂去疲憊的征塵;家是永遠的牽掛,珍藏幸福的存根。
【第2句】:出門在外,家是“蝴蝶夢中家萬里”的那份思念,歸家途中,家是恨不得“千里庭縮”的那種急迫;久別歸來,家是“審容膝之易安”的那種舒適。
【第3句】: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悠揚的薩克斯再度想起時,我不禁自問:“何時回家?”
【第4句】:耳邊似乎想起李后主國破家亡后的感嘆:“千里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也只能“夢里不知客”,無家可歸或者有家而不能回是多么痛苦的一件事啊!
【第5句】:歸心似箭,相信每個人都應該有過這樣的體會,其實歸心何止似箭,恨不得自己變成一束光,千里之遙轉瞬即至,越要到家的時候,這種感覺越強烈,直到踏進家門才會慢慢褪去。
【第6句】:家,一個當你失去后才懂得珍惜的地方;家是以愛為圓心,幸福為半徑的一個圓;家只會付出,從來不會向我們索取。
【第7句】:家啊,是理解奉獻思念呵護,是圣潔寬容接納和諧,是磨合欣賞忠誠溝通,是心心相印浪漫曲折生死相依海角天涯。
【第8句】:家不僅僅是一幢房子,它是漂泊者的避風港,是心靈的驛站,簡而言之,它也是一種真正屬于自己的生活方式,我的親人,我的家。
【第9句】:家就像根,永遠是樹葉的家;家就像紅布條,永遠系著游子的心;家就像大衣一件,不會提高溫度,但卻給予人們連火爐都不能替代的溫暖。
【第10句】:家是個讓人汲取溫暖、享受呵護的窩,家也是塊需要責任、感恩的田!
【第11句】:家是什么?家是一扇門,有了門就不再害怕壞人到我們家來;家是什么?家是一個溫馨的港灣,旅途疲乏了,可以好好休息,再起航。
【第12句】:家是溫暖的港灣,它帶給人們的感受是“溫暖;家是永遠的岸,它帶給人們的感受是”夢魂縈繞和永遠的牽掛。
【第13句】:家是一扇門,有了門就不再害怕壞人到我們家來;家是一個溫馨的港灣,旅途疲乏了,可以好好休息,再起航;家是一只船,它帶給人們的感受是“溫馨。
【第14句】:家是以愛為圓心,幸福為半徑的一個圓;家是人生的起點,更是生命的港灣。
【第15句】: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正因為有了“人家”,上面的一系列景物才有了生命的氣息。家是心之所至,心在哪,哪便是家。有了家才有了一切。家是生活之源泉,一切的一切都有一個共同的基礎,那便是家。
關于家的經典唯美語錄2
【第1句】:家,只是一個字,卻是在經歷了紛紛擾擾的世間情,世間事,世間人糾纏喧囂之后,一個最溫暖的去處。
【第2句】:家是醞釀愛與幸福的酒坊,是盛滿溫馨和感動等待品味的酒杯。是在疲憊時回到家后愛人真情的擁抱,是彼此相守默默注視的目光。
【第3句】:家庭雖短短二字,但卻是最溫馨的詞語了。因為它所表達的是愛,是幸福開始的地方。
【第4句】:家是我們生命中的一部分,一首漫長而精彩的人生插曲。
【第5句】:家,就是經歷世間艱難之后,讓心靈停靠的港灣。
【第6句】:每個溫馨的家庭,都會讓人的心不由升起羨慕的情感。也許只是一句溫馨的話語、一場溫馨的畫面……無不在宣誓著家庭的幸福。
【第7句】:家庭是寧靜的港灣,春風和煦,波瀾不驚。而家庭的幸福美滿,則需要我們在人生的航程中永遠并肩前進。如此便能溫馨如一,幸福永遠。
【第8句】:家也許就是一種期盼,是每天下班后放棄一切急匆匆趕回去的地方,有時候,無論你走多遠在外過多么舒適的生活,你都會牽掛著它,即使遠在天邊你也會想到立刻回去的地方。
【第9句】:因為有家,因為有深沉的牽掛,生命才不會因無根而枯萎;也聲是因為有家,以內為有如此深沉的牽掛,生命才會熠熠生輝。
【第10句】:多一份關懷,家人更健康。多一份理解,家人更和諧。多一份情調,家人更幸福。多一份溫暖,家人更溫馨。多一份愜意,家人更開心。
【第11句】:家是溫暖的,它是傳遞愛的火炬。穿過溫暖濕潤的春天,躍過寒風凜冽的冬天,家永遠是家,容納愛的天地。我則是這片愛洋的的守護神。
【第12句】:家是雨中傘,風雨能遮擋;家是雪中碳,暖人抵嚴寒;家是避風港,風暴能避讓;家是錦上花,助你更發達!
