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勸學的好句子合集5篇
孫權勸學重點語句翻譯
孫權勸學本文寫呂蒙在孫權勸說下“乃始就學”,其才略很快就有驚人的長進的故事。可分兩層:先寫孫權勸學,呂蒙“乃始就學”;再寫魯肅“與蒙論議”,“結友而別”。下面是孫權勸學重點語句翻譯,歡迎參考閱讀!
作者簡介
司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實,號迂叟,山西夏縣涑水鄉人,出生于今河南省信陽市光山縣,世稱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學家,文學家。宋仁宗時中進士,英宗時進龍圖閣直學士。宋神宗時,王安石施行變法,朝廷內外有許多人反對,司馬光就是其中之一。王安石變法以后,司馬光離開朝廷十五年,專心編纂《資治通鑒》,用功刻苦、勤奮。用他自己話說是:日力不足,繼之以夜。
宋仁宗末年任天章閣待制兼侍講知諫院,他立志編撰《通志》,作為封建統治的借鑒。治平三年(1066年)撰成戰國迄秦的八卷上進,英宗命設局續修。神宗時賜書名《資治通鑒》。王安石行新政,他的續編撰《通鑒》,至元豐七年(1084年)成書。他從發凡起例至刪削定稿,都親自動筆。元豐八年宋哲宗即位,高太皇太后聽政,召他入京主國政,次年任尚書左仆射、兼門下傳郎,數月間盡廢新法,罷黜新黨。為相八個月病死,追封溫國公。遺著有《司馬文正公集》《稽古錄》等,還有諸多名著被眾人所流傳。
寫作特色
本文注重以對話表現人物。對話言簡意豐,生動傳神,富于情趣。僅寥寥數語,就使人感受到三位人物各自說話時的語氣、神態和心理。
孫權勸學,先一語破的,向呂蒙指出學的必要性,即因其當涂掌事的重要身份而不可不學;繼而現身說法,指出學的可能性。使呂蒙無可推辭、乃始就學。從孫權的話中,既可以看出他的善勸,又可以感到他對呂蒙的親近、關心和期望,而又不失人主的身份。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是情不自禁的贊嘆,可見魯肅十分驚奇的神態,以他眼中呂蒙變化之大竟然判若兩人,表現呂蒙因學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難以置信的驚人長進。需要指出的是,魯肅不僅地位高于呂蒙,而且很有學識,由他說出這番話,更可表明呂蒙的長進確實非同一般。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是呂蒙對魯肅贊嘆的巧妙接應。三日形容時間很短,刮目是擦拭眼睛,表示十分驚奇、難以置信的樣子。并且,他還很愛才。從呂蒙的答話中可見他頗為自得的神態,他以當之無愧的坦然態度,表明自己才略長進之快之大。孫權的話是認真相勸,魯肅、呂蒙的話則有調侃的意味,二者的情調是不同的。
在本文中,寫魯肅、呂蒙對話,一唱一和,互相打趣,顯示了兩人的真實性情和融洽關系,表明在孫權勸說下呂蒙就學的結果,從側面表現了呂蒙的學有所成,筆墨十分生動,這是全文的最精彩之處。
道理啟示
(1)我們不要以一成不變的態度看待他人,要以開放的眼光看待事物。
(2)不能因為事情繁忙就放棄學習,堅持讀書是有益的。
(3)要善于聽取他人好的'建議或意見并去做。
(4)告訴我們一個人只要廣泛涉獵就會學有所成。
(5)不但自己要學好,還要催動附近的人也要學習,讓社會也一起進步。
(6)勸人要講究策略。
(7)不要找借口不聽從別人。
(8)只要發奮學習,就能積學修業,學有所成。
(9)讀書給人以樂趣,給人以光彩,給人以才干。
(10)一個人即使基礎差,但只要端正態度,刻苦努力,就能學到知識,并提高自己的認知水平和辦事能力。
(11)求知可以改變人的天性。人的天性猶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學習好比修剪移栽。只要你愿意,你就會成活并成長。
通假字
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
邪:通耶,語氣詞。表反問語氣。
卿今當涂掌事。
當涂:涂通途,道路,仕途。亦作當權。
詞類活用
【第1句】:蒙辭以軍中多務 辭:狀語后置,名詞作動詞。
【第2句】:大兄何見事之晚乎 之:主謂取獨。
一詞多義
以:
蒙辭以軍中多務。(介詞,用)
自以為大有所益。(認為)
當:
但當涉獵。(應當)
當涂掌事。(如今)
見:
見往事耳。(了解)
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認清)
古今異義
(蒙辭以軍中多務)辭:
古義:推辭。
今義:告別,不接受,解雇。
(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孤:
古義:古時候王侯的自稱,我。
今義:獨自,孤獨。
(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治:
古義:研究。
今義:治理。
(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博士:
古義:當時專掌經學傳授的學官。
今義:學位的最高一級
(及魯肅過尋陽)及:
古義:到了······的時候
今義:以及。
(及魯肅過尋陽)過:
古義:到。
今義:經過。
(即更刮目相待)更:
古義:重新。
今義:更加。
(但當涉獵)但:
古義:只。
今義:轉折連接詞,但是。
(但當涉獵)涉獵:
古義:粗略的閱讀
今義:捕捉獵物,接觸,涉及
(見往事耳)往事:
古義:歷史。
今義:過去的事。
(自以為大有所益)大:
古義:很。
今義:指面積、體積、容量、數量、強度、力量超過一般或超過所比較的對象。
(蒙乃始就學)就:
古義:從事。
今義:順接連詞。
(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見:
古義:認清。
今義:看見。
特殊句式
倒裝句:
蒙辭以軍中多務。
即:蒙以軍中多務辭。(介詞結構后置)
反問句:
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嗎)!
