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作品精選好句賞析(魯迅的經典文章加賞析)
【第1句】:東京也無非是這樣。
賞析:表達作者對留學生的失望之情。
【第2句】:上野的櫻花爛熳的時節,望去確也像緋紅的輕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結隊的“清國留學生”的速成班,頭頂上盤著大辮子,頂得學生制帽的頂上高高聳起,形成一座富士山。
賞析:用了比喻和夸張的修辭手法,辛辣地嘲諷清國留學生不學無術的丑態。
【第3句】:也有解散辮子,盤得平的,除下帽來,油光可鑒,宛如小姑娘的發髻一般,還要將脖子扭幾扭。
賞析:表明了作者對清國留學生的厭惡和嘲諷。這幫清國留學生留著辮子,以示是大清國的臣民,而且“盤得平”,“油光可鑒”,表明他們精心打扮,“扭幾扭”寫出他們招搖過市、自我陶醉的丑態。
【第4句】:實在標致極了。
賞析:用反語表達了強烈的憤懣、諷刺之情,諷刺清國留學生的丑樣。
【第5句】:問問精通時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學跳舞?!?/p>
賞析:“精通時事”用了反語,這里的時事不是國家大事,而是一些無聊的事,“精通時事”即熟悉無聊之事。
【第6句】:到別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
賞析:這是一個過渡段,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引出作者與藤野先生的相遇。
【第7句】:其次卻只記得水戶了,這是明的遺民朱舜水先生客死的地方。
賞析:表達了作者對愛國志土朱舜水先生的敬仰。
【第8句】:大概是物以稀為貴罷。
賞析:大概,表示似有此事,但不完全肯定,與“罷”合用更加強了不敢肯定的語氣,這是作者用恢諧的語氣猜測他在仙臺受“優待”的原因。作者把這些推斷為“物以稀為貴”的緣故。因為當時日本正在侵略中國,作為受侵略的“弱國的國民”來到日本,往往是受輕視的。所以,他不認為自己受到“優待”就是對中國人的尊重。
【第9句】:我到仙臺也頗受了這樣的優待,不但學校不收學費,幾個職員還為我的食宿操心。
賞析:反映日本人民的友好熱情,正襯藤野先生的精神品質。
【第10句】:我雖然覺得客店兼辦囚人的飯食和我不相干,然而好意難卻,也只得別尋相宜的住處了。
賞析:為下文寫藤野先生作鋪墊。因為有了這段內容,藤野先生的真誠關心就表現得更突出了。
【第11句】:后面有幾個人笑起來了。
賞析:藤野先生工作極端認真,對學生要求十分嚴格,因而引起一些落后學生的不滿。這是一種先抑后揚的方法,同時,也為了對比自己和某些日本學生對藤野先生的不同態度,以突出自己的崇敬之情。
【第12句】:這藤野先生,據說是穿衣服太模胡了,有時竟會忘記帶領結;冬天是一件舊外套,寒顫顫的,有一回上火車去,致使管車的疑心他是扒手,叫車里的客人大家小心些。
賞析:表現了藤野先生的生活簡樸、不拘小節。
【第13句】:“我的講義,你能抄下來么?”他問。
賞析:體現了藤野先生的認真負責。
【第14句】:我拿下來打開看時,很吃了一驚,同時也感到一種不安和感激。
賞析:“吃了一驚”是先生竟然給我這個弱國的學生添改講義;“不安”是因為講義中很多錯漏讓先生很費神;“感激”是因為他沒有民族偏見,對來自異國他鄉、學習有困難的我及時給予熱情幫助。
【第15句】:原來我的講義已經從頭到末,都用紅筆添改過了,不但增加了許多脫漏的地方,連文法的錯誤,也都一一訂正。
賞析:寫出了藤野先生工作認真負責的態度。
【第16句】:實物是那么樣的,我們沒法改換它。
賞析:寫出了藤野先生對學生對科學的嚴格、嚴謹的態度。
【第17句】:我因為聽說中國人是很敬重鬼的,所以很擔心,怕你不肯解剖尸體?,F在總算放心了,沒有這回事。