【第13句】:家,是心里永遠也不熄滅的燈;家,是夢里那座燃著炊煙的木屋;家,是你永遠的港灣……
【第14句】:家,是一個溫馨的字眼,寶蓋頭遮住了外面的寒風冷雨,一橫三撇是家中人的期盼,向外的兩撇是在外的人對家的眺望,一個豎鉤把全家人緊緊的系在一起。
【第15句】:和諧溫馨家庭是人們所追求的目標,夫妻恩愛,母子情深,父子情重,小敬老,老愛小,尊老愛幼,關愛倍至,工作順心,生活幸福,精神愉快。
【第16句】:我們都有一個家,時時會有小摩擦,愛和寬容來化解,風趣幽默做潤滑,家庭成員坦誠待,和睦家庭人人夸。
【第17句】:柴米油鹽調制家的味道,幸福。琴棋書畫演繹家的美好,和諧。悲歡離合映射家的情景,真實。慈孝忠誠反應家人的本質,善良。家是你永遠的避風。
【第18句】:家不大,有妻有兒有老媽,時常讓我牽掛;家里不奢華,粗木桌椅硬板床,讓我覺得很舒服;家里有溫暖,妻賢子孝老媽愛,無論走到哪里,我都會想它。我愛我家。
【第19句】:家很溫暖很溫馨,它可以緩解人們在冬天的寒意,給人帶來心靈的慰藉。
關于家的經典唯美語錄3
【第1句】:家,不僅僅是一間四四方方的房間,不僅僅是美麗豪華的布置。組成家的最重要的元素是我們的情,我們用心靈去經營的情,因為這種關愛的情,所以感到溫暖,讓我們感到放松。因為情,所以牽掛,因為情,所以眷念。
【第2句】:人生就是旅途,不管我們漂到哪,最終還是會回到溫暖的地方——家。家是什么?家是港灣,家是避風港,家就是引導我們前行的路標,家也是照亮我們由黑暗走向黎明的燈塔……
【第3句】:家是夕陽西下時可供飛倦的鳥兒歇息的地方,是風雨狂泄時可供憐弱的魚兒躲避的地方,是海外游子日思夜夢、有母親溫柔笑容的地方。
【第4句】:因為懂得,所以慈悲。哪怕是一個窮的家徒四壁的家庭,只要有善良樂觀和開朗,這樣的家庭仍是心靈的天堂與快樂力量的源泉。就讓我們在人生處于低谷時,打開心靈的窗戶,放飛心靈的翅膀,讓心在慈悲中重生。
【第5句】:家,永遠是令人向往的地方。那里有我們的親人,有我們渴望的溫暖和愛。
【第6句】:擁有一個溫馨和美的家是幸福溫暖的。擁有一個靈魂歇息暢游的港灣是幸運愜意的。
【第7句】:家——能給我動力的一個詞,也給了我決心,給了我信心。不能不說,家是偉大的!
【第8句】:我一直相信女人是一個家庭的精神領袖,是老人丈夫和孩子的軸心。我還相信“安”字的構造是頗有深意的:屋頂下有了一個好女人,日子才能夠安寧安穩安然。——宋丹丹《幸福深處》
【第9句】:家,是歸來時愛人遞過來的一雙拖鞋;家,是孩子蹦跳著貼進懷中的笑臉;家,是餐桌上冒著熱氣的一羹一飯;家,是床頭燈輝映下透著甜蜜的雙人床……
【第10句】:家,是濃濃的愛語;家,是絮絮的嘮叨;家,是一頁一頁翻過去的瑣碎的日子;家,是一串串穿起掛在房檐下的紅辣椒……
【第11句】:回家的路又短又長,短的是距離,長的是心情。
【第12句】:家給我留下了永不忘卻的美好記憶,給了我無法估算的溫暖。
【第13句】:家人總在我們最困難的時候挺身而出,幫助我們,讓我們心中充滿溫暖,再大的困難也迎刃而解。我會珍惜和家人在一起的每一分每一秒,因為這是最快樂的時光,將會成為我最美好的回憶。
【第14句】:家,多么溫馨的名字,坐在這里,突然很想家,遠方的'那個家。
【第15句】:回家成為一種必然。回家不是為盡自己的孝道,也不是沽名釣譽為自己爭得不忘本的虛榮,而是為自己尋找供漂泊遠方疲勞的身軀休息的港灣,讓疲憊的心靈在清凈之地休養。回家成為醫療心靈的良藥。
【第16句】:家也完結不了。離開了老家,建立起新家;樹大孽丫,老人把兒女從大家分岀,小樹自強,兒女把小家建得風風光光;拆散一個家,是為了組裝另一個家;云游天下,便四海為家,獨身一人,便自成一家。
【第17句】:家是什么?是一方溫馨的港灣,是一把育樹的黃土,是一點柔和的熒光,是一把慈愛的花傘,是天邊一抹最美麗的云彩。
【第18句】:家,這個詞包含的太多太多,也許誰也無法準確說清楚家的定義,也許也沒有人能詮釋家的定義到底是什么!