卿言多務,孰若孤?
文章結構
【第1句】: 孫權勸學
【第2句】: 呂蒙治學
【第3句】: 魯肅贊學:非復吳下阿蒙,拜蒙母,結友而別
課文三峽重點語句翻譯
重點語句翻譯
【第1句】: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譯:即使騎著快馬,駕著風,也不如它(乘船)快。
【第2句】: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譯:水清,樹榮(茂盛),山高,草茂,實在是趣味無窮。
【第3句】: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
譯:到了夏天江水漫上兩岸的山丘,順流而下逆流而上的船只都被阻擱了。
【第4句】:空谷傳響,哀轉久絕。
譯:空蕩的山谷里傳來回聲,悲哀婉轉,很長時間才消失。
【第5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譯:如果不是正午就看不到太陽,如果不是半夜,就看不到月亮。
【第6句】:重巖疊嶂,隱天蔽日。
譯:層層疊疊的.山峰像屏障一樣把天空和太陽都遮蔽了。
【第7句】:兩岸連山,略無闕處。
譯:兩岸都是相連的高山,完全沒有空缺的地方。
總結:全文無甚直接寫景之處,只是以三峽游蹤為經,編織中國文化的悠久歷史,多次凸現三峽的文化含義
岳陽樓記重點語句翻譯
岳陽樓記是我們需要重點學習的文言文,各位,我們看看下面的岳陽樓記重點語句翻譯,請看:
岳陽樓記重點語句翻譯
【第1句】: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
越 明年 通 和 百 廢 具(同“俱“”) 興
到了第二年,政事順利,百姓和樂,所有 荒廢的事業 都興辦 起來了。
【第2句】: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
觀 勝
我看那巴陵郡的優美的景色,全集中在洞庭這一個湖上。
【第3句】: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
銜 遠 吞 橫 際(涯)
它銜接 遠處的群山,吞納 長江流水,水勢浩大,廣闊 無 邊。
【第4句】:朝暉夕陰,氣象萬千。
朝 暉 夕 陰 氣象
早晨陽光明媚,晚上天色陰晦,景象變化萬千。
【第5句】: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
則 大 觀 述 備
這就是在岳陽樓上所見的雄偉景象。前人的記述已經很詳盡了。
【第6句】:遷客騷人,多會于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遷客 騷人 會 覽 物 異
降職遠調的官員和南來北往的詩人,多在這里會聚,他們觀賞景物的心情, 莫非是 不同的吧?
得無 …… 乎
【第7句】:日星隱曜,山岳潛形。
隱 曜 潛 形
太陽星星隱藏了光輝,山岳隱沒了形跡。
【第8句】: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斯 則 去 國 懷 鄉 憂 讒 畏 譏 蕭然
登上這座樓,就會產生離開國都、懷念家鄉,擔憂讒言、害怕譏諷,滿眼蕭條,
感 極 悲 者
感慨到極點而十分悲傷的心情啊。
【第9句】: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
和 景 明 驚 天 光
至于說到春天和暖,陽光明媚,湖面上波瀾不起,天色湖光上下相接,一片碧綠,廣闊無邊。
【第10句】: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
翔 集 錦鱗 游 泳 芷 汀 郁郁
沙鷗時而飛翔,時而棲歇,美麗的魚兒或浮或沉;岸上的香草和沙洲上的蘭花,香氣濃郁,
青青
顏色青翠。
【第11句】: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
或 長 煙 一 空 皓 月 浮 光 躍 金
有時大片的煙霧完全消散,皎潔的月光照耀千里,(湖水波動時)湖面上浮動的月光躍動著金色,(湖水平靜
靜 影 沉 璧 答 何 極
時)靜靜的月影像沉在湖中的圓形的玉。漁夫的`歌聲互相唱和,這種快樂哪有窮盡!
