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幻城隨感
幻城是一個由虛幻編織的夢境,她神秘、夢幻、凄美,卻從充滿了感動。在這個偌大的冰雪世界中,晝夜不寐的雪和如雪一般的櫻花,天空中霰雪鳥的破鳴都是絕妙的風景。幻城中,凄清多于歡樂。因為卡索是孤獨的。在故事中,我們似乎可以看到作者對自由的追求,這種追求就在我們的幻雪帝國國王身上。
每個人對自由都是極度渴望的,他們不想被所謂的責任規矩所禁錮,那種簡單平靜的生活才是人們最本質的想法,就像四維描繪的雪霧森林,永遠沒有大雪,樹木茂密抑或滿山盛開的櫻花,永遠都是春天,溫和的陽光和鳥群一道在整個森林中緩緩穿行。卡索曾對弟弟櫻空釋說過,他不想當國王,他只想和釋去幻雪神山隱居,因為他一輩子最熱愛的,一個是釋,另一個就是自由。《幻城》中,卡索和釋之間的感情是我從未見過的,對我來說簡直是空前的。一場圣戰,造成卡索與釋在凡塵三十年的漂泊。種種經歷讓卡索覺得,釋就是他的天下,他為了釋而第一次殺人。而釋,卡索的快樂就是他命中的信仰,所以他為哥哥的快樂不顧一切,那是一種純真熾熱的愛,但他的做法卻帶了一點兒邪惡,畢竟他殺死了這麼多無辜的生命。結局,我們可以看到......
一個故事或一部作品,吸引人的不僅僅取決于美妙的文字和起伏跌宕的故事情節,而我覺得更在于它的內涵。
這是一部青春作品,它寫于人生之春,沉淀著年輕人華麗的夢境,王子、公主、幻術、巫師,這些都是少年們曾經幻想過的。《幻城》是一部悲劇,整本書都充斥著濃濃的傷感,每個字似乎都化作憂傷的符號,如一只只美麗的蝴蝶,游蕩于你的雙瞼間。文章的開始,哥哥殺死了弟弟,最后,又是弟弟殺死了哥哥,幾乎幻雪帝國所有偉大的靈魂都隕落了。直到釋殺死卡索的時候,他才發現他殺死了自己的哥哥。我覺得釋在出場時就是一個肩負使命的人,在前世,他是一只為卡索的自由而騰飛撞死在煉泅石上的霰雪鳥,現在,他又繼續著他的使命,成為卡索的弟弟,最后,復活后的釋,火族的皇子罹天燼,卷入帝王之爭,又擔任滅掉冰族的使命。下面是罹在他夢境中說的一句話:
“我不知道我內心為什么又著那么強烈的愿望要打破那座白色的城堡,我只覺得那座金碧輝煌的城堡如同一個監牢。”
所以說,釋始終都在履行著為卡索的自由奮斗的使命。
我們都說,一部優秀的作品一般都是在某種社會環境自下寫成的,它能反映一些社會問題和現象以及作者個人的觀點,或是探討個人對生活生命的理解。那么《幻城》探究的是什么呢?我看過一些讀者對《幻城》的評論,褒貶不一,文本的語言,寫的很好,這些都不用說了,但它究竟想告訴大家什么,這也是大多數讀者迷糊和關注的問題。《幻城》的銷售量竟達50萬以上,可見一斑!它為什么這么受青年讀者的青睞?在這里,我發表一下個人的看法。
之一,是它的故事情節感人、唯美、奇幻,這也符合當代青少年的心理情感;之二,我們似乎可以揣測,曾幾何時,青年朋友們應該都有與作者相似的心境。我們曾幾多憂傷、幾多無奈,對未來充滿了希望和絕望,對現實的叛逆,對自己的幻想肆無忌憚地編織夢境,甚至憧憬過自己美麗愛情完美的結局,卻始終逃不過生死別離的宿命。正因為這種相似的情感,才讓我們的心與作者貼得更近,用心理學上的語言說這叫做共情。作者只是在表達對人生的看法,對生活的追求,自己的信仰,只是在述說他內心的故事,因為他還在青春年華,寫小說是他情感的一種表達方式。你覺得這個時候還有拼命追究作者在探討什么問題的必要嗎?當然,我不反對其他的觀點,畢竟每個人看待事物的角度有差異。
《幻城》是一首悲曲,看完后,似乎所有的文字都幻化成漫天飛舞的雪,一片片緩緩飄落,皚皚白雪唱著無言的挽歌,譜寫著英雄的血淚過去,如何的吟唱,怎樣的飄落,都蓋不住那段蒼涼。
青春無價。大家都有痛苦和無奈的時候,人活著,就必須經歷這些,除非你死了,不過死人是聽不到這些的。讀讀普希金的這首詩吧: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不要悲傷,不要心急!
憂郁的日子須要鎮靜:
相信吧,快樂的日子將會來臨。
心兒永遠向往著未來,現在卻常是憂郁:
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將會過去:
而那過去了的,就會成為親切的懷戀。
所以,我們的心要向著未來,勇敢地去追求,至少是為了我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