【第19句】:家是我們永遠的依靠,雖說我們都已經長大,但還是舍棄不了那份對家的眷戀。
【第20句】:家是什么?家,是一個避風的港灣。家的和諧,家的靜謐,家的愜意……家啊,是一個理解奉獻思念呵護,是圣潔寬容接納和諧。
【第21句】:家,是一個最溫馨的地方。在家,可以隨心所欲,不用拘束、不用害怕,自由自在。在社會上碰什么不順利,就會發現——家,才是你最溫暖的港灣。
【第22句】:看著窗外美麗如畫的風景,想著心與家的距離正在縮短,心中那份久違的游子之情又會油然而生。
【第23句】:家,是烙在游子心中深深地印記,無論天南海北,無論富貴貧窮,家永遠是游子心中深深地眷戀。
【第24句】:家是什么?家,是我們生命中的一部分,一首漫長而精彩的人生插曲。他承受著我們的一切。當我們內心受到創傷的時候,我們不必傷心,因為家成了我們一生的伙伴,我們的知己。
【第25句】:想家是一種說不出的感覺,想家是一種難以言表的情感。
【第26句】:家是一只船,在漂流中有了親愛;家是港灣,是人生漂流休息的溫暖港灣;家是岸,是我們人生航行的起點和終點。
【第27句】:鳥兒有一個溫馨的家,魚兒有一個幸福的家,花兒有一個美麗的家,我有一個溫暖的家……,生命都有屬于自己的家。
【第28句】:家很溫暖很溫馨,它可以緩解人們在冬天的寒意,給人帶來心靈的慰籍。
【第29句】:歲月的無情終擋不住案母對家的渴望,他們深知對家有一份責任,為此他們一直在默默的奮斗,在為這個家無私的付出著,二十六載的風風雨雨,見證了我家三次變遷的歷史畫卷。
【第30句】:家為我們遮風擋雨,給我們無窮的力量。漫漫人生,家與我們相伴永遠。
關于道家的經典語錄匯總
【第1句】:民不畏威,則大威至。
【第2句】:我無為,而民自化;我無心,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
【第3句】:自然而生有,造化以成形,故天無精氣,無以制月之明,地無精氣無以制山巔鎮焉,人無精氣無以制身形之存焉,故曰月稟陰陽之所運行,故知道之無情,隨機而所化。又云天何言哉,四時行焉,地何言哉,萬物生焉。經云用之不可既,無情而運行月也,月者大道之用也。
【第4句】: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于郊
【第5句】:道者開口動舌發言之詞也。又云道者,虛無之無也,混沌之宗,乾坤之祖,能有能無,包羅天地,道本無形,莫之能名,無形之形,是謂真形,無象之象,是謂真象。先天地而不為長,后天地而不為老,無形而自障,無象而自立,無為而自化,故曰大道。經云視之不見,故曰無形。杳杳冥冥,其中有精,混混沌沌,分為陰陽,故為天地也。育者養也,長養陰陽故為生育也。陽者清也,上騰為天,陰者濁也,下潛為地,天地者乃大道之子也。
【第6句】:太者大也,上者尊也,高尊莫先,眾圣共尊,故曰太上。老君,老者壽也,明老君修天修地,自然長壽,故曰老也。君者尊號也,道清德極故曰君也。以明老君為眾圣之祖,真神之宗,一切萬物莫不皆因老君所制,故為宗祖也。
【第7句】: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第8句】: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無為而有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義,失義而后禮。
【第9句】: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上德若谷;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
【第10句】:道可道,十分道。名可名,十分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第11句】: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
【第12句】: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能夠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
【第13句】:神者妙而不測謂之神,心者神也,神者心也,心擾則神動,神動則心浮,心浮則欲生,欲生則傷神,傷神則失道,人能調伏其心,內安其神,外除其欲,則自然清靜,
【第14句】: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其出彌遠,其知彌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見而明,不為而成。
【第15句】: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
【第16句】:慎終如始,終無敗事
【第17句】:吾者我也,此明太上自言,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此故亦明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之意也。老君匠成天地,開辟乾坤,變化萬物,不言我為,緣道法自然,不能名號,一則從有入無或從無入有,隱顯無方,存亡自在。豈有常名之稱焉。故經云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又云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第18句】:本者元也,元者道也,道本包于元無,元無分為二儀,二儀分為三才,三才分為五行,五行化為萬物,萬物者末也。人能抱元守一歸于至道,復于根元,非返于末,末者化也,本者生也。人能歸于根本,是謂調復性命之道者也,南華真經云:生者神凝也,死者物化也,人能歸真神,歸真神是謂返本還源不可逐物也。