【第12句】: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曠 怡 寵 辱 偕 把 臨
登上這座樓,就會產生心胸開闊、精神愉快,榮耀和屈辱一并忘卻,端著酒杯面對清風,
喜洋洋 者
(那種)無比喜悅的心情啊。
【第13句】: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
嘗 求 仁人 心 或 異 二者 為
我曾經探求古代品德高尚之人的思想感情,或許和上面兩種人的心情不同。
【第14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以 物 己 喜 悲
他們不因為外界環境的好壞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
【第15句】: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居 廟堂 民 憂 處 遠 君
身處在高高的朝廷就為百姓擔憂,身處僻遠的江湖就為君王擔憂。
【第16句】: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
是 進 退 然 則
這樣做官也擔憂,不做官也擔憂。(既然這樣)那么什么時候才快樂呢?
【第17句】: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歟。
其 必 曰
他們一定會說“在天下人憂慮之前先憂慮,在天下人快樂之后才快樂”吧。
【第18句】: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噫 微 斯 歸
唉!沒有這種人,我同誰一道呢?
孫權勸學重點字詞翻譯
導語:通過孫權勸告呂蒙讀書,呂蒙讀書后大有長進的故事,告訴我們開卷有益的道理。 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分享的孫權勸學重點字詞翻譯,歡迎閱讀參考。
孫權勸學重點字詞翻譯
原文
初,權謂呂蒙曰:“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 曰:“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語氣詞,通“耶”)!但當涉獵,見往事耳。 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學。及魯(lù)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suì多音字)拜蒙母,結友而別。
譯文
當初,孫權對呂蒙說:“你現在當權掌管政事,不可以不學習!”呂蒙用軍中事務繁多的理由來推托。孫權說:“我難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經典成為傳授經書的學官嗎?只是應當粗略地閱讀,了解歷史罷了。你說軍中事務繁多,誰能比得上我呢?我經常讀書,(我)自認為(讀書對我)有很大的好處。”呂蒙于是就開始學習。等到魯肅到尋陽的時候,和呂蒙論議國家大事,(魯肅)驚訝地說:“你現在的才干和謀略,不再是以前那個吳縣的`阿蒙了!”呂蒙說:“和有抱負的人分開一段時間后,就要用新的眼光來看待,長兄怎么認清事物這么晚啊!”于是魯肅拜見呂蒙的母親,與呂蒙結為朋友才分別。
注釋
【第1句】:初:當初,這里是追述往事的習慣用詞。
【第2句】:權:指孫權,字仲謀,黃龍元年(公元222年)稱王于建業(今江蘇南京),國號吳,不久遷都武昌(今湖北鄂城)。229年稱帝。
【第3句】:謂:告訴,對……說,常與“曰”連用。
【第4句】:卿:古代君對臣或長輩對晚輩的愛稱。
【第5句】:今:現在。
【第6句】:涂:同“途”。當涂掌事:當涂,當道,即當權的意思。掌事,掌管政事(異議:當涂:地名)。
【第7句】:辭:推托。
【第8句】:多務:事務多,雜事多。務,事務。
【第9句】:孤:古時候王侯的自稱。
【第10句】:治經:研究儒家經典。"經”指四書五經,四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五經:《詩經》《尚書》《禮記》《易經》《春秋》
【第11句】:博士:當時專掌經學傳授的學官。
【第12句】:但:只,僅。
【第13句】:涉獵:粗略地閱讀
【第14句】:見往事:了解歷史。見,了解;往事,指歷史。
【第15句】:乃:于是,就。
【第16句】:及:到了…的時候。
【第17句】:過:到;到達。
【第18句】:尋陽:縣名,現在湖北黃梅西南。
【第19句】:才略:軍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謀略。
【第20句】:非復:不再是。
【第21句】:大兄:長兄,這里是對同輩年長者的尊稱。
【第22句】:但:只,僅。
【第23句】:孰若:誰比的上;誰像(我)。孰:誰,若:像。
【第24句】:就:從事。
【第25句】:遂:于是,就。
【第26句】:士別三日:有抱負的人分別幾天。三:幾天,這里指“少”(與常見的“多”的解釋不同)。
【第27句】:何:為什么。
【第28句】:呂蒙:東吳名將,汝南富陂(今安徽阜陽)人
【第29句】:耳:表示限制,語氣詞,相當于“罷了”。
【第30句】:始:開始。
【第31句】:與:和。
【第32句】:論議:談論,商議。
【第33句】:大:非常,十分。
【第34句】:驚:驚奇。
【第35句】:今:現在。
【第36句】:者:用在時間詞后面,無翻譯。
【第37句】:復:再。
【第38句】:即:就。
【第39句】:拜:拜見。
【第40句】:待:等待。
【第41句】:吳下阿蒙:三國時吳國名將呂蒙,對呂蒙親昵的稱呼;在吳下時的沒有文學的阿蒙。
【第42句】:刮目相待:用新的眼光看待,即另眼相看。 刮目:擦擦眼睛。
【第43句】:更:重新。
【第44句】:阿蒙:名字前加“阿”,有親昵的意味。
【第45句】:邪(yé):通“耶”,語氣詞。
【第46句】:乎:啊。表感嘆語氣。
【第47句】:以:用
【第48句】:見事:認清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