賞析:寫出了藤野先生對學生的熱情誠懇。
【第18句】:總要看一看才知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賞析:寫出了藤野先生求實的精神。
【第19句】:有一天,本級的學生會干事到我寓里來了,要借我的講義看。
賞析:干事查看講義,其實是查看藤野先生是否在講義上做了記號,是否在考前漏泄題目給“我”。
【第20句】:日本報紙上很斥責他的不遜,愛國青年也憤然,然而暗地里卻早受了他的影響了。
賞析:這里稱那些受軍國主義影響而思想狹隘的日本青年為“愛國青年”,實則諷刺。
【第21句】:干事便在黑板上寫廣告,末一句是“請全數到會勿漏為要”,而且在“漏”字旁邊加了一個圈。
賞析:在“漏”字旁邊加上一個圈,暗中譏諷魯迅考前得到泄漏的試題才得到高分的。寫出了干事無中生有的傲慢無禮。
【第22句】:中國是弱國,所以中國人當然是低能兒,分數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無怪他們疑惑。
賞析:這句話結構上:承上啟下;內容上:承匿名信事件的議論,領起下文看電影事件;表達作者在遭受侮辱后,作為弱國國民的極為憤慨和辛酸的情緒,以及無奈和苦悶之情。
【第23句】:在講堂里的還有一個我。
賞析:強調“我”也是中國人,說明作者沒有把自己當作局外人、旁觀者。
【第24句】:這種歡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
賞析:說明了這種現象帶有普遍性,寫出了拯救民族的靈魂迫在眉梢,刻不容緩。
【第25句】:但在我,這一聲卻特別聽得刺耳。
賞析:作者覺得刺耳的原因是它傷害了作者的民族自尊心。
【第26句】:那些閑看槍斃人的人們,他們也何嘗不酒醉似的喝采。
賞析:“酒醉似的喝采”寫了閑看槍斃犯人的人們的神態,表現了中國國民精神愚昧且麻木到令人震驚的程度,表達了作者極其沉痛的情感。
【第27句】:嗚呼,無法可想!
賞析:寫出了這些中國人精神上愚昧麻木,毫不覺悟,讓作者感到萬分痛苦而又無可奈何。
【第28句】:但在那時那地,我的意見卻變化了。
賞析:“我”由學醫救國變為決心文藝救國。因為日本青年的言行嚴重傷害了“我”的民族自尊心,自己民族的麻木不仁更讓“我”憤激和悲哀。
【第29句】:其實我并沒有決意要學生物學,因為看得他有些凄然,便說了一個慰安他的謊話。
賞析:魯迅之所以說謊,是不想看到關心他鼓勵他的藤野先生凄然傷心。
【第30句】:不知怎地,我總還時時記起他,在我所認為我師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給我鼓勵的一個。
賞析:表達了作者對藤野先生的感激之情。
【第31句】:有時我常常想:他的對于我的熱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誨,小而言之,是為中國,就是希望中國有新的醫學;大而言之,是為學術,就是希望新的醫學傳到中國去。
賞析:“小而言之”是為了中國的進步,指一個國家;“大而言之”指為學術、為科學,指的是人類進步。寫出了作者對藤野先生高尚品格的高度評價。
【第32句】: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偉大的,雖然他的姓名并不為許多人所知道。
賞析:表達了作者對藤野先生品格的熱情贊頌。
【第33句】:便使我忽又良心發現,而且增加勇氣了。
賞析:作者的愛國思想和斗爭精神受到觸動而增加斗爭的勇氣和力量。
【第34句】:再繼續寫些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惡痛疾的文字。
賞析:“正人君子”用了反語,諷刺那些為軍閥政客張目而自命為“正人君子”的文人。作者決心以筆做刀槍,與反動勢力斗爭到底,為中國的光明繼續奮斗。