【第19句】:絕圣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思寡欲,絕學無憂。
【第20句】: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為而不爭。
【第21句】: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第22句】:無為而無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第23句】:圣人常無心,以百姓心為心。
【第24句】:道生一,生命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第25句】:曲則全,枉則直,洼則盈,敝則新,少則多,多則惑。
【第26句】:人為貴,還需行天道。(勵志名人名言)
【第27句】:者道之動: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知其雄,守其雌。
【第28句】:道德經》五千字,字字千金,實難取舍。
【第29句】:不自見,故明;不自足,故彰。()
【第30句】:是以圣人抱一為天下式。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第31句】:吉事尚左,兇事尚右。偏將軍居左,上將軍居右,言以喪禮處之。殺人之眾,以悲哀泣之,戰勝以喪禮處之。
【第32句】: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第33句】:滌初玄覽:視其因此,觀其所由,察其所安
【第34句】:清者天之無也,濁者地之無也,皆因清濁之無生育萬物,世人若求長生之道,煉陰為陽,煉凡成圣,皆因清自濁之所生。動因靜之所起,清濁者道之別名也,學仙之人,能堅守于至道,一切萬物自然歸之。故西升經云:江河淮海,非欲于魚龜蛟龍,魚龜蛟龍自來歸之,人能清虛寡欲,無為非欲于至道,至道自來歸之于人,但能守太和,元無體道合真,萬物悉皆歸耳。
【第35句】:知仁者智,自知者明。
【第36句】: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故不可得而親,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貴,不可得而賤。故為天下貴。
【第37句】: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成之熟之;養之覆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第38句】: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第39句】: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第40句】:上天生了人,暢行于世,人,至尊。
【第41句】:天長地久。天地因此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第42句】:清者天之無也,濁者地之無也,皆因清濁之無生育萬物,世人若求長生之道,煉陰為陽,煉凡成圣,皆因清自濁之所生。動因靜之所起,清濁者道之別名也,學仙之人,能堅守于至道,一切萬物自然歸之。故西升經云:江河淮海,非欲于魚龜蛟龍,魚龜蛟龍自來歸之,人能清虛寡欲,無為非欲于至道,至道自來歸之于人,但能守太和,元無體道合真,萬物悉皆歸耳。
【第43句】:清者天也,正陽之無上騰為天,濁者地也,正陰之無下結為地。夫者發語之詞也,夫道能清能濁,能動能靜,以至大道無測,常名清濁,動靜皆為至道之用。凡學道之士,若能明動靜之無,安其位,則至道自來歸之,動靜合宜故為正色也。
【第44句】:道生一,生命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第45句】: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后相隨。恒也
【第46句】:治大國,若烹小鮮。
【第47句】:天網恢恢,疏而不失。
【第48句】: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第49句】: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
【第50句】: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第51句】: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
【第52句】:神者妙而不測謂之神,心者神也,神者心也,心擾則神動,神動則心浮,心浮則欲生,欲生則傷神,傷神則失道,人能調伏其心,內安其神,外除其欲,則自然清靜,
【第53句】:故元氣無形不可名也,經云道隱無名,乃生于天地,故曰道生一,生命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者五行之子孫也。三才者萬物之父母也,道者三才之宗祖也。故元氣清靜不可常名也。凡學道之人,且在觀宗察行,若能智性無凝能夠登涉大道之徑,游于三才之外,常人無所能知也。
【第54句】: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第55句】:本者元也,元者道也,道本包于元無,元無分為二儀,二儀分為三才,三才分為五行,五行化為萬物,萬物者末也。人能抱元守一歸于至道,復于根元,非返于末,末者化也,本者生也。人能歸于根本,是謂調復性命之道者也,南華真經云:生者神凝也,死者物化也,人能歸真神,歸真神是謂返本還源不可逐物也。
道家的經典語錄
導語:生活是痛苦的,我們是快樂的;生活是快樂的,我們是快樂的;生活終止了,我們仍舊快樂,因為,我們只愿意快樂的活著…接下來小編整理了道家的經典語錄,文章希望大家喜歡!
【第1句】:臭腐復化為神奇,神奇復化為臭腐。故曰:"通天下一氣耳。 譯文:人們都把自己喜歡的東西當作神奇,把自己厭惡的東西當作臭腐;然而臭腐可以變化為神奇,神奇也可以變化為臭腐。所以說:"整個天下不過是一種氣罷了。"對立的事物可以互相轉化。成語"化腐朽為神奇"源出于此。
【第2句】:故曰,夫恬淡寂寞,虛無無為,此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質也。 譯文:所以說,恬淡、寂寞、虛無、無為,這是天地的本原和道德修養的極高境界。
【第3句】:善火士者,不武;善戰者,不怒;善勝敵者,不與;善用人者,為之下。是謂不爭之德,是謂用人之力,是謂配天古之極。 譯文:善于帶兵打仗的將帥,不逞其勇武;善于打仗的人,不輕易被激怒;善于勝敵的人,不與敵人正面沖突;善于用人的人,對人表示謙下。這叫做不與人爭的品德,這叫做運用別人的能力,這叫做符合自然的道理。
【第4句】:庖人雖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譯文:廚師雖然不做祭品,主持祭祀的司儀是不會越過擺設祭品的幾案,代替廚師去做的。此謂盡管庖人不盡職,尸祝也不必超越自己祭神的職權范圍代他行事。表現了莊子無為而治的思想,成語"越俎代庖"即由此而來。
【第5句】:鳧脛雖短,續之則憂;鶴脛雖長,斷之則悲。 譯文:野鴨的腿雖短,如果給它接上一段,它就會痛苦;仙鶴的腿雖然長,如果給他截去一段,它就會悲傷。說明強以為之,必然造成不幸和痛苦。成語鶴長鳧短、斷鶴續鳧都出自這里。
【第6句】: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到老死不相往來。 譯文:讓人民吃得香甜,穿得漂亮,住得安適,滿意于他們的平凡生活。國與國之間相互得見,雞犬之聲相互聽得見,而人民從生到死,也互不往來。
【第7句】:是以圣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 譯文:圣人治理天下的原則是:排棄充斥于人民心中的各種成見,滿足人民的溫飽需求,軟化人民的犟執趨求,提高人民的自立自足能力。
【第8句】: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譯文:君子之間的交情,淡薄如水,而小人之間的交情,看上去甘甜如酒。真朋友不言利。
【第9句】:指窮于為薪,火傳也,不知其盡也。 譯文:脂膏燒完了,火種卻流傳下去,無窮無荊此句以薪喻形,以火比喻精神。薪盡火傳,是說形體雖死而精神永存。后以薪盡火傳喻學業師徒相傳。
【第10句】: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 譯文:知道自己還有所不知,這是很高明的。不知道卻自以為知道,這就是很糟糕的。
【第11句】: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譯文: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識是無限的。用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學習之中。
【第12句】:圣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 譯文:最上乘的統治者沒有個人主觀成見,總是習慣于把百姓的意向作為自己的`意向。善良的人我用善良的心去對待,不善良的人我也用善良的心去對待,就會讓所有的人一心向善。
【第13句】:大知閑閑,小知間間;大言炎炎,小言詹詹。 譯文:最有智慧的人,總會表現出豁達大度之態;小有才氣的人,總愛為微小的是非而斤斤計較。合乎大道的言論,其勢如燎原烈火,既美好又盛大,讓人聽了心悅誠服。那些耍小聰明的言論,瑣瑣碎碎,廢話連篇。
【第14句】:不知周之夢為胡蝶與,胡蝶之夢為周與? 譯文:不知是莊周在夢里化成了蝴蝶呢,還是蝴蝶在夢里化成了莊周呢?莊子現身說法,認為夢與覺并無不同,都是道的物化現象。因此,若要齊同物論,就必須首先破除有我之見,而與萬物混為一體。
【第15句】: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于無為。 譯文:學問知識,要不斷增強,日益廣博,修身養性悟道,要逐漸去掉自身的各種雜念,此為日損。減少又減少,最后就到了什么也不僵持固著的無為境地。
【第16句】:有機械者必有機事,有機事者必有機心。機心存于胸中,則純白不備,純白不備,則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載也。《莊子天地》。 譯文:有了機械,就會產生機巧之事;有了機巧之事,就會產生機巧之心;機巧之心放在胸中,就會破壞純白的品質。不具備純白的品質,就會心神不定,心神不定的人,就會被道所拋棄。功利機巧的確是壞事害人的東西。
【第17句】: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 譯文:相反相成,循環往復的運動變化,是道的運動,道的作用是微妙、柔弱的。天下的萬物產生于看得見的有形質,有形質又產生于不可見的無形質。
【第18句】: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審自得者失之而不懼,行修于內者無位而不怍。 譯文:知足的人,不為利祿而去奔波勞累;明白自得其樂的人,有所失也不感到憂懼;講究內心道德修養的人,沒有官位也不感到慚愧。知足自得,不逐名位才會超脫。
【第19句】: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大小多少,報怨以德。圖難于其易,為大于其細。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 譯文:把無為當做為,把無事當做事,把無味當做味。不管大小多少,要用德來報答怨恨。打算克服困難要從容易處入手;實現遠大理想要從細小處開始。天下的難事必須從容易處做起,天下的大事必須從細小處做起。
【第20句】:相與于無相與,相為于無相為。 譯文:相互結交在不結交之中,相互有為于無為之中。交友要達到相交出于無心,相助出于無為。這才是"莫逆之交"。
【第21句】: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譯文:知識少的不了解知識多的,年壽短的,不了解年壽長的。
【第22句】:夫小惑易方,大惑易性。 譯文:小的迷惑可以使人弄錯方向,大的迷惑能夠使人喪失本性。說明純正的人性就是人自然的本性,而仁義則不但不合人性,而且是傷性亂世的。
【第23句】: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 譯文:用火來救火,用水來救水,這樣做不但不能匡正,反而會增加(衛君的)過錯。假借孔子教導顏回的話,來闡明一種處世之道。成語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出此。
【第24句】:以無厚入有間,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譯文:以無厚入有隙,所以運作起來還是寬綽而有余地的。說明做事要依乎天理,以無厚入有間,這是莊子養生論的核心。同時說明了要認識自然規律,按自然規律辦事。成語"目無全牛"、"游刃有余"這兩條成語,都出自這里。
【第25句】:眾人重利,廉士重名,賢人尚志,圣人貴精。 譯文:多數人看重利,廉潔之士注重名聲,賢人君子崇尚志向,圣人看重精神。
【第26句】: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不言而善應,不召而自來,繟然而善謀。天網恢恢,疏而不失。 譯文:自然的規律是,不斗爭而善于取勝;不言語而善于應承;不召喚而自動到來,坦然而善于安排籌劃。自然的范圍,寬廣無邊,雖然寬疏但并不漏失。
【第27句】:悲樂者,德之邪;喜怒者,道之過;好惡者,心之失。 譯文:悲痛與歡樂,會使德性流于邪僻;不忘喜怒,會以道為過錯;陷入好惡,會喪失道德。
【第28句】:不以物挫志。 譯文:因外物而擾亂自己的心志(這樣,德性就沒有了)。可玩物喪志。
【第29句】: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后相隨,恒也。 譯文:天下的人都僅僅知道以美為美,這就是丑了。都僅僅知道以善為善,這就是惡了。有和無是相互依存的,難和易是相互促成的,長和短互為比較,高和下互為方向,聲響和回音相呼應,前邊與后邊相伴隨。此乃常情,故曰恒也。
【第30句】:大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 譯文:大寒季節到了,霜雪降臨了,這時候更能顯出松樹和柏樹的茂盛。松柏之茂喻君子品德高尚。
【第31句】:一尺之捶,日取其半,萬世不竭。 譯文:一尺長的鞭杖,每天截取一半,永遠也截不完。物質可無限分割。
【第32句】: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 譯文:人生在天地之間,就像透過縫隙看到白馬飛馳而過,不過一瞬間罷了。成語白駒過隙出此。人生知促,切勿浪費。
【第33句】:無為也,則用天下而有余;有為也,則為天下用而不足。 譯文:無為,就能夠利用天下,而感到閑暇有余;有為,就被天下所利用,而感到急迫不足。以虛無、自然、無為,闡釋無為之治。
【第34句】: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當車轍,不知其不勝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 譯文:你不知道那個螳螂嗎?舞起它那兩把大刀式的胳臂,妄圖擋住滾滾前進的車輪。它不了解自己的力量是根本無法勝任的,卻自以為是地認為自己的本領很強大。成語"螳臂當車"的典故由此而來,用以比喻不自量力。
【第35句】: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譯文:最大的悲哀莫過于心如死灰,精神毀滅,而人的身體的死亡還是次要的。人是要有點精神的。
【第36句】: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早晨生出晚上就死的菌和夏天出生秋天就死的昆蟲因為年壽短而難以經歷和知曉更多的事物。至人無己,神人無功,圣人無名。 譯文:至人泯滅了物我的對立與區別,不再有我,神人聽應自然,完全拋棄了功業的概念;圣人深明事理,完全拋棄了聲名的桎梏。偉大的人不為自我、功業、聲名所累。
【第37句】:孝子不諛其親,忠臣不諂其君,臣、子之盛也。 譯文:孝順的兒子不去巴結父母,賢良的忠臣不去奉承君主,這就是作賢臣、作孝子的最高境界了。嘆世俗阿諛成風,嘆世人大惑不可救,呼喚真正的孝子、賢臣。
【第38句】: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議,萬物有成理而不說。 譯文:天地有偉大的造化和功德而不言語,春夏秋冬四季有分明的規律而不議論,萬物有自然形成的道理而不解說。辦任何事都得遵循事物的發展規律。
【第39句】: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 譯文:事物過于強大就會走向衰朽,這就是說明它不符合于道,不符合道的,就會很快死亡。
【第40句】:夫鵠不日浴而白,烏不日黔而黑。 譯文:天鵝并不天天沐浴,而羽毛卻是潔白的;烏鴉并不天天暴曬,而羽毛卻是烏黑的。萬物出自本性,不能強行改變。
佛家的經典語錄
自性就是一個完全自然的狀態,完全放松,沒有任何所求,來也自然,去也自然,順其自然,不取不舍,無求無欲,保持一種安祥的狀態。下面是佛家的經典語錄,歡迎參考~!
【第1句】:別人傷害你,愉快的承受,無怨無恨,才能了結怨恨,不再繼續結怨。
【第2句】:不要回憶過去,不要迎接未來,也不要執著現在。把心自然安住下來,不要控制他,不要跟隨他,不要阻擋他,不要拒絕他。讓他來去自由,放松、放下,放到本覺當中,真正懂得了這個道理就成佛了。
【第3句】:不要總是牽掛,放不下,各有各的因緣,各有各的福報,盡到你的責任和義務就行了。
【第4句】:不依止善知識,就不能成就,沒有上師就沒有佛,一切諸佛都是依止上師而成佛的。
【第5句】:不知什么是佛,沒有目標,盲目地念佛,念了好幾年,還照樣分別、執著。真正的佛在哪?清靜心就是佛,清靜心是什么?用智慧放下一切。
【第6句】:布袋和尚:我有一布袋,虛空無掛礙。展開遍十方,入時觀自在。一缽千家飯,孤身萬里游。睹人青眼少,問路白云頭。
【第7句】:禪有四行:有求皆苦,無求乃樂,打破執著,是“無所求行”,讓自己從苦海解脫出來,用法凈之理作指導,是“稱法行”。
【第8句】:除了你自己的心,哪里有凈土呀!心凈土凈,不要向外找,什么也找不到,心就是土,土就是心。
【第9句】: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心頭掛,便是人間好時節。這是宋朝無門慧開的作品,意即“平常心是道”。
【第10句】:慈悲心、菩提心發出來了,無論做什么都有功德,都是為眾生,說話和念咒沒有區別,說什么都是咒語,都是智慧。你自己就是佛。一切都是你,你就是一切。
【第11句】:慈悲心是拔出一切眾生的痛苦,給予一切眾生安樂。
【第12句】:大多數的人一輩子只做了三件事;自欺、欺人、被人欺。
【第13句】:得到的越多,煩惱越多,壓力越大,有得必有失,有利就有弊,有愛就有恨,有因必有果。
【第14句】:發自內心的去為眾生著想,為眾生服務,所求的自然就有,否則,你什么也得不到。
【第15句】:佛法就是解脫的方法。佛法是和生活融合在一起的,在哪都能修,行、住、坐、臥都是修行,工作、學習都是修行,時時刻刻觀照自己的心,老老實實地認真修。
【第16句】:佛法是成佛的方法,有了真正的佛法,就有了辦法。只要認真修,堅持修,就一定會解脫,一定能成佛。
【第17句】:佛即是心,心即是佛,有的人不念心,念相。不觀心、觀相。追求形式,執著表相,不信真佛,不拜真佛,不供奉真佛,那你永遠也成不了佛。
【第18句】:福報不是求來的,是修來的。痛苦煩惱不是別人給你的,是你自己找來的。
【第19句】:很多人信佛,學佛都是形式上的,真正信佛了,相信因果,就不會有什么想不通的了。
【第20句】:很多人因得不到而痛苦。得到了,又失去,還是痛苦。痛苦的原因,害怕得不到,害怕失去。你想得到就能得到嗎?你不想失去就不失去嗎?不攀任何緣,就能順其自然,放下了不是沒有,放下了才有。
【第21句】:壞孩子,父母總是比較操心。所以對于罪業愈深重的眾生,我們更應該特別寬恕他憐愍他,而不應該遠離他舍棄他。
【第22句】:活在別人的掌聲中,是禁不起考驗的人。
【第23句】:記住家和萬事興,無須終日口不停;愛護家庭如愛己,不妨坦白與忠誠;一點笑容最可愛,家里立時見光明;忍耐任由風雨過守得云開見月明
【第24句】:寂靜處不在山上,也不在廟里,只要有一顆清靜的心,到處都有寂靜處,到處都是凈土。
【第25句】:看別人不順眼,是自己的修行不夠,別人的毛病都是你挑出來的,你不挑哪有那么多毛病。
【第26句】:看人是好人,看事是好事,看境是好境,一切都是自己的心。
【第27句】:鄰里團結,家庭美滿,職業安定,環境優美,這是眾生應求的幸福。能慷慨地施舍,能誠心地服務,無怨無悔,這是最大的幸福。
【第28句】:每個人都要面對生老病死,誰都逃避不了,誰也解決不了這個問題,科學家、哲學家解決不了,有錢有權也解決不了,只有用佛的智慧,用佛法的教育,面對現實,什么問題都能解決。
【第29句】:內心的.快樂是真正的快樂,精神的享受是最大的享受。
【第30句】:能看到自己的缺點最殊勝,能改正自己的錯誤才能解脫。
【第31句】:你什么時候隨緣,什么時候就順利。當你無所求時,才會無所不有。
【第32句】:你真正從內心發出慈悲心、菩提心,才能改變命運,冤親債主不會再找你,他知道你在修行,能度化他,他不會找麻煩,會喜歡你、保護你、幫助你,成為你的護法,這就是改變命運的方法。
【第33句】:弄明白自己的心叫明心,見到了自己的本性叫見性。
【第34句】:菩提心發出來了,修什么法都能達到圓滿,一切佛都是一體,念多少佛都是念一尊佛,都是自己的本尊。
【第35句】:菩提心是為度化一切眾生而修持成佛。
【第36句】:去掉我執我愛的最好辦法就是發慈悲心,愚者為自己,智者為別人。
【第37句】:如果你真正明白了人身難得,壽命無常,因果不虛,輪回痛苦,真正清楚了解脫的利益,你就會認識到修行的重要。
【第38句】:如理如法的好好修行,這才是真正地供養上師三寶,布施父母眾生。
【第39句】:僧人:雁過長空,影沉寒水,雁無遺蹤之意,水無沉影之心,是不是得了禪意?禪師:蘆花兩岸雪,江水一天秋。
【第40句】:什么是善惡?一切為自己就是惡,處處為別人就是善。
【第41句】:世人誤將假我當真我,以無常當永恒,不知有生必有死,有聚必有散的緣起性空的道理,所以活得很累。
【第42句】:算什么命,能算出來嗎?除了自己,誰也改變不了你的命運,上師告訴你的是改變命運的方法,你要按照他的要求去做,才能解脫。
【第43句】:所有大乘佛法,其心要即為菩提心,無論修何種法,沒有菩提心,無法獲得解脫,根本沒有成就的可能,若發此心,一切皆能具足,一定能夠成佛。
【第44句】:所有的苦都源于尋求現世的快樂,而這種快樂是找不到的,即使找到了,也不會長久,很快又會消失的。
【第45句】:為什么活得累?是因為你的心四處漂泊,沒有歸處,找不到家,沒有休息的地方,所以心累。把他帶回自己的家,讓他好好休息,就輕松自在了。
【第46句】:為自己求解脫,還是沒有忘掉“我”,真正想解脫的人,完全為眾生,為度眾生而成佛。
【第47句】:問:心是什么?答:心是無形無相的我,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可以周遍宇宙。
【第48句】:我們確實有如是的優點,但也要隱藏幾分,這個叫做涵養。
【第49句】:我們現在還沒有認識到自己就是佛,不相信自己是佛。認識不到,就是迷,就是凡夫。當你相信了自己是佛,承認了自己是佛,沒有絲毫的懷疑,你就成佛了。
【第50句】:無論做什么事,不要忘了正知正念,一切功夫下到心地上。形式上、表面上的東西都不是修行,除了修心,別的哪有什么可修的?
【第51句】:無事莫把閑話聊,是非往往閑話生。太過于欣賞自己的人,不會去欣賞別人的優點。
【第52句】:小魚被熊捕到,求其放生,并稱幾年后自動送上門,熊說它不會為大而無望的機會拋掉既得利益。人真切地過著現在才是擁有人生
【第53句】:心的轉變是最重要的,每個人都想解脫,希望活得快樂,死的安心,一切功夫都要下在心上,隨時調整自己的心態,念時念心,觀時觀心,這就是修行。
【第54句】:心是最大的騙子,別人能騙你一時,而它卻會騙你一輩子。
【第55句】:形式上學佛、念佛,實際上求名聞利養,不要只看眼前利益,目光放遠一些,少發俗愿,多做利益眾生的事。
【第56句】:修行不在表面,就在心上,每個起心動念都是修行,真正有修行,誰也障礙不了你。
【第57句】:要把修行放在第一位,沒有什么事比修行更重要的事了,除非你不想解脫。
【第58句】:一切境都是由內心呈現的,不要跟著跑,跟著境轉就是奴才,沒有自由,把握住自己的心,讓一切境隨心轉,這叫大自在。
【第59句】:一切時、一切處、一切境界中,念念不忘上師三寶、念念不忘父母眾生,念念不忘如法修行。
【第60句】:一切隨緣就叫解脫。不執著、不攀緣,苦樂完全取決于自己。
【第61句】:一切痛苦的根源是自私自利,我執我愛。饒益一切眾生,承辦眾生的利益才是快樂的源泉。
【第62句】:一僧得意的對獨園和尚說:心、佛、眾生皆空,無悟、無施、無受。獨園打了僧一下,僧大怒,獨園:一切皆空,哪來如此大火?
【第63句】:因果不曾虧欠過我們什么,所以請不要抱怨。
【第64句】:用平常心來生活,用慚愧心來待人,心來處事,用菩提心契佛心。多講點笑話,以幽默的態度處事,這樣子日子會好過點。
【第65句】:有分別心念佛是雜修雜念,無分別心念佛是專修專念。
【第66句】:有錢也苦,沒錢也苦;閑也苦,忙也苦,世間有哪個人不苦呢?越不能忍耐,越會覺得痛苦,何不把苦當磨練?
【第67句】:欲望越高,失望越大。不要怕失去,真正地放下了就什么都有了,一切如夢如幻,有什么可執著的。
【第68句】:緣分不同,所以看法不同,有的人喜歡你,有的人不喜歡你,這都是正常的。你能左右別人嗎?把自己的心管好,不要執著這些。
【第69句】:真正的快樂不是你擁有的多,而是你計較的少。
【第70句】:真正隨緣了才能順利,真的放下了才能得到。
【第71句】:真正想修行,在家修,在社會上修,修怎樣做人,怎樣處事,怎樣對境。想逃避現實是不可能的,智慧是歷煉出來的。
【第72句】:整個宇宙是我家,所有的眾生都是我的家人。
【第73句】:正確地認識自己,這叫覺,很多人還沒有認識自己,沒有認識宇宙人生的真相,認識不到,就是凡夫。
【第74句】:只要自覺心安,東西南北都好。如有一人未度,切莫自己逃了。
【第75句】:只有得到暇滿的人身才能解脫,千萬不要錯過這個機會,千萬不要虛度此生。
【第76句】:只有自己的心障礙自己,別的沒有什么障礙。不相信不可思議的東西,就見不到宇宙人生的真相。
【第77句】:智慧是沒有煩惱的,慈悲是沒有敵人的。
【第78句】:眾僧爬山,一弟子摔倒抓住荊棘,手被劃破。禪師:荊棘習慣依附別物,你卻依附它,當然自討苦吃,別依靠不能依靠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